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家用電器技術領域,具體而言,尤其涉及一種吸塵器。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夾帶灰塵的氣流從進風口進入吸塵器的塵杯組件,經過塵杯內部的一級過濾先篩選粗灰,而后經過內部的單錐結構進入第一重過濾系統,即一種帶有透氣海綿的多孔塵杯導風板,氣體由海綿下游和側面一周橫向穿透輻射進風,再順著進風趨勢進入其錐頭的側面網孔和上游底面網孔,再由海綿上表面過濾輻射出風。最后,氣流從出風口流出吸塵器。相關技術中,氣流在吸塵器內過濾效果不佳,從吸塵器出風口流出的氣流中,仍然含有較多的灰塵。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吸塵器,所述吸塵器具有結構簡單、清潔效果好的優點。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吸塵器,吸塵器包括:桶體組件,所述桶體組件具有進風口和桶體開口;旋風器,所述旋風器呈圓筒形,所述旋風器位于所述桶體組件內,所述旋風器具有敞開口,所述進風口與所述旋風器內部連通;旋風器蓋,所述旋風器蓋位于所述旋風器的上方,所述旋風器蓋具有安裝腔,且所述旋風器蓋具有蓋體進口和蓋體出口,所述蓋體進口和所述蓋體出口與所述安裝腔均連通,所述蓋體進口穿過所述敞開口且與所述旋風器內部連通,所述蓋體出口靠近所述桶體開口;第一過濾件,所述第一過濾件位于所述安裝腔內;桶蓋組件,所述桶蓋組件可樞轉地與所述桶體組件連接以打開或關閉所述桶體開口,所述桶蓋組件具有出風口;第二過濾件,所述第二過濾件位于所述桶蓋組件內,進入到所述安裝腔內的氣流依次流經所述第一過濾件和所述第二過濾件后從所述出風口流出。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吸塵器,通過設置第一過濾件和第二過濾件,使吸塵器內的氣流經過旋風器分離沉降后,依次經過第一過濾件和第二過濾件進一步過濾凈化,使吸塵器內部具有雙重過濾系統,從而使氣流中的絕大部分灰塵攔截至吸塵器內,顯著降低了從吸塵器流出氣流中的灰塵含量,進而提高了吸塵器的清潔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安裝腔內設有用于支撐所述第一過濾件的第一支撐部。由此,可以提高第一過濾件的固定的牢固性。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安裝腔具有第一內壁面和第二內壁面,所述蓋體進口位于所述第一內壁面上,所述第二內壁面與所述第一內壁面相鄰且連接,所述第一過濾件與所述第一內壁面和所述第二內壁面限定出氣流通道,氣流通過所述氣流通道流向所述第一過濾件。由此,可以提高氣流在安裝腔內流動的流場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吸塵器還包括:過濾網罩,所述過濾網罩位于所述蓋體出口處,氣流流經所述第一過濾件后經過所述過濾網罩,向所述第二過濾件流動。由此,可以增強氣流的過濾效果。
進一步地,所述過濾網罩包括:筒狀主體部,所述筒狀主體部伸入至所述第一過濾件內;環形搭接部,所述環形搭接部位于所述筒狀主體部的端部,且沿所述筒狀主體部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環形搭接部的外周緣搭接于所述蓋體出口的邊緣處。由此,便于第一過濾件的裝配。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環形搭接部上設有用于支撐所述第二過濾件的第二支撐部。由此,可以提高第二過濾件的裝配穩固性。
可選地,所述旋風器蓋與所述桶體組件卡接。由此,可以提高旋風器蓋與桶體組件之間的拆裝效率。
進一步地,所述桶體組件具有限位凹槽,所述旋風器蓋上設有與所述限位凹槽相適配的限位凸起。由此,桶體組件和旋風器蓋可以通過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止抵限位,防止桶體組件與旋風器蓋之間發生相對轉動。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旋風器蓋設有卡接槽,所述旋風器設有與所述卡接槽相適配的卡接凸塊。由此,旋風器蓋和旋風器之間可以通過卡接槽和卡接凸塊卡接裝配,便于旋風器蓋和旋風器的拆裝,
可選地,所述第一過濾件和所述第二過濾件均為海綿。由此,便于第一過濾件和第二過濾件的加工制造,從而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僅列出從屬權利要求即可,每個從屬權利要求后面跟著各自附加技術特征帶來的優點放在實施例中描述且結合具體的技術特征描述,不放在發明內容里面描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剖視圖,其中箭頭所示的方向為氣流在吸塵器內的流動方向;
