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一種固定夾具,尤其是一種工藝品固定夾具。
背景技術:夾持物品的器具可統稱為夾具。現有技術中的夾具種類繁多,例如常見的臺虎鉗,由夾板、螺栓等部件構成的拆卸式夾具等。中國專利申請CN104708553A就公開了一種工藝品固定夾具,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形成有環形凸起,所述環形凸起圍成有工藝品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槽壁的頂部均勻間隔的固定設置有圓筒,所述圓筒的底部連接有軟袋,所述軟袋中填充有石英砂,所述圓筒的內部設置有壓板,所述壓板與所述圓筒的內壁螺紋配合,所述壓板的頂部連接有操作桿。該夾具有不易損傷工件表面的優點,但是其使用過程復雜,不適合工藝品展覽時的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旨在解決已有的夾具存在的使用復雜、不適合用于工藝品展覽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夾持牢固、不易損傷工藝品表面、可用于工藝品展覽的工藝品固定夾具。為了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工藝品固定夾具,包括圓盤型或圓環形底座、夾板,在所述底座的圓周上均布固定有至少2個一端開口的圓筒,所述圓筒的軸向延長線相交于所述底座的圓心,在所述圓筒中安裝有彈簧和圓柱體,所述彈簧的一端與圓筒的封閉端相連,另一端與所述圓柱體的固定端相連,所述圓柱體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圓筒外,在圓柱體的自由端固定有夾板。作為本發明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夾板包括剛性金屬板和柔性硅膠板,所述剛性金屬板與所述圓柱體一體成型,所述柔性硅膠板緊貼所述剛性金屬板表面。優選地,所述柔性硅膠板為導熱硅膠板。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導熱硅膠板的制備方法為:(1)取20.3~25.2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膠、10.4~14.4份二甲基硅油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制得高分子量彈性體;(2)取14.3~24份氧化鋁、24.5~35.3份的氮化鋁、2.5~4.5份三氧化二鉻、0.5~1.5份鉑金促進劑、0.4~1.2份過氧化二異丙苯混合在一起,共研磨粉碎成粒徑為200~800目的粉體,然后將3.5~7.8份石墨烯、1.5~3.8份的碳納米管與上述粉體混合,形成粉體混合物;(3)將步驟(2)制得的粉體混合物加入步驟(1)制得的高分子量彈性體中,攪拌混合均勻,然后涂覆在所述剛性金屬板表面,涂層厚度為1~20mm;(4)將步驟(3)處理后的剛性金屬板放入硫化機中進行硫化,所述硫化溫度控制在110~130℃之間,硫化時間為5~15min。進一步地,所述導熱硅膠板的制備方法為:(1)取25.2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膠、12.6份二甲基硅油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制得高分子量彈性體;(2)取19.4份氧化鋁、29.6份的氮化鋁、3.1份三氧化二鉻、0.9份鉑金促進劑、0.8份過氧化二異丙苯混合在一起,共研磨粉碎成粒徑為500目的粉體,然后將6份石墨烯、2.4份的碳納米管與上述粉體混合,形成粉體混合物;(3)將步驟(2)制得的粉體混合物加入步驟(1)制得的高分子量彈性體中,攪拌混合均勻,然后涂覆在所述剛性金屬板表面,涂層厚度為10mm;(4)將步驟(3)處理后的剛性金屬板放入硫化機中進行硫化,所述硫化溫度控制在115℃之間,硫化時間為10min。作為本發明另一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夾板為向心指向所述底座圓心的弧形。作為本發明另一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底座上均布有多個固定孔。作為本發明另一改進的技術方案,在所述圓環形底座上設置有加強筋。作為本發明另一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剛性金屬板為銅或鋁板。進一步地,所述底座、圓筒和圓柱體均采用銅或鋁制成。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工藝品固定夾具,可以夾持多種尺寸的工藝品,其固定能力強,使用方便,可將工藝品固定在天花板或者墻壁上。此外,本發明采用剛性金屬板和柔性硅膠板相結合的方式,即能滿足支撐剛度的需要,又可防止夾具劃傷工藝品表面。采用特殊工藝制備的導熱硅膠板,其柔韌性好,與剛性金屬板的結合能力強,且具有良好的導熱能力,能夠用于發光、發熱工藝品的展覽。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品固定夾具的其中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工藝品固定夾具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其中,1-底座,2-圓筒,3-彈簧,4-圓柱體,5-剛性金屬板,6-柔性硅膠板,7-固定孔,8-加強筋。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清楚的理解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現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工藝品固定夾具包括圓盤型底座1和夾板。在底座1圓周上均布固定有至少2個一端開口的圓筒2,圓筒2的軸向延長線相交于底座1的圓心。在圓筒2中安裝有彈簧3和圓柱體4,彈簧3的一端與圓筒2的封閉端相連,另一端與圓柱體4的固定端相連,圓柱體4的自由端伸出圓筒2外,在圓柱體4的自由端固定有夾板。