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開啟會自鎖的鎖頭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技術開啟會自鎖的鎖頭,其包括鎖芯(1)、鎖芯體(2)、鎖芯彈子(4)、鎖芯體彈子(5)、鎖芯同步彈子組、鎖芯體同步彈子組和鑰匙(8);鎖芯(1)安裝在鎖芯體(2)的鎖芯孔中;鎖芯(1)包括一塊以上的鎖芯塊(11),鎖芯塊(11)上還設有鑰匙插入孔(112);鎖芯體(2)包括一塊以上的與鎖芯塊(11)相對應的鎖芯體塊(21);鎖芯同步彈子組安裝在鎖芯同步彈子組孔(113)中,鎖芯同步閂彈子(61)與鎖芯同步閂孔彈子(62)為一對緊鄰的彈子,其上分別設有閂結構和孔結構;鑰匙(8)包括鑰匙架(81)、推板(82)和同步彈子開啟板(83)。
【專利說明】[0001] 技術開啟會自鎖的鎖頭
【技術領域】
[0002]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盜的鎖頭,特別是一種技術開啟會自鎖的鎖頭。
【背景技術】
[0003] 技術開鎖就是不使用鎖本身配制的鑰匙,也不使用鉆、焊、切、炸、扭等暴力方法, 而是采用一定工具,通過專門方法,將鎖打開的一種開鎖技術。目前的技術開鎖方法主要 有:1.采用鉤鎖工具開鎖;2.撞槍、撞齒方法開鎖;3.軟件物品擠壓方法開鎖;4.萬能鑰 匙方法開鎖。
[0004] 技術開鎖可以給人們帶來一定方便,例如,當人們將鑰匙掉了或者放在被鎖的房 子或箱中時,無法開門,就可以請專門的技術人員通過技術開鎖的手段將鎖打開,既不破壞 鎖,也不破壞門,給人們帶來了方便。但是技術開鎖會給社會帶來極大不穩定因素,例如,如 果技術開鎖被一些盜賊利用,就會使許多人的財產受到很大威脅或損失,甚至生命受到傷 害。
[0005] 技術開鎖只所以能實現,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的鎖頭結構所形成的,因為目前的 鎖頭主要包括鎖芯、鎖芯體和鑰匙;鎖芯體內設有用于安裝鎖芯的鎖芯孔;鎖芯安裝在鎖 芯體的鎖芯孔中,鎖芯可以在鎖芯體的鎖芯孔中轉動;鎖芯上設有一個以上的鎖芯彈子孔, 鎖芯彈子為一個以上,各個鎖芯彈子分別安裝在鎖芯塊上的鎖芯彈子孔中;鎖芯體上設有 與鎖芯塊上的鎖芯彈子孔相對應的一個以上的鎖芯體彈子孔,鎖芯體彈子安裝在鎖芯體上 的鎖芯體彈子孔中,鎖芯體彈子孔中還安裝有彈子彈簧;鎖芯上還設有鑰匙插入孔,鑰匙上 設有與鎖芯彈子相對應的彈子坑;鎖在鎖閉狀態時,鎖芯彈子與鎖芯體彈子可以在鎖芯彈 子孔與鎖芯體彈子孔形成的通道中自由移動,這樣就給技術開鎖提供了方便條件,人們可 以用通過各種辦法很方便地使鎖芯彈子同鎖芯體彈子的交界面與鎖芯同鎖芯體的交界面 一致,從而達到技術開鎖的目的,或者是直接將鎖芯彈子擠入鎖芯體彈子孔中,使得鎖芯與 鎖芯體沒有被閂住,達到技術開鎖的目的。
【發明內容】
[0006]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技術開啟會自鎖的鎖頭, 其主要是針對目前鎖的各彈子能在彈子孔中自由移動而給技術開鎖留下"有機可乘"的不 足,設計出一種一個彈子的移動與其它彈子移動的形成關聯性的鎖頭,這種鎖頭受到技術 開啟時,不但無法打開,而且會自動鎖死,鎖"永遠"無法打開,大大提高了防盜能力。