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爆炸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桶體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旋風器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旋風器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局部結構剖視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9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過濾網罩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吸塵器的旋風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吸塵器100,
桶體組件10,進風口110,桶體開口120,限位凹槽130,臺階部140,底蓋150,
旋風器20,敞開口210,卡接凸塊220,弧形進風道230,灰塵流出孔240,
旋風器蓋30,安裝腔310,第一內壁面311,第一支撐部3111,第二內壁面312,蓋體進口320,筒狀延伸部321,蓋體出口330,限位凸起340,翻邊350,卡接槽360,
第一過濾件40,
桶蓋組件50,出風口510,
第二過濾件60,
過濾網罩80,筒狀主體部810,凸起環811,環形搭接部820,第二支撐部82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橫向”、“上”、“下”、“前”、“后”、“左”、“右”、“頂”、“底”“內”、“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參考圖1-圖10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吸塵器100。
如圖1-圖3所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吸塵器100,吸塵器100包括:桶體組件10、旋風器20、旋風器蓋30、第一過濾件40、桶蓋組件50和第二過濾件60。
具體而言,如圖4所示,桶體組件10具有進風口110和桶體開口120。由此,夾帶灰塵的氣流可以從進風口110進入到桶體組件10內進行過濾沉降。通過設置桶體開口120,便于桶體組件10內其他部件的拆裝,從而便于其他部件的清洗、更換。
如圖3和圖10所示,旋風器20呈圓筒形,旋風器20位于桶體組件10內,旋風器20具有敞開口210,進風口110與旋風器20內部連通。可以理解的是,將旋風器20設置為圓筒形,便于旋風器20的加工制造,從而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進風口110與旋風器20連通,由此,夾帶灰塵的氣流可以從進風口110進入到旋風器20內,灰塵可以在旋風器20內與氣流分離沉降。旋風器20設有敞開口210,氣流可以從敞開口210流出旋風器20。
如圖3、圖5-圖7所示,旋風器蓋30位于旋風器20的上方(如圖3中所示的上下方向),旋風器蓋30具有安裝腔310,且旋風器蓋30具有蓋體進口320和蓋體出口330,蓋體進口320和蓋體出口330與安裝腔310均連通,蓋體進口320穿過敞開口210且與旋風器20內部連通,蓋體出口330靠近桶體開口120。由此,經過旋風器20分離沉降后的氣流,可以從蓋體進口320進入到安裝腔310內,并在安裝腔310內進行過濾分離后,從蓋體出口330流出蓋。
如圖7所示,第一過濾件40位于安裝腔310內。由此,安裝腔310內的氣流可以經過第一過濾件40進行過濾,從而使灰塵與氣流分離,提高了氣流的純凈度。
如圖1-圖3所示,桶蓋組件50可樞轉地與桶體組件10連接以打開或關閉桶體開口120,桶蓋組件50具有出風口510。由此,在吸塵器100工作過程中,可以轉動桶蓋組件50關閉桶體開口120,防止灰塵從桶體開口120流出。當需要對桶體組件10內的其他部件進行清洗、更換時,可以將桶蓋組件50旋轉打開桶體開口120,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而且在桶蓋組件50上設有出風口510,氣流在吸塵器100內經過過濾分離后,最后可以從出風口510流出。
