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凈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快速加熱凈水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家用純凈水器,由于采用了反滲透處理技術,從而能夠高效并穩定地去除自來水中的離子和細菌等,從而保證家庭用水的安全性。但是現有的家用純凈水機基本結構包括容納腔體,所述容納腔體設有原水進水口、純水出水口和廢水出水口,容納腔體內設有預處理濾芯,原水進水口流入的原水分別經預處理濾芯去除水中大小顆粒雜質、離子細菌等,從而將過濾后的純水經純水出水口流出。有些在凈水器內部設置加熱器,使得凈水器能夠加熱純水,而現有的加熱器大多采用在純水儲水箱底部設置加熱線圈,這種方式加熱后的熱水容易過熱,且加熱過程不均勻,加熱時間較慢。且由于濾芯設置在瓶體內,濾芯與瓶體之間通過螺絲等方式鎖緊,不方便更換濾芯。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快速加熱凈水器,通過對加熱結構的改進,能夠大大提高加熱效率,且保證加熱均勻,且其濾芯組件的設置方式也經過改變,拆卸方便,更換濾芯方便。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快速加熱凈水器,包括瓶體,所述瓶體內上部區域設有原水箱,所述瓶體一內壁設有一拆裝板,所述拆裝板上設有濾芯組件,所述拆裝板上設有多個U型夾,所述濾芯組件卡設在所述U型夾上,所述濾芯組件出水口連接轉角存水管,所述轉角存水管上部連接一加熱管,所述加熱管外壁從下至上依次設有多個電磁加熱環,所述加熱管的頂部出水口經管道與瓶體外部的出水口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拆裝板上設有多個安裝板,每一安裝板上設有安裝螺孔,所述U型夾底部設有與該安裝螺孔相匹配的開孔,所述U型夾和安裝板通過螺釘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電磁加熱環的個數為三個。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管包括不銹鋼外殼,不銹鋼外殼外壁開設有三個環型槽,三個電磁加熱環設置在三個環形槽內部,相鄰環形槽之間通過絕緣材料層隔離,所述瓶體內部設有電源模塊,每一電磁加熱環的正極與電源模塊正極電性連接,每一電磁加熱環的負極與電源模塊負極電性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濾芯組件包括依次串接的PP棉濾芯、聚丙烯濾芯和活性炭濾芯。PP棉濾芯和聚丙烯濾芯用于去除水中較大顆粒雜質(泥沙、鐵銹及較大顆粒物質等),活性炭濾芯用于去除水中余氯、有機物等物質。
進一步的,所述原水箱和濾芯組件之間的管道上設有增壓泵。
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現有的凈水器進行結構改進,通過設置一拆裝板,方便了濾芯組件的拆裝,便于更換濾芯;通過對加熱管道改進,整個加熱管道的殼體從下至上通過三個電磁加熱環對豎直加熱管內的純水進行加熱,加熱均勻,且由于采用電磁加熱環,加熱效率高,加熱管內的熱水可以很快被加熱,又不至于太燙,滿足即加熱即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拆裝板和濾芯組件的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作為一個具體的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快速加熱凈水器,包括瓶體1,所述瓶體1內上部區域設有原水箱2,所述原水箱2上設有一蓋子,掀開蓋子可以給原水箱2內注入原水。所述原水箱2和濾芯組件4之間的管道上設有增壓泵(未示意)。所述瓶體1內一內壁設有一拆裝板3,所述拆裝板3上設有多個安裝板31,本實施例中,設有三排每排3個安裝板31。每一安裝板31上設有安裝螺孔32,U型夾5底部為一底座51,底座51上設有與該安裝螺孔32相匹配的開孔53,底座51上設有U型夾板52,本實施例中,該U型夾板52的橫截面為半圓弧。所述U型夾5和安裝板3通過螺釘54依次穿過該開孔53、安裝螺孔32后鎖固連接。
所述濾芯組件4包括依次串接的PP棉濾芯41、聚丙烯濾芯42和活性炭濾芯43。所述PP棉濾芯41、聚丙烯濾芯42和活性炭濾芯43分別橫向卡設在相應的U型夾5上。PP棉濾芯41和聚丙烯濾芯42用于去除水中較大顆粒雜質(泥沙、鐵銹及較大顆粒物質等),活性炭濾芯43用于去除水中余氯、有機物等物質。所述PP棉濾芯41、聚丙烯濾芯42和活性炭濾芯43依次通過管道44串接。
所述濾芯組件4出水口連接轉角存水管6,所述轉角存水管6上部連接一加熱管7,所述加熱管7外壁從下至上依次設有多個電磁加熱環8,所述加熱管7的頂部出水口經管道與瓶體1外部的出水口11連通。
本實施例中,所述電磁加熱環8的個數為三個。所述加熱管7包括不銹鋼外殼,不銹鋼外殼外壁開設有三個環型槽(未示意),三個電磁加熱環8設置在三個環形槽內部,相鄰環形槽之間通過絕緣材料層隔離,避免三個電磁加熱環8之間的電路干擾。所述瓶體內1部設有電源模塊9,每一電磁加熱環8的正極與電源模塊9正極電性連接,每一電磁加熱環8的負極與電源模塊9負極電性連接。
本實施例中,轉角存水管6的直角轉角處底部還連接有一根排污管10,所述排污管10與瓶體外部的排污口連通。用于清洗加熱管和濾芯組件的時候進行廢水的排泄。
盡管結合優選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介紹了本實用新型,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