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超薄型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191666閱讀:436來源:國知局
一種超薄型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薄型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將現有的中置遮陽厚度減薄,隔熱性能會更差,這些問題影響了中置遮陽系統在南方炎熱地區建筑中的推廣使用。本發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軟布簾的內表面設有多根使軟布簾提升時折疊規整及不卡不夾的水平硬筋;頂盒內設有多個控制提升繩由垂直轉向水平的水平提升轉輪裝置;所述兩塊玻璃的轉角處設有一控制提升繩由水平轉向垂直的端角轉輪裝置;側盒內設有一用于控制軟布簾和條形金屬棒上下升降的磁性聯動裝置。本發明減小中置遮陽雙層中空玻璃之間的間距,適用做平開、推拉、上懸、下懸各種開啟形式的建筑外窗的中置遮陽,應用廣泛,并且不會增加窗扇的厚度和造價。
【專利說明】一種超薄型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建筑外窗用遮陽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超薄型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

【背景技術】
[0003]我國南方地區(包括夏熱冬暖地區和夏熱冬冷地區),夏季建筑空調制冷能耗是冬季建筑采暖能耗的2-4倍以上,降低夏季建筑空調能耗是南方地區建筑節能的主要目標,而建筑外窗設置遮陽系統是減少夏季建筑空調制冷能耗的主要技術措施,同時為保證過渡季節的室內照明和冬季低位角太陽光照射可提高建筑室內溫度的作用,外窗遮陽系統通常采用活動結構。太陽光輻射下,活動外遮陽系統隔熱性能很好,多層建筑采用較多。但在高層建筑和臺風地區建筑的外窗中采用活動外遮陽系統,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活動外遮陽系統還會因日曬雨淋影響耐久性,無法正常使用;有的建筑因表皮外觀有特殊要求或者外窗的開窗形式的限制(如外推窗、外開窗等),不宜采用活動外遮陽系統。而活動中置遮陽系統可以滿足上述安全、耐久、外觀和后期維護的要求。
[0004]但目前活動中置遮陽系統采用的活動遮陽簾多為普通金屬百葉簾或者透光硬質折疊簾等,因為遮陽簾收攏時的厚度和提升裝置的厚度偏大,整個活動中置遮陽的厚度較大,價格也偏高,進而使得設置中置遮陽的外窗窗扇厚度加大,增加整個外窗的造價。同時,這類遮陽簾在用于外遮陽系統時有很好的隔熱降溫節能效果,但是同樣的遮陽簾用于中置遮陽系統這種形式時,因存在透射比高、反射比低的缺陷,其太陽輻射的得熱量較外遮陽系統的要高許多(遮陽系數在0.3以上),增加了建筑能耗,并且不能滿足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規定的大窗墻比時建筑外窗的遮陽指標,而且這類中置遮陽厚度減薄,隔熱性能會更差。這些問題影響了中置遮陽系統在南方炎熱地區建筑中的推廣使用。
