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外墻窗戶保潔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自清潔窗戶。
背景技術:
如今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到處高樓林立,如何有效安全的擦凈高樓外墻的窗戶成為一件棘手的問題。常用的做法是請“蜘蛛人”,從樓頂垂降到窗戶外,手工清洗。這樣一來費用高不說,高空作業還帶來了很高的人生安全風險。且“蜘蛛人”清洗窗戶的頻率很低,無法做到時時刻刻都保持“窗明幾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自清潔窗戶。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自清潔窗戶,包括外框和內框,所述外框嵌在墻體中,所述內框中安裝有玻璃,所述內框有兩個,能夠沿著外框底部的軌道滑行實現窗戶的開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頂部設置有遮雨集水槽,所述遮雨集水槽的前端伸出墻體外用于收集雨水,所述遮雨集水槽底部與外框重疊的部位設置有漏水孔,在外框的中軸線上還安裝有三根豎直設置的海綿擦洗條,兩個內框恰好設置在三根海綿擦洗條中間的空隙中。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遮雨集水槽內還設置有擋水板,所述擋水板長度與遮雨集水槽的長度一致,能夠沿著遮雨集水槽的底部平面滑動封堵漏水孔。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海綿擦洗條內設置有金屬質地的海綿支撐桿,所述海綿支撐桿兩端固定在外框上。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遮雨集水槽的側壁上設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安裝在所述遮雨集水槽朝向墻外的一側側壁上。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外框底部設置有廢水槽,所述軌道設置于所述廢水槽內。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廢水槽前端伸出墻面外,在廢水槽伸出墻面的部分底部設置有廢水導流管,廢水導流管出口通過軟管與外墻下水管道連接。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通過設計遮雨集水槽,一方面能夠當雨遮使用,同時收集雨水用于沖洗玻璃,結合海綿擦洗條的位置設計,在平時推拉窗戶的過程中就實現了對窗戶的清潔擦洗;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同時設計溢水管和廢水導流管將水導入外墻下水管道,防止污染墻面還有效保證了窗戶下方的行人,效果優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是A-A面剖面圖。
圖4是B-B面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一種自清潔窗戶,包括外框2和內框3,所述外框2嵌在墻體1中,所述內框3中安裝有玻璃4,所述內框3有兩個,能夠沿著外框2底部的軌道滑行實現窗戶的開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2頂部設置有遮雨集水槽6,所述遮雨集水槽6的前端伸出墻體1外用于收集雨水,所述遮雨集水槽6底部與外框2重疊的部位設置有漏水孔62,在外框2的中軸線上還安裝有三根豎直設置的海綿擦洗條5,兩個內框3恰好設置在三根海綿擦洗條5中間的空隙中。通過遮雨集水槽6伸出墻體1外的設計方案,一方面能夠有效地收集雨水,同時還能夠避免擦洗干凈的玻璃4被雨水和風沙弄臟,收集的雨水通過漏水孔62淋灑在內框3上安裝的玻璃4上,將玻璃4內外兩側均進行沖洗,通過內框3的推拉,海綿擦洗條5能夠將玻璃4兩面擦洗干凈,并除去水珠防止出現水印。通過平時開關窗戶的操作,就能夠實現清潔過程,完全不用為清理窗戶煩惱。
在遮雨集水槽6內還設置有擋水板63,所述擋水板63長度與遮雨集水槽6的長度一致,能夠沿著遮雨集水槽6的底部平面滑動封堵漏水孔62。設置擋水板63能夠關閉漏水孔62,使遮雨集水槽6內能夠收集較多的雨水,當滑動擋水板63開啟漏水孔62時,有足量的水能夠一次性將玻璃4沖刷完畢,再通過海綿擦洗條5的擦洗,使得清洗的效果更好。
在海綿擦洗條5內設置有金屬質地的海綿支撐桿51,所述海綿支撐桿51兩端固定在外框2上。海綿支撐桿51一般采用鋁材或鋼材制作,由于在推拉內框3時,玻璃4與海綿擦洗條5之間的摩擦會導致海綿擦洗條5彎曲變形,從而造成擦洗效果不理想,通過海綿支撐桿51的設置發揮了骨架的作用,能夠保證海綿擦洗條5始終與玻璃4貼合緊密。
所述遮雨集水槽6的側壁上設置有溢流管61,所述溢流管61安裝在所述遮雨集水槽6朝向墻外的一側側壁上。為了防止遮雨集水槽6中收集的雨水超過容量溢出弄臟窗戶,我們在遮雨集水槽6的外側壁上安裝溢流管61,溢流管61位于遮雨集水槽6側壁的中段,能夠將多余的水導流出來,通過軟管導入外墻下水管道中。
在所述外框2底部設置有廢水槽7,所述軌道設置于所述廢水槽7內。廢水槽7設置于外框2底部,當遮雨集水槽6中的雨水沖洗玻璃4后,廢水沿著玻璃4和內框3一直向下流淌,最終落入廢水槽7,這樣不會造成廢水流向墻面或窗臺的情況,能夠保證清理窗戶后整個環境的清潔。
所述廢水槽7前端伸出墻面外,在廢水槽7伸出墻面的部分底部設置有廢水導流管71,廢水導流管71出口通過軟管與外墻下水管道連接。因為沖洗后的廢水中含有泥沙,為防止泥沙在廢水槽7中沉積,將廢水導流管71設置于廢水槽7底部,能夠保證泥沙能夠隨著水流一起排出,避免進行“二次清洗”。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