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茶具領域,尤其是一種茶盤。
背景技術:
喝工夫茶是中國的一種優良傳統習慣,喝工夫茶一般會配備茶盤和茶具,茶具擱置在茶盤上.然而,茶盤船體均比較淺,載水能力有限,特別是茶盤易傾斜,難以達到水平的位置,使茶盤載水過多時廢水側漏而污染茶桌,甚至弄臟弄濕人們的衣服,為了調節茶盤的高低平衡,人們通常的做法是墊紙張在茶盤四角以保持平衡,這種做法不僅使茶盤四角下紙張發霉滋生病菌,并且需要找到合適厚度的紙張一直嘗試,且影響美觀。同時,現有茶盤的出水口的漏網經常堵塞,需要用手摳或用茶夾將上面覆蓋的茶渣等拿掉,污染手或茶夾。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調節茶盤的水平度、便于清除茶葉、防止茶葉堵塞濾網的茶盤。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茶盤,包括茶盤本體,所述茶盤本體的上表面設置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設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連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孔的孔口設置有過濾網,
所述排水孔為階梯孔,所述階梯孔包括位于上部的大孔和位于下部的小孔,所述過濾網包括內圈、外圈和連接內圈和外圈的環形底,所述環形底位于排水孔內并與小孔的上端面貼合,所述外圈的上表面與集水腔的底面齊平,所述內圈的上表面高于集水腔的底面,且內圈的頂部設置有提手;
所述茶盤本體的底部設置有一組均勻分布的支撐腳,所述支撐腳的高度可調節。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腳包括固定柱和調節筒,所述固定柱與茶盤本體固定連接,所述調節筒與固定柱螺紋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調節筒的底部設置有防滑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計濾網的形狀,茶葉隨著水流進入內圈和外圈之間,并停留在內圈、外圈和環形底圍成的內腔中,使用一段時間后,將濾網取出,將茶葉清理掉,放回排水孔內即可繼續使用。通過設置高度可調節的支撐腳,使用時,調節各個支撐腳的高度,使茶盤本體保持水平。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茶盤,包括茶盤本體1,所述茶盤本體1的上表面設置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設置有排水孔11,所述排水孔11連接有排水管12,所述排水孔11的孔口設置有過濾網13,
所述排水孔11為階梯孔,所述階梯孔包括位于上部的大孔和位于下部的小孔,所述過濾網13包括內圈、外圈和連接內圈和外圈的環形底,內圈、外圈和環形底均設置濾孔,所述環形底位于排水孔11內并與小孔的上端面貼合,所述外圈的上表面與集水腔的底面齊平,所述內圈的上表面高于集水腔的底面,且內圈的頂部設置有提手14;
所述茶盤本體1的底部設置有一組均勻分布的支撐腳15,所述支撐腳15的高度可調節。
通過設計濾網13的形狀,茶葉隨著水流進入內圈和外圈之間,并停留在內圈、外圈和環形底圍成的內腔中,使用一段時間后,將濾網13取出,將茶葉清理掉,放回排水孔11內即可繼續使用。通過設置高度可調節的支撐腳15,使用時,調節各個支撐腳15的高度,使茶盤本體保持水平,防止茶水從茶盤本體1的邊上流出。
進一步地,為了方便調節,所述支撐腳15包括固定柱和調節筒,所述固定柱與茶盤本體1固定連接,所述調節筒與固定柱螺紋配合。
為了防止支撐腳15打滑,所述調節筒的底部設置有防滑墊16。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