[0007]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技術開啟會自鎖的鎖頭,其包括鎖芯、鎖芯體、鎖芯同 步彈子組、鎖芯體同步彈子組和鑰匙;鎖芯體內設有用于安裝鎖芯的鎖芯孔;鎖芯安裝在 鎖芯體的鎖芯孔中,鎖芯可以在鎖芯體的鎖芯孔中轉動;鎖芯包括一塊以上的鎖芯塊,一塊 以上的鎖芯塊拼接成一鎖芯,鎖芯塊上還設有鑰匙插入孔;鎖芯體包括一塊以上的與鎖芯 塊相對應的鎖芯體塊,一塊以上的鎖芯體塊拼接成鎖芯體;鎖芯塊上偏離徑向的位置設有 一個以上的鎖芯同步彈子組孔,鎖芯同步彈子組孔的底部與鑰匙插入孔相連通,鎖芯同步 彈子組安裝在鎖芯同步彈子組孔中,鎖芯同步彈子組包括鎖芯同步閂彈子和鎖芯同步閂孔 彈子,鎖芯同步閂彈子與鎖芯同步閂孔彈子為一對緊鄰的彈子,其上分別設有閂結構和孔 結構,即鎖芯同步閂彈子上面對鎖芯同步閂孔彈子的一側設有閂帽孔,閂帽孔中分別安裝 有閂帽和閂帽彈簧,鎖芯同步閂孔彈子上面對鎖芯同步閂彈子的一側的上下偏離鎖芯同步 閂彈子的閂帽孔的位置分別設有閂孔;鑰匙包括鑰匙架、推板和同步彈子開啟板,鑰匙架上 沿軸向設有與鎖芯塊相對應的推板安裝孔,鑰匙架的分支上沿徑向開有與鎖芯同步彈子組 孔相對應的同步彈子開啟板安裝孔;推板上設有與同步彈子開啟板相對應且可以推動同步 彈子開啟板的斜面,推板活動安裝在鑰匙架的推板安裝孔中,推板與鑰匙架之間設有推板 回位彈簧;同步彈子開啟板活動安裝在鑰匙架的步彈子開啟板安裝孔中,其內端與推板的 斜面相對應,同步彈子開啟板與鑰匙架之間設有同步彈子開啟板的回位彈簧。
[0008]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鑰匙架為設有與鎖芯塊相對應的分支,推板 安裝孔設在鑰匙架相應的分支上。
[0009] 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鎖芯體塊上與鎖芯塊上的鎖芯同步彈子組 孔相對應的位置設有一個以上的鎖芯體同步彈子組孔,鎖芯體同步彈子組孔中安裝有鎖芯 體同步彈子組,鎖芯體同步彈子組包括鎖芯體同步閂彈子和鎖芯體同步閂孔彈子,鎖芯體 同步閂彈子和鎖芯體同步閂孔彈子位于鎖芯同步閂彈子和鎖芯同步閂孔彈子的外端面上, 鎖芯體同步閂彈子與鎖芯體同步閂孔彈子為一對緊鄰的彈子,其上分別設有閂結構和孔結 構,即鎖芯體同步閂彈子上面對鎖芯體同步閂孔彈子的一側設有閂帽孔,閂帽孔中分別安 裝有閂帽和閂帽彈簧,鎖芯體同步閂孔彈子上面對鎖芯體同步閂彈子的一側的上下偏離鎖 芯體同步閂彈子的閂帽孔的位置分別設有閂孔;鎖芯體同步彈子組孔內位于鎖芯體同步閂 彈子和鎖芯體同步閂孔彈子的外端面分別設有彈簧。
[0010] 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鎖芯同步彈子組孔為兩個,相應的鎖芯同 步彈子組也為兩個。
[0011] 本發明還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其還包括鎖芯彈子和鎖芯體彈子;鎖芯塊上設有 一個以上的鎖芯彈子孔,一個以上的鎖芯彈子孔沿軸向排成一排,鎖芯彈子孔用于安裝鎖 芯彈子,鎖芯彈子的個數與鎖芯彈子孔一致,各個鎖芯彈子分別安裝在鎖芯塊上的鎖芯彈 子孔中;鎖芯體塊上設有與鎖芯塊上的鎖芯彈子孔相對應的鎖芯體彈子孔,鎖芯體彈子孔 用于安裝鎖芯體彈子和彈子彈簧,各鎖芯體彈子和彈子彈簧分別安裝在鎖芯體塊上的鎖芯 體彈子孔中;鑰匙的每個分支的外基面上設有與鎖芯彈子相對應的深淺不等的彈子坑。
[0012]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鎖芯包括相對稱的兩塊鎖芯塊;鎖芯體包括 相對稱的兩塊鎖芯體塊。
[0013]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其還包括鎖套,鎖套套裝在鎖芯體上。
[0014]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同步彈子開啟板上設有與鎖芯同步彈子組的 芯同步閂彈子和鎖芯同步閂孔彈子相對應且互補的高低不一致的面。
