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廚房用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仿木砧板。
背景技術:
砧板作為廚房用具廣泛被使用于料理廚房中,現有的砧板有木材、塑料制作而成,但是隨著木材資源的匱乏需要,砧板的制作材料也收到限制;由于塑料本身存在化學物質比較雜,因此存在衛生問題相對較多;并且現有砧板結構設計較為單一,不符合傳統用戶的人性化設計。
基于上述砧板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尚未有相關的解決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尋求有效方案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一種仿木砧板,旨在解決現有砧板結構復雜、壽命較短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仿木砧板,包括砧板體,砧板體上端面為砧板面;砧板面沿其周邊向中心傾斜凸出;砧板面的周邊設有環狀溝槽。
進一步地,砧板體包括砧板第一層、砧板第二層以及砧板第三層;砧板第一層以及砧板第二層通過砧板第三層粘貼在一起。
進一步地,砧板第一層下端面設有多個凸起;砧板第二層上端面設有多個凹腔;凸起和凹腔相互配合。
進一步地,凸起包括五個,其中,砧板面的四周分別均勻設置一個凸起;砧板面的中心設有一個凸起,并且砧板面中心位置的凸起體積比砧板面四周均勻設置的凸起要大。
進一步地,凸起或凹腔內設有緩沖層。
進一步地,砧板第一層為熱塑彈性材料制成;其中,熱塑彈性材料由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異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類共聚物復合而成。
進一步地,砧板第二層由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以及抗沖擊聚苯乙烯復合而成。
進一步地,黏合劑由高粱淀粉8份、脲醛樹脂12份、雙氧水0.2-0.4份、水35-85份、復合改性劑0.3-0.4份的比例通過化學反應制作而成。
進一步地,砧板第一層厚度為3 cm至5cm;砧板第二層厚度為5 cm至8cm;砧板第三層厚度為0.5 cm至0.8 cm。
進一步地,砧板體包括砧板第一層、砧板第二層;砧板第一層以及砧板第三層通過銷釘裝配在一起。
通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能夠有效提高砧板的人性化設計、結構較為簡單;采用仿木材料結構可靠、牢實、壽命較長,并可以節約資源;并且該砧板結構成本較低、容易合成;具備與傳統木質砧板一樣的質感。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 1 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仿木砧板的立體圖;
圖2 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仿木砧板的主視圖;
圖3 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仿木砧板的剖視圖;
圖4 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仿木砧板另一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中:1、砧板體;2、砧板面;3、環形溝槽;4、砧板第一層;5、砧板第二層;6、砧板第三次層;7、第一凸起;8、第二凸起;9、第三凸起;10、銷釘。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 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仿木砧板,包括砧板體1,砧板體1上端面為砧板面2;砧板面2沿其周邊向中心傾斜凸出,砧板面2的凸出結構可以避免砧板面2由于制作食材時余留下水等液體,長期液體滯留會存在腐蝕砧板;砧板面2的周邊設有環狀溝槽3,這樣可以有效對砧板面2凸出結構排出的水進行收集,并匯流到一處,進一步地,可以在環形溝槽3的一處設有通孔,通過通孔將液體集流于一處,提高砧板的壽命;通過采用上述方案,有效解決現有砧板結構復雜,無法實現收集砧板面液體的問題。
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如圖3所示,本實施中砧板體1包括砧板第一層4、砧板第二層5以及砧板第三層6;其中,砧板第一層4以及砧板第二層5通過砧板第三層6粘貼在一起;當然砧板第一層4以及砧板第二層5也可以通過銷釘或螺釘實現裝配成一體;進一步地,砧板第一層4為熱塑彈性材料制成,熱塑彈性材料由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異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類共聚物一種或多種復合制作而成;砧板第二層5由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以及抗沖擊聚苯乙烯中的一種或多種復合制作而成,上述砧板第一層4以及砧板第二層5即形成仿木材料,這樣可以有效提高砧板的強度同時盡量貼合木材的使用,達到傳統砧板的質感;進一步地,砧板第三層6為黏合劑,黏合劑由高粱淀粉8份、脲醛樹脂12份、雙氧水0.2-0.4份、水35-85份、復合改性劑0.3-0.4份的比例通過化學反應制作而成;其中,復合改性劑按二乙烯三胺:氯化鋅:硼酸:環己胺重量比為1:1:0.5:2配制而成;進一步地,結合上述方案,為進一步提高砧板的整體結構性能,在本實施例中砧板第一層厚度為3 cm至5cm;砧板第二層厚度為5 cm至8cm;砧板第三層厚度為0.5 cm至0.8 cm;這樣的厚度比例對于砧板的受力承載以及抗壓變形效果較好。
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如圖2所示,為進一步提高砧板的受力效果,避免砧板局部損壞,在砧板第一層4下端面設有第一凸起7、第二凸起8以及第三凸起9;砧板第二層5上端面設有與第一凸起7適配的第一凹腔;與第二凸起8適配的第二凹腔;與第三凸起9適配的第三凹腔;凸起和凹腔相互配合以達到固定的作用;同時,凸起上或凹腔內設有緩沖層,可以達到受力緩沖的效果,具體的緩沖層由橡膠或薄層海綿組成。
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在本實施例中,砧板第一層的凸起包括五個,即砧板面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別均勻設置一個凸起;砧板面的中心設有一個凸起,并且砧板面中心位置的凸起體積比砧板面四個方向均勻設置的凸起要大,這樣主要是考慮到砧板中心位置長期受力較大的原因,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提高砧板的抗力效果。
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砧板體1包括砧板第一層4、砧板第二層5;砧板第一層4以及砧板第二層5通過銷釘10裝配在一起;由于本仿木結構硬度較好,所以采用銷釘10實現砧板兩層的固定較為可靠、牢固。
通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能夠有效提高砧板的人性化設計、結構較為簡單;采用仿木材料結構可靠、牢實、壽命較長,并可以節約資源;并且該砧板結構成本較低、容易合成;具備與傳統木質砧板一樣的質感。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動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屬于本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