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枕頭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嬰兒防偏頭定型枕。
背景技術:
新生兒的頭骨中有許多松軟的結締組織,其頭骨相對十分脆弱,因此如何有效的保護新生嬰兒頭部骨骼,確保新生嬰兒頭部正常發育,正成為新生嬰兒健康生長的標準之一。
由于嬰兒骨骼并未發育成熟,易變形,在出生后基本處于睡眠狀態,因此枕頭是保證嬰兒頭部正常發育的重要保證。而目前由于睡覺姿勢的不正確和使用的枕頭不當,引起嬰兒呼吸不暢順導致窒息意外發生。嬰兒出生后的幾個月內,頭骨尚未硬化,其頭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由于睡覺姿勢的不正確和使用的枕頭不當,都有可能使嬰兒的頭型發生偏斜等畸形變化,影響嬰兒的容貌,而由于嬰兒頭部與枕頭的接觸面積小,局部壓力大,無法將嬰兒頭部保持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易出現“扃頭”或“偏頭”現象,嚴重時甚至影響嬰兒的大腦發育,直接威脅嬰幼兒的健康成長。而且現有的枕頭透氣性差,易吸濕潮氣和滋生螨蟲,極易導致嬰兒局部皮膚出現過敏和引發哮喘等不良反應,影響嬰兒正常睡眠。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嬰兒防偏頭定型枕。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嬰兒防偏頭定型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枕頭本體及枕頭套,所述枕頭本體從左至右設有左慢性回彈腔室、蕎麥殼透氣腔室和右慢性回彈腔室,所述左慢性回彈腔室與右慢性回彈腔室的寬度小于蕎麥殼透氣腔室,所述左慢性回彈腔室與右慢性回彈腔室的厚度大于蕎麥殼透氣腔室;
所述枕頭套套設在枕頭本體外表面,從左至右依次形成左輔助定型區、核心定型區和右輔助定型區。
作為優選,所述枕頭套內部表層設有網狀透氣層,所述網狀透氣層與枕頭本體上表面接觸。
作為優選,所述枕頭套設有上布層與下布層,所述上布層由三塊布拼接而成,三塊布分別為左側布、中間布以及右側布,分別對應于左輔助定型區、核心定型區和右輔助定型區,位于核心定型區上面的布的兩側橫向向外側延伸,形成外圓弧結構。
作為優選,所述左慢性回彈腔室與右慢性回彈腔室內填充有彈性海綿,所述蕎麥殼透氣腔室內填充有蕎麥殼。
作為優選,所述蕎麥殼透氣腔室內填充的蕎麥殼可在蕎麥殼透氣腔室移動,填充的蕎麥殼總體積小于蕎麥殼透氣腔室膨脹后的最大體積。
作為優選,所述蕎麥殼透氣腔室為向下凹嵌的U形結構。
作為優選,所述中間布內橫向設有多條橡筋,橡筋的兩頭分別連接左側布與右側布。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在枕頭本體的中部設有內嵌的U形結構蕎麥殼透氣腔室,使嬰兒頭部支撐在蕎麥殼透氣腔室上,左慢性回彈腔室與右慢性回彈腔室支護在嬰兒頭型的兩側,由于左慢性回彈腔室與右慢性回彈腔室厚度大于蕎麥殼透氣腔室,核心定型區與左輔助定型區以及右輔助定型區限制嬰兒頭部的活動空間,從而避免了“偏頭”等頭部變形現象的發生,有助于嬰兒頭部正常發育。
枕頭套的網狀透氣層與蕎麥殼透氣腔室內填充的透氣的蕎麥殼,增加了枕頭的透氣性能。
枕頭套的中間布內設置的橡筋,有利于將中間布與左、右側布拉緊,形成一彈性的承載嬰兒頭部的活動區域。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嬰兒防偏頭定型枕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的嬰兒防偏頭定型枕的枕頭本體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施例的嬰兒防偏頭定型枕的枕頭套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枕頭本體,11.左慢性回彈腔室,12.蕎麥殼透氣腔室,13.右慢性回彈腔室,2.枕頭套,21.網狀透氣層,22.上布層,221.左側布,222.中間布,223.右側布,224.外圓弧結構,23.下布層,24.橡筋,31.左輔助定型區,32.核心定型區,33.右輔助定型區。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1~3,本實施例提供的嬰兒防偏頭定型枕,其包括枕頭本體1及枕頭套2,所述枕頭本體1從左至右設有左慢性回彈腔室11、蕎麥殼透氣腔室12和右慢性回彈腔室13,所述左慢性回彈腔室11與右慢性回彈腔室13的寬度小于蕎麥殼透氣腔室12,所述左慢性回彈腔室11與右慢性回彈腔室13的厚度大于蕎麥殼透氣腔室12;所述枕頭套2套設在枕頭本體1外表面,從左至右依次形成左輔助定型區31、核心定型區32和右輔助定型區33。枕頭本體1的中部設有內嵌的U形結構蕎麥殼透氣腔室12,使嬰兒頭部支撐在蕎麥殼透氣腔室12上,左慢性回彈腔室11與右慢性回彈腔室13支護在嬰兒頭型的兩側,由于左慢性回彈腔室11與右慢性回彈腔室13厚度大于蕎麥殼透氣腔室12,核心定型區32與左輔助定型區31以及右輔助定型區33限制嬰兒頭部的活動空間,從而避免了“偏頭”等頭部變形現象的發生,有助于嬰兒頭部正常發育。
所述枕頭套2內部表層設有網狀透氣層21,所述網狀透氣層21與枕頭本體1上表面接觸。枕頭套2的網狀透氣層21與蕎麥殼透氣腔室12內填充的透氣的蕎麥殼,增加了枕頭的透氣性能。
所述枕頭套2設有上布層22與下布層23,所述上布層22由三塊布拼接而成,三塊布分別為左側布221、中間布222以及右側布223,分別對應于左輔助定型區31、核心定型區32和右輔助定型區33,位于核心定型區32上面的布的兩側橫向向外側延伸,形成外圓弧結構224。所述左慢性回彈腔室11與右慢性回彈腔室13內填充有彈性海綿,所述蕎麥殼透氣腔室12內填充有蕎麥殼。所述蕎麥殼透氣腔室12內填充的蕎麥殼可在蕎麥殼透氣腔室12移動,填充的蕎麥殼總體積小于蕎麥殼透氣腔室12膨脹后的最大體積。所述蕎麥殼透氣腔室12為向下凹嵌的U形結構。所述中間布222內橫向設有多條橡筋24,橡筋24的兩頭分別連接左側布221與右側布223。枕頭套2的中間布222內設置的橡筋24,有利于將中間布222與左、右側布223拉緊,形成一彈性的承載嬰兒頭部的活動區域。
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采用與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相同或近似結構,而得到的其他用于嬰兒防偏頭定型枕,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