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壓力鍋排氣裝置及具有其的壓力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606955閱讀:469來源:國知局
壓力鍋排氣裝置及具有其的壓力鍋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廚房用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壓力鍋排氣裝置及具有其的壓力鍋。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壓力鍋基本都是帶壓力的烹飪方式,易熟易爛食物容易煮得太爛,并且相比于飯煲煮飯易出現色澤暗淡、口感差等烹飪效果不理想問題。雖然傳統的采用電磁閥排氣泄壓達到無壓烹飪效果,但是采用電磁閥排氣泄壓的使壓力鍋結構復雜、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采用電磁閥排氣泄壓壓力鍋結構復雜的問題,提供一種壓力鍋排氣裝置及具有其的壓力鍋。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壓力鍋排氣裝置,其中,包括:

排氣組件,包括推板連桿以及浮子,所述推板連桿具有限制和允許所述浮子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以及,

控制組件,用于控制所述推板連桿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間移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控制組件包括:

杠桿元件,包括第一力臂以及第二力臂,所述第二力臂與所述推板連桿在水平投影上抵接或部分重合;

排氣按鍵,用于按壓所述第一力臂,使所述第二力臂翹起;以及,

連桿復位件,用于對所述推板連桿施加向杠桿元件方向移動的作用力,當所述第二力臂翹起并壓在所述推板連桿上時,所述推板連桿處于第一工位,當所述第二力臂與所述推板連桿(210)之間無相互作用力或抵接在所述推板連桿的端部時,所述推板連桿處于第二工位。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力臂與所述推板連桿(210)之間無相互作用力時,所述推板連桿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二力臂上方。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力臂的端面與所述推板連桿相對位置設置有與所述推板連桿匹配的限位槽。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向所述推板連桿方向傾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杠桿元件可移動地安裝于壓力鍋中;

所述控制組件還包括:

復位按鍵,用于按壓所述第一力臂,使所述杠桿元件向遠離所述推板連桿方向移動;以及,

杠桿復位件,用于對所述杠桿元件施加向所述推板連桿方向移動的作用力。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杠桿元件在所述第一力臂與所述第二力臂之間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可移動地安裝于壓力鍋的導軌中,所述導軌的長度大于所述轉軸的直徑。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杠桿元件在所述第一力臂與所述第二力臂之間設置有導槽,所述導槽安裝于壓力鍋的導軸上,所述導槽的長度大于所述導軸的直徑。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力臂相對于所述復位按鍵的復位接觸面為斜面,所述復位接觸面使所述復位按鍵的按壓力產生向遠離推板連桿方向的分力。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復位按鍵包括復位頂桿,所述復位按鍵按壓時所述復位頂桿與所述復位接觸面接觸,所述復位頂桿與所述復位接觸面接觸的接觸處具有與所述復位接觸面匹配的頂桿斜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杠桿元件設置有復位件連接部,所述杠桿復位件的一端連接在所述復位件連接部上,所述杠桿復位件的另一端連接在壓力鍋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復位連接部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力臂上并傾向所述第一力臂方向的凸緣或凹槽;

所述杠桿復位件為彈性件,所述杠桿復位件的一端套設于所述凸緣上或安裝于所述凹槽中,所述杠桿復位件的另一端連接在壓力鍋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推板連桿開設有通孔,

當所述推板連桿處于第二工位時,所述通孔與所述浮子位置相對,允許所述浮子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

當所述推板連桿處于第一工位時,所述通孔與所述浮子位置錯開,限制所述浮子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推板連桿包括第一桿臂,當所述推板連桿處于第一工位時,所述第一桿臂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力臂下方并支撐所述第二力臂,所述第一桿臂與所述連桿復位件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推板連桿包括第一桿臂以及第二桿臂,所述第一桿臂與所述第二桿臂直接連接或間接連接,所述第二桿臂具有能夠與壓力鍋鍋牙(330)接觸的接觸部;

