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護端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新型防護端蓋,包括端蓋本體,端蓋本體為一四面密封兩面敞開的罩體結構,在其第二防護面和第三防護面上遠離第四防護面且遠離第一防護面的一端分別凸設一鉤狀部,兩個鉤狀部均朝向端蓋本體內部相對布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安裝簡單,無需額外加設緊固件,在型材端面安裝本防護端蓋,有效防止了雨水等腐蝕液落入型材空心內部,從而間接延長了型材的使用壽命;另外,在型材端部設置本防護端蓋,可以將型材端部包裹起來,降低了型材自身結構帶來的安全隱患。
【專利說明】
新型防護端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端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防護端蓋,主要用于型材端部的防護,如應用在梯子踏步等空心式型材的端部防護。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空心式的型材端部無端蓋時,當型材處于室外時,其內部空心處會有例如雨水等一些容易引起型材腐蝕的固體或液體掉入,這樣會加速型材的腐蝕,減少型材的壽命。另外,型材具有一定的硬度,人們在使用型材時,通常會將型材的端部防護處理或者隱藏起來,這是因為型材端部的棱角、棱邊異常堅硬,若不處理且裸露在外,當人們不小心碰撞上該端部時,就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傷害。如當某種型材應用在梯子上作為梯子的踏步時,人們爬梯子雙手扶梯時,雙手必不可少地會與踏步端部相觸碰,如果踏步端部不進行處理,踏步端部的棱角或棱邊就會對人們的雙手造成刮傷。
[0003]為了減少上述的缺點,人們通常在型材的端部加設一端蓋,而現有型材的端蓋通常是通過鉚釘或者螺絲等緊固件將端蓋防護在型材的端部,采用這種方式復雜、繁瑣,需要額外加設緊固件,一但緊固件脫落就需要重新鉚接或旋擰螺絲;而且采用鉚釘鉚接或用螺絲這類金屬緊固件緊固時,還有可能導致型材破裂等。
[0004]因此,提供一種新型防護端蓋,便成為本實用新型所要研究的課題。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防護端蓋,其目的在于解決現有端蓋需要額外加設緊固件才能固定在型材端部,并且現有端蓋安裝繁瑣等的問題。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防護端蓋,包括端蓋本體,所述端蓋本體為一四面密封兩面敞開的罩體結構,定義裝配狀態下,所述端蓋本體上與被防護體端面平行的一面為第一防護面,第二防護面和第三防護面對稱設置且連接在第一防護面的兩側,第四防護面分別與第一防護面、第二防護面以及第三防護面鄰接;
[0007]所述第二防護面上遠離第四防護面且遠離第一防護面的一端凸設一第一鉤狀部,該第一鉤狀部朝向端蓋本體內部設置,所述第三防護面上遠離第四防護面且遠離第一防護面的一端凸設有一第二鉤狀部,該第二鉤狀部朝向端蓋本體內部設置;所述第一鉤狀部和第二鉤狀部相對布置。
[0008]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
[0009]1、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第四防護面的外表面上設有一圓柱凸部,在第四防護面的內表面上對應圓柱凸部的位置處設有一鉚接部,所述鉚接部為一空心圓柱體結構;所述圓柱凸部在壓力作用下可貫穿端蓋本體的內外表面,并楔入鉚接部的空心結構中以使所述鉚接部沿其徑向向外膨脹。
[0010]2、上述方案中,對應所述被防護體上開設一供所述鉚接部插入的安裝孔。
[0011 ] 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防護面為一正梯形面。
[0012]4、上述方案中,所述防護端蓋由工程塑料一體式成型。
[0013]5、上述方案中,所述空心圓柱體結構的內表面上沿圓柱體周向間隔布置有若干凸筋。
[0014]6、上述方案中,所述凸筋的長度方向與鉚接部的中心軸線方向平行。
[0015]7、上述方案中,所述新型防護端蓋,主要用于如梯子踏步等需要進行端部防護的空心式型材,當然也不排除其應用在實心式型材上,給實心式型材的端面采用防護端蓋包裹從而降低或減少型材端部的棱角、棱邊給人們帶來的危險。
[0016]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優點如下:
[0017]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防護端蓋,包括端蓋本體,端蓋本體為一四面密封兩面敞開的罩體結構,在其第二防護面和第三防護面上遠離第四防護面且遠離第一防護面的一端分別凸設一鉤狀部,兩個鉤狀部均朝向端蓋本體內部相對布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安裝簡單,無需額外加設緊固件,在型材端面安裝本防護端蓋,有效防止了雨水等腐蝕液落入型材空心內部,從而間接延長了型材的使用壽命;另外,在型材端部設置本防護端蓋,可以將型材端部包裹起來,降低了型材自身結構帶來的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0018]在此描述的附圖僅用于解釋目的,而不意圖以任何方式來限制本申請公開的范圍。另外,圖中的各部件的形狀和比例尺寸等僅為示意性的,用于幫助對本申請的理解,并不是具體限定本申請各部件的形狀和比例尺寸。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申請的教導下,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各種可能的形狀和比例尺寸來實施本申請。在附圖中:
[0019]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新型防護端蓋安裝狀態的示意圖(一);
[0020]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新型防護端蓋安裝狀態的示意圖(二);
