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廚房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洗菜瀝水籃。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從而對健康的要求也逐漸提高,而蔬菜或者水果是生活中不可少的物品,現在蔬菜或者水果在清洗后,都是直接使用,使得表面的水分四處灑落,因此瀝水籃應運而生,目前的瀝水籃在使用時,會使得水分四濺,還需要將瀝水籃放置到容器上,使得其使用不便,因此,提出了一種洗菜瀝水籃。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洗菜瀝水籃。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設計一種洗菜瀝水籃,包括底座與籃體,所述底座上表面開設有弧形槽,且弧形槽兩側的底座上還分別安裝有支架板,兩個所述支架板相對內側的上方均安裝有鉸接座,所述籃體兩側均設置有套管,且套管內活動設置有U型拉桿,U型拉桿的兩端均固定設置有連接塊,且連接塊上開設有通孔,所述U型拉桿通過卡接機構活動設置在鉸接座上,且卡接機構貫穿連接塊上的通孔與鉸接座,所述弧形槽底部還設置有用于吸水的吸水海綿結構。
優選的,兩個所述支架板底部均安裝有卡板,且卡板上放置有防濺板,防濺板表面開設有多個貫穿防濺板的槽孔。
優選的,所述底座下表面設置有吸水層,且吸水層上設置有大吸盤與多個小吸盤,且多個小吸盤均勻的設置在大吸盤外側,所述底座兩側還設置有把手。
優選的,所述卡接機構包括銷軸與卡接座,銷軸插接在連接塊上的通孔與鉸接座內,且銷軸一端固定設置有卡塊,所述卡接座一側開設有與卡塊相配合的卡槽,且卡槽上端兩側的卡接座上均開設有槽道,槽道內設置有復位彈簧,且復位彈簧一端連接有限位塊,銷軸卡接在卡接座上。
優選的,所述弧形槽內底部一側連通有出水管,且出水管貫穿出底座,所述出水管的出口處設置有封塞。
優選的,所述籃體內底部設置有橡膠板,且橡膠板上開設有若干個用于出水的小孔。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洗菜瀝水籃,有益效果在于:該洗菜瀝水籃避免了直接滴落在底座上,從而四濺,且能夠將籃體隨意的取下,提高了使用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洗菜瀝水籃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洗菜瀝水籃的籃體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洗菜瀝水籃的底座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洗菜瀝水籃的卡接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101把手、102小吸盤、103大吸盤、104吸水層、2弧形槽、3卡板、4支架板、5籃體、6卡接機構、61銷軸、62卡塊、63卡接座、64卡槽、65復位彈簧、66限位塊、7鉸接座、8U型拉桿、9套管、10防濺板、11吸水海綿結構、12出水管、121封塞、13連接塊、131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4,一種洗菜瀝水籃,包括底座1與籃體5,能將蔬菜或者是水果放置到籃體5內,底座1上表面開設有弧形槽2,且弧形槽2兩側的底座1上還分別安裝有支架板4,兩個支架板4相對內側的上方均安裝有鉸接座7,籃體5兩側均設置有套管9,且套管9內活動設置有U型拉桿8,U型拉桿8的兩端均固定設置有連接塊13,且連接塊13上開設有通孔131,U型拉桿8通過卡接機構6活動設置在鉸接座7上,且卡接機構6貫穿連接塊13上的通孔131與鉸接座7,卡接機構6能夠將籃體5隨意的取下,能夠做到籃體5在底座1上側,從而將水分流入底座1的弧形槽2內,弧形槽2底部還設置有用于吸水的吸水海綿結構11,通過設置的吸水海綿結構11能夠在籃體5內的水分流下時,避免了直接滴落在底座1上,從而四濺。
兩個支架板4底部均安裝有卡板3,且卡板3上放置有防濺板10,防濺板10表面開設有多個貫穿防濺板10的槽孔,防濺板10具體為橡膠材料制成,當水流下時,能夠防止其四濺,而通過槽孔緩緩的流入弧形槽2。
底座1下表面設置有吸水層104,且吸水層104上設置有大吸盤103與多個小吸盤102,且多個小吸盤102均勻的設置在大吸盤103外側,底座1兩側還設置有把手101,實現了對瀝水籃位置限定,吸水層104具體為吸布,能夠實時對瀝水籃底部的水分進行吸收,把手101方便了瀝水籃的移動。
卡接機構6包括銷軸61與卡接座63,銷軸61插接在連接塊13上的通孔131與鉸接座7內,且銷軸61一端固定設置有卡塊62,卡接座63一側開設有與卡塊62相配合的卡槽64,且卡槽64上端兩側的卡接座63上均開設有槽道,槽道內設置有復位彈簧65,且復位彈簧65一端連接有限位塊66,銷軸61卡接在卡接座63上,通過設置的卡接機構6,方便了籃體5的拆卸。
弧形槽2內底部一側連通有出水管12,且出水管12貫穿出底座1,出水管12的出口處設置有封塞121,當弧形槽2內部的積水過多時,能夠直接通過出水管12進行排水,方便其的使用。
籃體5內底部設置有橡膠板,且橡膠板上開設有若干個用于出水的小孔,能夠減輕蔬菜或者是水果下端所受的壓力,防止了其被損傷。
以上,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