當所述推板連桿處于第一工位時,所述第一桿臂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力臂下方并支撐所述第二力臂,旋轉壓力鍋鍋蓋,所述接觸部與所述鍋牙接觸,推動所述推板連桿向遠離所述杠桿元件方向移動,所述第二利弊從所述第一桿臂的第一端上脫落下移。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接觸部突出于所述第二桿臂。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壓力鍋,其中,所述壓力鍋包括如上所述的壓力鍋排氣裝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壓力鍋排氣裝置設置在所述壓力鍋的鍋蓋上,所述壓力鍋的鍋蓋上設置有導軌,所述導軌用于容納所述壓力鍋排氣裝置的杠桿元件的轉軸。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壓力鍋排氣裝置設置在所述壓力鍋的鍋蓋上,所述壓力鍋的鍋蓋上設置有導軸,所述導軸嵌入或穿設于所述壓力鍋排氣裝置的導槽中。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壓力鍋排氣裝置設置在所述壓力鍋的鍋蓋上,所述壓力鍋的鍋蓋上設置有導向槽,所述推板連桿通過所述導向槽在在第一工位與第二工位之間移動。

上述壓力鍋排氣裝置,控制組件控制排氣組件的推板連桿移動,能夠使推板連桿在限制浮子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的第一工位以及允許浮子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的第二工位之間移動,當推板連桿處于第一工位時,浮子不能在壓力鍋內的壓力作用下浮起堵塞壓力鍋排氣通道,使壓力鍋能夠通過該排氣通道持續排氣,達到能夠無壓烹飪效果。本發明的壓力鍋排氣裝置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壓力鍋排氣裝置的推板連桿處于避讓浮子位置狀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壓力鍋排氣裝置的推板連桿處于限制浮子位置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壓力鍋排氣裝置的排氣按鍵以及復位按鍵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壓力鍋排氣裝置的杠桿元件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壓力鍋排氣裝置的排氣按鍵、復位按鍵與杠桿元件相對位置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壓力鍋的鍋蓋示意圖;

圖7為圖6所示的壓力鍋的鍋蓋的仰視圖;

圖8為圖7中杠桿元件處放大視圖;

圖9為本發明壓力鍋(去掉面蓋)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壓力鍋(去掉面蓋)旋轉開蓋示意圖;

其中,

100-控制組件;

110-杠桿元件;111-轉軸;112-第一力臂;113-第二力臂;114-限位槽;115-復位件連接部;116-復位接觸面;117-復位凸臺;

120-排氣按鍵;121-排氣按壓部;122-排氣頂柱;

130-連桿復位件;

140-復位按鍵;141-復位按壓部;142-復位頂桿;143-復位頂柱;144-按鍵復位件;

150-杠桿復位件;

200-排氣組件;210-推板連桿;211-通孔;220-浮子;221-排氣通道;

300-鍋蓋;310-加強筋;311-導軌;320-導向槽;330-鍋牙。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壓力鍋排氣裝置及具有其的壓力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請參閱圖1至圖10所示,本發明的壓力鍋排氣裝置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包括排氣組件200和控制組件100。

其中,排氣組件200包括推板連桿210以及浮子220,推板連桿210具有限制和允許浮子220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其中,推板連桿210限制浮子220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為第一工位,推板連桿210允許浮子220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為第二工位。

浮子220能夠與壓力鍋的排氣通道221配合,當壓力鍋內的壓力小于一定值時,壓力不足以將浮子220頂起,壓力鍋鍋內的氣體通過排氣通道221排出;當壓力鍋內的壓力大于一定值時,壓力鍋內的壓力克服浮子220的重力將浮子220頂起,實現密封排氣通道221。本申請中利用推板連桿210,當壓力鍋內的壓力大于一定值時,能夠通過使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一工位,限制浮子220升起,從而能夠通過排氣通道221持續排氣,為壓力鍋提供一種無壓烹飪方式。

其中,控制組件100包括杠桿元件110、排氣按鍵120、復位按鍵140、杠桿復位件150以及連桿復位件130。控制組件100用于控制推板連桿210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間移動。即利用控制推板連桿210與浮子220的相對位置,控制壓力鍋的工作模式能夠在以下兩種工作模式之間切換。

