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電飯鍋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電飯煲、電壓力鍋等電熱鍋也隨著越來越普及。現有的電飯煲、電壓力鍋等電熱鍋一般包括鍋體、鍋蓋和內膽,且用以內膽盛放烹飪食物,達到快速烹飪、方便烹飪的目的。
但是,在現實使用上述現有電熱鍋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如下問題:用戶在使用電飯鍋時,可能會有部分湯或水流入到鍋體內,造成鍋體內積水;如:用戶在沒有擦干鍋膽外側面時,外側面上的水會流入到鍋體內,或者在烹飪過程中溢出的湯水也可能會流入到鍋體內,進而造成鍋體內出現積水而可能導致電路短路,引發火災事故或造成電熱鍋不能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
本申請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包括鍋體,所述鍋體內底部設有支撐面板,所述支撐面板下側設有可排出所述鍋體內部積水的排水結構,所述排水結構和所述支撐面板之間設有可用于防止積水滲漏的防水結構。
如上所述的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所述排水結構包括與所述支撐面板相連接的固定支架和設于所述固定支架下側的接水盒,所述固定支架上設有放置孔,所述接水盒上設有與所述放置孔相通且用于接水的接水槽和與所述接水槽相連通且用于導流排水的導流排水管。
如上所述的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所述導流排水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鍋體底面。
如上所述的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所述防水結構包括設于所述固定支架與所述支撐面板之間的粘合體,所述粘合體位于所述固定支架與所述支撐面板的連接處且用于粘合防水。
如上所述的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所述支撐面板上設有與所述固定支架相適配的貫穿讓位孔;
所述防水結構包括設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端外側的放置凹槽和設于所述放置凹槽上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使所述固定支架上端與所述貫穿讓位孔緊配合。
如上所述的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所述放置孔內設有用于檢測內膽被加熱溫度的感溫組件,所述感溫組件可沿所述放置孔的豎直方向上下移動,且其上端可伸出所述貫穿讓位孔。
如上所述的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所述感溫組件包括:
感溫探頭,其上設有開口朝下的放置空腔和位于所述放置空腔外側的凸起限位部;
溫度傳感器,其設于所述放置空腔內,且與所述感溫探頭相接觸;
彈性伸縮件,其套設于所述感溫探頭上,且其上端被所述凸起限位部限位;
所述放置孔內底部設有用于限位所述彈性伸縮件下端伸出所述放置孔的凸出限位部。
如上所述的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所述固定支架上還開設有位于所述放置孔下端周側上的導向槽口,所述感溫探頭(131)下端外側上設有導向限位凸起,所述導向限位凸起與所述導向槽口相適配用于限位所述感溫探頭沿所述放置孔豎直方向向上移動的移動距離。
如上所述的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所述支撐面板為微晶面板。
如上所述的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所述支撐面板的制作材料為微晶玻璃,所述密封圈的制作材料為硅膠。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電飯鍋上有如下優點:
1、本申請通過所述防水結構可防止所述鍋體內部積水滲漏至位于所述支撐面板下側的各電性元件,實現防水功能,再通過所述排水結構可將所述鍋體內部積水排出電飯鍋,實現排水功能,從而體現出本申請不僅具有防水功能,同時也具有排水功能,繼而能夠大大減少電飯鍋電路短路的可能性,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進而能最大限度提高電飯鍋的安全性;
2、本申請通過所述防水結構防止所述鍋體內積水滲漏至所述鍋體底部,避免積水與位于所述鍋體底部上各電性元件相接觸,從而進一步減少電路短路的可能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申請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的立體圖。
圖2本申請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的剖視圖。
圖3是本申請本申請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將內膽從鍋體內分解出來后的剖視圖。
圖4是本申請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局部分解的分解圖。
圖5是本申請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局部分解的分解圖。
圖6是本申請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的仰視圖。
