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生活用品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以及床上用品。
背景技術:
蠶絲被在制作過程中,通過手工或機制預制填充物,然后再將填充物裝入預制好的被套內,容易出現填充物分布不均勻的情況,蠶絲被的產品質量不佳,進而影響被子的保暖性能,用戶可能在局部區域感到寒冷,局部感到燥熱,用戶體驗欠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其內部填充物經固定后,填充物與被套的位置相對固定,不會發生周邊回縮的情況,使得填充物的厚度均勻,保暖效果更佳。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床上用品,其保暖效果好,用戶體驗更佳。
本發明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其包括被套、填充物以及用于固定填充物的定位線,被套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面層和第二面層,第一面層和第二面層形成容納腔,填充物設置于容納腔內,填充物通過定位線的縫制與第一面層和第二面層中的至少一者固定。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上述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的填充物與第一面層連接,第一面層設置有連接條,填充物與連接條連接。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上述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的連接條設置于第一面層的相對的兩對邊,連接條的長度與第一面層的對邊的長度相同。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上述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的被套還設置有容納口以及用于閉合容納口的封閉件,容納口與容納腔連通。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上述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的封閉件為拉鏈。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上述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的被套還設置有用于防止蠶絲被卡在封閉件內的防夾條,防夾條設置于封閉件的下方。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上述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的防夾條的一側與被套連接,另一側為自由端,防夾條選擇性地隔離封閉件和填充物,防夾條的寬度大于封閉件的寬度。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上述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的防夾條為兩個,且分別設置于封閉件的長度方向的兩側,兩個防夾條部分重疊設置。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上述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的填充物為光雙宮繭桑蠶絲。
一種床上用品,其包括上述收納袋以及上述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容納于收納袋內。
本發明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利用定位線將將填充物固定于被套的容納腔內,使得填充物的周邊固定,不會發生周邊回縮的情況,使得填充物的厚度均勻,保暖效果更佳。并且,本發明實施例中,不是將填充物直接與被套連接,而是通過在被套上設置連接條,利用連接條與被套進行間接連接固定,連接條的設置不僅為填充物的固定提供了便利,同時還避免破壞被套的整體性和美觀性。
此外,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床上用品,其包括上述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能夠為用戶提供更佳的睡眠體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的第一截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的第二截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的防夾條的結構示意圖。
圖標:100-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110-被套;111-第一面層;112-第二面層;113-容納口;114-封閉件;115-連接條;116-長側邊;117-短側邊;118-加固條;120-填充物;130-定位線;210-被套;219-防夾條。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發明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發明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慣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此外,術語“水平”、“豎直”、“懸垂”等術語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絕對水平或懸垂,而是可以稍微傾斜。如“水平”僅僅是指其方向相對“豎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該結構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傾斜。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圖1、圖2和圖3,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100,其包括被套110、填充物120和定位線130。
被套110包括第一面層111和第二面層112,第一面層111和第二面層112相互連接形成容納腔,容納腔用于容納填充物120。在第一面層111和第二面層112的連接的任意一條邊上開設有容納口113以及封閉件114,該容納口113用于供填充物120進入容納腔,封閉件114用于閉合該容納口113,以防止填充物120漏出。
