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客車窗體結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長途客車專用窗體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的長途客車大多已經更換成了全封閉車窗結構,這種全封閉車窗結構有其優點,如:可增加車體密封效果,降低車內空調系統運行成本;可避免高速行駛中旅客向窗外伸頭或伸手的危險等。但其也具有明顯的缺點,如:車內空氣流動差,極易誘發旅客的暈車狀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問題,旨在提供一種新式的長途客車專用窗體結構,實現既能避免高速行駛中旅客向窗外伸頭的危險,又能具備較好的隔噪、隔溫及通風效果,以此減輕旅客的暈車狀況。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長途客車專用窗體結構,包括有固定于窗框內的玻璃窗主體,其特殊之處在于:該玻璃窗主體是由外層玻璃和內層玻璃構成的雙層中空玻璃結構,外層玻璃與內層玻璃間還設置有方形阻隔帶,該方形阻隔帶分隔出有方形換氣腔,內層玻璃與外層玻璃上分別開設有連通換氣腔且相對設置的換氣口,換氣腔內設有可上下滑動以關閉或打開換氣口的阻風板;還設有控制阻風板在換氣層內升降的控制機構。
作為優選,上述控制機構包括有連接于阻風板下側與換氣腔底部間的彈簧、固定于阻風板內側并伸出內層玻璃的連桿、鉸接在連桿端部的拉動鎖扣及位于內層玻璃的透氣口下部內側的鎖鼻。
作為優選,內層玻璃上設有連通換氣層底部并傾斜向下設置的疏水孔,疏水口的出口處塞有塞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雙層中空玻璃結構的窗體可起到較好的隔噪、隔溫效果,避免車外噪音及夏日高溫加速車內旅客暈車的情況;窗體上設置用于實現通風換氣的換氣腔結構,旅客在有暈車感受時可通過拉下阻風板來通風換氣減緩暈車的痛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封閉狀態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封閉狀態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通風狀態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窗框、2外層玻璃、3內層玻璃、4中空腔、5換氣腔、6換氣口、7阻風板、8彈簧、9連桿、10拉動鎖扣、11鎖鼻、12疏水孔、16阻隔帶。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例。
如圖1所示,該實施例包括有固定于窗框1內的玻璃窗主體,玻璃窗主體是由外層玻璃2和內層玻璃3構成的雙層中空玻璃結構,外層玻璃與內層玻璃間還設置有方形阻隔帶16,該方形阻隔帶分隔出有方形換氣腔5,及四周的密封中空腔4,內層玻璃與外層玻璃上分別開設有連通換氣腔且相對設置的換氣口6,換氣腔內設有可上下滑動以關閉或打開換氣口的阻風板7;還設有控制阻風板在換氣腔內升降的控制機構,該控制機構包括有連接于阻風板下側與換氣層底部間的彈簧8、固定于阻風板內側并伸出內層玻璃的連桿9、鉸接在連桿端部的拉動鎖扣10及位于內層玻璃的換氣口下部內側的鎖鼻11。
上述結構中,當遇到下雨天,雨水容易通過換氣口進入換氣腔,影響阻風板及彈簧的使用壽命,為此,在內層玻璃上還設有連通換氣腔底部并傾斜向下設置的疏水孔12,該疏水孔的出口處塞有塞子;當換氣腔進入雨水時,可拔出塞子,使換氣腔內的雨水通過該疏水孔疏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