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烹飪器具,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烹飪器具的采溫組件。
背景技術:
目前,電壓力鍋因方便、快捷受到廣大群眾的青睞,但是,目前市場上多數的壓力鍋的測溫柱的固定方式作業強度大,不利于生產。
具體地,電壓力鍋多數采用頂部測溫結構的方式,其頂部的測溫結構與內襯的安裝采用測溫蓋壓住彈簧和采溫柱組件并用螺釘將測溫蓋固定在內襯上。這種結構在安裝時,必須用手壓住測溫蓋以防止彈簧將測溫蓋頂出,然后再打螺釘固定整個測溫結構,安裝工人的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烹飪器具,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安裝測溫結構的勞動強度大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烹飪器具,包括:鍋體,用以盛放烹飪食物;鍋蓋,設置在鍋體上,鍋蓋包括外鍋蓋及設置在外鍋蓋內側的襯蓋,襯蓋上設有第一安裝通孔;采溫組件,包括固定座、采溫柱及固定蓋,采溫柱安裝在固定座內,采溫柱的下端從固定座中穿出并形成采溫端,固定蓋蓋設在固定座上并與固定座連接,固定座、采溫柱及固定蓋形成測溫模塊,以便于將測溫模塊安裝在第一安裝通孔處并使固定蓋固定在襯蓋上。降低勞動強度,快速安裝。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采溫組件包括固定座、采溫柱及固定蓋,固定座、采溫柱及固定蓋形成測溫模塊,以便于將測溫模塊安裝在第一安裝通孔處并使固定蓋固定在襯蓋上。上述固定座、采溫柱及固定蓋結合成一個獨立的整體,即為測溫模塊,將測溫模塊安裝在襯蓋上的第一安裝通孔處并使固定蓋固定在襯蓋上。上述測溫模塊最終做成一個獨立的帶有測溫功能的模塊,在參與整機裝配時,只需將此測溫模塊放入對應的安裝位置即可進行安裝。這樣大大地提高了安裝效率,實現快速安裝,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因多個零件被組合成一個部件,可減少零件對工廠的倉儲需求,提高工廠的倉庫利用,為自動化生產提供了可能性。
進一步地,采溫組件還包括彈性件,彈性件設置在固定蓋和固定座之間形成的安裝空間內,使固定座可上下浮動地連接在固定蓋上。降低裝配精度要求。
進一步地,固定座和固定蓋通過卡扣機構配合。連接方便。
進一步地,卡扣機構包括相對配合的卡鉤和卡接凸臺,卡鉤設置在固定蓋的內壁和固定座的外壁中的一個上,卡接凸臺設置在固定蓋的內壁和固定座的外壁中的另一個上,其中,向下壓固定蓋,卡鉤卡在卡接凸臺上以便于將固定蓋安裝在固定座上。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安裝簡便。
進一步地,卡鉤為多個并沿固定蓋的周向布置。防止固定蓋從固定座中滑出。
進一步地,卡接凸臺呈環形。制造簡便。
進一步地,固定蓋通過緊固件固定在襯蓋上。安裝簡便,操作簡便省力。
進一步地,固定蓋的外壁上設有安裝凸部,安裝凸部上設有供緊固件穿過的第二安裝通孔,襯蓋上設有與緊固件連接的螺紋孔。方便將固定蓋安裝在襯蓋上。
進一步地,固定座包括固定筒及連接在固定筒的內壁上的安裝環,安裝環具有供采溫柱穿過的第三安裝通孔,采溫柱的中部外壁上設有第一凸環,采溫柱由下至上穿過第三安裝通孔時第一凸環抵接在安裝環上,采溫柱的頂部通過鎖緊螺母鎖定在固定座上。方便安裝采溫柱。
進一步地,采溫組件還包括第一墊圈,第一墊圈套設在采溫柱上并位于鎖緊螺母和安裝環之間。起到防松的作用。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烹飪器具的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2示出了圖1的烹飪器具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了圖2的烹飪器具的A處放大示意圖;
