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小臂助力炒勺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828764閱讀:598來源:國知局
一種小臂助力炒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廚房用具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小臂助力炒勺。
【背景技術】
[0002]炒勺是家庭廚房的必備坎具,傳統的炒勺一般都是由勺體和勺把所組成,操作時,使用者手握勺把靠單手的腕力使炒勺上下顛簸或移動或翻轉,而炒勺的本身自重在兩公斤以上,再加上食材就會更重,所以大家公認為炒菜是個體力活,尤其這種炒勺完全靠人的腕力、準確點說是靠腕的懸臂力,以至于體力欠佳或單薄力小者畏懼廚房上灶炒菜。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小臂助力炒勺,延伸炒勺把長度,讓小臂與手腕完美結合共同負重,使炒勺的上下顛簸或移動或翻轉不在費力。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小臂助力炒勺,包括炒勺本體和與此炒勺本體固定連接的炒勺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炒勺把由炒勺手握段和與此炒勺手握段末端固定連接的小臂助力段所組成,所述的炒勺手握段的前端與所述的炒勺本體固定連接,所述小臂助力段的上表面上設有圓弧形凹槽。
[0006]所述的小臂助力段在垂直平面內與所述的炒勺手握段的連接角度為160° -170°,所述的小臂助力段在水平平面內與所述的炒勺手握段的連接角度為160。 -170。。
[0007]所述的小臂助力段末端設有通孔。
[0008]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0009]1、本實用新型延長炒勺把的長度,巧妙的利用人的胳臂小臂與手腕相互配合,使炒勺的上下顛簸或移動或翻轉不在費力。
[0010]2、本實用新型的小臂助力段上設有的凹槽與小臂接觸更舒服些,更容易操作,且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于推廣。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俯視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2的A-A放大圖。
[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2的B-B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1、2、3、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小臂助力炒勺,包括炒勺本體I和與此炒勺本體I固定連接的炒勺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炒勺把由炒勺手握段2和與此炒勺手握段2末端固定連接的小臂助力段3所組成,所述的炒勺手握段2的前端與所述的炒勺本體I固定連接,所述小臂助力段3的上表面上設有圓弧形凹槽4。此圓弧形凹槽4與人的小臂外表面形狀相吻合,手握炒勺手握段2時,此圓弧形凹槽4便靠接在小臂上,炒勺手握段2和小臂助力段3可做成一個整體,連接處圓滑過渡。
[0017]所述的小臂助力段在垂直平面內與所述的炒勺手握段的連接角度為160° -170°,所述的小臂助力段在水平平面內與所述的炒勺手握段的連接角度為160° -170°。上述這個角度讓小臂助力段上翹并向左傾斜,便于小臂施力。
[0018]所述的小臂助力段3末端設有通孔5。此通孔可做炒勺掛孔,便于收納或存放。
[0019]所述的炒勺手握段2截面為橢圓形且內部鑲嵌與炒勺本體固定連接的鋼板件6。
【主權項】
1.一種小臂助力炒勺,包括炒勺本體和與此炒勺本體固定連接的炒勺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炒勺把由炒勺手握段和與此炒勺手握段末端固定連接的小臂助力段所組成,所述的炒勺手握段的前端與所述的炒勺本體固定連接,所述小臂助力段的上表面上設有圓弧形凹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臂助力炒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臂助力段在垂直平面內與所述的炒勺手握段的連接角度為160° -170°,所述的小臂助力段在水平平面內與所述的炒勺手握段的連接角度為160° -17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臂助力炒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臂助力段末端設有通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廚房用具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小臂助力炒勺。它包括炒勺本體和炒勺把,炒勺把由炒勺手握段和與此炒勺手握段末端固定連接的小臂助力段所組成,炒勺手握段的前端與炒勺本體固定連接,小臂助力段的上表面上設有圓弧形凹槽,小臂助力段在垂直平面內與炒勺手握段的連接角度為160°-170°,小臂助力段在水平平面內與炒勺手握段的連接角度為160°-170°。小臂助力段末端設有通孔。本實用新型延長炒勺把的長度,巧妙的利用人的胳臂小臂與手腕相互配合,使炒勺的上下顛簸或移動或翻轉不在費力,且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于推廣。
【IPC分類】A47J43-28
【公開號】CN204541851
【申請號】CN201520237636
【發明人】馬繼輝
【申請人】馬繼輝
【公開日】2015年8月12日
【申請日】2015年4月20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