填充物120通過容納口113進入容納腔,本實施例中,封閉件114為拉鏈。應理解,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封閉件114還可以有其他選擇,例如:魔術貼、紐扣等。
為了使得一根線就能實現定位效果,填充物120采用光雙宮繭桑蠶絲,并利用它的物理粘性,填充物120本身不會出現厚度變化的問題。配合周邊的定位,使得整個被子厚度均勻,保暖效果可靠。
填充物120固定于容納腔內,應理解,可以采用三種固定方式,例如:將填充物120固定在第一面層111上,或者將填充物120固定在第二面層112上,或者將填充物120同時固定在第一面層111和第二面層112之間。為此,本實施例中,在第一面層111和第二面層112中的至少一者上設置有連接條115,填充物120通過定位線130的縫制與連接條115固定,而非直接固定在第一面層111和/或第二面層112上,避免了第一面層111或第二面層112直接與填充物120連接,出現手感發硬的情況。
具體到本實施例中,優選將連接條115設置于第一面層111上,第一面層111包括相對的兩條長側邊116和相對的兩條短側邊117,連接條115的個數為多個,多個連接條115可以分別設置于第一面層111的兩條長側邊116或兩條短側邊117上。更優選地,連接條115為兩條且分別設置于第一面層111的兩條短側邊117上,并且該連接條115的長度與第一面層111的對邊的長度保持一致,也即是,連接條115的長度與短側邊117的長度相同。兩條連接條115實現填充物120的兩側定位,定位效果好,并且相比于四邊定位節約成本和縫制工序。此外,連接條115的設置為填充物120的固定提供了便利,同時還避免破壞被套110的整體性和美觀性。
此外,本實施例中,在第一面層111上還設置于加固條118,加固條118設置于兩條連接條115之間,填充物120與加固條118也通過定位線130連接,加固條118能夠起到進一步加固填充物120的作用。本實施例中,加固條118為條形,且與連接條115平行設置。加固條118的設置,確保填充物120四邊以及中部均實現固定,固定效果更佳。
在本發明的另一示范例中,加固條118也可以的形狀還可以有其他的選擇,例如:加固條118為三角形,加固條118為兩個且對稱設置。由于本實施例中,連接條115連接于兩條短側邊117上,因此,設計加固條118的其中一條邊靠近第一面層111的長側邊116且與該長側邊116保持平行,而另外兩條邊向著遠離第一面層111的中部延伸,形成三角形的加固條118。兩個三角形的加固條118對稱設置,確保填充物120四邊以及中部均實現固定,固定效果更佳。
應理解,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連接條115可以第二面層112連接,或者連接條115也可以與第一面層111的長側邊116連接。在本發明的又一示例中,僅設置連接條115和定位線130即可,無需設置加固條118。
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100的縫制步驟是:將填充物120進行塑性整理均勻后,將填充物120與被套110的第一面層111重疊,并利用定位線130將填充物120與第一面層111的連接片連接,以規范填充物120和被套110之間的位置關系,待填充物120的兩端固定好后,然后翻轉被套110和填充物120,被套110的外表面漏出,填充物120位于被套110內,接著閉合封閉件114,完成蠶絲被的填充物120的固定。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100利用定位線130將將填充物120固定于被套110的容納腔內,使得填充物120的周邊固定,不會發生周邊回縮的情況,使得填充物120的厚度均勻,保暖效果更佳。并且,本發明實施例中,不是將填充物120直接與被套110連接,而是通過在被套110上設置連接條115,填充物120利用連接條115與被套110進行間接連接固定,連接條115的設置不僅為填充物120的固定提供了便利,同時還避免破壞被套110的整體性和美觀性。
此外,一種床上用品,其包括上述收納袋以及上述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100,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100容納于收納袋內。其保暖效果好,用戶體驗更佳。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圖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圖未示),其與第一實施例的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100大致相同,本實施例中提及的標號附圖4未示出的,可參見第一實施例。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在于本實施例的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還其包括在被套210內還設置有防夾條219。
防夾條219能夠防止填充物120卡在封閉件114內,而無法繼續閉合封閉件114的情況發生。本實施例中,防夾條219設置于封閉件114的下方,其能夠起到隔離填充物120和封閉件114的作用,具體地,該防夾條219的一側與被套110連接,另一側為自由端,也即是防夾條219的另一側未與被套110連接,由于防夾條219的另一側為自由端,因此能夠形成開口,以供進入容納口113的填充物120進入容納腔。通過一個簡易的布條作為防夾條219,即可有效避免在拉鏈使用的過程中,發生填充物120或者被套110周邊的布料被夾在拉鏈中,致使拉鏈無法繼續閉合的情況。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防夾條219為兩個且分別設置于封閉件114的長度方向的兩側,并且兩個防夾條219部分重疊設置。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量防夾條219,并且使兩個防夾條219部分重疊,進一步隔絕了填充物120與封閉件114接觸的可能性,并且兩個防夾條219形成兩側防護,中間開口的結構,避免防夾條219兩側的被套110被夾在封閉件114中。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利用定位線將將填充物固定于被套的容納腔內,使得填充物的周邊固定,不會發生周邊回縮的情況,使得填充物的厚度均勻,保暖效果更佳。并且,本發明實施例中,不是將填充物直接與被套連接,而是通過在被套上設置連接條,填充物利用連接條與被套進行間接連接固定,連接條的設置不僅為填充物的固定提供了便利,同時還避免破壞被套的整體性和美觀性。
此外,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床上用品,其包括上述填充物固定的蠶絲被,能夠為用戶提供更佳的睡眠體驗。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