[0015]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鎖芯同步彈子組包括三個以上的彈子,相鄰 彈子之間分別設有相配合的閂結構和孔結構。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特點: 1.鎖芯同步彈子組孔偏離鑰匙插入孔的位置,技術開鎖工具啟的難以進入鎖芯同步彈 子組孔,難以進行技術開鎖。
[0016] 2.鎖芯同步彈子組的兩個彈子需要同步移動,而技術開鎖往往是一個彈子一個彈 子地"對位",這樣技術開鎖就會使得鎖芯同步彈子組的兩個彈子及對應的鎖芯體同步彈子 組的兩個彈子不同步移動,會自動互鎖,即鎖芯會自鎖,不但無法完成技術開鎖的目的,還 會將鎖自鎖掉,達到了很高的防盜能力。
[0017] 3.為了達到更好的防盜效果,同步彈子開啟板上可以設有與鎖芯同步彈子組相對 應的高低不一致且互補的齒或者坑;進一步提高了防盜能力。
[0018] 4.鎖芯同步彈子組與鎖芯彈子兩種類型結構與功能的結合,進一步提高了防盜能 力。
[0019] 5.同步彈子開啟板前端的尖形結構,能方便頂起鎖芯同步彈子組。
[0020]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詳細結構作進一步描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 - A剖視圖(只剖開與本發明相關的部分,下同); 圖3為圖1的B-B剖視圖; 圖4為圖1本沿C線范圍內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圖3的D-D剖視圖; 圖6為圖5沿E線范圍內的局部放大圖; 圖7為圖3的F-F剖視圖; 圖8為本發明的鎖芯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8的G-G剖視圖; 圖10為本發明的鎖芯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即透視圖,下同); 圖11為圖8的Η - Η剖視圖; 圖12為本發明的鎖芯體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為圖12的Ν - Ν剖視圖; 圖14為圖12的R - R剖視圖; 圖15為本發明的鎖芯體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6為本發明的鑰匙的結構示意圖; 圖17為圖16的G - G剖視圖; 圖18為圖17沿S線范圍內的局部放大圖; 圖19為圖18的I - I剖視圖; 圖20為圖18的J - J剖視圖; 圖21為圖16的仰視圖; 圖22為圖21的Κ - Κ剖視圖; 圖23為圖22沿L線范圍內的局部放大圖; 圖24為本發明的鑰匙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5為本發明的鑰匙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6為圖25的Μ- Μ剖視圖; 圖27為圖26沿Τ線范圍內的局部放大圖; 圖28為圖27的0 - 0剖視圖; 圖29為圖27的Ρ - Ρ剖視圖; 圖30為圖27的Q - Q剖視圖; 圖31為圖25的仰視圖; 圖32為圖31的U - U剖視圖; 圖33為本發明的鑰匙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4為本發明的鑰匙架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5為本發明的鑰匙的推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6為圖35的俯視圖; 圖37為圖35的后視圖; 圖38為本發明的鑰匙的推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9為本發明的鑰匙的推板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 實施例1 如圖1-7所示:一種技術開啟會自鎖的鎖頭,其包括鎖芯1、鎖芯體2、鎖套3、鎖芯彈子 4、鎖芯體彈子5、鎖芯同步彈子組、鎖芯體同步彈子組和鑰匙8。
