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廚房清潔裝置,具體是一種廚具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家居生活中,人們吃過飯后每次都要手動清洗廚具,這樣務必會浪費大量的時間,而市面上賣的廚具清洗裝置價格比較昂貴,并不能供大多用戶使用,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種廚房清潔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一種廚具清洗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一種廚具清洗裝置,包括控制裝置和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水泵啟停按鈕、電機起停按鈕、控制箱體、第一毛刷桿、第二毛刷桿、從動齒輪、主動齒輪、進水管、水泵、聯軸器、電機軸和電機;所述控制箱體固定設置在清洗柜的頂部;所述水泵起停按鈕固定設置在控制箱體的頂部左側;所述電機起停按鈕固定設置在控制箱體的頂部左側,且位于水泵起停按鈕的右側;所述進水管固定設置在控制箱體的左側,且與水泵固定連接;所述水泵固定設置在控制箱體內的底部左側;所述電機固定設置在控制箱體內的頂部左側;所述電機軸固定設置在電機的底部;所述聯軸器一端固定設置在電機軸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設置在第一毛刷桿的頂部;所述第一毛刷桿固定設置在聯軸器上,且下方位于清洗裝置的內部;所述主動齒輪固定設置在第一毛刷桿上,且位于控制箱體內的底部;所述從動齒輪與主動齒輪嚙合,且位于主動齒輪的右側;所述第二毛刷桿固定設置在從動齒輪上,且下方位于清洗裝置的內部;所述清洗裝置包括連接管、第二淋噴頭、第一柵格板、清洗柜、第二柵格板、過濾網、排水閥、第二毛刷、第一毛刷和第一淋噴頭;所述清洗柜固定設置在控制箱體的底部;所述第一淋噴頭固定設置在清洗柜內的頂部左側;所述第二淋噴頭固定設置在清洗柜內的頂部右側;所述連接管一端固定設置在水泵上,另兩端分別固定設置在第一淋噴頭、第二淋噴頭上;所述第一毛刷固定設置在第一毛刷桿上,能夠帶動水流轉動;所述第二毛刷固定設置在第二毛刷桿上;所述第一柵格板一端固定設置在清洗柜內的左側,另一端固定設置在清洗柜內的右側,且被第一毛刷桿和第二毛刷桿貫穿;所述第二柵格板一端固定設置在清洗柜內的左側,另一端固定設置在清洗柜內的右側,且位于第一柵格板的下方;所述過濾網一端固定設置在清洗柜內的左側,另一端固定設置在清洗柜內的右側,且位于第二柵格板的下方;所述排水閥固定設置在清洗柜的右下方。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柵格板為多個等間距柵欄排列而成,且設有兩個等大小的圓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柵格板為多個等間距柵欄排列而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過濾板形狀為V字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控制裝置實現了對水流和電機的啟停,更加方便快捷;通過清洗裝置實現了對廚具的盛放和清洗,節省了人力;通過過濾網實現了對水的過濾處理,更加環保;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節能環保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廚具清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廚具清洗裝置中第一柵欄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一種廚具清洗裝置中第二柵欄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水泵啟停按鈕,2-電機起停按鈕,3-控制箱體,4-連接管,5-第二淋噴頭,6-第一柵格板,7-清洗柜,8-第二柵格板,9-過濾網,10-排水閥,11-第二毛刷桿,12-第二毛刷,13-第一毛刷,14-第一毛刷桿,15-從動齒輪,16-主動齒輪,17-第一淋噴頭,18-進水管,19-水泵,20-聯軸器,21-電機軸,22-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3,一種廚具清洗裝置,包括控制裝置和清洗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水泵啟停按鈕1、電機起停按鈕2、控制箱體3、第一毛刷桿14、第二毛刷桿11、從動齒輪15、主動齒輪16、進水管18、水泵19、聯軸器20、電機軸21和電機22;所述控制箱體3固定設置在清洗柜7的頂部,用于儲存控制設備;所述水泵19起停按鈕1固定設置在控制箱體3的頂部左側;所述電機起停按鈕2固定設置在控制箱體3的頂部左側,且位于水泵起停按鈕1的右側;所述進水管18固定設置在控制箱體3的左側,且與水泵19固定連接,能夠將外界水流輸進水泵19;所述水泵19固定設置在控制箱體3內的底部左側;所述電機22固定設置在控制箱體3內的頂部左側,能夠為水流的轉動提供動力;所述電機軸21固定設置在電機22的底部,能夠傳遞扭矩;所述聯軸器20一端固定設置在電機軸21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設置在第一毛刷桿14的頂部,能夠將電機軸21與第一毛刷桿14連接起來;所述第一毛刷桿14固定設置在聯軸器20上,且下方位于清洗裝置的內部;所述主動齒輪16固定設置在第一毛刷桿14上,且位于控制箱體3內的底部,能夠帶動從動齒輪15的轉動;所述從動齒輪15與主動齒輪16嚙合,且位于主動齒輪16的右側;所述第二毛刷桿11固定設置在從動齒輪15上,且下方位于清洗裝置的內部;所述清洗裝置包括連接管4、第二淋噴頭5、第一柵格板6、清洗柜7、第二柵格板8、過濾網9、排水閥10、第二毛刷12、第一毛刷13和第一淋噴頭17;所述清洗柜7固定設置在控制箱體3的底部;所述第一淋噴頭17固定設置在清洗柜7內的頂部左側,能夠將水流均勻噴灑在清洗柜7內;所述第二淋噴頭5固定設置在清洗柜7內的頂部右側;所述連接管4一端固定設置在水泵19上,另兩端分別固定設置在第一淋噴頭17、第二淋噴頭5上,能夠將水泵19輸出的水流輸送給淋噴頭;所述第一毛刷13固定設置在第一毛刷桿14上,能夠帶動水流轉動;所述第二毛刷12固定設置在第二毛刷桿11上;所述第一柵格板6一端固定設置在清洗柜7內的左側,另一端固定設置在清洗柜7內的右側,且被第一毛刷桿14和第二毛刷桿11貫穿,用于盛放廚具;所述第二柵格板8一端固定設置在清洗柜7內的左側,另一端固定設置在清洗柜7內的右側,且位于第一柵格板6的下方;所述過濾網9一端固定設置在清洗柜7內的左側,另一端固定設置在清洗柜7內的右側,且位于第二柵格板8的下方,能夠將清洗后的雜質過濾掉;所述排水閥10固定設置在清洗柜7的右下方,能夠將過濾后的水排掉。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