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躺椅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電動躺椅調節機構。
背景技術:
躺椅已是許多家庭必須的家具,市場上躺椅的沙發一般由低背沙發、高背沙發和介于前兩者之間的普通沙發三種。
以前所使用的躺椅都是固定的,對于使用者來說,使用普通躺椅無疑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使用者長時間坐在躺椅上,容易造成腿腳的酥麻現象,一時之間將會造成無法站起來,從而造成困難。另外,如果坐在躺椅上后,如果需要站起來就需要借助別的輔助工具進行支撐,其使用起來很不方便,給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動躺椅調節機構,能夠保證傳動平穩,結構簡單,安全可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電動躺椅調節機構,包括底座以及設于底座上的第一驅動頭、第二驅動頭、尾部調節支架總成和中部調節支架總成,所述第一驅動頭驅動尾部調節支架展開或者收縮,所述第二驅動頭驅動中部調節支架總成展開或者收縮,所述中部調節支架總成上具有傳動組件以及與傳動組件連接的伸縮組件,所述伸縮組件包括第一連接板、第二連接板、第三連接板和第四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的一端連接在傳動組件上,另一端連接在第二連接板上,所述第二連接板的另一端與第三連接板相連接,所述第三連接板的另一端連接在第四連接板上,所述第四連接板與第二連接板和第三連接板連接成三角形。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三連接板與第四連接板連接端安裝在傳動組件上。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傳動組件上設置有伸縮彈簧,所述伸縮彈簧的另一端連接在第四連接板上。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尾部調節支架總成底部設置有支撐件,所述支撐件與底座相接觸或者分開。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尾部調節支架總成內部設置有抗扭連桿,所述抗扭連桿位于支撐件上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躺椅調節機構,能夠保證傳動平穩,結構簡單,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躺椅調節機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所示的圖1所述電動躺椅調節機構的主視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底座,2、第一驅動頭,3、第二驅動頭,4、尾部調節支架總成,5、中部調節支架總成,6、傳動組件,7、伸縮組件,8、第一連接板,9、第二連接板,10、第三連接板,11、第四連接板,12、伸縮彈簧,13、支撐件,14、抗扭連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一種電動躺椅調節機構,包括底座1以及設于底座上的第一驅動頭2、第二驅動頭3、尾部調節支架總成4和中部調節支架總成5,第一驅動頭2驅動尾部調節支架4展開或者收縮,第二驅動頭3驅動中部調節支架5總成展開或者收縮,中部調節支架總成5上具有傳動組件6以及與傳動組件6連接的伸縮組件7,伸縮組件7包括第一連接板8、第二連接板9、第三連接板10和第四連接板11,第一連接板8的一端連接在傳動組件6上,另一端連接在第二連接板9上,第二連接板9的另一端與第三連接板10相連接,第三連接板10的另一端連接在第四連接板11上,第四連接板11與第二連接板9和第三連接板10連接成三角形。
另外,第三連接板10與第四連接板11連接端安裝在傳動組件6上。
另外,傳動組件6上設置有伸縮彈簧12,伸縮彈簧12的另一端連接在第四連接板上11。
另外,尾部調節支架總成4底部設置有支撐件13,支撐件13與底座1相接觸或者分開。
另外,尾部調節支架總成4內部設置有抗扭連桿14,抗扭連桿14位于支撐件13上方。
區別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電動躺椅調節機構,能夠保證傳動平穩,結構簡單,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