[0005]為降低活動中置遮陽系統在建筑外窗應用的造價,首要是減小中置遮陽裝置的厚度和價格,減少外窗窗扇因增大厚度的造價增量。因此雙層中空玻璃的內間距要小,選擇的中置遮陽簾的收攏折疊的厚度也要小,同時采用的中置遮陽簾的折疊性能也要有利于在小間距內的升降。其次,提升中置遮陽簾的升降裝置既要超薄,可以安裝在中空玻璃的狹窄間距內,還要保證遮陽簾在小間距內升降靈活,強度和耐久性也要滿足要求。再者,需要改善遮陽簾的透射比和反射比,以解決普通中置金屬百葉簾和透光硬質折疊簾遮陽隔熱效果比外遮陽差、得熱量大的問題;在減小中置遮陽厚度的同時,提高其遮陽隔熱性能。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進行完善與改進,提供一種超薄型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以便可直接安裝在普通厚度和不同開啟形式建筑外窗的中空玻璃窗扇上。
[0007]為此,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超薄型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包括凈間距為12毫米的內、外兩塊玻璃,所述玻璃的厚度為4-6毫米,其特征在于,
位于兩塊玻璃之間的四周邊通過鋁隔條用粘膠固定連接,所述的兩塊玻璃之間設有一不磨損玻璃內表面的軟布簾,所述軟布簾的內表面設有多根使軟布簾提升時折疊規整及不卡不夾的水平硬筋,水平硬筋的長度與軟布簾的寬度匹配,所述的多根水平硬筋沿軟布簾的高度方向間隔分布;
所述軟布簾的下邊緣通過多個穿心鉚釘和一水平金屬壓條固定在一實現軟布簾提升平穩及下垂舒展、重量可調節的條形金屬棒上,水平金屬壓條壓在軟布簾的下邊緣上,穿心鉚釘穿過軟布簾的下邊緣和水平金屬壓條后與條形金屬棒固定連接,水平金屬壓條的長度和條形金屬棒的長度均與軟布簾的寬度匹配;
所述的軟布簾上設有多道縱向設置的密布小孔,每道密布小孔中穿過一根提升繩,提升繩的下端穿過穿心鉚釘利用定位卡珠與條形金屬棒固定連接;
所述兩塊玻璃的上部設有一個由上鋁邊框組成的頂盒,所述上鋁邊框的上部嵌在位于兩塊玻璃之間的上周邊鋁隔條中,頂盒內設有多個控制提升繩由垂直轉向水平的水平提升轉輪裝置,每個水平提升轉輪裝置內設有一個第一小轉動輪,水平提升轉輪裝置的數量與提升繩的數量一致,從左到右排列的多個第一小轉動輪按從高到低或從低到高設置,所述軟布簾的上邊緣固定在水平提升轉輪裝置的底部;
所述兩塊玻璃的轉角處設有一控制提升繩由水平轉向垂直的端角轉輪裝置,該端角轉輪裝置上設有多個按傾斜線設置的第二小轉動輪,第二小轉動輪的數量與第一小轉動輪的數量一致;
所述兩塊玻璃的一側部設有一個由側鋁邊框組成的側盒,所述的側鋁邊框嵌在位于兩塊玻璃之間的側邊鋁隔條中,該側盒內設有一用于控制軟布簾和條形金屬棒上下升降的磁性聯動裝置,該磁性聯動裝置的前端部固定連接一同軸多道凹凸輪,所述同軸多道凹凸輪的凹槽數與第二小轉動輪的數量一致,同軸多道凹凸輪上的凹槽從左到右排列,每道凹槽對應連接一根提升繩,凹槽的寬度與提升繩的外徑匹配;提升繩的上端依次經第一小轉動輪和第二小轉動輪后與同軸多道凹凸輪連接。
[0008]針對超薄型活動中置遮陽系統的中空玻璃間距很小,中置遮陽簾采用軟布簾,軟布簾收攏折疊的厚度較小或窄小,在反復升降過程中與玻璃觸碰,軟布簾不會磨損小間距的中空玻璃內表面,不影響外窗玻璃透明度,同時減小中置遮陽簾在中空玻璃小間距內升降的摩擦力,解決了中置硬質遮陽簾在小間距的中空玻璃內升降中易產生硬性卡夾、摩擦的問題,用輕質的軟布簾代替較重的金屬百葉簾等還可減小窗扇承受的荷重。
[0009]當多根提升繩向上提升時,由于軟布簾上的水平硬筋具有的剛度和穿心鉚釘、水平金屬壓條固定軟布簾方式的共同作用,使軟布簾提升收攏規整折疊,通過控制相鄰水平硬筋的間隔距離,可使疊合寬度不超過11 mm,軟布簾和玻璃又是柔性接觸,保證軟布簾在小間距內提升時不卡、不夾,下降時放松提升繩,條形金屬棒的自重使折疊成形的軟布簾自然垂下舒展開,保證遮陽效果,解決了中置剛性金屬百葉等硬質簾在小間距的中空玻璃內升降中易卡、易夾的問題,升降自如也有利于水平提升轉輪裝置、端角轉輪裝置及磁性聯動裝置使用的耐久性。