無壓烹飪模式-利用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一工位,限制浮子220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利用與浮子220匹配的排氣通道221持續排氣的無壓烹飪模式。

高壓烹飪模式-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二工位,允許浮子220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使浮子220能夠在壓力鍋內的壓力作用下正常升起,利用浮子220密封排氣通道221的高壓烹飪模式。

控制組件100控制排氣組件200的推板連桿210移動,能夠使推板連桿210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間移動,當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一工位時,浮子220不能在壓力鍋內的壓力作用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使壓力鍋能夠通過該排氣通道221持續排氣,達到能夠無壓烹飪效果。

本發明的壓力鍋排氣裝置結構簡單可靠,生產裝配效率提高,成本較低。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在推板連桿210開設有通孔211,通孔211的大小與浮子220的大小匹配,推板連桿210利用通孔211避讓浮子220,當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一工位時,通孔211隨推板連桿210移動至與浮子220位置相錯開,浮子220不夠通過通孔211順利升起,推板連桿210壓住浮子220、限制浮子220在壓力鍋內的壓力作用下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當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二工位時,通孔211隨推板連桿210移動至與浮子220位置相對應位置,允許浮子220通過通孔211順利升起,推板連桿210避讓浮子220、允許浮子220在壓力鍋內的壓力作用下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

在其他實施例中,推板連桿210也可以是其他避讓浮子220的方式,例如,推板連桿210上設置有限制部。在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一工位時,限制部位于浮子220位置上方,限制浮子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在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二工位時,限制部避開浮子220位置上方,允許浮子220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其中,限制部可以獨立設置在推板連桿210上,也可以是推板連桿210的一部分,具體的,限制部的結構以及位置可以根據排氣裝置的其他部件結構做相應的變化,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控制組件100設置有杠桿元件110、排氣按鍵120以及連桿復位件130。杠桿元件110具有兩個力臂,其中,兩個力臂分別為第一力臂112以及第二力臂113。排氣按鍵120用于按壓第一力臂112,使第二力臂113翹起。連桿復位件130用于對推板連桿210施加向杠桿元件110方向移動的作用力。

本發明的壓力鍋排氣裝置一種可選實施方式是:第二力臂113與推板連桿210在水平投影上抵接或部分重合。連桿復位件130作用于推板連桿210,使推板連桿210的一端抵接在第二力臂113上,連桿復位件130與第二力臂113共同使推板連桿210受力平衡,使推板連桿處于第二工位;當按壓第一力臂112使第二力臂113翹起時,推板連桿210在連桿復位件130的作用下向杠桿元件110方向移動,推板連桿220上的通孔211與浮子220位置錯開,限制浮子220在壓力鍋內的壓力作用下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當施加于第一力臂112上的作用力消失時,推板連桿210位于第二力臂113下方并支撐第二力臂113,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一工位。

請繼續參閱圖1所示,當未按壓排氣按鍵120時,連桿復位件130向推板連桿210施加向杠桿元件110方向移動的作用力。當杠桿元件110的第二力臂113未翹起時,第二力臂113位于推板連桿210的移動路徑上,因此推板連桿210的端部抵接在第二力臂113上,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二工位。此時,通孔211與浮子220位置相對應,允許浮子220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浮子220能夠在壓力鍋內壓力的作用下正常升起,壓力鍋能夠進入高壓烹飪模式。

請繼續參閱圖2所示,當按壓排氣按鍵120時,壓力鍋能夠由高壓烹飪模式進入無壓烹飪模式。具體的,第二力臂113在排氣按鍵120的作用下翹起,推板連桿210在連桿復位件130的作用下向杠桿元件110方向移動,推板連桿210的端部位于第二力臂113下方,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一工位。此時,一方面,通孔211與浮子220位置相錯開,限制浮子220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浮子220不能在壓力鍋內壓力的作用下正常升起,壓力鍋能夠進入無壓烹飪模式。

