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真空除塵器。
背景技術:
立式除塵器有較大吸塵口,可以應付大面積的除塵工作要求,吸塵口空間大,小的砂石都能吸進去。現代真空除塵器的主要部件真空泵、集塵袋、軟管及各種形狀不同的嘴管。機器內部有一個電動抽風機,通電后高速運轉,使吸塵器內部形成瞬間真空,內部的氣壓大大低于外界的氣壓,在這個氣壓差的作用下,塵埃和臟東西隨著氣流進入除塵器桶體內,再經過集塵袋的過濾,塵垢留在集塵袋,凈化的空氣則經過電動機重新逸入室內,起到冷卻電機、凈化空氣的作用。
傳統的立式真空除塵器包括吸塵器主體、地刷、集塵室和管道系統;所述地刷位于所述吸塵器主體的下部,其設有地刷進風口和電機室,所述集塵室位于所述地刷的上方,其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管道系統包括與所述地刷進風口連接的地刷風道,將所述地刷風道與所述集塵室進氣口連接的機體進風道,將所述集塵室出氣口與所述電機室連接的機體出風道,以及電機室排風管。總的來說傳統的真空除塵器完全依靠離心力原理把空氣和塵埃分離出來,但是塵埃無法吸附在塵埃袋上,顆粒會在碰撞下分裂,從而跟隨塵埃室的空氣再次流向外界空氣,無法達到預期除塵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真空除塵器,本真空除塵器具有除塵效果好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真空除塵器,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固定有內部具有空腔的機體,所述的機體上部處鉸接有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還開設有一吸塵口,所述的吸塵口中設有能夠助于地面處的塵埃垃圾吸收進入至機體空腔內的刮塵機構,所述的吸塵口與機體之間設有能夠將地面上的塵埃垃圾吸收進入至機體空腔內的吸收機構;所述的空腔中設有一垃圾斗,垃圾斗的外壁上開設有若干過濾孔,所述的垃圾斗的外側設有一塵埃袋,塵埃袋上具有若干供空氣流通的針孔,所述的機體上沿其周向上開設有若干出風孔,垃圾斗與塵埃袋將所述空腔分成三個空腔,垃圾斗內的空腔形成空腔一,所述的空腔一中設有能夠將空腔一內的垃圾浸濕的噴淋機構,塵埃袋與垃圾斗之間的空腔形成空腔二,所述的空腔二中設有能夠將空腔內二的塵埃浸濕的噴霧機構,塵埃袋與機體外壁之間形成空腔三,所述的空腔三的底部設有一集液斗,所述的空腔三的側壁上設有一排風扇。
真空除塵器的大致工作原理是這樣的:首先,通過刮塵機構和吸收機構對灰塵進行刮塵與吸收,其次,灰塵進入機體空腔一,通過噴淋機構處理后收集大顆粒垃圾于垃圾斗中,然后,灰塵進入空腔二中通過噴霧機構儲料后收集小顆粒塵埃于塵埃袋上,吸收進的空氣經過過濾后從空腔三釋放出去,使機體內與機體外保持循環。
所述的吸收機構包括真空泵和吸收管,所述的真空泵固定在機體上端的蓋體上,且真空泵的吸氣口貫穿蓋體與機體內的空腔相連通,所述的吸收管的一端與空腔相連通,吸收管的另一端與上述吸塵口相連通。啟動真空泵,通過抽空機體空腔中的空氣,使機體內氣壓下降,實現內外氣壓差,從而使外部的氣體通過吸收管進入機體空腔內。
所述的刮塵機構包括上罩體和轉動連接在上罩體內的下罩體,上罩體和下罩體的截面呈相對應的半圓形,所述的上罩體與吸收管相連通,所述的上罩體內設有呈螺旋狀的刮塵桿和設置在刮塵桿上的若干刮塵刷,刮塵桿的兩端轉動連接在吸塵口中,且刮塵桿的兩端還分別固定有滾輪,所述的刮塵桿還與一能夠帶動其轉動的驅動結構相連。當處于工作狀態時,驅動結構帶動刮塵桿轉動,刮塵桿轉動同時帶動刮塵刷對地面進行刮塵,從而清除地面上的灰塵。
