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快速制造涼白開的多功能加熱系統。
背景技術:
涼白開,是指水經過沸騰之后,然后讓其自然冷卻所得到的一種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白開水。
冬天常喝點涼白開則有預防感冒、咽喉炎的功效。為了得到涼白開,人們常常把燒開的自來水盛放在有蓋的干凈容器中,冷卻到25-30攝氏度,就成了涼白開水。開水自然冷卻后,水的密度、導電率等理化性能都會有所改變,其生物的活性要比自然水高出4-5倍,與活細胞膜里的水相似。因此易通過細胞膜被人體吸收,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量,改善免疫功能。若經常飲用涼白開,還可以預防感冒、咽喉炎和某些皮膚病。
但是,現有得到涼白開的方式較為單一,大多是通過飲水機或燒水壺將水燒開,然后自然冷卻,因此等待時間較長;同時,缺少合適的冷卻容器,使得水是直接暴露在空氣中的,容易滋生細菌和病毒,從而這類涼白開不適宜引用了。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制造涼白開方式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快速制造涼白開的多功能加熱系統。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快速制造涼白開的多功能加熱系統,包括進水機構、出水機構、加熱機構和儲水機構,所述的加熱機構開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出水機構包括涼白開出水嘴和熱水出水嘴;
所述的儲水機構包括用于儲藏涼白開的第一儲水膽和用于儲藏熱水的第二儲水膽,所述的第一儲水膽內設有冷熱交換管,所述冷熱交換管的一端與所述進水機構連通,另一端與所述加熱機構的進水口連通,所述加熱機構的出水口可與所述的第一儲水膽和/或第二儲水膽連通,所述的涼白開出水嘴與所述第一儲水膽連通,所述的熱水出水嘴與所述第二儲水膽連通,當冷水通過冷熱交換管時,所述第一儲水膽內的熱水與所述冷熱交換管內的冷水進行熱量交換。
進一步,所述的加熱機構包括水箱和加熱管,所述的水箱內設有冷水腔、熱水腔和平衡腔;
所述加熱機構的進水口設置在所述冷水腔的側面,所述冷水腔內開設有第一下水口,所述平衡腔的側壁上設有開設有導水管,所述導水管靠近平衡腔的側壁上開設有出水槽,還包括一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與所述的第一下水口連通,另一端與所述的導水管連通,所述的水泵可將冷水腔內的水抽至平衡腔中;
所述平衡腔內開設有第二下水口,所述第二下水口與所述加熱管的進水端連通,所述加熱管的出水端與所述熱水腔連通;
所述加熱機構的出水口設置在所述的熱水腔中。
進一步,還包括三通電磁閥,該三通電磁閥設有出口a、出口b及進口,所述的進口與所述熱水腔內的出水口連通,所述的出口a與所述的第一儲水膽連通,所述的出口b與所述的第二儲水膽連通。
進一步,所述的涼白開出水嘴與所述第一儲水膽之間設有第一電磁控制閥,所述的熱水出水嘴與所述第二儲水膽之間設有第二電磁控制閥。
進一步,所述的第二儲水膽上開設有排汽孔。
進一步,所述的第一儲水膽和第二儲水膽內均設有液位檢測裝置。
進一步,所述的熱水腔的上端設有一隔板,所述的水箱上設有上蓋板,所述的上蓋板與所述的隔板蓋合并形成一調節腔,所述的隔板上開設有進水孔和調節孔,所述的調節孔與所述的熱水腔連通,所述的進水孔與所述的導水管連通,所述導水管內的冷水可通過所述的調節腔進入到所述的熱水腔中。
進一步,所述的調節腔內設有一調節板,所述的水箱上端設有電機,所述的電機與所述的調節板連接,所述的電機控制所述的調節板堵住或打開所述的調節孔。
進一步,所述的第二儲水膽內設有保溫管。
進一步,所述的第一儲水膽和第二儲水膽內均設有NTC溫控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將冷熱交換原理運用在加熱系統中,可快速制造出涼白開,用戶可喝到開水、不同溫段熱水以及涼白開,并且在冷熱交換過程中提升冷水的溫度,從而可降低加熱管的功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原理圖。
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第一儲水膽的爆照圖。
圖4是第二儲水膽的爆照圖。
圖5是加熱機構的爆炸圖。
圖6是水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隔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照圖1~圖7,一種快速制造涼白開的多功能加熱系統,包括進水機構30、出水機構、加熱機構和儲水機構,所述的加熱機構開設有進水口1和出水口2,所述的出水機構包括涼白開出水嘴3和熱水出水嘴4;