圖4示出了圖1的烹飪器具的部分分解示意圖;以及
圖5示出了圖4的烹飪器具的采溫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0、鍋體;20、鍋蓋;21、外鍋蓋;22、內鍋蓋;23、襯蓋;231、第一安裝通孔;30、采溫組件;31、固定座;311、固定筒;312、安裝環;313、止擋環;32、采溫柱;321、第一凸環;322、第二凸環;33、固定蓋;331、安裝凸部;34、彈性件;40、卡扣機構;41、卡鉤;42、卡接凸臺;50、緊固件;60、鎖緊螺母;71、第一墊圈;72、第二墊圈。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烹飪器具包括:鍋體10、鍋蓋20及采溫組件30,鍋體10用以盛放烹飪食物;鍋蓋20設置在鍋體10上,鍋蓋20包括外鍋蓋21及設置在外鍋蓋21內側的襯蓋23,襯蓋23上設有第一安裝通孔231;采溫組件30包括固定座31、采溫柱32及固定蓋33,采溫柱32安裝在固定座31內,采溫柱32的下端從固定座31中穿出并形成采溫端,固定蓋33蓋設在固定座31上并與固定座31連接,固定座31、采溫柱32及固定蓋33形成測溫模塊,以便于將測溫模塊安裝在第一安裝通孔231處并使固定蓋33固定在襯蓋23上。
應用本實施例的烹飪器具,采溫組件30包括固定座31、采溫柱32及固定蓋33,固定座31、采溫柱32及固定蓋33形成測溫模塊,以便于將測溫模塊安裝在第一安裝通孔231處并使固定蓋33固定在襯蓋23上。上述固定座31、采溫柱32及固定蓋33結合成一個獨立的整體,即為測溫模塊,將測溫模塊安裝在襯蓋23上的第一安裝通孔231處并使固定蓋33固定在襯蓋23上。上述測溫模塊最終做成一個獨立的帶有測溫功能的模塊,在參與整機裝配時,只需將此測溫模塊放入對應的安裝位置即可進行安裝。這樣大大地提高了安裝效率,實現快速安裝,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因多個零件被組合成一個部件,可減少零件對工廠的倉儲需求,提高工廠的倉庫利用,為自動化生產提供了可能性。
如圖3所示,采溫組件30還包括彈性件34,彈性件34設置在固定蓋33和固定座31之間形成的安裝空間內,使固定座31可上下浮動地連接在固定蓋33上。在采溫組件30中引入彈性件34,降低了固定蓋33和固定座31的制造精度,降低了內鍋蓋22裝配到襯蓋23上的裝配精度,進而降低裝配精度要求,以降低制造成本。安裝采溫組件30時,采溫柱32安裝到固定座31后,再把彈性件34放入固定座31內,用固定蓋33蓋住彈性件34,在蓋住彈性件34的同時與固定座31連接成一個獨立的整體,形成測溫模塊。優選地,彈性件34為彈簧,彈簧的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為了將固定座31和固定蓋33連接在一起,固定座31和固定蓋33通過卡扣機構40配合。連接方便,測溫模塊結構更穩定。固定座31和固定蓋33通過卡扣機構40連接在一起后,卡扣結構處于受力狀態,彈性件34也處于受力狀態。
如圖4所示,卡扣機構40包括相對配合的卡鉤41和卡接凸臺42,卡鉤41設置在固定蓋33的內壁和固定座31的外壁中的一個上,卡接凸臺42設置在固定蓋33的內壁和固定座31的外壁中的另一個上。其中,向下壓固定蓋33,卡鉤41卡在卡接凸臺42上以便于將固定蓋33安裝在固定座31上。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安裝簡便。優選地,卡鉤41設置在固定蓋33的內壁上,卡接凸臺42設置在固定座31的外壁上。
