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家居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調節多功能治療枕。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越來越不愛活動,白天不是在電腦伏案就是低頭用手機平板,晚上躺著看電視或看書,這樣的習慣正在悄悄地改變頸椎正常生理曲線,甚至造成頸椎反弓。在現有的按摩枕在進行使用時,無法真正對人體頸部生理曲度進行保護與治療,尤其是半數以上頸椎病均由頸曲變直或反曲引起的,但現有的按摩枕無法真正實現上述功能,同時現有的按摩枕不能夠實現長度與高度的調節,不能夠適應不同人群,適應能力較差,亟待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可調節多功能治療枕,其長度與高度都可以根據需要隨意調節,大大增加其適用范圍,其實用性更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含頸部枕芯、肩部枕芯、彈性外包層;頸部枕芯的兩側分別設有肩部枕芯,且頸部枕芯和肩部枕芯均設置于彈性外包層的內部,所述的肩部枕芯的前側設有肩部卡槽;它還包含頸部調節機構,所述的頸部調節機構由一號圓筒、二號圓筒、螺紋傳動軸、彈性履帶、旋轉電機構成;所述的頸部調節機構設置在頸部枕芯的內部槽體內,其中一號圓筒與二號圓筒之間通過彈性履帶連接,且一號圓筒固定于頸部枕芯的前側,二號圓筒活動設置于頸部枕芯的后側,螺紋傳動軸的一端穿過一號圓筒后,通過端部的限位片活動限位在一號圓筒內,螺紋傳動軸的另一端穿過二號圓筒后,與旋轉電機的傳動軸連接,且螺紋傳動軸旋接在二號圓筒內的螺紋套筒內;所述的旋轉電機設置在頸部枕芯的后側;所述的一號圓筒的直徑大于二號圓筒的直徑。
進一步地,所述的彈性履帶與頸部枕芯之間的空隙處均填設有內部填充物。
進一步地,所述的一號圓筒、二號圓筒以及彈性履帶的左右兩側均卡設在頸部枕芯左右兩側的凹槽內。
進一步地,所述的肩部枕芯由底部枕芯、頂部枕芯和升降電機構成;底部枕芯的上部設有頂部枕芯,所述的升降電機嵌設在底部枕芯內,且其傳動軸與頂部枕芯下部的槽體連接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的頸部枕芯的后側設有斜面防滑塊,所述的旋轉電機嵌設在斜面防滑塊內。
進一步地,所述的頸部枕芯的前部上表面設有數個按摩片,數個按摩片均通過其下方的轉軸16固定在頸部枕芯的槽體內,按摩片設置于彈性履帶的上表面,轉軸16的頂部穿過彈性履帶與按摩片連接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的按摩片的上表面設有數個按摩滾珠。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明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所述的可調節多功能治療枕,其長度與高度都可以根據需要隨意調節,大大增加其適用范圍,其實用性更強,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中頸部調節機構的側視圖。
圖4是本發明中按摩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中肩部枕芯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中肩部枕芯調高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頸部枕芯1、凹槽1-1、肩部枕芯2、彈性外包層3、肩部卡槽4、一號圓筒5、二號圓筒6、螺紋傳動軸7、彈性履帶8、旋轉電機9、底部枕芯10、頂部枕芯11、槽體11-1、升降電機12、限位片13、螺紋套筒14、按摩片15、轉軸16、按摩滾珠17、斜面防滑塊1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參看如圖1-圖6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含頸部枕芯1、肩部枕芯2、彈性外包層3;頸部枕芯1的兩側分別設有肩部枕芯2,且頸部枕芯1和肩部枕芯2均設置于彈性外包層3的內部,所述的肩部枕芯2的前側設有肩部卡槽4;它還包含頸部調節機構,所述的頸部調節機構由一號圓筒5、二號圓筒6、螺紋傳動軸7、彈性履帶8、旋轉電機9構成;所述的頸部調節機構設置在頸部枕芯1的內部槽體內,其中一號圓筒5與二號圓筒6之間通過彈性履帶8連接,且一號圓筒5通過膠固定設置于頸部枕芯1的前側,二號圓筒6活動設置于頸部枕芯1的后側,螺紋傳動軸7的一端穿過一號圓筒5后,通過端部焊接的限位片13活動限位在一號圓筒5內,螺紋傳動軸7的另一端穿過二號圓筒6后,與旋轉電機9的傳動軸連接,且螺紋傳動軸7旋接在二號圓筒6內膠黏的螺紋套筒14內;所述的旋轉電機9設置在頸部枕芯1的后側;所述的一號圓筒5的直徑大于二號圓筒6的直徑。
進一步地,所述的彈性履帶8與頸部枕芯1之間的空隙處均填設有內部填充物,該內部填充物為蕎皮、決明子、茶葉等。
進一步地,所述的一號圓筒5、二號圓筒6以及彈性履帶8的左右兩側均卡設在頸部枕芯1左右兩側的凹槽1-1內。
進一步地,所述的肩部枕芯2由底部枕芯10、頂部枕芯11和升降電機12構成;底部枕芯10的上部設有頂部枕芯11,所述的升降電機12嵌設在底部枕芯10內,且其傳動軸與頂部枕芯11下部的槽體11-1連接固定,肩部枕芯2采用分體式設計,通過控制升降電機12,實現頂部枕芯11的上升與下降,從而實現肩部枕芯2高度的調節。
進一步地,所述的頸部枕芯1的后側設有斜面防滑塊18,該斜面防滑塊18與頸部枕芯1為一體式結構,且所述的旋轉電機9嵌設在斜面防滑塊18內。
進一步地,所述的頸部枕芯1靠近頸部處的上表面對稱設有兩個按摩片15,兩個個按摩片15均通過其下方的轉軸16固定在頸部枕芯1的槽體內,按摩片15設置于彈性履帶8的上表面,轉軸16的頂部穿過彈性履帶8與按摩片15連接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的按摩片15的上表面設有數個按摩滾珠17。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通過啟動旋轉電機9,帶動螺紋傳動軸7旋轉,螺紋傳動軸7旋轉的同時,與其相嚙合的螺紋套筒14則帶動固定在其上的二號圓筒6移動,從而實現前后距離的變化,由于一號圓筒5的直徑大于二號圓筒6的直徑,因此在其前后距離變化的同時,整個頸部調節機構的高度也相應發生變化,實現了頸部調節機構的高度與長度的同時變化,以適應不同人群使用。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具體實施方式有益效果為:本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的可調節多功能治療枕,其長度與高度都可以根據需要隨意調節,大大增加其適用范圍,其實用性更強,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
以上所述,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