由此,可借助彈簧3的反作用力,將工藝品夾具夾持在本發明固定夾具中心,且可夾持多種尺寸的工藝品。所述夾板的形狀為向心指向底座1圓心的弧形,由此可以增大本發明固定夾具與工藝品的接觸面積,能夠更牢固的夾緊工藝品。在底座1上均布有多個固定孔7,因而可以將本發明的固定夾具固定到天花板或者墻上,再將工藝品插入本發明固定夾具中,從而實現工藝品在天花板或者墻上的展覽。為了防止本發明固定夾具劃傷工藝品表面,所述夾板優選由剛性金屬板5和柔性硅膠板6組成。剛性金屬板5與圓柱體4一體成型,柔性硅膠板6緊貼剛性金屬板5表面。采用剛性金屬板5做為夾板的基底是為了滿足夾持支撐時對夾板剛度的需求,避免夾板變形而無法夾緊工藝品。采用柔性硅膠板6作為夾板的表面是為了給工藝品提供一個柔軟的接觸面,避免夾板劃傷工藝品表面。為了適應發光、發熱工藝品的展覽要求,本發明的柔性硅膠板6優選為導熱硅膠板6。導熱硅膠板6的制備方法如下:(1)取20.3~25.2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膠、10.4~14.4份二甲基硅油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制得高分子量彈性體;(2)取14.3~24份氧化鋁、24.5~35.3份的氮化鋁、2.5~4.5份三氧化二鉻、0.5~1.5份鉑金促進劑、0.4~1.2份過氧化二異丙苯混合在一起,共研磨粉碎成粒徑為200~800目的粉體,然后將3.5~7.8份石墨烯、1.5~3.8份的碳納米管與上述粉體混合,形成粉體混合物;(3)將步驟(2)制得的粉體混合物加入步驟(1)制得的高分子量彈性體中,攪拌混合均勻,然后涂覆在剛性金屬板5表面,涂層厚度為1~20mm;(4)將步驟(3)處理后的剛性金屬板5放入硫化機中進行硫化,硫化溫度控制在110~130℃之間,硫化時間為5~15min。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導熱硅膠板6的制備的具體工藝條件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1導熱硅膠板6的制備方法如下:(1)取20.3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膠、14.4份二甲基硅油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制得高分子量彈性體;(2)取24份氧化鋁、24.5份的氮化鋁、2.5份三氧化二鉻、1.5份鉑金促進劑、1.2份過氧化二異丙苯混合在一起,共研磨粉碎成粒徑為200目的粉體,然后將7.8份石墨烯、3.8份的碳納米管與上述粉體混合,形成粉體混合物;(3)將步驟(2)制得的粉體混合物加入步驟(1)制得的高分子量彈性體中,攪拌混合均勻,然后涂覆在剛性金屬板5表面,涂層厚度為1mm;(4)將步驟(3)處理后的剛性金屬板5放入硫化機中進行硫化,硫化溫度控制在110℃,硫化時間為5min。制得的導熱硅膠板的導熱系數為295W/(m·K),邵氏硬度為76,適用范圍為-40℃~350℃。實施例2導熱硅膠板6的制備方法為:(1)取25.2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膠、12.6份二甲基硅油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制得高分子量彈性體;(2)取19.4份氧化鋁、29.6份的氮化鋁、3.1份三氧化二鉻、0.9份鉑金促進劑、0.8份過氧化二異丙苯混合在一起,共研磨粉碎成粒徑為500目的粉體,然后將6份石墨烯、2.4份的碳納米管與上述粉體混合,形成粉體混合物;(3)將步驟(2)制得的粉體混合物加入步驟(1)制得的高分子量彈性體中,攪拌混合均勻,然后涂覆在剛性金屬板5表面,涂層厚度為10mm;(4)將步驟(3)處理后的剛性金屬板5放入硫化機中進行硫化,硫化溫度控制在115℃之間,硫化時間為10min。制得的導熱硅膠板的導熱系數為302W/(m·K),邵氏硬度為78,適用范圍為-40℃~350℃。實施例3導熱硅膠板6的制備方法為:(1)取29.6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膠、10.4份二甲基硅油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制得高分子量彈性體;(2)取14.3份氧化鋁、35.3份的氮化鋁、4.5份三氧化二鉻、0.5份鉑金促進劑、0.4份過氧化二異丙苯混合在一起,共研磨粉碎成粒徑為800目的粉體,然后將3.5份石墨烯、1.5份的碳納米管與上述粉體混合,形成粉體混合物;(3)將步驟(2)制得的粉體混合物加入步驟(1)制得的高分子量彈性體中,攪拌混合均勻,然后涂覆在剛性金屬板5表面,涂層厚度為20mm;(4)將步驟(3)處理后的剛性金屬板5放入硫化機中進行硫化,硫化溫度控制在130℃,硫化時間為15min。制得的導熱硅膠板的導熱系數為297W/(m·K),邵氏硬度為75,適用范圍為-40℃~350℃。由實施例1-3可以看到,本發明制得的導熱硅膠板6其導熱系數較高,這是因為在導熱硅膠中加入了導熱系數非常高的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其中,石墨烯提供了二維導熱平面,碳納米管將各二維導熱平面連接在一起,且氧化鋁、氮化鋁等散熱材料填充在二維導熱平面之間,從而使得本發明制備的導熱硅膠板6導熱效果好,且本發明添加了三氧化二鉻添加劑,使得本發明的導熱硅膠板6耐高溫能力強,不易老化,使用壽命更長。本發明中,導熱硅膠板6是直接硫化固定在剛性金屬板5上的,其與剛性金屬板5的結合力強,實現了無縫連接,進一步延長了本發明固定夾具的使用壽命。為了使導熱硅膠板6中的熱量及時散去,所述剛性金屬板5、底座1、圓筒2和圓柱體4均采用導熱性好的金屬材料,例如銅或鋁制成。為了減輕本發明的整體質量和用料,所述底座1還可設計為圓環形,如圖2所示。所述圓筒2均布在圓環形底座1上,所述固定孔7也均在所述圓環形底座1上,且固定孔7的位置處于相鄰兩圓筒2中間。為了使圓環形底座1更加牢固,在圓環形底座1上還設置有加強筋8。優選地,所述加強筋8相交于所述圓環形底座1的圓心,其與所述圓環形底座1一體成型。在所述加強筋8上也可以設置固定孔7。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發明構成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