[0010]為保證每根提升繩在窄小間距內滑動自如,頂盒內安裝的多個水平提升轉輪裝置外形尺寸盡管相同,但每個裝置內的一根提升繩對應一個第一小轉動輪,多個第一小轉動輪的水平位置高低不同,使多根提升繩在窗扇平面內的高低不同位置單獨滑動,減少摩擦阻力,同時減小了每個第一小轉動輪的荷重,通過設置多層水平轉輪的方式,使水平提升轉輪裝置能制作成超薄型。
[0011]為保證提升繩在窄小間距內滑動自如,對應多個水平提升轉輪裝置高低不同的提升繩,端角轉輪裝置內在窗扇平面按照傾斜線方向設置多個第二小轉動輪,傾斜線上的多個第二小轉動輪使提升繩在一個平面內分別處于水平處高低不同、垂直處左右不同,減少摩擦阻力,使端角轉輪裝置能制作成超薄型。
[0012]為對應中置遮陽的端角轉輪裝置的垂直提升繩的左右不同位置,磁性聯動裝置的前端部設有一同軸多道凹凸輪,每道凹槽對應I根提升繩,保證提升繩在窄小間距內滑動自如,使升降磁性聯動裝置能制作成超薄型。
[0013]本發明針對普通中置遮陽系統厚度大、價格高、增加外窗扇遮陽的造價,引入超薄型活動中置遮陽系統的要求,減小中置遮陽雙層中空玻璃之間的間距,使中空玻璃凈間距僅為12毫米,加上4毫米-6毫米的單塊玻璃厚度,使超薄型活動中置遮陽中空玻璃的總厚度為20毫米-24毫米,與普通中空玻璃的厚度相同,該超薄型中置遮陽裝置可直接安裝在既有建筑原有的厚度較小(50 mm -88 mm系列)的普通鋁合金窗扇、普通塑鋼窗扇,以及新建筑要求的厚度較小(60 mm -70 mm系列)的斷橋鋁合金窗扇等,并且適用做平開、推拉、上懸、下懸各種開啟形式的建筑外窗的中置遮陽,應用廣泛,并且不會增加窗扇的厚度和造價。
[0014]本發明的超薄型低透射比低得熱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全部在工廠生產和裝配,產品尺寸與普通中空玻璃產品相同,運輸和安裝也與普通中空玻璃產品相似,現場安裝簡便快速,維護和更換與普通中空玻璃產品相同。
[0015]所述的水平提升轉輪裝置和端角轉輪裝置分別將多根提升繩拆分為在同一平面內上下、左右不同位置滑動,滿足水平提升及端角轉輪裝置厚度超薄、多根提升繩滑動靈活及強度足夠的要求;磁性聯動裝置同樣要將多根提升繩拆分為在同一平面內左右不同位置聯動,且滿足磁性聯動裝置厚度超薄、多根提升繩滑動靈活及強度足夠的要求。
[0016]進一步,所述軟布簾的透射比在0.2%以下、反射比在68%以上。為解決目前活動中置遮陽的綜合遮陽系數偏高(0.3以上),不能滿足夏熱冬冷地區、夏熱冬暖地區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對大窗墻比建筑外窗綜合遮陽系數< 0.25或者< 0.20的要求,如現有中置遮陽的厚度減小,遮陽隔熱性能更差。通過采用低透射比(0.2%以下)和高反射比(68%以上)的中置軟布簾,利用低透射比和高反射比的綜合性能,使超薄型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最小遮陽系數降低到0.2-0.24,達到了相當于外遮陽的隔熱水準,顯著改善室內熱舒適度和降低空調能耗,實現高隔熱低得熱,滿足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對遮陽隔熱的最高要求,解決了小寬度金屬百葉簾、透光硬質折疊簾透射比高、得熱高的問題。
[0017]進一步,所述兩塊玻璃的上部進行磨砂或者貼膜。軟布簾提升收攏疊合后,可隱藏在兩塊玻璃的上部處,從室外或者室內都看不見,在活動中置遮陽系統不使用時可以保持建筑表皮美觀和室內視線的整齊感覺。
