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馬桶上用于主體上方封堵的裝置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智能馬桶蓋。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馬桶蓋是用于馬桶主體上方進行口部封堵的裝置,是馬桶上必不可少的配合裝置之一,而智能馬桶蓋則是在馬桶蓋的基礎上進行一些智能化新的改進;現有的智能馬桶蓋包括基座、上蓋和座圈,上蓋和座圈均通過轉軸安裝在基座上,并且上蓋位于座圈的上方;這種智能馬桶蓋使用中發現,其座圈為固定高度,導致其不能按照用戶的身高進行適應性調節,從而導致其舒適度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進行高度調節,從而提高舒適度的智能馬桶蓋。
本實用新型的智能馬桶蓋,包括基座、上蓋和座圈,上蓋通過轉軸安裝在基座上,并且上蓋位于座圈的上方;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過轉軸安裝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底座的頂端設置有放置槽,并在放置槽內設置有滾珠軸承,還包括螺紋管和螺紋桿,所述螺紋管的底端插入至所述滾珠軸承內,所述螺紋桿的底端插入并螺裝至所述螺紋管內,所述螺紋桿的頂端與座圈的底端連接;還包括緩沖彈簧和緩沖板,所述緩沖彈簧的底端與底座頂端連接,緩沖彈簧頂端與緩沖板底端連接,并且所述緩沖板頂端與座圈底端接觸。
本實用新型的智能馬桶蓋,所述底座頂端放置槽、螺紋管和螺紋桿均為兩組,其中第一組放置槽位于底座頂端前側,第二組放置槽位于底座頂端后側,第一組螺紋桿的頂端與座圈底端前側連接,第二組螺紋桿的頂端與座圈底端后側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智能馬桶蓋,還包括所述緩沖彈簧和緩沖板均為兩組,其中第一組緩沖彈簧底端與底座頂端前側連接,第二組緩沖彈簧底端與底座頂端后側連接,第二組緩沖板頂端與座圈底端后側接觸,第一組緩沖板頂端與座圈底端前側接觸。
本實用新型的智能馬桶蓋,所述基座內設置有供電裝置,所述座圈的內部設置有加熱器,所述上蓋的頂端設置有LED燈,所述加熱器和LED燈均與供電裝置電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上述設置,可以通過螺紋管的旋轉與螺紋桿產生相對距離調節,從而完成座圈的縱向高度調節,提高舒適度,并且通過緩沖彈簧和緩沖板的設置可進行有效緩沖,從而用戶坐在座圈上后塌陷,提高使用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智能馬桶蓋,包括基座1、上蓋2和座圈3,上蓋通過轉軸安裝在基座上,并且上蓋位于座圈的上方;還包括底座4,底座通過轉軸安裝在基座上,底座的頂端設置有放置槽,并在放置槽內設置有滾珠軸承5,還包括螺紋管6和螺紋桿7,螺紋管的底端插入至滾珠軸承內,螺紋桿的底端插入并螺裝至螺紋管內,螺紋桿的頂端與座圈的底端連接;還包括緩沖彈簧8和緩沖板9,緩沖彈簧的底端與底座頂端連接,緩沖彈簧頂端與緩沖板底端連接,并且緩沖板頂端與座圈底端接觸;通過上述設置,可以通過螺紋管的旋轉與螺紋桿產生相對距離調節,從而完成座圈的縱向高度調節,提高舒適度,并且通過緩沖彈簧和緩沖板的設置可進行有效緩沖,從而用戶坐在座圈上后塌陷,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的智能馬桶蓋,底座頂端放置槽、螺紋管和螺紋桿均為兩組,其中第一組放置槽位于底座頂端前側,第二組放置槽位于底座頂端后側,第一組螺紋桿的頂端與座圈底端前側連接,第二組螺紋桿的頂端與座圈底端后側連接;通過上述設置,可以達到平衡調節的效果,調節后支撐效果更強。
本實用新型的智能馬桶蓋,還包括緩沖彈簧和緩沖板均為兩組,其中第一組緩沖彈簧底端與底座頂端前側連接,第二組緩沖彈簧底端與底座頂端后側連接,第二組緩沖板頂端與座圈底端后側接觸,第一組緩沖板頂端與座圈底端前側接觸;通過上述設置,可以達到平衡緩沖的效果,可靠性更高。
本實用新型的智能馬桶蓋,基座內設置有供電裝置,座圈的內部設置有加熱器10,上蓋的頂端設置有LED燈11,加熱器和LED燈均與供電裝置電連接;通過上述設置,可以通過加熱器的加熱防止座圈過涼而降低使用舒適度,更為實用,通過LED燈可進行照明,更為多功能。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