[0021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新型防護端蓋安裝狀態的剖視圖;
[0022]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新型防護端蓋安裝狀態的示意圖(三);
[0023]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新型防護端蓋的立體圖;
[0024]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新型防護端蓋的主視圖;
[0025]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新型防護端蓋狀態(一)的剖視圖;
[0026]附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新型防護端蓋狀態(二)的剖視圖。
[0027]以上附圖中:1、立柱;2、型材;3、端蓋本體;30、第一防護面;31、第二防護面;310、第一鉤狀部;32、第三防護面;320、第二鉤狀部;33、第四防護面;34、圓柱凸部;35、鉚接部;36、凸筋。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9]實施例1:新型防護端蓋
[0030]參見附圖1-6,包括端蓋本體3,所述端蓋本體3為一個四面密封兩面敞開的罩體結構。定義裝配狀態下,端蓋本體3上與被防護體端面平行的一面為第一防護面30,第二防護面31和第三防護面32對稱設置且連接在第一防護面30的兩側,第四防護面33分別與第一防護面30、第二防護面31以及第三防護面32鄰接。
[0031]第二防護面31上遠離第四防護面33且遠離第一防護面30的一端凸設一第一鉤狀部310,該第一鉤狀部310朝向端蓋本體3內部設置,第三防護面32上遠離第四防護面33且遠離第一防護面30的一端凸設有一第二鉤狀部320,該第二鉤狀部320朝向端蓋本體3內部設置;所述第一鉤狀部310和第二鉤狀部320相對布置。
[0032]參見附圖1-4,以梯子上的踏步和立柱I為例,此時,型材2應用在踏步上。參見附圖1,在安裝狀態下,端蓋本體3的第一防護面30緊貼型材2制成的踏步的端面,第二防護面31、第三防護面32以及第四防護面33緊貼包圍在踏步的三個外側面上,將踏步端部防護起來。其中,第一防護面30為一正梯形面,以此該防護端蓋構成一上頭細下頭粗的梯形防護罩結構。
[0033]本實施例中,第二防護面31上遠離第四防護面33且遠離第一防護面30的一端凸設一第一鉤狀部310,該第一鉤狀部310朝向端蓋本體3內部設置,在安裝狀態下,第一鉤狀部310正好鉤住踏步內側面上的某一位置處。第三防護面32上遠離第四防護面33且遠離第一防護面30的一端凸設有一第二鉤狀部320,該第二鉤狀部320朝向端蓋本體3內部設置,在安裝狀態下,第二鉤狀部320正好鉤住踏步的內側面上的另一位置處,第一鉤狀部310和第二鉤狀部320相對布置。
[0034]實施例2:新型防護端蓋
[0035]參見附圖7-8,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在所述第四防護面33的外表面上設有一圓柱凸部34,在第四防護面33的內表面上對應圓柱凸部34的位置處設有一鉚接部35,所述鉚接部35為一空心圓柱體結構;圓柱凸部34在壓力作用下可貫穿端蓋本體3的內外表面,并楔入鉚接部35的空心結構中以使所述鉚接部35沿其徑向向外膨脹。
[0036]附圖7呈現的是圓柱凸部34未楔入鉚接部35的空心結構中的狀態,而附圖8呈現的是圓柱凸部34楔入鉚接部35的空心結構中的狀態。
[0037]對應在型材2的側表面開設一供鉚接部35穿設的安裝孔(圖中未給出),安裝孔的孔徑與鉚接部35的直徑相同,或者安裝孔的孔徑稍微略大于鉚接部35的直徑。本實施例中,防護端蓋由工程塑料一體式成型,上圓柱凸部34在壓力作用下可貫穿端蓋本體3的內外表面,然后楔入鉚接部35的空心結構中以使鉚接部35沿其徑向向外膨脹卡在型材2的安裝孔中,鉚接部35的直徑膨脹到大于安裝孔的直徑,從而使得該防護端蓋牢牢固定在型材2的端面。
[0038]進一步地,所述空心圓柱體結構的內表面上沿圓柱體周向間隔布置有若干凸筋36,本實施例中,凸筋36設為八個,八個凸筋36圍繞空心圓柱體結構中心等間距布置,且凸筋36的長度方向與鉚接部35的中心軸線方向平行。
[0039]針對上述實施例,本發明可能產生的變化描述如下:
[0040]1、以上實施例中,鉚接部35的空心圓柱體結構內表面上間隔設有八個凸筋36,實施例上,設有六個、七個、九個、十個等等個數的凸筋36都是可行的,設計者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凸筋36的個數,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申請的啟示下,容易得出設置六個、七個、九個、十個等等個數的凸筋36,也可以實施的結果。
[0041]2、以上實施例中,本防護端蓋除了可以應用在梯子的踏步上作為踏步端蓋外,還可以應用在其他如應用在腳手架上的型材2端部等等一系列裸露在外的型材端部。
[0042]本實施例的新型防護端蓋,包括端蓋本體3,端蓋本體3為一四面密封兩面敞開的罩體結構,在其第二防護面31和第三防護面32上遠離第四防護面33且遠離第一防護面30的一端分別凸設一鉤狀部310和320,兩個鉤狀部均朝向端蓋本體3內部相對布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安裝簡單,無需額外加設緊固件,在型材端面安裝本防護端蓋,有效防止了雨水等腐蝕液落入型材2空心內部,從而間接延長了型材的使用壽命;另外,在型材2端部設置本防護端蓋,可以將型材2端部包裹起來,降低了型材2自身結構帶來的安全隱患。
[0043]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方案中,第二防護面31、第三防護面32是相對的,它們結構相同,且分別對稱設在第四防護面的左右兩側,實際應用中,第二防護面31、第三防護面32的位置可以對調,對應地,第一鉤狀部310和第二鉤狀部320也會跟著對調,以圖6所示方向作為參考。