[0018]進一步,所述的磁性聯動裝置包括一透空框格型塑料薄板和放置在塑料薄板框格內透空處的多個磁鐵,塑料薄板的板面設有淺凹槽,用于放置薄鋼板,通過磁性吸力固定磁鐵,所述的同軸多道凹凸輪固定在塑料薄板的前端部,塑料薄板的底部裝有多個滾動輪。使用時,用手操作一位于活動中置遮陽系統外的鋼板,利用該鋼板與磁鐵相吸的原理來帶動磁性聯動裝置進行上下移動。
[0019]進一步,所述的同軸多道凹凸輪包括一固定在塑料薄板前端部上的鋼軸和套在鋼軸上的本體,所述的多個凹槽在本體上形成,塑料薄板的前端部形成一缺口,所述的同軸多道凹凸輪置于缺口中。
[0020]進一步,所述的水平提升轉輪裝置包括座體和安裝在座體上的多個呈縱向直線排列的定位柱,所述的第一小轉動輪安裝在其中的一個定位柱上。采用此結構時,第一小轉動輪根據位置來選擇相應的定位柱進行安裝,裝配非常靈活,水平提升轉輪裝置的通用性強。
[0021]進一步,所述條形金屬棒的兩端部空心,空心處可放置長度不同的重金屬小圓棍,
以調節重量。
[0022]本發明的超薄型低透射比低得熱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裝置厚度較薄,與普通中空玻璃的厚度相同,可直接安裝在平開、推拉、上懸、下懸各種開啟形式的厚度較小的普通窗扇,不增加窗扇的造價,擴展了中置遮陽裝置在既有建筑外窗和新建筑外窗的應用范圍;利用低透射比(0.2%以下)和高反射比(68%以上)的中置軟布簾,使超薄型活動中置遮陽系統最小綜合遮陽系數可降低到0.20-0.24,接近外遮陽的隔熱水準,節能效果和舒適度改善非常顯著;本發明還具有安全、耐久、清潔、外觀整齊和安裝維護簡便的綜合優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剖視圖。
[0025]圖3為本發明提升繩的布置示意圖。
[0026]圖4為本發明可調重條形金屬棒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5為圖4的A-A向視圖的放大圖。
[0028]圖6為本發明水平金屬壓條和條形金屬棒結合處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7-8為本發明水平提升轉輪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9-10為本發明端角轉輪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11-12為本發明磁性聯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13為本發明同軸多道凹凸輪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中,1-內玻璃,2-外玻璃,3-鋁隔條,4-軟布簾,5-水平硬筋,6_穿心鉚釘,7~水平金屬壓條,8-條形金屬棒,9-提升繩,10-定位卡珠,11-上鋁邊框,12-水平提升轉輪裝置,13-第一小轉動輪,14-端角轉輪裝置,15-第二小轉動輪,16-側鋁邊框,17-磁性聯動裝置,18-同軸多道凹凸輪,19-框格型塑料薄板,20-滾動輪,21-鋼軸,22-本體,23-凹槽,24-缺口,25-座體,26-定位柱。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35]本發明的超薄型低透射比低得熱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如圖1所示,凈間距為12暈米的內、夕卜兩塊玻璃1、2組成的中空玻璃,每塊玻璃的厚度為4-6暈米,位于兩塊玻璃之間的四周邊通過鋁隔條3用粘膠固定連接。所述的兩塊玻璃之間設有一不磨損玻璃內表面的軟布簾4,軟布簾4的內表面設有多根使軟布簾提升時折疊規整及不卡不夾的水平硬筋5,水平硬筋5的長度與軟布簾4的寬度匹配,所述的多根水平硬筋5沿軟布簾4的高度方向間隔分布。軟布簾4的透射比在0.2%以下、反射比在68%以上。