本發明的壓力鍋排氣裝置另一種可選實施方式是:第二力臂113與推板連桿210在水平投影上部分重合。推板連桿210的一端位于第二力臂113上方,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二工位,此時推板連桿210與第二力臂113之間可接觸,也可具有一定的間隙。當按壓第一力臂112使第二力臂113翹起時,第二力臂113越過推板連桿210的端部移動至推板連桿210上方,第二力臂113翹起過程中與推板連桿210的端部接觸并施加一定的瞬時作用力,推板連桿210向遠離杠桿元件110方向移動使第二力臂113順利翹起,當第二力臂113越過推板連桿210端部時,推板連桿210在連桿復位件的作用下向杠桿元件方向移動復位;當施加于第一力臂112上的作用力消失時,推板連桿210位于第二力臂113下方并支撐第二力臂113,第二力臂113使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一工位,推板連桿210在第二力臂113的壓力作用下使通孔211與浮子220位置錯開或使通孔211傾斜,限制浮子220在壓力鍋內的壓力作用下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一工位。

請繼續參閱圖1所示,當未按壓排氣按鍵120時,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二工位,此時推板連桿210的一端位于第二力臂113的上方,杠桿元件110的第二力臂113未翹起,推板連桿210的一端位于第二力臂113的移動路徑上。此時,通孔211與浮子220位置相對應,允許浮子220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浮子220能夠在壓力鍋內壓力的作用下正常升起,壓力鍋能夠進入高壓烹飪模式。

請繼續參閱圖2所示,當按壓排氣按鍵120時,壓力鍋能夠由高壓烹飪模式進入無壓烹飪模式。具體的,第二力臂113在排氣按鍵120的作用下翹起,第二力臂113越過推板連桿210的端部移動至推板連桿210上方,第二力臂113翹起過程中與推板連桿210的端部接觸并施加一定的瞬時作用力,推板連桿210向遠離杠桿元件110方向移動使第二力臂113順利翹起,當第二力臂113越過推板連桿210端部時,推板連桿210在連桿復位件的作用下向杠桿元件方向移動復位;當施加于第一力臂112上的作用力消失時,推板連桿位于第二力臂下方并支撐第二力臂113,推板連桿210在第二力臂的壓力作用下使通孔211與浮子220位置錯開或使通孔211傾斜,限制浮子220在壓力鍋內的壓力作用下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浮子220不能在壓力鍋內壓力的作用下正常升起,壓力鍋能夠進入無壓烹飪模式,使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一工位。

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請繼續參閱圖3所示,排氣按鍵120包括排氣按壓部121以及排氣頂柱122,通過按壓排氣按壓部121能夠使與排氣按壓部121連接的排氣頂柱122下移,排氣頂柱122抵在第一力臂112上并將按壓力傳遞至第一力臂112,第一力臂112下移從而第二力臂113能夠翹起。

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請繼續參閱圖4所示,第二力臂113的端面與推板連桿210相對位置設置有限位槽114,限位槽114用于容納推板連桿210的一端,用于在推板連桿210與第二力臂113的端面抵接時限制推板連桿210與第二力臂113端面的相對位置,避免其相互作用時發生錯位。

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請繼續參閱圖4所示,第二力臂113的端面與推板連桿210相對位置設置有限位槽114,限位槽114用于容納推板連桿210的一端,用于第二力臂113翹起越過推板連桿210的一端時限制推板連桿210與第二力臂113端面的相對位置,避免其相互作用時發生錯位。

進一步的,限位槽114具有底面、圍繞底面設置的后壁以及兩個側壁。優選的,后壁以及側壁突出于第二力臂113,以避免推板連桿210在連桿復位件130的作用下與第二力臂113的端面發生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錯位。更優選的,底面向推板連桿210方向傾斜,當第二力臂113在排氣按鍵120的作用下翹起時,由于限位槽114的底面向推板連桿210方向傾斜,一方面能夠向推板連桿210施加一個遠離杠桿元件110的作用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避讓推板連桿210,從而使第二力臂113順利翹起。