如圖2和圖3所示,第二過濾件60位于桶蓋組件50內,進入到安裝腔310內的氣流依次流經第一過濾件40和第二過濾件60后從出風口510流出。由此,可以使吸塵器100內的氣流依次經過第一過濾件40和第二過濾件60進行兩次過濾除塵處理,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吸塵器100的除塵效果,進而顯著降低了氣流中灰塵含量。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吸塵器100,通過設置第一過濾件40和第二過濾件60,使吸塵器100內的氣流經過旋風器20分離沉降后,依次經過第一過濾件40和第二過濾件60進一步過濾凈化,使吸塵器100內部具有雙重過濾系統,從而使氣流中的絕大部分灰塵攔截至吸塵器100內,顯著降低了從吸塵器100流出氣流中的灰塵含量,進而提高了吸塵器100的清潔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如圖2和圖7所示,安裝腔310內設有用于支撐第一過濾件40的第一支撐部3111。由此,第一支撐部3111可以與第一過濾件40止抵,提高了第一過濾件40的固定的牢固性;而且,第一支撐部3111可以使第一過濾件40與安裝腔310內部之間形成間隙,便于氣流在間隙之間的流動。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5-圖7所示,安裝腔310具有第一內壁面311和第二內壁面312,蓋體進口320位于第一內壁面311上,第二內壁面312與第一內壁面311相鄰且連接,第一過濾件40與第一內壁面311和第二內壁面312限定出氣流通道,氣流通過氣流通道流向第一過濾件40。由此,從蓋體進口320進入到安裝腔310內的氣流可以在氣流通道內流動,并從氣流通道流向第一過濾件40進行過濾除塵。
如圖5-圖7所示,安裝腔310的第一內壁面311可以為安裝腔310的底壁,在第一內壁面311上設有圓形蓋體進口320,蓋體進口320向下延伸出筒狀延伸部321,筒狀延伸部321上間隔設有多個圓形通孔,結合圖2所示,筒狀延伸部321伸入至旋風器20內。由此,經過旋風器20分離沉降后的氣流可以穿過圓形通孔經蓋體進口320進入到安裝腔310內。筒狀延伸部321的圓形通孔具有過濾的作用,可以對氣流中的灰塵進一步過濾分離。
如圖5所示,在第一內壁面311可以但不限于設置四個第一支撐部3111,第一支撐部3111可以設置為曲面板,以減小對氣流流動的阻力;第一支撐部3111也可以設置為直板,以便于第一支撐部3111的加工制造,從而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四個第一支撐部3111沿安裝腔310的周向方向間隔設置于第一內壁面311,并沿上下方向延伸。
如圖7所示,第一過濾件40容納于安裝腔310內,第一過濾件40的下表面與第一支撐部3111的上端止抵(如圖7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以對第一過濾件40固定限位。而且,第一支撐部3111可以使第一過濾件40與安裝腔310的第一內壁面311之間構造出氣流通道,以便于氣流在安裝腔310內的流動。第一過濾件40與旋風器蓋30的第二內壁面312之間間隔設置,同樣構造出氣流通道。由此,可以增大氣流在安裝腔310內的流動空間,使氣流流動更加順暢。而且,第一過濾件40與第一內壁面311和第二內壁面312之間的氣流通道,增大了氣流與第一過濾件40的接觸面積,使氣流可以從第一過濾件40的下表面和周壁面進入第一過濾件40進行過濾除塵,從而提高了過濾效率。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如圖2和圖3所示,吸塵器100還可以包括:過濾網罩80,過濾網罩80位于蓋體出口330處,氣流流經第一過濾件40后經過過濾網罩80,向第二過濾件60流動。由此,經過第一過濾件40過濾除塵后的氣流可以再次經過過濾網罩80過濾除塵,從而進一步降低了氣流中的灰塵含量。
進一步地,如圖7和9所示,過濾網罩80可以包括:筒狀主體部810和環形搭接部820,筒狀主體部810伸入至第一過濾件40內,環形搭接部820位于筒狀主體部810的端部,且沿筒狀主體部810的周向方向延伸,環形搭接部820的外周緣搭接于蓋體出口330的邊緣處。由此,便于第一過濾件40的拆裝,以方便對第一過濾件40的清洗、更換。如圖9所示,在筒狀主體部810的下端(如圖9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可以設置周向凸起的凸起環811,第一過濾件40套設于筒狀主體部810時,第一過濾件40的下端面可以止抵于凸起環811,以將第一過濾件40更加穩固地裝配至過濾網罩80上。
