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幕墻開啟窗,尤其涉及一種推拉式幕墻開啟窗。
背景技術:幕墻開啟窗是一種適用于帶幕墻的大廈、體育館、展覽館、會堂及其他鋼結構建筑物的窗戶,開啟窗根據用途、功能不同有上懸窗,內平開窗、外平開窗等等,但是均占用了較大體積,同時不可拆卸,清洗也較為麻煩,安全系數低。現有技術中,如專利號為201220521818.4,申請日為2012.10.12《一種點式玻璃幕墻開啟窗結構》,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密封條和披水板進一步提高了開啟窗玻璃的防水密封性能。但是該實用新型不可拆卸,開啟后占用較大體積,進入窗戶的雨水無法有效及時排出,防水效果欠佳,有待于做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現狀,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開合簡便,防水效果突出,可拆卸的推拉式幕墻開啟窗。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推拉式幕墻開啟窗,包括移動組件、玻璃幕墻、塑料上導軌、塑料下導軌、墊塊、定位塊和支撐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幕墻上對稱設置有兩個墊塊和兩個定位塊,所述墊塊和定位塊上分別連接有塑料上導軌和塑料下導軌,所述塑料下導軌的兩端下方各設置有一個支撐塊;所述塑料上導軌和塑料下導軌之間嵌入有移動組件,所述移動組件包括移動框、玻璃板、蓋板、第一拉手組件、第二拉手組件和安全扣;所述玻璃板嵌入在移動框上;所述移動框的上下兩條滑移邊的一端均設置有導銷,所述導銷的內側設置有等距排列的多根定位銷,所述移動框上裝設有蓋板;所述蓋板為左右對稱結構,其內側平面上設置有四個第一母扣、四個第二母扣、兩條第一擋邊和兩條第二擋邊;所述蓋板的內側平面上還設置有四個公扣,所述公扣上設置有卡扣。進一步地,所述定位銷的數量為2~4個。進一步地,所述移動框的上下兩條滑移邊的另一端均設置有多根滑動銷。進一步地,所述滑動銷的數量為2~3個。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擋邊設置在第一母扣與第二母扣之間。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擋邊設置在第二母扣的另一側。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采用推拉方式,而且具備可拆卸功能,使得玻璃窗清洗及安裝步驟變得簡便快捷,克服了傳統幕墻開啟窗采用上懸的開合方式所帶來的缺點,同時安全性高,占用體積小,富有實用性,適合大規模推廣。附圖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移動組件及玻璃幕墻的結構位置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移動框的結構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蓋板的結構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塊的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5所示,一種推拉式幕墻開啟窗,包括移動組件、玻璃幕墻2、塑料上導軌3、塑料下導軌4、墊塊9、定位塊10和支撐塊11;玻璃幕墻2上對稱設置有兩個墊塊9和兩個定位塊10,每個墊塊9和定位塊10上分別連接有塑料上導軌3和塑料下導軌4,塑料上導軌3的一端設置有第一護片31,塑料下導軌4的一端設置有第二護片41;當移動組件與玻璃幕墻2關閉密合時,第一護片31和第二護片41能包住并壓緊移動組件的一角,使得結構更耐震動;塑料下導軌4的兩端下方各設置有一個支撐塊11,支撐塊11內部設置有導水型腔1101、導水槽1102、排氣孔1103和分流槽1104,導水型腔1101截面開口呈“T”字形,導水槽1102形狀為直線和圓弧的組合結構;塑料上導軌3和塑料下導軌4之間嵌入有移動組件,移動組件包括移動框1、玻璃板5、蓋板6、第一拉手組件7、第二拉手組件12和安全扣8;玻璃板5嵌入在移動框1上;移動框1上設置有型腔101,型腔101的兩旁的板面104設置成水平面,型腔101的中心設置有腰型凹孔102,腰型凹孔102的上下端部開口,可用來穿過第一拉手組件7和第二拉手組件12,腰型凹孔102還設置有兩個對稱的槽孔103;安全扣8上設置有對稱的兩個卡扣801;移動框1的上下兩條滑移邊的一端均設置有導銷105,導銷105的內側設置有等距排列的三根定位銷107,移動框1的上下兩條滑移邊的另一端均設置有兩根滑動銷106。蓋板6與移動框1相配合并且能相互組裝;蓋板6為左右對稱結構,其內側平面上設置有四個第一母扣61、四個第二母扣63、兩條第一擋邊62和兩條第二擋邊64,第一擋邊62設置在第一母扣61與第二母扣63之間,第二擋邊64設置在第二母扣63的另一側;蓋板6的內側平面上還設置有四個公扣66,公扣66上設置有卡扣67。移動組件各部分裝配完畢后便具有了移動和定位的功能,安全扣8的使用,大大提升了開啟窗的安全性能,同時使得拆卸移動組件的步驟十分輕松和便捷,突破了傳統幕墻開啟窗的缺點,所占空間更小。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同等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與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