在發明實施例中,提供了兩種壓力鍋由無壓烹飪模式復位至高壓烹飪模式的復位實施方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兩種復位實施方式可以結合實施,也可以分別單獨實施。優選的,采用兩種復位方式結合實施,在使用過程中既可以通過復位按鍵140恢復至高壓烹飪方式,又可以通過開蓋恢復至高壓烹飪方式,使用時更加便利。

第一種可選復位方式是:控制組件100設置有復位按鍵140以及杠桿復位件150。其中,杠桿元件110可移動地安裝于壓力鍋中。復位按鍵140用于按壓第一力臂112,使杠桿元件110向遠離推板連桿210方向移動。杠桿復位件150用于對杠桿元件110施加向推板連桿210方向移動的作用力。

請繼續參閱圖1以及圖2所示,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一工位,推板連桿210在連桿復位件130的作用下使通孔211與浮子220位置錯開,當按壓復位按鍵140時,杠桿元件110在復位按鍵140的作用下向遠離推板連桿210方向移動,杠桿元件110移動至釋放復位按鍵140后,至少第二力臂113能避讓推板連桿210順利回落位置,即第二力臂113回落后與推板連桿抵接;釋放復位按鍵140時,杠桿元件110在杠桿復位件150的作用下向推板連桿210方向移動,同時第二力臂113回落。第二力臂113端面的限位槽114與推板連桿210抵接并帶動推板連桿210克服連桿復位件130的作用力繼續向原方向移動,直至移動至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二工位,此時,通孔211與浮子220位置相對,允許浮子220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浮子220能夠在壓力鍋內壓力的作用下正常升起,壓力鍋能夠進入高壓烹飪模式。

需要說明的是,杠桿復位件150以及連桿復位件130為能夠提供作用力的裝置,并且杠桿復位件150提供的使杠桿元件110向推板連桿210方向移動的作用力大于連桿復位件130提供的使連桿復位件130向杠桿元件移動的作用力。

請繼續參閱圖1以及圖2所示,作為另一種可選實施方式,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一工位,推板連桿210在第二力臂113的壓力作用下使通孔211與浮子220位置錯開或通孔211傾斜,當按壓復位按鍵140時,杠桿元件110在復位按鍵140的作用下向遠離推板連桿210方向移動,杠桿元件110移動至釋放復位按鍵140后,至少第二力臂113能避讓推板連桿210順利回落位置,即第二力臂113回落后位于推板連桿210下方;釋放復位按鍵140時,杠桿元件110在杠桿復位件150的作用下向推板連桿方向移動,同時第二力臂113回落。第二力臂113位于推板連桿210下方,不再對推板連桿施加壓力,推板連桿210復位至第二工位,此時,通孔211與浮子220位置相對,允許浮子220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浮子220能夠在壓力鍋內壓力的作用下正常升起,壓力鍋能夠進入高壓烹飪模式。

作為可選實施方式,其中,第二力臂113回落可以是在自身重力的重用下回落,也可以是在杠桿復位件150的作用下回落。

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杠桿元件110在第一力臂112與第二力臂113之間設置有轉軸111,轉軸111作為杠桿元件110的轉動支點,相應地,壓力鍋具有導軌311,導軌311的長度大于轉軸111的直徑,轉軸111可移動地安裝于壓力鍋的導軌311中。杠桿元件110不僅能夠通過轉軸111相對于導軌311轉動實現第一力臂112下壓以及第二力臂113翹起,還能夠通過轉軸111相對于導軌311在導軌311長度方向移動,從而能夠實現杠桿元件110整體相對于壓力鍋向推板連桿210方向移動或向遠離推板連桿210方向移動。其中,導軌311可以是長橢圓形的孔洞,也可以是類似于火車軌道鋼軌的結構,也可以是工字型的軌道結構。

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杠桿元件110在第一力臂112與第二力臂113之間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轉軸111,相應地,壓力鍋具有對稱設置有兩個導軌311,兩個導軌311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以容納杠桿元件110。