[0036]軟布簾4的下邊緣通過多個穿心鉚釘6和水平金屬壓條7固定在用于實現軟布簾提升平穩及下垂舒展、重量可調節的條形金屬棒8上,條形金屬棒8的兩端部空心。水平金屬壓條7壓在軟布簾4的下邊緣上,穿心鉚釘6穿過軟布簾4的下邊緣和水平金屬壓條7后與條形金屬棒8固定連接,水平金屬壓條7的長度和條形金屬棒8的長度均與軟布簾4的覽度匹配。
[0037]所述的軟布簾4上設有多道縱向設置的密布小孔,每道密布小孔中穿過一根提升繩9,提升繩9的下端穿過穿心鉚釘6利用定位卡珠10與條形金屬棒8固定連接。
[0038]兩塊玻璃的上部設有一個由上鋁邊框11組成的頂盒,所述上鋁邊框11的上部嵌在位于兩塊玻璃之間的上周邊鋁隔條中,頂盒內設有多個控制提升繩由垂直轉向水平的水平提升轉輪裝置12,每個水平提升轉輪裝置12內設有一個第一小轉動輪13,水平提升轉輪裝置的數量與提升繩的數量一致,從左到右排列的多個第一小轉動輪按從高到低設置,所述軟布簾4的上邊緣固定在水平提升轉輪裝置12的底部。
[0039]所述兩塊玻璃的轉角處設有一控制提升繩由水平轉向垂直的端角轉輪裝置14,該端角轉輪裝置14上設有多個按傾斜線設置的第二小轉動輪15,第二小轉動輪的數量與第一小轉動輪的數量一致。
[0040]所述兩塊玻璃的一側部設有一個由側鋁邊框16組成的側盒,所述的側鋁邊框嵌在位于兩塊玻璃之間的側邊鋁隔條中,該側盒內設有一用于控制軟布簾和條形金屬棒上下升降的磁性聯動裝置17,該磁性聯動裝置17的前端部固定連接同軸多道凹凸輪18,所述同軸多道凹凸輪的凹槽23數與第二小轉動輪的數量一致,同軸多道凹凸輪上的凹槽從左到右排列,每道凹槽對應連接一根提升繩,凹槽的寬度與提升繩的外徑匹配;提升繩的上端依次經第一小轉動輪13和第二小轉動輪15后與同軸多道凹凸輪18連接。
[0041]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的厚度尺寸、外觀與普通中空玻璃相似,雙層中空玻璃之間的凈間距僅為12毫米,單塊玻璃的厚度為4-6毫米,內外雙層玻璃通過封膠固定在四周邊的寬度12毫米的鋁隔條,超薄型活動中置遮陽中空玻璃的總厚度為20-24毫米,與普通中空玻璃的厚度相同,可以直接安裝在不同開啟形式(平開、推拉、上懸、下懸)的普通厚度(50-88 mm系列)的窗扇上,用普通壓條固定。在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的上部適當寬度范圍,玻璃內表面進行了玻璃磨砂或者貼膜藝術處理,具有遮蔽作用和達到美觀要求。
[0042]如圖2所示,頂盒中的每個水平提升轉輪裝置轉向穿過I根提升繩,提升繩穿過軟布簾的密布小孔,沿軟布簾內表面高度方向設置有水平硬筋,以保持軟布簾收攏折疊時在寬度方向一定的剛性,利于軟簾布收攏折疊成形。軟簾布下邊緣通過穿心鉚釘、水平金屬壓條將軟布簾下邊緣固定在長度與軟布簾寬度相同、重量可調節的條形金屬棒上,穿過軟布簾的密布小孔的提升繩穿過穿心鉚釘利用定位卡珠與條形金屬棒固定在一起(參見圖4-6)。側盒中的磁性聯動裝置向下滑動,帶動提升繩,提升繩通過端角轉輪裝置、水平轉輪裝置提升條形金屬棒向上,條形金屬棒使軟簾布收攏折疊成形并上升;磁性聯動裝置向上滑動,松弛提升繩,條形金屬棒的自重帶動提升繩下行,展開軟布簾遮陽,升降靈活不卡不夾,保證遮陽效果且不影響升降裝置使用耐久性(參見圖3)。同時布簾質地較軟,反復升降過程中與玻璃接觸,不會摩損小間距的中空玻璃內表面,不影響玻璃透視度。