[0044]需要說明的是,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申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0045]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申請的描述中,在本申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0046]使用術語“包含”或“包括”來描述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驟的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驟構成的實施方式。這里通過使用術語“可以”,旨在說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屬性都是可選的。
[0047]多個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驟能夠由單個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驟來提供。另選地,單個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驟可以被分成分離的多個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驟。用來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驟的公開“一”或“一個”并不說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驟。
[0048]應該理解,以上描述是為了進行圖示說明而不是為了進行限制。通過閱讀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許多實施方式和許多應用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都將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本教導的范圍不應該參照上述描述來確定,而是應該參照前述權利要求以及這些權利要求所擁有的等價物的全部范圍來確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參考包括專利申請和公告的公開都通過參考結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權利要求中省略這里公開的主題的任何方面并不是為了放棄該主體內容,也不應該認為
【申請人】沒有將該主題考慮為所公開的申請主題的一部分。
[0049]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申請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請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申請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申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新型防護端蓋,包括端蓋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本體為一四面密封兩面敞開的罩體結構,定義裝配狀態下,所述端蓋本體上與被防護體端面平行的一面為第一防護面,第二防護面和第三防護面對稱設置且連接在第一防護面的兩側,第四防護面分別與第一防護面、第二防護面以及第三防護面鄰接; 所述第二防護面上遠離第四防護面且遠離第一防護面的一端凸設一第一鉤狀部,該第一鉤狀部朝向端蓋本體內部設置,所述第三防護面上遠離第四防護面且遠離第一防護面的一端凸設有一第二鉤狀部,該第二鉤狀部朝向端蓋本體內部設置;所述第一鉤狀部和第二鉤狀部相對布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護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護面為一正梯形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護端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防護面的外表面上設有一圓柱凸部,在第四防護面的內表面上對應圓柱凸部的位置處設有一鉚接部,所述鉚接部為一空心圓柱體結構;所述圓柱凸部在壓力作用下可貫穿端蓋本體的內外表面,并楔入鉚接部的空心結構中以使所述鉚接部沿其徑向向外膨脹。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防護端蓋,其特征在于:對應所述被防護體上開設一供所述鉚接部插入的安裝孔。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防護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圓柱體結構的內表面上沿圓柱體周向間隔布置有若干凸筋。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防護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的長度方向與鉚接部的中心軸線方向平行。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新型防護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端蓋由工程塑料一體式成型。
【文檔編號】E06C7/08GK205654292SQ201620412159
【公開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請日】2016年5月9日 公開號201620412159.9, CN 201620412159, CN 205654292 U, CN 205654292U, CN-U-205654292, CN201620412159, CN201620412159.9, CN205654292 U, CN205654292U
【發明人】謝小燕
【申請人】蘇州飛華鋁制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