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的油脂容器拉鏈鎖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油脂容器防盜鎖領域,具體是一種新型的油脂容器拉鏈鎖,所述第一鎖芯為數字輪鎖芯包括多個數字輪、中心軸、多個內套和調節桿,數字輪圓周上刻有數字,數字輪和內套設有相配合的連動結構,數字輪伸出于前殼,內套中心設有軸孔,中心軸設于內套的軸孔內,調節桿一端套于中心軸上,調節桿另一端身伸出于后蓋。本發明根據以上結構,擁有靈活可靠的鎖芯結構。
【專利說明】 一種新型的油脂容器拉鏈鎖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油脂容器防盜鎖領域,具體是一種新型的油脂容器拉鏈鎖。
【背景技術】
[0002]油脂容器是用于儲存或者外出攜帶高價值油脂的工具,而且通常設置有密碼鎖,以防止高價值油脂遭到失竊。
[0003]而油脂容器的密碼鎖根據不同的需求設置成不同的功能。但是無論密碼鎖擁有何種功能,密碼鎖的鎖芯都需要靈活可靠,如果失去了可靠的鎖芯,油脂容器的密碼鎖將失去作用。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發明的拉鏈鎖,鎖芯靈活可靠。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的油脂容器拉鏈鎖,包括前殼、第一鎖芯、第二鎖芯、制動件、第一控鎖件和第二控鎖件,所述第一鎖芯、第二鎖芯、第一控鎖件、第二控鎖件和制動件,制動件固定在后蓋上,所述第二控鎖件包括鎖殼、按鈕和推桿,所述推桿的一部分鎖殼內,推桿的另一部分與按鈕連接,推桿處于鎖殼內的端部設有第三鎖舌,按鈕和推桿的垂直相交,按鈕和推按的接觸面為斜面,所述第二控鎖件還有方向感應式自鎖結構,第二控鎖件的鎖殼上固定有蓋板,鎖殼和蓋板之間設有控制球,鎖殼上設有比控制球直徑尺寸大的穿孔,推桿和蓋板上設有與控制球同樣尺寸直徑的容置孔,其手中推桿的容置孔為半個控制球的大小,蓋板的容置孔和鎖殼的穿孔一起的尺寸大于控制球。
[0006]優選地,所述第一控鎖件包括推鈕、第一鎖舌和第二鎖舌,推鈕以及第一鎖舌和第二鎖舌由連桿連接,第一鎖舌、第二鎖舌和推鈕身處于前殼。
[0007]優選地,制動件設于推鈕和按鈕的行程前進方向,借助上述結構,制動件能同時制動第一控鎖件和第二控鎖件。
[0008]優選地,第一鎖芯為數字輪鎖芯包括多個數字輪、中心軸、多個內套和調節桿,數字輪圓周上刻有數字,數字輪和內套設有相配合的連動結構,數字輪伸出于前殼,內套中心設有軸孔,中心軸設于內套的軸孔內,調節桿一端套于中心軸上,調節桿另一端身伸出于后蓋。第一鎖芯通過多個數字輪的結構來設定密碼,每個數字輪上的數字通過不同的組合形成復雜的密碼。
[0009]優選地,每個內套上都設有凹齒,所述制動件設有與每個內套凸齒對應的凸齒。使用內套的嗷齒與制動件的凸齒形成配合的機構,當每個內套上的凹齒都與制動件的凸齒嚙合,改變制動件的位置,從而使制動件取消對第一控鎖件和第二控鎖件的制動作用。
[0010]優選地,前殼設有第二鎖芯,第二鎖芯為鑰匙式鎖芯,第二鎖芯的端部與制動件連接,第二鎖芯與制動件的連接面為斜面。利用第二鎖芯的這種結構,當第二鎖芯在鎖定狀態時同樣可使制動件處于制動位置,從而使拉鏈鎖處于鎖定狀態。
[0011]本發明采用上述結構,擁有靈活可靠的鎖芯結構,結構簡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發明立體組合示意圖。
[0013]圖2為本發明立體分解示意圖。
[0014]圖3為本發明另一角度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0015]圖4為本發明第一鎖芯開鎖狀態局部示意圖。
[0016]圖5為本發明第一鎖芯鎖結狀態局部示意圖。
[0017]圖6為本發明第二鎖芯鎖結狀態解剖示意圖。
[0018]圖7為本發明第一鎖芯立體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0020]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的油脂容器拉鏈鎖,包括前殼1、第一鎖芯3、第二鎖芯4、制動件6、第一控鎖件2和第二控鎖件5,所述第一鎖芯3、第二鎖芯4、第一控鎖件2、第二控鎖件5和制動件6,制動件6固定在后蓋7上。
[0021]如圖6所示,第二控鎖件5包括鎖殼51、按鈕52和推桿53,推桿53的一部分設于鎖殼51內,推桿53的另一部分與按鈕52連接,推桿53處于鎖殼51內的端部設有第三鎖舌531,按鈕52和推桿53的垂直相交,按鈕52和推按53的接觸面為斜面,箱扣處于鎖殼51的通孔中,利用第三鎖舌531扣住箱扣,按壓按鈕52時通過斜面的作用使推桿53向后移動,第三鎖舌531退出箱扣,利用這樣的鎖定原理使第二控鎖件5進行打開和關閉。
[0022]如圖6所示,第二控鎖件5有方向感應式自鎖結構,第二空鎖芯5的鎖殼上固定有蓋板54,鎖殼51和蓋板54之間設有控制球55,鎖殼51上設有比控制球55直徑尺寸大的穿孔,推桿53和蓋板54上設有與控制球55同樣尺寸直徑的容置孔,其手中推桿53的容置孔為半個控制球55的大小,蓋板54的容置孔和鎖殼51的穿孔一起的尺寸大于控制球55 ;當拉鏈鎖處于正向時,控制球55容置與蓋板54和鎖殼51內,推桿53可以在行程中自由運動;當拉鏈鎖一百八十度翻轉,上下顛倒過來時,控制球處于推桿53和鎖殼51之間,由于控制球55的阻擋推桿53不能在按鈕52的作用下向后移動而無法打開第二控鎖件5,這是的方向感應式自鎖結構處于自鎖狀態;通過改變容置孔的傾斜角度可以設定拉鏈鎖不同方向時控制球55的狀態,從而調整拉鏈鎖自鎖的感應自鎖的方向范圍。