[0043]中置軟布簾的低透射比很低,在0.2%以下,其外表面有68%以上的高反射比涂層,利用低透射比和高反射比的綜合性能,使活動中置軟質布簾遮陽系統最小綜合遮陽系數降低到0.2-0.24,可達到外遮陽的隔熱水準,可顯著改善室內熱舒適度及降低空調能耗,實現高隔熱低得熱,滿足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對遮陽隔熱的最高要求。
[0044]如圖7-8所示,所述的水平提升轉輪裝置12由座體25和安裝在座體上的多個呈縱向直線排列的定位柱26組成,所述的第一小轉動輪13安裝在其中的一個定位柱上。雙層玻璃之間的間距很小,頂盒內安裝控制提升繩轉向的水平提升轉輪裝置的空間也很小,超薄型水平提升轉輪裝置的厚度為9毫米,高度30.5毫米,可按照不同高度要求安裝一個第一小轉動輪,第一小轉動輪厚度4.5毫米,通過提升繩的凹槽寬度2.1毫米,通過一根提升繩,可保證滑動靈活。在滿足超薄型要求的同時,還要求超薄型水平提升轉輪裝置滿足升降軟布簾的提升繩轉向往復滑動的疲勞強度,水平提升轉輪裝置采用高強塑料材質。
[0045]圖9-10為厚度9毫米的超薄型端角轉輪裝置,高度30.5毫米,按照傾斜線方向不同高度一并安裝多個第二小轉動輪,第二小轉動輪的凹槽寬度2.1毫米,每個第二小轉動輪通過一根提升繩,多根提升繩同時滑動,保證滑動靈活,端角轉輪裝置采用高強塑料材質,保證提升繩往復滑動的強度要求。
[0046]圖11-13為厚度9.5毫米的超薄型磁性聯動裝置。所述的磁性聯動裝置17包括一透空框格型塑料薄板19和放置在塑料薄板框格內透空處的多個磁鐵,塑料薄板的板面設有淺凹槽,用于放置薄鋼板,通過磁性吸力固定磁鐵,所述的同軸多道凹凸輪18固定在塑料薄板19的前端部,塑料薄板的底部裝有多個滾動輪20。同軸多道凹凸輪18由一固定在塑料薄板前端部上的鋼軸21和套在鋼軸21上的本體22組成,在本體上形成多個凹槽23,塑料薄板的前端部形成缺口 24,所述的同軸多道凹凸輪18置于缺口 24中。
[0047]側盒內安裝手動控制軟布簾和條形金屬棒上下升降的磁性聯動裝置的空間很小,要求磁性聯動裝置厚度更小,將薄型磁性聯動裝置厚度減小而寬度加大,雙層玻璃之間凈間距為12毫米時,磁性聯動裝置厚度為超薄的9.5毫米,寬度為22毫米以上,固定磁鐵的透空框格型塑料薄板厚度8.5毫米,寬22毫米,長112毫米,放置磁鐵的透空尺寸為寬16毫米、長56暈米,可放置多塊磁鐵,保證滑動磁力強度。同軸多道凹凸輪直徑7暈米,長14暈米,凹槽寬2毫米,每個凹槽通過一根提升繩,使多根提升繩同時一起滑動,保證滑動靈活。
【權利要求】
1.一種超薄型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包括凈間距為12毫米的內、外兩塊玻璃(1、2),所述玻璃的厚度為4-6毫米,其特征在于, 位于兩塊玻璃之間的四周邊通過鋁隔條(3)用粘膠固定連接,所述的兩塊玻璃之間設有一不磨損玻璃內表面的軟布簾(4),所述軟布簾(4)的內表面設有多根使軟布簾提升時折疊規整及不卡不夾的水平硬筋(5),水平硬筋(5)的長度與軟布簾(4)的寬度匹配,所述的多根水平硬筋(5)沿軟布簾(4)的高度方向間隔分布; 所述軟布簾(4)的下邊緣通過多個穿心鉚釘(6)和一水平金屬壓條(7)固定在一實現軟布簾提升平穩及下垂舒展、重量可調節的條形金屬棒(8)上,水平金屬壓條(7)壓在軟布簾(4)的下邊緣上,穿心鉚釘(6)穿過軟布簾(4)的下邊緣和水平金屬壓條(7)后與條形金屬棒(8)固定連接,水平金屬壓條(7)的長度和條形金屬棒(8)的長度均與軟布簾(4)的寬度匹配; 所述的軟布簾(4)上設有多道縱向設置的密布小孔,每道密布小孔中穿過一根提升繩(9),提升繩(9)的下端穿過穿心鉚釘(6)利用定位卡珠(10)與條形金屬棒(8)固定連接; 