<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鉸鏈軸結構及其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187958閱讀:753來源:國知局
鉸鏈軸結構及其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鉸鏈軸結構及其生產工藝,所述的鉸鏈軸結構,包括第一鉸鏈片以及第二鉸鏈片,所述的第一鉸鏈片包括第一鉸鏈片體以及開設在第一鉸鏈片體上的第一鉸接連接部,所述的第一鉸接連接部為由腰形孔和圓形孔連通的安裝孔;所述第二鉸鏈片包括第二鉸鏈片體以及安裝在第二鉸鏈片體上的鉸鏈軸,所述的鉸鏈軸的截面呈腰形設置;所述鉸鏈軸與第一鉸接連接部定位連接。因此,本發明所述的鉸鏈軸結構具有自鎖功能。
【專利說明】鉸鏈軸結構及其生產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鉸鏈軸結構及其生產工藝,主要應用于箱蓋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對于箱蓋結構,一般均會在箱體和箱蓋之間配置鉸鏈軸結構,同時,常用的鉸鏈軸結構還會匹配有相應的限位裝置,對其打開狀態進行限位,而在關閉時再采用定位機構進行鎖定。因此,這種鉸鏈軸結構在安裝時較為復雜,使用時,過程也比較復雜。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鉸鏈軸結構,其具有開啟后自鎖功能,則打開狀態,無需配置額外的輔助裝置,打開時的限位就被鎖緊。因此,本發明對于箱蓋的開啟、關閉來說,更方便易行。
[0004]為實現以上的技術目的,本發明將采取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鉸鏈軸結構,包括第一鉸鏈片以及第二鉸鏈片,所述的第一鉸鏈片包括第一鉸鏈片體以及開設在第一鉸鏈片體上的第一鉸接連接部,所述的第一鉸接連接部為由腰形孔和圓形孔連通的安裝孔;所述第二鉸鏈片包括第二鉸鏈片體以及安裝在第二鉸鏈片體上的鉸鏈軸,所述的鉸鏈軸的截面呈腰形設置;所述鉸鏈軸與第一鉸接連接部定位連接。
[0005]所述的第二鉸鏈片體上設置有第二鉸接連接部,所述的第二鉸接連接部為一腰形孔,所述第一鉸接連接部與第二鉸接連接部的中心對齊,所述鉸鏈軸穿過第一鉸接連接部后與第二鉸接連接部焊接固定。
[0006]所述的第二鉸接連接部的軸線與鉸鏈軸的軸線的交角為160°。
[0007]本發明的另一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上述鉸鏈軸結構的生產方式,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分別獲取第一鉸鏈片、鉸鏈軸以及第二鉸鏈片,所述的第一鉸鏈片,包括第一鉸鏈片體以及開設在第一鉸鏈片體上的第一鉸接連接部,所述的第一鉸接連接部為由腰形孔和圓形孔連通的安裝孔;所述的鉸鏈軸,為一截面呈腰形的軸體;所述的第二鉸鏈片,包括第二鉸鏈片體以及開設在第二鉸鏈片體上的第二鉸接連接部,所述的第二鉸接連接部為一腰形孔;接著,在將第一鉸接連接部與第二鉸接連接部的中心對齊后,插入鉸鏈軸,再把鉸鏈軸與第二鉸接連接部焊接固定,使得第一鉸鏈片、鉸鏈軸以及第二鉸鏈片連成一個整體,且鉸鏈軸能夠在第一鉸接連接部中自由旋轉即可。
[0008]根據以上的技術方案,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以下的優點:
本發明將所述的鉸鏈軸設置成腰形,并將第一鉸鏈片上的第一鉸接連接部設置成由腰形孔和圓形孔連通的安裝孔;因此,本發明所述的鉸鏈軸結構具有自鎖功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發明所述鉸鏈軸結構(關閉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所述鉸鏈軸結構(打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鉸鏈軸結構(處于打開過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第一鉸鏈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鉸鏈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第二鉸鏈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第一鉸鏈片I ;第二鉸鏈片2 ;鉸鏈軸3。