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杠桿元件110在第一力臂112與第二力臂113之間設置有導槽,相應地,壓力鍋具有導軸,導槽的長度大于導軸的直徑,導槽可移動地套設在導軸上。杠桿元件110不僅能夠通過導槽相對于導軸轉動實現第一力臂112下壓以及第二力臂113翹起,還能夠通過導槽相對于導軸在導槽長度方向移動,從而能夠實現杠桿元件110整體相對于壓力鍋向推板連桿210方向或遠離推板連桿210方向移動。

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杠桿元件110在第一力臂112與第二力臂113之間對稱地設置有兩個導槽,相應地,壓力鍋具有對稱設置的兩個導軸,兩個導軸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以容納杠桿元件110。

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杠桿元件110在第一力臂112與第二力臂113之間的轉動支點處設置的導槽貫通杠桿元件110,相應地,壓力鍋的導軸能夠穿過導槽固定在壓力鍋上,導槽與導軸之間既能發生相對轉動,也能發生沿導槽長度方向的相對移動。

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請繼續參閱圖4所示,第一力臂112相對于復位按鍵140的復位接觸面116為斜面,復位接觸面116使復位按鍵140的按壓力產生向遠離推板連桿210方向的分力。

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復位接觸面116可以是突出于第一力臂112設置的斜凸面,也可以是凹陷于第一力臂112內的斜槽。

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請繼續參閱圖3所示,復位按鍵140設置有復位按壓部141以及復位頂桿142。通過按壓復位按壓部141能夠使與復位按壓部141連接的復位頂桿142下移,復位頂桿142與復位接觸面116接觸,復位頂桿142與復位接觸面116接觸的接觸處具有與復位接觸面116匹配的頂桿斜面。

當按壓復位按鍵140時,復位頂桿142的頂桿斜面與復位接觸面116接觸,在按壓力的作用下不斷沿復位接觸面116下滑,使杠桿元件110整體向遠離推板連桿210方向移動。

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請繼續參閱圖3所示,復位按鍵140設置有復位頂柱143,通過按壓復位按壓部141能夠使與復位按壓部141連接的復位頂柱143下移,復位頂柱143抵在第一力臂112上并將按壓力傳遞至第一力臂112。在杠桿元件110在復位頂桿142作用下遠離推板連桿210方向移動的同時保持第二力臂113處于翹起狀態,能夠減小第二力臂113與推板連桿210之間的摩擦力,減小杠桿元件110向遠離推板連桿210方向移動的阻力。

相應的,杠桿元件110的第一力臂112與復位頂柱143對應位置設置有復位凸臺117。按壓復位按鍵140時,當復位頂桿142沿第一力臂112的復位接觸面116下滑時,復位頂柱143同時按下復位凸臺117,保持杠桿元件110的第一力臂112下壓狀態。

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請繼續參閱圖3所示,復位按鍵140設置有按鍵復位件144,當壓力鍋排氣裝置安裝于壓力鍋上時,按鍵復位件144的一端連接在復位按壓部141上,另一端抵接在壓力鍋上,按鍵復位件144用于對復位按鍵140部施作用力,使復位按壓部141在被釋放后能夠及時復位,復位后的復位按壓部141帶動復位頂桿142以及復位頂柱143復位,避免復位頂桿142以及復位頂柱143阻礙杠桿元件110向推板連桿210方向移動。

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杠桿元件110設置有復位件連接部115。杠桿復位件150的一端連接在復位件連接部115上,另一端連接在壓力鍋上,對杠桿元件110施加向推板連桿210方向移動的作用力。

需要說明的是,杠桿復位件150與復位件連接部115以及壓力鍋的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活動連接。

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復位連接部為設置在第二力臂113上并傾向第一力臂112方向的凸緣或凹槽。杠桿復位件150為彈性件,例如可以是彈片或彈簧,杠桿復位件150的一端套設于凸緣上或安裝于凹槽中,另一端連接在壓力鍋上。杠桿復位件150在第二力臂113翹起時產生形變,并依靠形變對杠桿元件110施加一定大小的作用力,其中,由于復位連接部傾向第一力臂112方向,因此,杠桿復位件150對杠桿元件110施加的力具有向推板連桿210方向作用的分力以及阻礙第二力臂113翹起的分力。