所述的驅動結構包括驅動電機、齒輪一、齒輪二和齒輪帶,所述的驅動電機固定在底座上,齒輪一固定在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齒輪二固定在刮塵桿上,且齒輪一和齒輪二處于同一平面,所述的齒輪帶套設在齒輪一和齒輪二之間。啟動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輸出軸轉動帶動齒輪一轉動,齒輪一通過齒輪帶帶動齒輪二轉動,齒輪二轉動帶動刮塵桿轉動。
所述的噴霧機構包括儲水箱和水泵,所述的儲水箱和水泵均固定在機體的下部處,且儲水箱與上述集液斗通過回流管相連通,儲水箱的頂部一側開設有進水口,儲水箱的底部一側開設有出水口,出水口中連通有進水管,進水管上還設有閥門,進水管的另一端與水泵的進水口相連通,水泵的出水口與一出水管相連通,出水管上連接有噴霧頭。當處于工作狀態時,啟動水泵,打開閥門,水箱中的水通過水泵從噴霧頭中噴灑出來,使塵埃落入塵埃袋中。
所述的噴霧頭為一圓環形噴管,噴管的下方開設有若干出水孔一。噴霧頭處于垃圾斗與塵埃袋之間,出水孔一中的水可粘附塵埃,通過塵埃袋過濾后,小顆粒塵埃粘附在塵埃袋上。
所述的噴淋機構包括氣缸和輸水管,氣缸的缸體固定在上述蓋體的下方,端與上述出水管相連通。在處于工作狀態時,啟動氣缸,氣缸活塞桿向下移動,噴淋頭向下,水從噴淋頭出來,灰塵隨著水一起落入垃圾斗中,經過垃圾斗過濾,大顆粒的塵埃粘附在垃圾斗底部。
所述的噴淋頭為一圓盤形噴頭,噴頭的下方開設有若干出水孔二。噴淋頭處于垃圾斗上方,出水孔二中的水可粘附塵埃,通過塵埃袋過濾后,大顆粒塵埃粘附在垃圾斗上。
所述的集液斗的底部固定有支撐座,所述機體的底壁上開設有一定位槽,所述的支撐座安裝在所述定位槽中,所述機體的底壁上還鉸接一能將支撐座定位在定位槽中的彈性片。通過彈性片將支撐座定位到定位槽中,支撐座上固定集液斗,保證集液斗的穩定。
所述的排風扇的底部固定有安裝座,所述機體的內壁上開設有一安裝槽,所述的安裝座滑動設置在所述安裝槽中。排風扇對過濾后的空氣及時進行排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真空除塵器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噴淋頭,能將大顆粒灰塵收集于垃圾斗中,具有防止大顆粒灰塵飛散的優點。
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噴霧頭,能將小顆粒灰塵收集于除塵袋中,防止小顆粒灰塵跟隨空氣流出除塵袋,二次過濾除塵,體現了除塵效果好的優點。
3、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集液斗和儲水箱,使水能循環利用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刮塵機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機體內部示意圖。
圖中,1、底座;2、機體;3、蓋體;4、垃圾斗;5、塵埃袋;6、空腔一;7、空腔二;8、空腔三;9、集液斗;10、上罩體;11、下罩體;12、電機;13、齒輪一;14、齒輪二;15、齒輪帶;16、真空泵;17、吸收管;18、氣缸;19、噴淋頭;20、儲水箱;21、水泵;22、噴霧頭;23、排風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真空除塵器,包括底座1,底座1上用螺栓固定一內部具有空腔的機體2,機體2上部處鉸接有蓋體3,底座1上還開設有一吸塵口,吸塵口中設有能夠助于地面處的塵埃垃圾吸收進入至機體2空腔內的刮塵機構,刮塵機構包括上罩體10和轉動連接在上罩體10內的下罩體11,上罩體10和下罩體11的截面呈相對應的半圓形,上罩體10與吸收管17相連通,上罩體10內設有呈螺旋狀的刮塵桿和設置在刮塵桿上的若干刮塵刷,刮塵桿的兩端轉動連接在吸塵口中,且刮塵桿的兩端還分別固定有滾輪,刮塵桿還與一能夠帶動其轉動的驅動結構相連;驅動結構包括驅動電機12、齒輪一13、齒輪二14和齒輪帶15,驅動電機12固定在底座1上,齒輪一13固定在驅動電機12的輸出軸上,齒輪二14固定在刮塵桿上,且齒輪一13和齒輪二14處于同一平面,齒輪帶15套設在齒輪一13和齒輪二14之間;啟動驅動電機12,驅動電機12的輸出軸轉動帶動齒輪一13轉動,齒輪一13通過齒輪帶15帶動齒輪二14轉動,齒輪二14轉動帶動刮塵桿轉動;當處于工作狀態時,驅動結構帶動刮塵桿轉動,刮塵桿轉動同時帶動刮塵刷對地面進行刮塵,從而清除地面上的灰塵。
