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窗體保溫連接構造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025353閱讀:449來源:國知局
一種窗體保溫連接構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窗體保溫連接構造,包括外墻體、窗框和保溫墻體,所述外墻體上貫穿開設有窗洞口,在所述外墻體面向室外的外側面上沿所述窗洞口四周邊緣設置有若干角鐵,所述角鐵由用于與所述外墻體連接的第一邊和用于與所述窗框連接的第二邊互相垂直成角形設置,所述第二邊與所述窗洞口的四周邊緣之間預留有用于所述窗框側裝的安裝位置,在所述安裝位置上預壓鋪設有膨脹條,所述窗框設置在所述安裝位置上,所述保溫墻體覆蓋在所述角鐵、所述窗框的外側面以及外墻體的外側面上。本實用新型能夠改變窗框與墻體之間的連接方式,將窗框安裝由中裝改為側裝,從而減少窗框與墻體之間的縫隙,提高窗框與墻體連接處保溫和防水性能。
【專利說明】一種窗體保溫連接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結構設計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窗體保溫連接構造。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建筑節能標準逐年提高,對窗體結構的保溫性能要求也在逐年提高。而在窗體結構中,窗框大多較窗洞口尺寸小5cm,通過附框或角鐵與墻體直接連接固定,窗框與墻體間縫隙用發泡劑或密封材料封堵;隨著時間的推移,發泡和密封材料會不同程度地老化,從而降低了該處的保溫性能,產生冷熱橋,并發生滲水。
[0003]因此,本 申請人:致力于開發一種能夠改變窗框與墻體之間的連接方式,將窗框安裝由中裝改為側裝,從而減少窗框與墻體之間的縫隙,提高窗框與墻體連接處保溫和防水性能的窗體保溫連接構造。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能夠改變窗框與墻體之間的連接方式,將窗框安裝由中裝改為側裝,從而減少窗框與墻體之間的縫隙,提高窗框與墻體連接處保溫和防水性能的窗體保溫連接構造。
[0005]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窗體保溫連接構造,包括外墻體、窗框和保溫墻體,所述窗框和所述保溫墻體設置在所述外墻體上,所述外墻體上貫穿開設有窗洞口,在所述外墻體面向室外的外側面上沿所述窗洞口四周邊緣設置有若干角鐵,所述角鐵由用于與所述外墻體連接的第一邊和用于與所述窗框連接的第二邊互相垂直成角形設置,所述第一邊通過連接件固定設置在所述外墻體的外側面上,所述第一邊與所述外墻體的外側面之間墊設有隔熱墊片,所述第一邊平行所述外墻體的外側面并背向所述窗洞口延伸設置,所述第二邊垂直朝外延伸設置在所述外墻體的外側面上,并面向所述窗洞口方向設置,所述第二邊與所述窗洞口的四周邊緣之間預留有用于所述窗框側裝的安裝位置,在所述安裝位置上預壓鋪設有膨脹條,所述窗框設置在所述安裝位置上,所述窗框的內側面貼合在所述膨脹條上,所述窗框的端側面抵設在所述角鐵的第二邊上,所述保溫墻體覆蓋在所述角鐵、所述窗框的外側面以及外墻體的外側面上。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角鐵和所述保溫墻體之間還設置有第一防水不透氣密封膠帶層。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膨脹條的外表面還設置有第二防水不透氣密封膠帶層。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防水不透氣密封膠帶層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墻體和所述保溫墻體的貼合面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窗框外側面與所述保溫墻體的貼合面上。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防水不透氣密封膠帶層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窗洞口上,另一端延伸至角鐵的第二邊和所述窗框端側面的連接面上。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件采用膨脹螺栓。
[0011]本實用新型的窗體保溫連接構造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實用新型的窗體保溫連接構造具有良好的氣密性和保溫性能,改變了窗框與墻體之間的連接方式,將窗框安裝由中裝改為側裝,有效減少窗框與墻體之間的縫隙,提高窗框與外墻體各連接節點處的保溫和防水性能。窗框直接安裝在外墻體的外側面上,將窗框的側端面抵接至角鐵的第二邊上,所述窗框的內側面通過膨脹條密封貼合在所述外墻體上的安裝位置上,所述窗框的外側面與所述保溫墻體貼合設置,通過如上所述的各部件的巧妙配合組裝,形成了一種新的窗體保溫連接構造。可見,本實用新型的安裝使用十分便捷,利用本實用新型巧妙的構造實現窗框固定的同時,窗框不與外墻體直接接觸,減少冷熱橋的生產,窗框的大部分均被夾設在外墻體和保溫墻體之間,與外界接觸的熱傳導面積以及窗框與墻體之間的縫隙也被大大的減小,氣密性和保溫性能也獲得了進一步的有效提聞。
[0013]2、本實用新型在所述外墻體外側面上的安裝位置上預壓有膨脹條,一方面可為外墻體和保溫墻體的熱脹冷縮留出余地,不影響窗框的安裝,另一方面還可以避免窗框與外墻體直接接觸,提高外墻體與窗框內側面的貼合密封性能,避免了冷熱橋的產生,同時還具有氣密性好,不易老化等優點。
[0014]3、本實用新型還進一步加設第一防水不透氣膠帶層和第二防水不透氣膠帶層,進一步有效提聞窗框安裝后的氣密性和防滲水性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具體實施例窗體保溫連接構造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的A-A截面首I]視不意圖。
[0017]圖3為圖1的B處結構放大示意圖。
[0018]圖中標號說明:
