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飲料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咖啡機。
背景技術: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在使用咖啡機。傳統的咖啡機一般都是使用已制好的咖啡粉沖泡咖啡,但成品咖啡粉的價格較高,對于經常喝咖啡的家庭來說成本較高。為此,有人開發了具有磨豆功能的咖啡機,這種咖啡機一般使用研磨裝置對咖啡豆進行研磨,得到咖啡粉,然后再進行沖泡。但是,現有的帶磨豆功能的咖啡機,其沖泡的咖啡的濃度偏低,導致影響咖啡的口感。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可以解決上述問題的咖啡機。
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咖啡機,其包括水箱、加熱裝置、磨豆腔、磨豆刀片、磨豆電機、沖泡腔、活塞和驅動機構,所述加熱裝置通過管路與所述水箱和磨豆腔連通,用于將水箱流出的水加熱并輸送至所述磨豆腔,所述磨豆刀片設置在所述磨豆腔內,并與所述磨豆電機連接,所述磨豆腔開設有出粉口以與所述沖泡腔連通,所述磨豆腔內的咖啡粉及熱水通過所述出粉口進入所述沖泡腔,所述活塞設置在所述沖泡腔內,并與所述驅動機構連接,所述沖泡腔開設有咖啡出口,所述活塞在所述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在所述沖泡腔內向所述咖啡出口移動以向沖泡腔內的咖啡加壓。
優選地,所述出粉口與所述磨豆刀片位于相同高度,且所述出粉口位于所述磨豆刀片旋轉的周向。
優選地,所述磨豆腔的頂部設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與所述加熱裝置連通。
優選地,所述咖啡機還包括咖啡壺座和咖啡壺,所述咖啡壺座上設置有保溫加熱器,所述咖啡壺與所述咖啡壺座可拆卸連接,且所述咖啡壺位于所述咖啡出口的下方。
優選地,所述活塞與所述沖泡腔的內壁密封連接,所述咖啡出口位于所述沖泡腔的底部,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所述活塞上下移動。
優選地,所述驅動機構為一彈簧,所述彈簧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所述活塞連接,所述彈簧的另一端用于供使用者按壓。
優選地,所述活塞上設置有壓桿,所述驅動機構的一端鉸接在所述咖啡機上,可相對于所述壓桿移動,所述驅動機構上設置有按壓部,所述按壓部在第一狀態下與所述壓桿分離以及在第二狀態下向下按壓所述壓桿。
優選地,所述咖啡出口處設置有壓控開關裝置,所述壓控開關裝置在所述沖泡腔內壓力達到預設值時開啟。
優選地,所述壓控開關裝置為不銹鋼噴嘴。
優選地,所述沖泡腔底部設置有曲線攪拌導流槽,所述曲線攪拌導流槽位于所述壓控開關裝置的上游。
優選地,所述沖泡腔底部設置有多個曲線攪拌導流槽,所述多個曲線攪拌導流槽以所述咖啡出口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
優選地,所述多個曲線攪拌導流槽由多個從所述沖泡腔底部凸出并間隔設置的曲線導流筋條圍成。
優選地,所述沖泡腔底部還設置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位于所述曲線攪拌導流槽的上游,且在上下方向上,所述過濾網與所述曲線攪拌導流槽之間間隔預設距離。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咖啡機,利用活塞對沖泡腔內的咖啡加壓,使得咖啡能夠更好的萃取,從而獲得更濃的咖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咖啡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咖啡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沖泡腔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咖啡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咖啡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考圖1至圖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咖啡機,其包括水箱11、加熱裝置12、磨豆腔13、磨豆刀片14、磨豆電機15、沖泡腔17、活塞18和驅動機構19。加熱裝置12通過管路與水箱11和磨豆腔13連通,用于將水箱11流出的水加熱并輸送至磨豆腔13。