環形搭接部820位于筒狀主體部810的端部,且沿筒狀主體部810的周向方向延伸,環形搭接部820的外周緣搭接于蓋體出口330的邊緣處。由此,可以利用環形搭接部820遮蓋蓋體出口330。而且,第一過濾件40的上端面可以止抵于環形搭接部820的下表面,從而提高了第一過濾件40固定的穩固性。另外,環形搭接部820的外周緣搭接于蓋體出口330的邊緣處,可以提高過濾網罩80的拆裝效率,并便于過濾網罩80的拆裝清洗。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2、圖7和圖9所示,環形搭接部820上設有用于支撐第二過濾件60的第二支撐部821。由此,可以增強第二支撐部821的固定穩固性。而且,第二支撐部821可以使第二過濾件60與過濾網罩80之間形成間隙,以提高氣流流動的順暢性,并增大了氣流與第二過濾件60之間的接觸面積。
可選地,旋風器蓋30與桶體組件10卡接。由此,便于旋風器蓋30的拆裝,以方便旋風器蓋30的清洗。如圖4所示,在桶體組件10上可以設置有周向的臺階部140。相應地,如圖5和圖6所示,在旋風器蓋30的上端設置有與臺階部140相適配的翻邊350。由此,旋風器蓋30可以通過翻邊350搭接于桶體組件10的臺階部140上。
進一步地,如圖4-圖6所示,桶體組件10具有限位凹槽130,旋風器蓋30上設有與限位凹槽130相適配的限位凸起340。由此,當旋風器蓋30搭接于桶體組件10時,限位凸起340可以容納于限位凹槽130內,限位凸起340與限位凹槽130的內周壁止抵,從而限制了旋風器蓋30與桶體組件10之間發生相對轉動,進而提高了旋風器蓋30與桶體組件10配合的穩定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如圖6、圖8和圖10所示,旋風器蓋30設有卡接槽360,旋風器20設有與卡接槽360相適配的卡接凸塊220。由此,旋風器蓋30和旋風器20可以通過卡接槽360和卡接凸塊220卡接裝配,便于旋風器蓋30和旋風器20的拆裝,并可以提高旋風器20和旋風器蓋30的拆裝效率。如圖6所示,在筒狀延伸部321的下端外周壁上可以設有弧形的卡接槽360,弧形卡接槽360沿上下方向螺旋延伸(如圖6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且弧形卡接槽360的下端具有貫通筒狀延伸部321下端面的開口,卡接槽360可以間隔設置為兩個。相應地,如圖10所示,旋風器20中心位置設有圓形通孔,在圓形通孔的內周壁上間隔設置有與兩個與卡接槽360相適配的卡接凸塊220。
結合圖6、圖8和圖10所示,裝配旋風器20和旋風器蓋30時,可以將兩個卡接凸塊220對應卡入卡接槽360的下端開口,并轉動旋風器蓋30,使卡接凸塊220沿卡接槽360向上螺旋轉動,直至卡接凸塊220卡接至卡接槽360的上端(如圖8所示)。由此,提高了旋風器蓋30與旋風器20的裝配效率,并使旋風器20和旋風器蓋30間的裝配更加牢固、可靠。
需要說明的是,如8所示,旋風器20和旋風器蓋30可以通過卡接槽360和卡接凸塊220裝配為一個整體組件。如圖7所示,過濾網罩80搭接于旋風器蓋30和旋風器20整體組件的上端(如圖7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由此,可以利用旋風器蓋30與桶體組件10之間的卡接配合將旋風器20、旋風器蓋30和過濾網罩80整體裝配至桶體組件10內。由此,使得旋風器20、旋風器蓋30和過濾網罩80的整體方便從桶體組件10取出清洗更換。
可選地,第一過濾件40和第二過濾件60均為海綿。選用海綿制作第一過濾件40和第二過濾件60,一方面海綿具有良好的透氣效果和過濾效果,可以提高對氣流的過濾效率;另一方面,海綿的成本較低,而且容易加工裝配,從而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下面參照圖1-圖10以一個具體的實施例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吸塵器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僅是示例性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具體限制。
如圖1-圖3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吸塵器100,吸塵器100包括:桶體組件10、旋風器20、旋風器蓋30、第一過濾件40、桶蓋組件50、底蓋150和第二過濾件60。