【具體實施方式】
[0010]附圖非限制性地公開了本發明所涉及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以下將結合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0011]如圖1至6所示,本發明所述的鉸鏈軸結構,包括第一鉸鏈片、鉸鏈軸以及第二鉸鏈片,所述的第一鉸鏈片,如圖4所示,包括第一鉸鏈片體以及開設在第一鉸鏈片體上的第一鉸接連接部,所述的第一鉸接連接部為由腰形孔和圓形孔連通的安裝孔;所述的鉸鏈軸,如圖5所示,為一截面呈方形的軸體;所述的第二鉸鏈片,如圖6所示,包括第二鉸鏈片體以及開設在第二鉸鏈片體上的第二鉸接連接部,所述的第二鉸接連接部為一腰形孔;所述第一鉸鏈片中的腰形孔和第二鉸鏈片中的腰形孔一致,所述鉸鏈軸的外形尺寸與第一鉸鏈片中的腰形孔、第二鉸鏈片中的腰形孔的內緣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一鉸鏈片中圓形孔的直徑略大于鉸鏈軸的外接圓直徑。
[0012]為組成本發明所述的鉸鏈軸結構,先把鉸鏈軸(圖5)與第二鉸鏈片(圖6)焊接固定(焊接角度已設定,圖示為160° ),然后使其與第I鉸鏈片(圖4)連成一個整體(見圖1),能在第一鉸鏈片中的圓孔中自由轉動(圖3);
圖3為第二鉸鏈片(圖6)和鉸鏈軸(圖5)在第一鉸鏈片(圖4)中一起逆時針轉動160° ;此時第二鉸鏈片(圖6)和鉸鏈軸(圖5)會自動從第一鉸鏈片(圖4)的圓孔滑入其腰孔中,如圖5所示,此時呈打開狀態;關閉過程為圖示反之,即從圖2到圖3再到圖1。
【權利要求】
1.一種鉸鏈軸結構,包括第一鉸鏈片以及第二鉸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鉸鏈片包括第一鉸鏈片體以及開設在第一鉸鏈片體上的第一鉸接連接部,所述的第一鉸接連接部為由腰形孔和圓形孔連通的安裝孔;所述第二鉸鏈片包括第二鉸鏈片體以及安裝在第二鉸鏈片體上的鉸鏈軸,所述的鉸鏈軸的截面呈腰形設置;所述鉸鏈軸與第一鉸接連接部定位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鉸鏈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鉸鏈片體上設置有第二鉸接連接部,所述的第二鉸接連接部為一腰形孔,所述第一鉸接連接部與第二鉸接連接部的中心對齊,所述鉸鏈軸穿過第一鉸接連接部后與第二鉸接連接部焊接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鉸鏈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鉸接連接部的軸線與鉸鏈軸的軸線的交角為160°。
4.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鉸鏈軸結構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分別獲取第一鉸鏈片、鉸鏈軸以及第二鉸鏈片,所述的第一鉸鏈片,包括第一鉸鏈片體以及開設在第一鉸鏈片體上的第一鉸接連接部,所述的第一鉸接連接部為由腰形孔和圓形孔連通的安裝孔;所述的鉸鏈軸,為一截面呈腰形的軸體;所述的第二鉸鏈片,包括第二鉸鏈片體以及開設在第二鉸鏈片體上的第二鉸接連接部,所述的第二鉸接連接部為一腰形孔;接著,在將第一鉸接連接部與第二鉸接連接部的中心對齊后,插入鉸鏈軸,再把鉸鏈軸與第二鉸接連接部焊接固定,使得第一鉸鏈片、鉸鏈軸以及第二鉸鏈片連成一個整體,且鉸鏈軸能夠在第一鉸接連接部中自由旋轉即可。
【文檔編號】E05D11/10GK103774943SQ201410036132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4日
【發明者】樓曉華, 楊亮 申請人:南通四方冷鏈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