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當按壓復位按鍵140時,杠桿元件110在復位按鍵140的作用下向遠離推板連桿210方向移動;釋放復位按鍵140時,杠桿元件110在杠桿復位件150的作用下向推板連桿210方向移動,同時第二力臂113在杠桿復位件150的作用下回落,第二力臂113端面的限位槽114與推板連桿210抵接并帶動推板連桿210克服連桿復位件130的作用力繼續向推板連桿210方向移動,直至移動至推板連桿210位于第二工位,此時,通孔211與浮子220位置相對,推板連桿210允許浮子220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浮子220能夠在壓力鍋內壓力的作用下正常升起,壓力鍋能夠進入高壓烹飪模式。

作為另一種可選實施方式,當按壓復位按鍵140時,杠桿元件110在復位按鍵140的作用下向遠離推板連桿210方向移動;釋放復位按鍵140時,杠桿元件110在杠桿復位件150的作用下向推板連桿210方向移動,同時第二力臂113在杠桿復位件150的作用下回落,即第二力臂113回落后位于推板連桿210下方;釋放復位按鍵140時,杠桿元件110在杠桿復位件150的作用下向推板連桿方向移動,同時第二力臂113回落。第二力臂113位于推板連桿210下方,不再對推板連桿施加壓力,推板連桿210復位至第二工位,此時,通孔211與浮子220位置相對,允許浮子220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浮子220能夠在壓力鍋內壓力的作用下正常升起,壓力鍋能夠進入高壓烹飪模式。

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連桿復位件130為彈性件,連桿復位件130的一端連接在推板連桿210上,另一端連接在壓力鍋上,對推板連桿210施加向杠桿元件110方向移動的作用力。

需要說明的是,連桿復位件130與推板連桿210以及壓力鍋的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活動連接。

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推板連桿210具有第一桿臂,第一桿臂的第一端面用于抵接在第二力臂113的端面上,第一桿臂與連桿復位件130連接。優選的,第一桿臂的第二端面與連桿復位件130連接。當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二工位時,第一桿臂的第一端面抵接在第二力臂113的限位槽114上,連桿復位件130具有彈性形變,依靠連桿復位件130的彈性形變對第一桿臂施加向杠桿元件110方向移動的作用力;當第二力臂113翹起時,第一桿臂不再受到第二力臂113的阻力從而能夠在連桿復位件130的作用下向杠桿元件110方向移動,使推板連桿210移動至第一工位,此時,通孔211隨推板連桿210移動與浮子220位置錯開,推板連桿210壓住浮子220、限制浮子220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浮子220不能夠在壓力鍋內的壓力作用下升起。

進一步的,作為另一種可選實施方式,推板連桿210具有第一桿臂,第一桿臂的第一端用于與第二力臂113相互作用并支撐第二力臂113,第一桿臂與連桿復位件130連接。優選的,第一桿臂的第二端面與連桿復位件130連接。當推板連桿210處于第二工位時,第一桿臂的第一端位于第二力臂113上方;當第二力臂113翹起時,第二力臂113越過推板連桿210的端部移動至推板連桿210上方,第二力臂113翹起過程中與推板連桿210的端部接觸并施加一定的瞬時作用力,推板連桿210向遠離杠桿元件110方向移動使第二力臂113順利翹起,當第二力臂113越過推板連桿210端部時,推板連桿210在連桿復位件的作用下向杠桿元件方向移動復位;當施加于第一力臂112上的作用力消失時,推板連桿位于第二力臂下方并支撐第二力臂113,第二力臂113使推板連桿處于第一工位,推板連桿210在第二力臂113的壓力作用下使通孔211與浮子220位置錯開或使通孔211傾斜,限制浮子220在壓力鍋內的壓力作用下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浮子220不能夠在壓力鍋內的壓力作用下升起。

第二種可選復位方式是:推板連桿210設置有第一桿臂以及第二桿臂,第一桿臂與第二桿臂可以直接相互連接,也可以通過中間件間接相互連接。第一桿臂的第一端面用于抵接在第二力臂113端面的限位槽114上,第一桿臂的第二端面與第二桿臂直接連接或間接連接。第二桿臂具有能夠與壓力鍋鍋牙接觸的接觸部。優選的,接觸部凸出于第二桿臂。