所述的儲水機構包括用于儲藏涼白開的第一儲水膽5和用于儲藏熱水的第二儲水膽6,所述的第一儲水膽5內設有冷熱交換管7,所述冷熱交換管7的一端與所述進水機構30連通,另一端與所述加熱機構的進水口1連通,所述加熱機構的出水口2可與所述的第一儲水膽5和/或第二儲水膽6連通,所述的涼白開出水嘴3與所述第一儲水膽5連通,所述的熱水出水嘴4與所述第二儲水膽6連通,當冷水通過冷熱交換管7時,所述第一儲水膽5內的熱水與所述冷熱交換管7內的冷水進行熱量交換。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加熱機構包括水箱8和加熱管9,所述的水箱8內設有冷水腔10、熱水腔11和平衡腔12;所述加熱機構的進水口1設置在所述冷水腔10的側面,所述冷水腔10內開設有第一下水口13,所述平衡腔12的側壁上設有開設有導水管14,所述導水管14靠近平衡腔12的側壁上開設有出水槽15,還包括一水泵16,所述水泵16的一端與所述的第一下水口13連通,另一端與所述的導水管14連通,所述的水泵16可將冷水腔10內的水抽至平衡腔12中;所述平衡腔12內開設有第二下水口17,所述第二下水口17與所述加熱管9的進水端18連通,所述加熱管9的出水端與所述熱水腔11連通;所述加熱機構的出水口2設置在所述的熱水腔11中。
優選的,所述的熱水腔11的上端設有一隔板19,所述的水箱8上設有上蓋板20,所述的上蓋板20與所述的隔板19蓋合并形成一調節腔21,所述的隔板19上開設有進水孔22和調節孔23,所述的調節孔23與所述的熱水腔11連通,所述的進水孔22與所述的導水管14連通,所述導水管14內的冷水可通過所述的調節腔21進入到所述的熱水腔11中。所述的調節腔21內設有一調節板24,所述的水箱8上端設有電機25,所述的電機25與所述的調節板24連接,所述的電機25控制所述的調節板24堵住或打開所述的調節孔23。
優選的,還包括三通電磁閥,該三通電磁閥設有出口a、出口b及進口,所述的進口與所述熱水腔11內的出水口2連通,所述的出口a與所述的第一儲水膽5連通,所述的出口b與所述的第二儲水膽6連通。通過該三通電磁閥,可將熱水導向第一儲水膽5和第二儲水膽6中;另外,也可在熱水腔11中開設雙出口,分別連通第一儲水膽5和第二儲水膽6,且可在雙出口后設置電磁閥,從而控制水的進出和流量的大小;或者,在熱水腔11內設置單出口,連接其中一個儲水膽,并在兩個儲水膽之間設置連通管,可通過電磁閥控制,從而實現熱水腔11內的水先導入其中一個熱水膽,再通過這個熱水膽將水導向另外一個熱水膽中。其它類似的方案,在此不一一列舉。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涼白開出水嘴3與所述第一儲水膽5之間設有第一電磁控制閥26,所述的熱水出水嘴4與所述第二儲水膽6之間設有第二電磁控制閥27。通過電磁控制閥的作用,可打開或關閉出水嘴,并且可控制出水嘴的流量大小。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儲水膽6上開設有排汽孔28。由于經過加熱管9加熱的水溫度很高,同時會產生大量的蒸汽,高溫蒸汽會對第二儲水膽6造成很大的壓力,因此存在安全隱患。通過排汽孔28的作用,利于高溫蒸汽的排出,從而保證第二儲水膽6的穩定使用。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儲水膽5和第二儲水膽6內均設有液位檢測裝置29,便于監測和控制進水和出水的流量大小。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儲水膽6內設有保溫管31,便于對第二儲水膽6內的熱水進行保溫。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儲水膽5和第二儲水膽6內均設有NTC溫控器32。NTC溫控器32在不同的溫度下表現出不同的電阻值,具有靈敏度高、工作溫度范圍寬、穩定性好等諸多優點。
本發明使用時,冷水從進水機構30導入到冷熱交換管7中,接著冷水會先流入到水箱8的冷水腔10中,再通過水泵16將水抽至平衡腔12中,然后再導入到加熱管9中進行加熱,經過加熱后的熱水先是導入到水箱8的熱水腔11中,再分配到第一儲水膽5或是第二儲水膽6中。
另外,存放在第一儲水膽5中的熱水會和冷熱交換管7中不斷沖入的冷水進行熱量交換,從而使得第一儲水膽5中的熱水更加快速的冷卻為涼白開,且第一儲水膽5優選為密封罐體,從而可確保不會有細菌或者病毒產生,保存上更加安全衛生。同時,冷熱交換管7內的冷水會吸收熱量并提高水溫,從而可降低后續加熱管9的加熱功耗。
本發明還可以通過調節腔21和調節板24的作用,控制冷水和熱水的混合比例,從而實現輸出多溫段熱水的功能。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明做任何限制,凡是根據發明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