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桌椅,尤其是一種可以折疊的桌椅。
背景技術:
現行的桌子或椅子都包含支撐板及固定在支撐板下方的三跟柱子或四根柱子,這些桌椅最大的問題是搬運或放置旁邊時占用面積大,桌子或椅子上的柱子不能夠折疊,從而占據了大量的空間,造成了搬運時,占用面積大,不能夠搬運大量桌椅,造成運輸效率低,而且把不用的桌椅放置起來時,也會占用大量面積,所以市面上急需一款能夠折疊的桌椅,從而方便搬運和放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能方便折疊的折疊桌椅,滿足了使用者對桌椅搬運時,能夠折疊起來減少空間,增加運輸效率,桌椅閑置時,折疊放置起來不占用太多空間的需求。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這種折疊桌椅,包括支撐板,支撐板的四角都轉動連接有支撐柱,左側兩支撐柱之間固定有連接桿一,右側兩支撐柱之間固定有連接桿二,支撐板上固定有一對相對設置的橫梁,兩橫梁的底部中間處都固定有卡塊,卡塊上開有卡槽,卡槽上設有連桿件,連桿件包括圓柱橫桿及固定在圓柱橫桿左右兩端并與圓柱橫桿呈夾角設置的連桿,兩連桿分別轉動連接在兩支撐柱的內側壁上,圓柱橫桿配合在卡槽處,卡塊上轉動連接有帶鉤部的轉動塊,轉動塊上安裝有扭環,通過扭環扭力使轉動塊的鉤部鉤住圓柱橫桿。這里連接桿一和連接桿二的作用是,用于支撐柱的連接,方便掰動一個支撐柱就可以連同帶動另一個支撐柱;這里卡快、連桿件的作用是,連桿件卡在卡快的卡槽處,作為支撐,從而方便支撐柱的折疊;這里帶鉤部的轉動塊、扭環的作用是,用于鉤住連桿件,防止位于卡槽處的圓柱橫桿由于外力的作用而從卡槽處脫出。
進一步完善,轉動塊上固定有壓板。這里壓板設置的作用是,方便壓動轉動塊,從而使轉動塊上的鉤部易脫離圓柱橫桿,方便支撐柱的折疊。
進一步完善,支撐板上開有通孔,支撐板上編織有覆蓋通孔的藤條。這里通孔及藤條的作用是,可以大大降低支撐板的重量,而且藤條可以作為支撐板的支撐面,不僅結實、而且美觀;該藤條為PE塑料材質。
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巧妙、合理,利用連桿件可以從卡快的卡槽處方便拿出及被固定,從而方便桌子或椅子上支撐柱的折疊,進而方便桌椅的運輸或放置,增加運輸效率,降低放置空間,值得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藤條只畫了局部區域);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向的立體圖(藤條只畫了局部區域);
圖3為圖1的A-A剖面圖;
圖4為圖3的B區域局部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圖。
附圖標記說明:支撐板1,通孔1-1,支撐柱2,連接桿一3,連接桿二4,橫梁5,卡塊6,卡槽6-1,連桿件7,圓柱橫桿7-1,連桿7-2,轉動塊8,扭環9,壓板10,藤條1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附圖:這種折疊桌椅,包括支撐板1,支撐板1的四角都轉動連接有支撐柱2,左側兩支撐柱2之間固定有連接桿一3,右側兩支撐柱2之間固定有連接桿二4,支撐板1上固定有一對相對設置的橫梁5,兩橫梁5的底部中間處都固定有卡塊6,卡塊6上開有卡槽6-1,卡槽6-1上設有連桿件7,連桿件7包括圓柱橫桿7-1及固定在圓柱橫桿7-1左右兩端并與圓柱橫桿7-1呈夾角設置的連桿7-2,兩連桿7-2分別轉動連接在兩支撐柱2的內側壁上,圓柱橫桿7-1配合在卡槽6-1處,卡塊6上轉動連接有帶鉤部的轉動塊8,轉動塊8上安裝有扭環9,通過扭環9扭力使轉動塊8的鉤部鉤住圓柱橫桿7-1。
轉動塊8上固定有壓板10。
支撐板1上開有通孔1-1,支撐板1上編織有覆蓋通孔1-1的藤條11。
折疊桌椅時,只需按動壓板10,使轉動塊8上的鉤部脫離連桿件7上的圓柱橫桿7-1,然后人工折疊支撐柱2,支撐柱2帶動連桿件7下移,脫離卡塊6的卡槽6-1,從而實現支撐柱2的折疊;使用桌椅時,同理先按壓壓板10,此時,帶動連桿件7,使連桿件7上的圓柱橫桿7-1插在卡塊6的卡槽6-1處,由于連桿件7的帶動,同時會使支撐柱2處于豎直狀態,然后松開壓板10,轉動塊8上的鉤部鉤住連桿件7的圓柱橫桿7-1,從而鎖緊連桿件7,防止連桿件7受外力從卡槽6-1處脫出的情況。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通過參考優選的實施例進行了圖示和描述,但是,本專業普通技術人員應當了解,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可作形式和細節上的各種各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