圖7是本申請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中所述固定支架的俯視圖。
圖8是圖2的局部放大視圖ⅰ。
圖9是圖4的局部放大視圖ⅱ。
圖10是圖5的局部放大視圖ⅲ。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說明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10所示,本申請具有防水排水結構的電飯鍋,包括鍋體1和設于所述鍋體1內部的內膽2以及可用于封蓋所述內膽2的鍋蓋。
具體地,所述鍋體1內底部設有支撐面板11,所述支撐面板11下側設有可排出所述鍋體1內部積水的排水結構12,所述排水結構12和所述支撐面板11之間設有可用于防止積水滲漏的防水結構14。本申請通過所述防水結構14可防止所述鍋體1內部積水滲漏至位于所述支撐面板11下側的各電性元件,實現防水功能,再通過所述排水結構12可將所述鍋體1內部積水排出電飯鍋,實現排水功能,從而體現出本申請不僅具有防水功能,同時也具有排水功能,繼而能夠大大減少電飯鍋電路短路的可能性,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進而能最大限度提高電飯鍋的安全性。
所述排水結構12包括與所述支撐面板11相連接的固定支架121和設于所述固定支架121下側的接水盒122,所述固定支架121上設有放置孔1211,所述接水盒122上設有與所述放置孔1211相通且用于接水的接水槽1221和與所述接水槽1221相連通且用于導流排水的導流排水管1222。其通過所述接水槽1221接收從所述放置孔1211流下的積水,再通過所述導流排水管1222導流排出積水,最后將所述鍋體1內積水排出電飯鍋,實現所述排水結構12的排水功能。
所述導流排水管1222的下端延伸至所述鍋體1底面。其目的在于將積水排出電飯鍋。
所述防水結構14包括設于所述固定支架121與所述支撐面板11之間的粘合體,所述粘合體位于所述固定支架121與所述支撐面板11的連接處且用于粘合防水。所述粘合體優選為液態硅膠,其目的在于不僅可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支架121和所述支撐面板11,且還可以防止所述鍋體1內部積水通過所述固定支架121和所述支撐面板11之間的空隙滲漏至位于所述支撐面板11下方的各電性元件,進而可進一步減少電路短路的可能性,提高電飯鍋的安全性。
所述支撐面板11上設有與所述固定支架121相適配的貫穿讓位孔111。所述防水結構14還包括設于所述固定支架121上端外側的放置凹槽141和設于所述放置凹槽141上的密封圈142,所述密封圈142使所述固定支架121上端與所述貫穿讓位孔111緊配合。其優點在于可防止所述鍋體1內積水滲漏至所述鍋體1底部,避免積水與位于所述鍋體1底部上各電性元件相接觸,從而更進一步減少電路短路的可能性。同時,也體現出所述防水結構14具有雙重防水功能,使本申請更具突出的防水效果。
所述放置孔1211內設有用于檢測內膽2被加熱溫度的感溫組件13,所述感溫組件13可沿所述放置孔1211的豎直方向上下移動,且其上端可伸出所述貫穿讓位孔111。其目的在于實現能夠實時檢測所述內膽2的被加熱溫度,防止所述內膽2出現過熱或燒干現象的發生,當然,也是對不同烹飪食材進行不同加熱溫度的設定。
進一步地,當所述內膽2下壓所述感溫組件13時,所述感溫組件13沿所述放置孔1211豎直方向向下移動;當所述內膽2向上升起時,所述感溫組件13沿所述放置孔1211豎直方向向上移動且其上端伸出所述貫穿讓位孔111。其優點在于保證所述感溫組件13能與所述內膽2有良好的接觸。
所述感溫組件13包括感溫探頭131、溫度傳感器132和彈性伸縮件133。所述感溫探頭131上設有開口朝下的放置空腔1311和位于所述放置空腔1311外側的凸起限位部1312。所述溫度傳感器132設于所述放置空腔1311內,且與所述感溫探頭1311相接觸。所述彈性伸縮件133套設于所述感溫探頭131上,且其上端被所述凸起限位部1312限位。所述放置孔1211內底部設有用于限位所述彈性伸縮件133下端伸出所述放置孔1211的凸出限位部12111。其目的在于通過所述凸出限位部12111與所述凸起限位部1312相配合,用以上下限位所述彈性伸縮件133,使所述彈性伸縮件133即可被壓縮,也可通過自身彈性性能實現自動復位。所述彈性伸縮件133優選為塔型的塔簧,其上端徑向尺寸小于其下端徑向尺寸。
所述固定支架121上還開設有位于所述放置孔1211下端周側上的導向槽口1212,所述感溫探頭131下端外側上設有導向限位凸起1313,所述導向限位凸起1313與所述導向槽口1212相適配用于限位所述感溫探頭131沿所述放置孔1211豎直方向向上移動的移動距離。其目的在于在有限的空間條件下實現控制所述感溫探頭131及所述溫度傳感器132的移動距離,進而體現出本申請不僅具有適用性,也體現出本申請結構精巧的突出特點。
所述支撐面板11為微晶面板。其優點在于所述微晶面板具有良好絕緣性和耐高溫的突出特點,從而當所述內膽2被ih加熱方式加熱時,既可避免所述內膽2底部出現過熱現象而防止燒焦食材,又可避免所述內膽2與電飯鍋的線圈加熱盤電連接,進而大大體現出本申請的實用性與適用性。
所述支撐面板11的制作材料為微晶玻璃,其優點在于微晶玻璃具有絕緣性能優良、熱穩定性好、耐高溫、耐磨等有益突出特點,符合實際需求。所述密封圈142的制作材料為硅膠,其優點在于硅膠具有無毒無害、環保可降解、熱穩定性好、化學性質穩定、有較高的機械強度且不易變形等有益突出特點,符合實際需求。
如上所述是結合具體內容提供的一種實施方式,并不認定本申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凡與本申請的方法、結構等近似、雷同,或是對于本申請構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術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本申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