請繼續參閱圖9和圖10所示,當壓力鍋排氣裝置處于無壓烹飪模式時,推板連桿210位于第一工位,第二力臂113翹起,第一桿臂的第一端(即具有第一端面的一端)位于第二力臂113的下方。旋轉壓力鍋鍋蓋時(如圖10中箭頭方向),第二桿臂的接觸部與壓力鍋鍋身上的鍋牙330接觸,鍋牙330推動第二桿臂,使第二桿臂克服連桿向復位件130作用力方向移動,從而推板連桿210整體向遠離杠桿元件110方向移動;與此同時,推板連桿210帶動第二桿臂第一端從第二力臂113下方脫離,第二力臂113能夠回落。即通過旋轉開蓋,能夠使壓力鍋排氣裝置復位至高壓烹飪模式。

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旋轉壓力鍋鍋蓋時(如圖10中箭頭方向),第二桿臂的接觸部與壓力鍋鍋身上的鍋牙330接觸,鍋牙330推動第二桿臂,使第二桿臂克服連桿向復位件130作用力方向移動,從而推板連桿210整體向遠離杠桿元件110方向移動,直至移動至推板連桿210位于第二工位,此時,推板連桿210上的通孔211與浮子220位置相對,允許浮子220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浮子220能夠在壓力鍋內壓力的作用下正常升起,壓力鍋能夠進入高壓烹飪模式。

請繼續參閱圖6至10所示,本發明的壓力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包括鍋蓋300、鍋身以及上述壓力鍋排氣裝置。具體的,壓力鍋可以是電壓力鍋,也可以是利用明火或電磁爐加熱的普通壓力鍋。

其中,鍋蓋300包括疊設的面蓋以及鋼蓋,上述壓力鍋排氣裝置的排氣按壓部121以及復位按壓部141設置在面蓋外,其余部件設置在面蓋與鋼蓋之間。

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鍋蓋300還包括內蓋,內蓋設置在面蓋與鋼蓋之間,上述壓力鍋排氣裝置除排氣按壓部121和復位按壓部141外,其余部件設置在內蓋與鋼蓋之間。

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面蓋或內蓋下部設置有導向槽320,推板連桿210通過導向槽320在在第一工位與第二工位之間移動。

鍋蓋300上設置有排氣通道221,浮子220能夠與該排氣通道221配合,當壓力鍋內的壓力小于一定值時,壓力不足以將浮子220頂起,壓力鍋鍋內的氣體通過排氣通道221排出;當壓力鍋處于高壓烹飪模式時,鍋內的壓力大于一定值,壓力鍋內的壓力克服浮子220的重力將浮子220頂起,上述壓力鍋排氣裝置的推板連桿210位于第二工位,允許浮子220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實現密封排氣通道221;當壓力鍋處于無壓烹飪模式時,上述壓力鍋排氣裝置的推板連桿210位于第一工位,浮子220受到推板連桿210的限制,限制浮子220向封閉壓力鍋排氣通道的位置處移動,從而能夠通過排氣通道221持續排氣。

本發明的壓力鍋具有雙模式雙復位功能,能夠通過按壓排氣按鍵120以及復位按鍵140在無壓烹飪模式與高壓烹飪模式之間切換,使用極其便利。此外,還能夠通過旋轉開蓋取消無壓烹飪模式,避免使用無壓烹飪模式后忘記取消影響下次使用壓力鍋。

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壓力鍋的鍋蓋300上設置有導軌311,導軌311用于容納所述壓力鍋排氣裝置的杠桿元件110的轉軸111。

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壓力鍋的鍋蓋300上設置有導軸,導軸嵌入或穿設于壓力鍋排氣裝置的導槽中。

作為一種可選實施方式,鍋蓋300上設置有加強筋310,導軌311設置在加強筋310上。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相反,當元件被稱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時,不存在中間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在本發明描述中,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