[0023] 鎖芯體2內設有用于安裝鎖芯1的圓柱形鎖芯孔;鎖芯1安裝在鎖芯體2的鎖芯 孔中,鎖芯1可以在鎖芯體2的鎖芯孔中轉動。
[0024] 鎖芯1包括一塊以上(圖7示出的為對稱的兩塊,當鎖芯塊11只有一塊時,則鎖芯 塊11就是鎖芯1)的鎖芯塊11,一塊以上的鎖芯塊11拼接成一圓柱形鎖芯1,即鎖芯1整 體呈圓柱形,各鎖芯塊均為扇柱形(扇柱形是指其截面為扇形或扇環形的柱形),各鎖芯塊 11的截面分別為等分圓(即各鎖芯塊11大小相同)的扇形,其截面也可以是大小不相等的 扇形,即為不等分圓的扇形。
[0025] 鎖芯體2包括一塊以上的與鎖芯塊11相對應的鎖芯體塊21(圖7示出的為兩塊), 一塊以上的鎖芯體塊21拼接成鎖芯體2。
[0026] 鎖芯塊11上設有一個以上的鎖芯彈子孔111 (圖8-10示出的為三個鎖芯彈子孔 111 ),一個以上的鎖芯彈子孔111沿軸向排成一排,鎖芯彈子孔111用于安裝鎖芯彈子4,鎖 芯彈子4的個數與鎖芯彈子孔111 一致,各個鎖芯彈子4分別安裝在鎖芯塊11上的鎖芯彈 子孔111中。
[0027] 鎖芯體塊21上設有與鎖芯塊11上的鎖芯彈子孔111相對應(位置對應,個數相 同)的鎖芯體彈子孔211 (如圖11、12、14所示),鎖芯體彈子孔211用于安裝鎖芯體彈子5 和彈子彈簧212 (如圖1所示),鎖芯體彈子5的個數與鎖芯體彈子孔211的個數一致,各鎖 芯體彈子5和彈子彈簧212分別安裝在鎖芯體塊21上的鎖芯體彈子孔211中;由于鎖芯體 塊21上的鎖芯體彈子孔211與鎖芯塊11上的鎖芯彈子孔111位置相對應,鎖芯彈子4、鎖 芯體彈子5可以在鎖芯彈子孔111和芯體彈子孔211形成的通道中移動(竄動);當鎖芯彈 子4和鎖芯體彈子5的交接面與鎖芯塊11與鎖芯體塊21的交接面相一致時,鎖芯塊11與 鎖芯體塊21可以自由相對轉動,即處于開鎖狀態,當鎖芯彈子4、鎖芯體彈子5的交接面與 鎖芯塊11與鎖芯體塊21的交接面不相一致時,鎖芯彈子4或鎖芯體彈子5將鎖芯塊11與 鎖芯體塊21閂住了,鎖芯塊11與鎖芯體塊21不可相對轉動,即處于鎖死狀態。
[0028] 鎖套3套裝在鎖芯體2上,其一方面可以將一塊以上(當為兩塊以上時則這個功能 就更明顯了)的鎖芯體塊21套裝成一整體,其另一方面可以套住壓在鎖芯體彈子5上的彈 子彈簧212 ;鎖芯塊11上還設有鑰匙插入孔112(如圖10所示),鑰匙8可以為一整體結構, 也可以是包括有與鎖芯塊11相對應的一個以上的分支(即鑰匙8與鎖芯塊11相對應,分為 幾個分支;如圖16-17所示,鑰匙8分成兩個分支,每個分支對應于鎖芯塊11上的一個鑰匙 插入孔112),鑰匙8上設有與鎖芯彈子4相對應(配合)的深淺不等的彈子坑811 (整體上 看,就是在鑰匙8基面以下設有高低不平的齒)。
[0029] 如圖8-11所示,鎖芯塊11上偏離鎖芯彈子孔111的位置(也即偏離徑向的位置) 設有一個以上(圖8-10示出的為兩個)的鎖芯同步彈子組孔113,如圖7、11所示,鎖芯同步 彈子組孔113的底部與鑰匙插入孔112相連通,便于鑰匙(同步彈子開啟板83)伸入鎖芯同 步彈子組孔113中,如圖6、7所示,鎖芯同步彈子組孔113中安裝有鎖芯同步彈子組,鎖芯 同步彈子組包括鎖芯同步閂彈子61和鎖芯同步閂孔彈子62,鎖芯同步閂彈子61與鎖芯同 步閂孔彈子62為一對緊鄰的彈子,其上分別設有閂結構和孔結構,即鎖芯同步閂彈子61上 面對鎖芯同步閂孔彈子62的一側設有閂帽孔611,閂帽孔611中分別安裝有閂帽612和閂 帽彈簧613,鎖芯同步閂孔彈子62上面對鎖芯同步閂彈子61的一側的上下偏離鎖芯同步閂 彈子61的閂帽孔611的位置分別設有閂孔621,當鎖芯同步閂彈子61與鎖芯同步閂孔彈子 62在鎖芯體鎖芯塊11上的鎖芯同步彈子組孔113中上下移動時,兩個彈子必須同步移動, 否則鎖芯同步閂彈子61中的閂帽612可能會在閂帽彈簧613的作用下進入鎖芯同步閂孔 彈子62的閂孔621中,從而使得鎖芯同步閂彈子61和鎖芯同步閂孔彈子62的頂端"永遠" 不會再平齊,從而將鎖自動鎖死,無法再打開鎖。當然,鎖芯同步彈子組可以包括三個以上 的彈子,相鄰彈子之間分別設有相配合的閂結構和孔結構,均屬于本發明的構思。