[0023]如圖2至圖3所示,所述第一控鎖件2包括推鈕24、第一鎖舌21和第二鎖舌22,推鈕24以及第一鎖舌21和第二鎖舌22由連桿23連接,第一鎖舌21、第二鎖舌22和推鈕24從前殼I露出,箱體的兩個拉鏈扣從前殼扣入第一鎖舌21和第二鎖舌22,當拉鏈鎖處于鎖定狀態時,兩個拉鏈扣無法分口,這樣就能使箱體的儲存空間無法打開。
[0024]如圖4至圖5所示,制動件6設于推鈕24和按鈕52的行程前進方向,借助上述結構,制動件6能同時制動第一控鎖件2和第二控鎖件5,達到一鎖兩控的作用。
[0025]如圖7所示第一鎖芯3為數字輪鎖芯包括三個數字輪34、中心軸32、三個內套31和調節桿33,數字輪34圓周上刻有“O”到“9”的九個數字,數字輪34和內套31設有相配合的連動結構,當連動機構相配合時內套31跟著數字輪34 —起轉動,數字輪34伸出于前殼1,內套31中心設有軸孔,中心軸32設于內套31的軸孔內,調節桿33 —端套于中心軸32上,調節桿33另一端身伸出于后蓋7 ;軸向撥通調節桿33可以使數字輪34與內套31的連動機構分離。
[0026]如圖4至圖5所示,每個內套31上都設有凹齒311,所述制動件6設有與每個內套31凸齒對應的凸齒61。轉動數字輪34時內套31跟著數字輪34 —起轉動,如果三個內套31凹齒311轉動的位置其中有一個不與制動件6的凸齒61相配合,制動件6處于鎖結位置,這時制動件6處于第一控鎖件2的推鈕24和第二控鎖件5的按鈕52行程前進的方向,那么第一控鎖件2和第二控鎖件5都不能打開;當三個內套31的凹齒311轉動到與固定一邊的制動件6的凹齒61相配合時,制動件6轉動到開鎖位置,推鈕24和按鈕52可以自由的向行程方向前進,分別按壓推鈕24和按52鈕就可以打開第一控鎖件2和第二控鎖件5。
[0027]前殼I設有第二鎖芯4,第二鎖芯4為鑰匙式鎖芯,第二鎖芯4的端部與制動件6連接,第二鎖芯4與制動件6的連接面為斜面,利用鑰匙轉動第二鎖芯4,可控制制動件6在開鎖位置和鎖結位置轉換;第一鎖芯3和第二鎖芯4都可以對制動件6進行控制,當其中一個鎖芯鎖結時,第一控鎖件2和第二控鎖件5都無法打開,只有當第一鎖芯3和第二鎖芯4同時處于開鎖狀態時才能讓第一控鎖件2和第二控鎖件5打開。
[0028]以上已將本發明做一詳細說明,但顯而易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進行各種改變和改進,而不背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發明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的油脂容器拉鏈鎖,包括前殼、第一鎖芯、第二鎖芯、制動件、第一控鎖件和第二控鎖件,所述第一鎖芯、第二鎖芯、第一控鎖件、第二控鎖件和制動件,所述制動件固定在后蓋上,所述第二控鎖件包括鎖殼、按鈕和推桿,所述推桿的一部分設于所述鎖殼內,所述推桿的另一部分與按鈕連接,推桿處于鎖殼內的端部設有第三鎖舌,按鈕和推桿的垂直相交,按鈕和推按的接觸面為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鎖芯為數字輪鎖芯包括多個數字輪、中心軸、多個內套和調節桿,數字輪圓周上刻有數字,數字輪和內套設有相配合的連動結構,數字輪伸出于前殼,內套中心設有軸孔,中心軸設于內套的軸孔內,調節桿一端套于中心軸上,調節桿另一端身伸出于后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油脂容器拉鏈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鎖件包括推鈕、第一鎖舌和第二鎖舌,推鈕以及第一鎖舌和第二鎖舌由連桿連接,第一鎖舌、第二鎖舌和推鈕身處于前殼。
3.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種新型的油脂容器拉鏈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動件設于推鈕和按鈕的行程前進方向,制動件能同時制動第一控鎖件和第二控鎖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油脂容器拉鏈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鎖件還有方向感應式自鎖結構,第二控鎖件的鎖殼上固定有蓋板,鎖殼和蓋板之間設有控制球,鎖殼上設有比控制球直徑尺寸大的穿孔,推桿和蓋板上設有與控制球同樣尺寸直徑的容置孔,其手中推桿的容置孔為半個控制球的大小,蓋板的容置孔和鎖殼的穿孔一起的尺寸大于控制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油脂容器拉鏈鎖,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內套上都設有凹齒,所述制動件設有與每個內套凸齒對應的凸齒。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油脂容器拉鏈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殼設有第二鎖芯,第二鎖芯為鑰匙式鎖芯,第二鎖芯的端部與制動件連接,第二鎖芯與制動件的連接面為斜面。
【文檔編號】E05B37/20GK104328956SQ201410451350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7日
【發明者】李彥峰, 資燕, 李嘉錫 申請人:佛山市天晟隆油脂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