其中,如圖3和圖4所示,桶體組件10具有進風口110和桶體開口120。在桶體組件10的上端面(如圖3和圖4中所示的上下方向)設有周向環繞的臺階部140,桶體組件10的上端面的前側設有一個限位凹槽130。桶體組件10的上端后側設有樞轉孔(如圖3和圖4中所示的上下前后方向),桶蓋組件50設有與樞轉孔相適配的樞轉軸,桶蓋組件50與桶體組件10可樞轉地連接以打開或關閉桶體開口120,桶蓋組件50設有出風口510。桶體組件10的下端可樞轉地連接有底蓋150,以方便清理吸塵器100內的灰塵。
如圖3和圖10所示,旋風器20位于桶體組件10內,旋風器20為圓筒形,旋風器20的上端具有敞開口210(如圖3和圖10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在旋風器20的外周壁上設有弧形進風道230,弧形進風道230與旋風器20內部連通以使氣流從弧形進風道230進入旋風器20內旋轉流動。如圖10所示,旋風器20的底壁中心處設有圓形通孔,圓形通孔的內周壁上間隔設有兩個卡接凸塊220。在旋風器20的底壁還間隔設置有多個灰塵流出孔240,旋風器20內的灰塵可以從灰塵流出孔240流出旋風器20。
如圖5-圖8所示,旋風器20的上端設有旋風器蓋30,旋風器蓋30與旋風器20之間間隔設置。如圖5和圖6所示,旋風器蓋30上設有翻邊350和限位凸起340。旋風器蓋30可以通過翻邊350搭接于桶體組件10的臺階部140,且限位凸起340容納于限位凹槽130內。旋風器蓋30具有安裝腔310,安裝腔310具有第一內壁面311和第二內壁面312,第二內壁面312與第一內壁面311相鄰且連接。安裝腔310的上端敞開形成蓋體出口330。第一內壁面311中心處設有圓形蓋體進口320,蓋體進口320向下延伸形成筒狀延伸部321,筒狀延伸部321設有多個圓形通孔。蓋體進口320與安裝腔310連通,筒狀延伸部321伸入旋風器20內部。筒狀延伸部321的下端間隔設有兩個弧形卡接槽360,旋風器蓋30與旋風器20通過卡接槽360和卡接凸塊220裝配連接。第一內壁面311上間隔設有四個第一支撐部3111,其中兩個第一支撐部3111為曲面板,另外兩個第一支撐部3111為直板,第一支撐部3111在第一內壁面311向上延伸。
如圖7和圖9所示,蓋體出口330處蓋設有過濾網罩80。過濾網罩80包括:筒狀主體部810和環形搭接部820,筒狀主體部810套設有第一過濾件40,且筒狀主體部810伸入至安裝腔310內。環形搭接部820位于筒狀主體部810的端部,且沿筒狀主體部810的周向方向延伸,環形搭接部820的外周緣搭接于蓋體出口330的邊緣處。
如圖7所示,第一過濾件40為海綿,第一過濾件40的上表面與環形搭接部820的下表面止抵(如圖7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第一過濾件40的下表面與第一支撐部3111止抵。第一過濾件40與安裝腔310的第一內壁面311和第二內壁面312限定出氣流通道,氣流通過氣流通道流向第一過濾件40。
如圖2和圖3所示,桶蓋組件50嵌設有第二過濾件60,第二過濾件60為海綿。第二過濾件60的下表面與第二支撐部821止抵(如圖2和圖3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第二過濾件60與環形搭接部820的上表面之間具有間隙,以供氣流的流動。氣流流經第一過濾件40后經過過濾網罩80,向第二過濾件60流動。
需要說明的是,在裝配吸塵器100時,如圖2、圖6、圖7和圖10所示,旋風器蓋30和旋風器20通過卡接槽360和卡接凸塊220卡接裝配。第一過濾件40套設于過濾網罩80,且過濾網罩80搭接在旋風器蓋30的上方,由此,旋風器20、旋風器蓋30、第一過濾件40和過濾網罩80裝配為一個整體組件,并通過旋風器蓋30的翻邊350搭接于桶體組件10的臺階部140上,且使限位凸起340卡接于限位凹槽130內。
吸塵器100在清潔工作時,如圖2所示,夾帶有灰塵的氣流,從進風口110進入到吸塵器100內,首先經過旋風器20的弧形進風道230旋轉進入到旋風器20的內部。氣流在旋風器20內部旋轉流動,將灰塵分離沉降。經過灰塵分離沉降后的氣流則繼續向上流動,穿過筒狀延伸部321上的圓形通孔從蓋體進口320進入到安裝腔310內,氣流在安裝腔310的氣流通道內流動并穿過第一過濾件40進行再次過濾,再次過濾后的氣流穿過過濾網罩80向上流動,并再次經過第二過濾件60進行過濾。最后,經過第二過濾件60過濾后的氣流從出風口510流出吸塵器100。氣流經過多次分離過濾后,灰塵的分離率達到了97%以上。
由此,通過設置第一過濾件40和第二過濾件60,使吸塵器100內的氣流經過旋風器20分離沉降后,依次經過第一過濾件40和第二過濾件60進一步過濾凈化,使吸塵器100內部具有雙重過濾系統,從而使氣流中的絕大部分灰塵攔截至吸塵器100內,顯著降低了從吸塵器100流出氣流中的灰塵含量,進而提高了吸塵器100的清潔效果。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