[0030] 如圖12-15所示,鎖芯體塊21上與鎖芯塊11上的鎖芯同步彈子組孔113相對應 的位置設有一個以上(圖12-15示出的為兩個)的鎖芯體同步彈子組孔213,如圖6、7所示, 鎖芯體同步彈子組孔213中安裝有鎖芯體同步彈子組,鎖芯體同步彈子組具有與鎖芯同步 彈子組基本類同的結構,即鎖芯體同步彈子組包括鎖芯體同步閂彈子71和鎖芯體同步閂 孔彈子72,鎖芯體同步閂彈子71和鎖芯體同步閂孔彈子72位于鎖芯同步閂彈子61和鎖芯 同步閂孔彈子62的外端面上(鎖芯體同步閂彈子71和鎖芯體同步閂孔彈子72可以交錯位 置),鎖芯體同步閂彈子71與鎖芯體同步閂孔彈子72為一對緊鄰的彈子,其上分別設有閂 結構和孔結構,即鎖芯體同步閂彈子71上面對鎖芯體同步閂孔彈子72的一側設有閂帽孔 711,閂帽孔711中分別安裝有閂帽712和閂帽彈簧713,鎖芯體同步閂孔彈子72上面對鎖 芯體同步閂彈子71的一側的上下偏離鎖芯體同步閂彈子71的閂帽孔711的位置分別設有 閂孔721,當鎖芯體同步閂彈子71與鎖芯體同步閂孔彈子72在鎖芯體鎖芯體塊21上的鎖 芯體同步彈子組孔213中上下移動時,兩個彈子必須同步移動,否則鎖芯體同步閂彈子71 中的閂帽712可能會在閂帽彈簧713的作用下進入鎖芯體同步閂孔彈子72的閂孔721中, 從而使得鎖芯體同步閂彈子71和鎖芯體同步閂孔彈子72的頂端"永遠"不會再平齊,從而 將鎖自動鎖死,無法再打開鎖;鎖芯體同步彈子組孔213內位于鎖芯體同步閂彈子71和鎖 芯體同步閂孔彈子72的外端面分別設有彈簧(714、722)。
[0031] 如圖16-24所示,鑰匙8包括鑰匙架81、推板82和同步彈子開啟板83,如圖25-34 所示,鑰匙架81為設有與鎖芯塊相對應的分支,每個分支的外基面上設有與鎖芯彈子4相 對應的深淺不等的彈子坑811,鑰匙架81的分支上沿軸向設有推板安裝孔812,鑰匙架81 的分支上沿徑向開有與鎖芯同步彈子組孔113相對應的同步彈子開啟板安裝孔813 ;如圖 35-39所示,推板82上設有與同步彈子開啟板83相對應且可以推動同步彈子開啟板83的 斜面821,推板82的前端設有一尖形結構,便于插入鎖芯塊,推板82活動安裝在鑰匙架81 的推板安裝孔812中(如圖23所示),推板82上設有一個向內的梯面822,鑰匙架81上位于 推板安裝孔812中設有與推板82上的梯面822相對應的梯面814,梯面822與梯面814之 間設有推板回位彈簧823 ;同步彈子開啟板83活動安裝在鑰匙架81的步彈子開啟板安裝 孔813中,其內端與推板82的斜面821相對應,同步彈子開啟板83上與鑰匙架81上位于 推板安裝孔812中分別設有相對應的梯面,兩梯面之間設有同步彈子開啟板83的回位彈簧 831。
[0032] 本發明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如圖6-7所示,開鎖時,將鑰匙8插入鎖芯塊11的 鑰匙插入孔112中,當推板82的前端頂住鑰匙插入孔112的端面時,推板82會在鑰匙架81 內回縮,這時推板82的斜面821會推動同步彈子開啟板83向外伸出(即伸向鎖芯彈子控制 裝置孔113中),推板82同時將鎖芯同步彈子組的鎖芯同步閂彈子61和鎖芯同步閂孔彈子 62項起,使得鎖芯同步彈子組的上端面與鎖芯塊11的周面一致,達到開鎖的目的(同時鎖 芯彈子4與鎖芯體彈子5也對齊好,其分界面與鎖芯塊11的周面一致);為方便開鎖,同步 彈子開啟板83前端可以設有尖形結構,方便頂起鎖芯同步彈子組;為了達到更好的防盜效 果,同步彈子開啟板83上可以設有與鎖芯同步彈子組的兩個彈子相對應的高低不一致的 面(即相當于在同步彈子開啟板83前端設有與鑰匙上相類似的高低不平的齒或者坑),即同 步彈子開啟板83的前端面的兩個彈子位置可以是平齊的,而對應的鎖芯同步彈子組也是 與同步彈子開啟板83的前端面的兩個彈子位置相互補的長短不一致,當鑰匙8插入時,同 步彈子開啟板83正好可將鎖芯同步彈子組的兩個端面頂得平齊了;開完鎖后直接拔鑰匙 8,同步彈子開啟板83會內縮。