[0019]外墻體100,窗框200,內側面210,端側面220,外側面230,保溫墻體300,窗洞口400,角鐵500,第一邊510,第二邊520,膨脹螺栓600,隔熱墊片700,膨脹條800,第一防水不透氣密封膠帶層900,第二防水不透氣密封膠帶層1000。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1]如圖所示,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窗體保溫連接構造,包括外墻體100、窗框200和保溫墻體300,窗框200和保溫墻體300設置在外墻體100上,外墻體100上貫穿開設有窗洞口 400,在外墻體100面向室外的外側面上沿窗洞口 400四周邊緣設置有若干角鐵500,角鐵500由用于與外墻體100連接的第一邊510和用于與窗框200連接的第二邊520互相垂直成角形設置,第一邊510通過膨脹螺栓600固定設置在外墻體100的外側面上,第一邊510與外墻體100的外側面之間墊設有隔熱墊片700,第一邊510平行外墻體100的外側面并背向窗洞口 400延伸設置,第二邊520垂直朝外延伸設置在外墻體100的外側面上,并面向窗洞口 400方向設置,第二邊520與窗洞口 400的四周邊緣之間預留有用于窗框200側裝的安裝位置(圖中未標出),在所述安裝位置上預壓鋪設有膨脹條800,窗框200設置在所述安裝位置上,窗框200的內側面210貼合在膨脹條800上,窗框200的端側面220抵設在角鐵500的第二邊520上,保溫墻體300覆蓋在角鐵500、窗框200的外側面230以及外墻體100的外側面上。
[0022]具體的,為了進一步有效提高窗框安裝后的氣密性和防滲水性能,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在角鐵500和保溫墻體300之間還設置有第一防水不透氣密封膠帶層900,在膨脹條800的外表面還設置有第二防水不透氣密封膠帶層1000,第一防水不透氣密封膠帶層900和第二防水不透氣密封膠帶層1000如圖所示進行鋪設,示例性的,第一防水不透氣密封膠帶層900的一端延伸至外墻體100和保溫墻體300的貼合面上,另一端延伸至窗框200外側面230與保溫墻體300的貼合面上,第二防水不透氣密封膠帶層1000的一端延伸至窗洞口 400上,另一端延伸至角鐵500的第二邊520和窗框200端側面220的連接面上。
[0023]當然了,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本實施例的膨脹螺栓還可以采用其他類型的連接件,所述角鐵、膨脹條、第一防水不透氣密封膠帶層和第二防水不透氣密封膠帶層均可以采用市場常用外購件,其中角鐵的設置數量、具體位置和采用的具體尺寸可根據施工設計需要進行調整,此處不再贅述。
[0024]示例性的,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窗體保溫連接構造的具體應用情況如下:
[0025]將帶有三層雙中空玻璃的木質的窗框安裝固定在外墻體的外側面上,窗框的尺寸可較窗洞口尺寸略大l_2cm,將窗框200的端側面220抵接至角鐵500的第二邊520上,窗框200的外側面230與保溫墻體300貼合,其中可加設必要的連接件和密封膠進一步加固窗框的安裝,通過附圖我們可以看出,采用本實施例的窗體保溫連接構造,窗框200不與外墻體100直接接觸,有效減少了冷熱橋的生產,同時,窗框200的大部分均被夾設在外墻體100和保溫墻體300之間,與外界接觸的熱傳導面積以及窗框與墻體之間的縫隙也被大大的減小,氣密性和保溫性能也獲得了進一步的有效提高。
[0026]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窗體保溫連接構造,包括外墻體、窗框和保溫墻體,所述窗框和所述保溫墻體設置在所述外墻體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墻體上貫穿開設有窗洞口,在所述外墻體面向室外的外側面上沿所述窗洞口四周邊緣設置有若干角鐵,所述角鐵由用于與所述外墻體連接的第一邊和用于與所述窗框連接的第二邊互相垂直成角形設置,所述第一邊通過連接件固定設置在所述外墻體的外側面上,所述第一邊與所述外墻體的外側面之間墊設有隔熱墊片,所述第一邊平行所述外墻體的外側面并背向所述窗洞口延伸設置,所述第二邊垂直朝外延伸設置在所述外墻體的外側面上,并面向所述窗洞口方向設置,所述第二邊與所述窗洞口的四周邊緣之間預留有用于所述窗框側裝的安裝位置,在所述安裝位置上預壓鋪設有膨脹條,所述窗框設置在所述安裝位置上,所述窗框的內側面貼合在所述膨脹條上,所述窗框的端側面抵設在所述角鐵的第二邊上,所述保溫墻體覆蓋在所述角鐵、所述窗框的外側面以及外墻體的外側面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窗體保溫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角鐵和所述保溫墻體之間還設置有第一防水不透氣密封膠帶層。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體保溫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膨脹條的外表面還設置有第二防水不透氣密封膠帶層。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窗體保溫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不透氣密封膠帶層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墻體和所述保溫墻體的貼合面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窗框外側面與所述保溫墻體的貼合面上。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窗體保溫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不透氣密封膠帶層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窗洞口上,另一端延伸至角鐵的第二邊和所述窗框端側面的連接面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窗體保溫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采用膨脹螺栓。
【文檔編號】E06B7/12GK204060328SQ201420418523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8日
【發明者】趙為麒, 楊曲, 宋迪, 章煒, 曹榮強, 李文妍, 蔣波, 朱愛東, 吳麗娟 申請人:上海朗詩規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