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容器清潔用品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商業用玻璃杯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在茶社、賓館等場所中,玻璃杯是很常見的容器,玻璃杯可以用來喝酒、喝茶。由于玻璃杯的使用頻率很高,因此玻璃杯很容易受到污染。一般在清洗玻璃杯時,一般是手持抹布直接對玻璃杯進行擦洗。這種方式下擦洗效果和效率都很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商業用玻璃杯清洗裝置,用于實現對玻璃杯的清洗。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商業用玻璃杯清洗裝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底座、夾持機構、橫板、氣缸、固定器、夾持環、清潔桿、清潔機構和沖洗機構,在所述底座的頂部設有夾持機構,所述夾持機構主要包括設置在底座上的夾持器、設置在夾持器頂部凹槽中的支撐臺、沿徑向滑動安裝在支撐臺上的一對夾持環、設置在夾持環上的豎桿、設置在豎桿與凹槽內壁之間的推出彈簧、位于支撐臺下方且轉動安裝在凹槽中的齒圈、與齒圈嚙合的齒輪,在齒圈上設有斜槽,豎桿的下部滑動設置于斜槽中,兩夾持環的移動方向共線設置,在夾持器上設有驅動齒輪轉動的夾持驅動單元;
在所述底座的上方設有橫板,在橫板與底座之間設有氣缸,在橫板的底部設有固定器,在固定器內轉動安裝有旋轉環,在固定器內設有驅動旋轉環在水平面內旋轉的旋轉環驅動單元;
在旋轉環上固定安裝有清潔桿,在清潔桿上設有清潔機構,所述清潔機構主要包括滑動安裝在清潔桿上的若干清潔塊、設置在清潔塊上的清潔刷、設置在清潔塊與清潔桿內壁之間的頂緊彈簧,所述清潔塊位于清潔桿的不同高度位置上且沿清潔桿的圓周方向若干清潔塊均勻設置;
所述沖洗機構主要包括設置在底座上的水槽、倒扣在水槽上的罩子、設置在水槽中的承載臺、設置在承載臺底部的水泵、與水泵連接的進水管、設置在承載臺頂部與水泵連接的出水管、固定在出水管頂部的支撐環、設置在出水管上部的沖洗頭,在所述沖洗頭上設有噴水孔。
進一步地,所述夾持驅動單元包括設置在夾持器上的夾持電機、設置在夾持電機輸出端的蝸桿、與蝸桿嚙合且與齒輪共軸設置的蝸輪。
進一步地,在所述夾持環的內側面上設有橡膠墊。
進一步地,所述旋轉環驅動單元包括固定在固定器內部的旋轉電機、固定在旋轉電機輸出端的主動齒輪,與主動齒輪嚙合器且固定在轉軸上的從動齒輪。
進一步地,在清潔塊的作用端設有清潔氣囊,清潔刷設置在清潔氣囊上,所述清潔氣囊通過清潔塊內的氣道與清潔塊上的連接管連通,所述連接管通過氣管與氣泵連接,氣泵置于清潔桿的頂部且置于旋轉環內側的夾持腔中。
進一步地,在所述水槽的頂部設有限位環,限位環的外徑小于水槽的外徑,限位環置于罩子內。
進一步地,在所述沖洗頭上設有沿周向均勻設置的若干噴水孔。
進一步地,所述豎桿的下部為圓柱形,豎桿的上部為長方體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商業用玻璃杯清洗裝置,可以實現對玻璃杯內壁的清潔,省時省力。整個清潔過程,可以連續實現對玻璃杯內壁的擦洗,清潔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示意圖;
圖2為夾持器內夾持機構的示意圖;
圖3為夾持環的布置示意圖(俯視);
圖4為豎桿與齒圈的裝配示意圖;
圖5為橫板與底座之間的配合示意圖;
圖6為清潔機構的剖視示意圖;
圖7為清潔桿的三維示意圖;
圖8為清潔塊的剖視示意圖;
圖9為旋轉環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固定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沖洗機構的示意圖;
圖12為固定器與旋轉環的裝配示意圖;
圖13為豎桿的正面示意圖;
圖14為豎桿的仰視示意圖;
圖中:1底座;
2夾持器,21凹槽,22支撐臺,221徑向槽,23豎桿,24夾持環,25推出彈簧,26軸承,27齒圈,271齒輪,272斜槽,28蝸輪,281蝸桿,29夾持電機;
3橫板,31氣缸;
4固定器,41凸沿,42螺釘,43旋轉環,431轉軸,432夾持腔,44安裝槽;
5清潔桿,51同步塊,52清潔塊,521彈簧槽,522連接管,523氣管,524氣道,53平板,54頂緊彈簧;
6清潔氣囊;