當使用技術開鎖時,一方面,鎖芯同步彈子組孔113偏離鑰 匙插入孔112的位置,技術開鎖工具啟的難以進入鎖芯同步彈子組孔113,難以進行技術開 鎖;另一方面,鎖芯同步彈子組的兩個彈子需要同步移動,而技術開鎖往往是一個彈子一個 彈子地"對位",這樣就會使得鎖芯同步彈子組的兩個彈子及對應的鎖芯體同步彈子組的兩 個彈子不同步移動,會自動互鎖,即鎖芯會自鎖,使得鎖"永遠"無法開啟。
[0033] 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結構,只要是具有與本發明基本相同結構與原理的鎖 芯同步彈子組和/或鎖芯體同步彈子組的鎖、鎖芯、鎖頭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技術開啟會自鎖的鎖頭,其包括鎖芯(1)、鎖芯體(2);鎖芯體(2)內設有用于 安裝鎖芯⑴的鎖芯孔;鎖芯⑴安裝在鎖芯體⑵的鎖芯孔中,鎖芯⑴可以在鎖芯體 (2)的鎖芯孔中轉動;其特征是:其還包括鎖芯同步彈子組、鎖芯體同步彈子組和鑰匙(8); 鎖芯(1)包括一塊以上的鎖芯塊(11),一塊以上的鎖芯塊(11)拼接成一鎖芯(1),鎖芯塊 (11)上還設有鑰匙插入孔(112);鎖芯體(2)包括一塊以上的與鎖芯塊(11)相對應的鎖芯 體塊(21),一塊以上的鎖芯體塊(21)拼接成鎖芯體(2); 鎖芯塊(11)上偏離徑向的位置設有一個以上的鎖芯同步彈子組孔(113),鎖芯同步彈 子組孔(113)的底部與鑰匙插入孔(112)相連通,鎖芯同步彈子組安裝在鎖芯同步彈子組 孔(113)中,鎖芯同步彈子組包括鎖芯同步閂彈子(61)和鎖芯同步閂孔彈子(62),鎖芯同 步閂彈子(61)與鎖芯同步閂孔彈子(62)為一對緊鄰的彈子,其上分別設有閂結構和孔結 構,即鎖芯同步閂彈子(61)上面對鎖芯同步閂孔彈子(62)的一側設有閂帽孔(611),閂帽 孔(611)中分別安裝有閂帽(612)和閂帽彈簧(613),鎖芯同步閂孔彈子(62)上面對鎖芯 同步閂彈子¢1)的一側的上下偏離鎖芯同步閂彈子¢1)的閂帽孔¢11)的位置分別設有 閂孔¢21); 鑰匙(8)包括鑰匙架(81)、推板(82)和同步彈子開啟板(83),鑰匙架(81)上沿軸向 設有與鎖芯塊(11)相對應的推板安裝孔(812),鑰匙架(81)的分支上沿徑向開有與鎖芯同 步彈子組孔(113)相對應的同步彈子開啟板安裝孔(813);推板(82)上設有與同步彈子開 啟板(83)相對應且可以推動同步彈子開啟板(83)的斜面(821),推板(82)活動安裝在鑰 匙架(81)的推板安裝孔(812)中,推板(82)與鑰匙架(81)之間設有推板回位彈簧(823); 同步彈子開啟板(83)活動安裝在鑰匙架(81)的步彈子開啟板安裝孔(813)中,其內端與 推板(82)的斜面(821)相對應,同步彈子開啟板(83)與鑰匙架(81)之間設有同步彈子開 啟板(83)的回位彈簧(831)。