為了防止固定蓋從固定座中滑出,卡鉤41為多個并沿固定蓋33的周向布置。將固定蓋33牢固地連接在固定座31,有效地防止了固定蓋從固定座中滑出的情況,連接更穩固。
優選地,卡接凸臺42呈環形。加工方便,制造簡便,成本低廉。當然,也可以設置多個凸起代替環形的卡接凸臺42。
如圖4所示,固定蓋33通過緊固件50固定在襯蓋23上。這樣安裝和拆卸簡便,操作簡便省力,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為了便于將固定蓋33固定在襯蓋23上,如圖5所示,固定蓋33的外壁上設有安裝凸部331,安裝凸部331上設有供緊固件50穿過的第二安裝通孔,襯蓋23上設有與緊固件50連接的螺紋孔。安裝凸部331可以方便將固定蓋安裝在襯蓋上,安裝簡便,固定方便。
如圖3所示,固定座31包括固定筒311及連接在固定筒311的內壁上的安裝環312,安裝環312具有供采溫柱32穿過的第三安裝通孔,采溫柱32的中部外壁上設有第一凸環321,采溫柱32由下至上穿過第三安裝通孔時第一凸環321抵接在安裝環312上,采溫柱32的頂部通過鎖緊螺母60鎖定在固定座31上。上述結構可以將采溫柱32牢固地安裝在固定座31,方便安裝采溫柱,安裝方便,固定簡便。
如圖5所示,采溫組件30還包括第一墊圈71,第一墊圈71套設在采溫柱32上并位于鎖緊螺母60和安裝環312之間。第一墊圈71起到防松的作用,防止鎖緊螺母60發生松動的情況。第一墊圈71為彈簧墊圈。
為了進一步地防止鎖緊螺母60發生松動的情況,烹飪器具還包括第二墊圈72,第二墊圈72套設在采溫柱32上并位于第一墊圈71和安裝環312之間。第二墊圈72也起到放松的作用。第二墊圈為平墊圈。
如圖3所示,安裝環312的朝向固定蓋33的一側上設有止擋環313,彈性件34位于止擋環313和固定筒311之間。方便安裝彈性件34,將彈性件34的一端限制在止擋環313和固定筒311之間。
采溫柱32上設有與第一凸環321相鄰的第二凸環322,第二凸環322的外周面上設有止轉切面,第三安裝通孔的結構與第二凸環322相適配。防止采溫柱32和固定座31之間發生相對轉動的情況,結構更穩定。優選地,止轉切面為兩個,兩個止轉切面相對設置。這樣便于制造,成本低廉。當然,也可以僅設置一個止轉切面。
由上述可知,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應用于電壓力鍋的可快速安裝的測溫結構,電壓力鍋包括外殼、內鍋、外鍋蓋、內鍋蓋、襯蓋及測溫結構,測溫結構包括固定座、采溫柱、固定蓋及彈簧。固定座與固定蓋采用卡扣結構預先構成一個整體,即測溫結構,然后再將測溫結構直接安裝在內襯上,即在頂部的測溫結構可以直接安裝在內襯上,實現快速安裝,降低勞動強度。
采溫柱插入固定座后,用平墊圈、彈簧墊圈及六角鎖緊螺母鎖緊后可以構成一個獨立的組件,命名為采溫柱組件。再把壓縮彈簧放入采溫柱組件內,用固定蓋蓋住采溫柱組件,因固定蓋自帶卡扣,在蓋住采溫柱組件的同時,固定蓋與采溫柱組件可以結合成一個獨立的整體,命名為測溫總成,用自攻螺釘將此測溫總成安裝于襯蓋上。在此總成中引入壓縮彈簧是為了降低固定蓋和測溫座的制造精度,以降低制造成本。同時卡扣處于受力狀態,使這個測溫總成結構穩定。因整個測溫總成最終做成了一個獨立的帶有測溫功能的模塊,在參與整機裝配時,只需要將此測溫總成放入對應的安裝位置,利用重力定位,再用螺釘鎖緊,這樣提高了安裝效率。同時因多個零件被組合成一個部件,可減少零件對工廠的倉儲需求,提高工廠的倉庫利用。
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
實現快速安裝,降低勞動強度,由于采用組合化結構,為自動化生產的提供了可能性,同時此結構可作為一個行業標準結構,在電壓力鍋行業內推廣。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