7水槽,71限位環,72罩子,73承載臺,74支撐桿,75出水管,76支撐環,77沖洗頭,78水泵,79進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14所示,本發明主要包括底座1、夾持機構、橫板3、氣缸31、固定器、清潔桿5、清潔機構、驅動機構和沖洗機構,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底座1為本發明的基礎部件,在底座的左端設有夾持器2,如圖2所示,在夾持器的頂部設有凹槽21,在凹槽中固定有支撐臺22,如圖3所示,支撐臺為圓形結構,在支撐臺上設有一對徑向槽221,徑向槽沿支撐臺的徑向設置,且兩徑向槽共線設置。在支撐臺的上方設有圓弧形的夾持環24,在夾持環的內側面上設有橡膠墊。在夾持環的外側面上固定有豎桿23,如圖13、圖14所示,豎桿的上部為長方體形結構,豎桿的下部為圓柱形結構,豎桿的下部穿過徑向槽后置于支撐臺的下方。豎桿與徑向槽滑動連接,在豎桿與凹槽的內壁之間設有推出彈簧25,在推出彈簧的作用下兩夾持環有相互靠近的趨勢。在支撐臺的下方設有軸承26,軸承的外圈固定在凹槽的內壁上,在軸承內圈上固定有齒圈27,在齒圈的內側設有齒輪271,齒輪與齒圈嚙合。如圖4所示,在齒圈上設有一對斜槽272,豎桿的下部置于對應的斜槽中并能相對斜槽移動。在齒輪的輪軸上固定有蝸輪28,蝸輪與蝸桿281嚙合,蝸桿固定在夾持電機29的輸出端。夾持電機動作驅動齒圈轉動時,在斜槽的作用下可以驅使豎桿在徑向槽中沿徑向移動,進而使得夾持環靠近或遠離玻璃杯,此時玻璃杯置于夾持環之間,以適應不同外形玻璃杯的夾持需求。夾持環、豎桿、支撐臺、齒圈、齒輪、蝸輪、蝸桿和夾持電機構成了夾持機構。
如圖4所示,在底座的上方設有橫板3,在橫板與底座之間設有氣缸31,氣缸的活塞桿與底座固連。在橫板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器4,如圖9、10所示,固定器為圓柱形的中空結構。在固定器的頂部設有凸沿41,在凸沿與橫板之間設有螺釘42,進而實現固定器與橫板的固定連接。固定器的底部設有安裝槽44,在安裝槽中通過軸承轉動安裝有旋轉環43,如圖9所示,旋轉環為圓柱形的中空結構,在旋轉環的頂部設有轉軸431,旋轉環的內腔為夾持腔432。在轉軸上固定有從動齒輪,在固定器的內腔中固定有旋轉電機,在旋轉電機的輸出端固定有與從動齒輪嚙合的主動齒輪,通過旋轉電機、主動齒輪、從動齒輪驅動旋轉環相對固定器的轉動。
在固定器的下方設有清潔桿5,如圖6所示,在清潔桿的上部設有方形的同步塊51,同步塊置于夾持腔中以此實現清潔桿與固定器的同步動作。在清潔桿的外壁上設有三個滑槽,沿清潔桿的軸線方向三個滑槽首尾相連,沿清潔桿的圓周方向三個滑槽沿周向均勻設置。如圖7所示,在每一滑槽中分別滑動安裝有清潔塊52,在清潔塊上設有清潔刷,如圖8所示,在清潔塊上設有彈簧槽521,在清潔桿的內壁上設有平板53,在平板與對應的彈簧槽之間設有頂緊彈簧54,在頂緊彈簧的作用下清潔塊的大部分穿過清潔桿的外壁后置于清潔桿的外部。在清潔塊的作用端設有清潔氣囊6,清潔氣囊為中空的橡膠件,在清潔氣囊上設有清潔刷,以保證清潔刷與玻璃杯內壁的緊密接觸并實現對玻璃杯內壁的擦洗。為實現向清潔氣囊中鼓入空氣,在清潔塊的頂部設有連接管522,連接管通過氣管523與氣泵連接,該氣泵置于夾持腔中。在清潔塊的內側設有氣道524,氣道將清潔氣囊和連接管連接在一起。使用時,將清潔桿置于玻璃杯內,在彈簧的作用下清潔刷與玻璃杯的內壁接觸,且清潔氣囊膨脹后可以進一步保證清潔刷與玻璃杯內壁的緊密接觸,三個清潔塊在不同的高度與玻璃杯內壁接觸,進而實現對不同高度玻璃杯內壁的清洗。
清潔塊、頂緊彈簧、連接管、清潔氣囊、氣管和氣泵構成了清潔機構。
對玻璃杯清洗完后,為沖洗掉玻璃杯內壁上的殘余清潔劑,在底座上設有水槽7,如圖11所示,在水槽中設有承載臺73,在承載臺與水槽的槽底之間設有支撐桿74。在水槽的頂部設有限位環71,在水槽的上方設有罩子72,罩子為底部敞口的圓柱形中空結構,罩子罩在水槽上且通過限位環實現對罩子的支撐。在承載臺的底部設有水泵78,在水泵上設有進水管79,進水管抽取水槽中的水。在承載臺上設有與水泵連接的出水管75,出水管為豎向放置的金屬管,出水管的上端封口,在出水管的頂部設有支撐環76,玻璃杯倒扣在出水管上且支撐環與玻璃杯的底部接觸。在出水管的上部還設有沖洗頭77,沖洗頭為錐形結構,沖洗頭錐形結構的設置可以使得水向斜向上方移動,在沖洗頭上設有容納出水管的圓孔,在沖洗頭的大端設有若干在同一圓周上均布的傾斜設置的噴水孔,在沖洗頭的小端也設有若干在圓周上均勻分布的豎向放置的噴水孔。
放置時,將玻璃杯倒扣在出水管上,支撐環對玻璃杯的底部起到托舉作用,此時水泵抽取水槽中的水將水霧噴灑在玻璃杯內壁上,進而對玻璃杯內壁起到沖洗的作用。水泵、進水管、出水管和沖洗頭構成了沖洗機構。在清洗的過程中,清洗桿沿周向的轉動實現對玻璃杯周向的清洗,氣缸31動作驅使清潔桿上下移動,實現對玻璃杯豎向的清洗,進而對整個玻璃杯的內壁進行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