具體來說,加熱裝置12具有加熱器和水泵,水箱11的水流到加熱裝置12中后,被加熱器加熱,然后通過水泵輸送至磨豆腔13的頂部。磨豆刀片14設置在磨豆腔13內,并與磨豆電機15連接。磨豆刀片14在磨豆電機15的驅動下高速轉動,將磨豆腔13內的咖啡豆磨成咖啡粉。磨豆腔13開設有出粉口131,磨豆腔13通過該出粉口131與沖泡腔17連通,磨豆腔13內磨好的咖啡粉通過出粉口131進入到沖泡腔17內。磨完粉后,加熱裝置12向磨豆腔13輸送熱水,熱水進入到磨豆腔13,并通過出粉口131進入到沖泡腔17內。熱水和咖啡粉在沖泡腔17內進行沖泡,形成咖啡。沖泡腔17開設有用于排出咖啡的咖啡出口175。活塞18設置在沖泡腔17內,與沖泡腔17外的驅動機構19連接,活塞18在驅動機構19的驅動下在沖泡腔17內向咖啡出口175移動,從而給沖泡腔17內的咖啡加壓,使咖啡和熱水能夠更充分地萃取,得到更濃的咖啡。
在一優選實施例中,出粉口131與磨豆刀片14位于相同高度,且出粉口131位于磨豆刀片14旋轉的周向。通過如此設置,使得磨好的咖啡粉可以在磨豆刀片14所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從出粉口131被甩出,進入到沖泡腔17中。
在一優選實施例中,磨豆腔13的頂部設有出水口16,出水口16與加熱裝置12連通。具體來說,出水口16通過水管與加熱裝置12連通。將出水口16設置在磨豆腔13的頂部,使得出水口16流出的熱水,可以對磨豆腔13進行清洗,既向沖泡腔17提供了熱水,又清洗了磨豆腔13,一舉兩得。
在一優選實施例中,咖啡機還包括咖啡壺座和咖啡壺20,咖啡壺座上設置有保溫加熱器21,咖啡壺20與咖啡壺座可拆卸連接,且咖啡壺20位于咖啡出口175的下方。咖啡出口175流出的咖啡,進入到咖啡壺20中。為了保持咖啡的溫度,保溫加熱器21可以對咖啡壺20進行加熱。
在一優選實施例中,活塞18與沖泡腔17的內壁密封連接,咖啡出口175位于沖泡腔17的底部,驅動裝置19驅動活塞18上下移動。具體來說,活塞18的外側壁上形成有卡槽,卡槽上套設有O型密封圈,密封圈與沖泡腔17的內壁貼合。
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該實施例與圖1所示的實施例所不同的地方在于驅動機構19的結構。請參考圖4,在該實施例中,驅動機構19為一彈簧,彈簧沿上下方向延伸,彈簧的一端與活塞18連接,彈簧的另一端伸出于咖啡機的機身外,用于供使用者按壓。該結構較為簡單。
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例,該實施例與圖1所示的實施例所不同的地方在于驅動機構19的結構。請參考圖5,在該實施例中,活塞18上設置有壓桿181,壓桿181與活塞體連接。驅動機構19的截面呈勺子狀,其勺身的一端為按壓部192,勺柄的一端為操作部,按壓部192的一端通過轉軸191鉸接在咖啡機的機身上,可相對于壓桿181移動,按壓部192在第一狀態下與壓桿181分離,此時活塞18位于沖泡腔17的上部,按壓部192在第二狀態下向下按壓壓桿181,使活塞18從上往下移動,對沖泡腔17內的咖啡加壓。
請參考圖1至圖3,咖啡出口175處設置有壓控開關裝置171,壓控開關裝置171在沖泡腔17內壓力達到預設值時開啟。也即熱水剛進入到沖泡腔17內沖泡咖啡時,壓控開關裝置171處于關閉狀態,此時咖啡無法從咖啡出口175排出。活塞18剛開始移動對咖啡加壓但壓力值還沒達到預設值時,此時壓控開關裝置171仍然處于關閉狀態。當活塞18向下移動到使沖泡腔17內壓力達到預設值時,此時壓控開關裝置171打開,咖啡從咖啡出口175排出。請參考圖2,優選地,壓控開關裝置171為不銹鋼噴嘴,其中心開設有細孔174,細孔174的孔徑約為0.5mm。在其他實施例中,壓控開關裝置171可以為壓力控制閥。
請參考圖2和圖3,在一優選實施例中,沖泡腔17的底部設置有曲線攪拌導流槽173,曲線攪拌導流槽173位于壓控開關裝置171的上游。咖啡從咖啡出口175流出之間,需流經曲線攪拌導流槽173,通過曲線攪拌導流槽173在咖啡中形成較多的泡沫,從而得到泡沫狀花式咖啡。優選地,沖泡腔17的底部設置有多個曲線攪拌導流槽173,該多個曲線攪拌導流槽173以咖啡出口175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該多個曲線攪拌導流槽173可以由多個從沖泡腔17底部凸出并間隔設置的曲線導流筋條176圍成。
進一步優選地,沖泡腔17的底部還設置有過濾網172,過濾網172位于曲線攪拌導流槽173的上游,且在上下方向上,過濾網172與曲線攪拌導流槽173之間間隔預設距離。過濾網172可以為不銹鋼材質,用于將較粗的咖啡粉濾除。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咖啡機,通過用活塞對沖泡腔內的咖啡加壓,使得咖啡能夠更好的萃取,從而獲得更濃的咖啡。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