吸塵口與機體2之間設有能夠將地面上的塵埃垃圾吸收進入至機體2空腔內的吸收機構;吸收機構包括真空泵16和吸收管17,真空泵16用螺栓固定在機體2上端的蓋體3上,且真空泵16的吸氣口貫穿蓋體3與機體2內的空腔相連通,吸收管17的一端與空腔相連通,吸收管17的另一端與上述吸塵口相連通;啟動真空泵16,通過抽空機體2空腔中的空氣,使機體2內氣壓下降,實現內外氣壓差,從而使外部的氣體通過吸收管17進入機體2空腔內。
空腔中設有一垃圾斗4,垃圾斗4的外壁上開設有若干過濾孔,垃圾斗4的外側設有一塵埃袋5,塵埃袋5上具有若干供空氣流通的針孔,機體2上沿其周向上開設有若干出風孔,垃圾斗4與塵埃袋5將所述空腔分成三個空腔,垃圾斗4內的空腔形成空腔一6,空腔一6中設有能夠將空腔一6內的垃圾浸濕的噴淋機構,噴淋機構包括氣缸18和輸水管,氣缸18的缸體用螺栓固定在上述蓋體3的下方,氣缸18的活塞桿豎直向下且其端部用螺栓固定有噴淋頭19,輸水管一端與所述噴淋頭19相連通,輸水管的另一端與上述出水管相連通;噴淋頭19為一圓盤形噴頭,噴頭的下方開設有若干出水孔二;在處于工作狀態時,啟動氣缸18,氣缸18活塞桿向下移動,噴淋頭19向下,水從噴淋頭19出來,灰塵隨著水一起落入垃圾斗4中,經過垃圾斗4過濾,大顆粒的塵埃粘附在垃圾斗4底部;噴淋頭19處于垃圾斗4上方,出水孔二中的水可粘附塵埃,通過塵埃袋5過濾后,大顆粒塵埃粘附在垃圾斗4上。
塵埃袋5與垃圾斗4之間的空腔形成空腔二7,空腔二7中設有能夠將空腔內二的塵埃浸濕的噴霧機構,噴霧機構包括儲水箱20和水泵21,儲水箱20和水泵21均用螺栓固定在機體2的下部處,且儲水箱20與上述集液斗9通過回流管相連通,儲水箱20的頂部一側開設有進水口,儲水箱20的底部一側開設有出水口,出水口中連通有進水管,進水管上還設有閥門,進水管的另一端與水泵21的進水口相連通,水泵21的出水口與一出水管相連通,出水管上連接有噴霧頭22;噴霧頭22為一圓環形噴管,噴管的下方開設有若干出水孔一;當處于工作狀態時,啟動水泵21,打開閥門,水箱中的水通過水泵21從噴霧頭22中噴灑出來,使塵埃落入塵埃袋5上;噴霧頭22處于垃圾斗4與塵埃袋5之間,出水孔一中的水可粘附塵埃,通過塵埃袋5過濾后,小顆粒塵埃粘附在塵埃袋5上。
塵埃袋5與機體2外壁之間形成空腔三8,空腔三8的底部設有一集液斗9,集液斗9的底部用螺栓固定有支撐座,所述機體2的底壁上開設有一定位槽,支撐座安裝在所述定位槽中,所述機體2的底壁上還鉸接一能將支撐座定位在定位槽中的彈性片;通過彈性片將支撐座定位到定位槽中,支撐座上用螺栓固定集液斗9,保證集液斗9的穩定;空腔三8的側壁上設有一排風扇23,排風扇23的底部用螺栓固定有安裝座,所述機體2的內壁上開設有一安裝槽,安裝座滑動設置在所述安裝槽中;排風扇23對過濾后的空氣及時進行排出。
真空除塵器的大致工作原理是這樣的:首先,通過刮塵桿對灰塵進行刮塵,真空泵16和吸收管17對灰塵進行吸收,其次,灰塵進入機體2空腔一6,通過噴淋頭19處理后收集大顆粒垃圾于垃圾斗4中,然后,灰塵進入空腔二7中通過噴霧頭22儲料后收集小顆粒塵埃于塵埃袋5上,吸收進的空氣經過過濾后從空腔三8釋放出去,使機體2內與機體2外保持循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圖中,底座1;機體2;蓋體3;垃圾斗4;塵埃袋5;空腔一6;空腔二7;空腔三8;集液斗9;上罩體10;下罩體11;電機12;齒輪一13;齒輪二14;齒輪帶15;真空泵16;吸收管17;氣缸18;噴淋頭19;儲水箱20;水泵21;噴霧頭22;排風扇23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