所述兩塊玻璃的上部設有一個由上鋁邊框(11)組成的頂盒,所述上鋁邊框(11)的上部嵌在位于兩塊玻璃之間的上周邊鋁隔條中,頂盒內設有多個控制提升繩由垂直轉向水平的水平提升轉輪裝置(12),每個水平提升轉輪裝置(12)內設有一個第一小轉動輪(13),水平提升轉輪裝置的數量與提升繩的數量一致,從左到右排列的多個第一小轉動輪按從高到低或從低到高設置,所述軟布簾(4)的上邊緣固定在水平提升轉輪裝置(12)的底部; 所述兩塊玻璃的轉角處設有一控制提升繩由水平轉向垂直的端角轉輪裝置(14),該端角轉輪裝置(14)上設有多個按傾斜線設置的第二小轉動輪(15),第二小轉動輪的數量與第一小轉動輪的數量一致; 所述兩塊玻璃的一側部設有一個由側鋁邊框(16)組成的側盒,所述的側鋁邊框嵌在位于兩塊玻璃之間的側邊鋁隔條中,該側盒內設有一用于控制軟布簾和條形金屬棒上下升降的磁性聯動裝置(17),該磁性聯動裝置(17)的前端部固定連接一同軸多道凹凸輪(18),所述同軸多道凹凸輪的凹槽(23)數與第二小轉動輪的數量一致,同軸多道凹凸輪上的凹槽從左到右排列,每道凹槽對應連接一根提升繩,凹槽的寬度與提升繩的外徑匹配;提升繩的上端依次經第一小轉動輪(13)和第二小轉動輪(15)后與同軸多道凹凸輪(18)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軟布簾(4)的透射比在0.2%以下、反射比在68%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薄型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塊玻璃的上部進行磨砂或者貼膜。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薄型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聯動裝置(17)包括一透空框格型塑料薄板(19)和放置在塑料薄板框格內透空處的多個磁鐵,塑料薄板的板面設有淺凹槽,用于放置薄鋼板,通過磁性吸力固定磁鐵,所述的同軸多道凹凸輪(18)固定在塑料薄板(19)的前端部,塑料薄板的底部裝有多個滾動輪(2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型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軸多道凹凸輪(18)包括一固定在塑料薄板前端部上的鋼軸(21)和套在鋼軸(21)上的本體(22),所述的多個凹槽(23)在本體上形成,塑料薄板的前端部形成一缺口(24),所述的同軸多道凹凸輪(18)置于缺口(24)中。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薄型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提升轉輪裝置(12)包括座體(25)和安裝在座體上的多個呈縱向直線排列的定位柱(26),所述的第一小轉動輪(13)安裝在其中的一個定位柱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薄型活動中置軟布簾遮陽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條形金屬棒(8)的兩端部空心。
【文檔編號】E06B9/264GK104329007SQ201410557175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0日
【發明者】曾憲純, 馬旭新, 陳文杰, 曾慶路 申請人:浙江省建筑科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