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技術開啟會自鎖的鎖頭,其特征是:鑰匙架(81)為設有與鎖 芯塊相對應的分支,推板安裝孔(812)設在鑰匙架(81)相應的分支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技術開啟會自鎖的鎖頭,其特征是:所述的鎖芯體塊 (21)上與鎖芯塊(11)上的鎖芯同步彈子組孔(113)相對應的位置設有一個以上的鎖芯體 同步彈子組孔(213),鎖芯體同步彈子組孔(213)中安裝有鎖芯體同步彈子組,鎖芯體同步 彈子組包括鎖芯體同步閂彈子(71)和鎖芯體同步閂孔彈子(72),鎖芯體同步閂彈子(71) 和鎖芯體同步閂孔彈子(72)位于鎖芯同步閂彈子(61)和鎖芯同步閂孔彈子(62)的外端 面上,鎖芯體同步閂彈子(71)與鎖芯體同步閂孔彈子(72)為一對緊鄰的彈子,其上分別設 有閂結構和孔結構,即鎖芯體同步閂彈子(71)上面對鎖芯體同步閂孔彈子(72)的一側設 有閂帽孔(711),閂帽孔(711)中分別安裝有閂帽(712)和閂帽彈簧(713),鎖芯體同步閂 孔彈子(72)上面對鎖芯體同步閂彈子(71)的一側的上下偏離鎖芯體同步閂彈子(71)的 閂帽孔(711)的位置分別設有閂孔(721);鎖芯體同步彈子組孔(213)內位于鎖芯體同步 閂彈子(71)和鎖芯體同步閂孔彈子(72)的外端面分別設有彈簧(714、722)。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技術開啟會自鎖的鎖頭,其特征是:所述的鎖芯同步彈 子組孔(113)為兩個,相應的鎖芯同步彈子組也為兩個。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技術開啟會自鎖的鎖頭,其特征是:所述的鎖芯同步彈子組 孔(113)為兩個,相應的鎖芯同步彈子組也為兩個。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技術開啟會自鎖的鎖頭,其特征是:其還包括鎖芯彈子 (4)和鎖芯體彈子(5);鎖芯塊(11)上設有一個以上的鎖芯彈子孔(111),一個以上的鎖芯 彈子孔(111)沿軸向排成一排,鎖芯彈子孔(111)用于安裝鎖芯彈子(4),鎖芯彈子(4)的 個數與鎖芯彈子孔(111) 一致,各個鎖芯彈子(4)分別安裝在鎖芯塊(11)上的鎖芯彈子孔 (111)中;鎖芯體塊(21)上設有與鎖芯塊(11)上的鎖芯彈子孔(111)相對應的鎖芯體彈 子孔(211),鎖芯體彈子孔(211)用于安裝鎖芯體彈子(5)和彈子彈簧(212),各鎖芯體彈 子(5)和彈子彈簧(212)分別安裝在鎖芯體塊(21)上的鎖芯體彈子孔(211)中;鑰匙的每 個分支的外基面上設有與鎖芯彈子(4)相對應的深淺不等的彈子坑(811)。
7.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技術開啟會自鎖的鎖頭,其特征是:所述的鎖芯(1)包 括相對稱的兩塊鎖芯塊(11);鎖芯體(2)包括相對稱的兩塊鎖芯體塊(21)。
8.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技術開啟會自鎖的鎖頭,其特征是:其還包括鎖套(3), 鎖套(3)套裝在鎖芯體(2)上。
9.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技術開啟會自鎖的鎖頭,其特征是:所述的同步彈子開 啟板(83)上設有與鎖芯同步彈子組的芯同步閂彈子(61)和鎖芯同步閂孔彈子(62)相對 應且互補的高低不一致的面。
10.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技術開啟會自鎖的鎖頭,其特征是:所述的鎖芯同步彈 子組包括三個以上的彈子,相鄰彈子之間分別設有相配合的閂結構和孔結構。
【文檔編號】E05B19/00GK104047475SQ201410313892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日
【發明者】顏麟欣, 劉楚 申請人:顏麟欣, 劉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