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護堤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護堤板,特別涉及一種河流、溝渠的堤岸或側壁的護堤板。
背景技術:
目前的護堤板通常采用混凝土結構,例如,有的采用水泥沙石等沏成河堤護堤,也有的采用將石頭堆沏在河堤上并通過水泥連成一體的方式形成河堤護堤。此類方法存在以下缺點一、必需在河岸進行施工建造河堤護堤,難以工業化生產和制造,其生產效率低;二、由于水泥材料與水接觸面積大,從而造成環境污染;三、幾乎不存在空隙,不利于小動物棲息和植物生長,難以形成生態體系;四、由于混凝土存在因腐蝕而降低強度缺點,容易遭到破壞。而且一旦遭到破壞,修復起來相當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環境污染小、可以工業化生產的護堤板。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護堤板,包括天然石、混凝土,所述天然石固定于所述混凝土上,所述天然石排列于所述混凝土上,所述天然石平均粒徑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二露出混凝土。其中所述天然石是指自然存在的石頭或者經過粉碎的自然石頭。可以采利用建筑工地剩余的廢石料,也可以用河底的石頭來建造河堤護堤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混凝土中設有加固層。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加固層為鋼筋網。
為了使所述護堤板安裝更加方便,所述護堤板側邊可設有安裝槽或安裝孔,此外,還可在護堤板混凝土一側設有安裝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優選方式,所述天然石為鵝卵石,其粒徑范圍為100毫米至400毫米。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優選方式,所述混凝土的厚度為鵝卵石粒徑的三分之一至二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優選方式,所述天然石平均粒徑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露出混凝土。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護堤板無需在河堤旁即可進行工業化生產和制造,提高了生產效率。縮短河堤護堤板的建造工期。由于護堤板采用天然石,其主要通過天然石與水接觸,不會造成環境污染。且天然石塊凸出,在石塊之間產生較深的空隙,空隙里堆積砂土,成為小動物棲息的最佳場所,而且植物也可在里面生長,從而形成生態體系,使得河流的水質因此而得到改善。此外,本實用新型可根據現場的需要設置不同的規格石料,破損部分的更換和修復也很方便,便于維護,與混凝土制品相比其壽命更長。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為本實用新型設有安裝孔的護堤板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設有安裝筋的護堤板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設有安裝槽的護堤板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護堤板,包括鵝卵石1、混凝土2,所述鵝卵石固定于所述混凝土2上,所述鵝卵石1平均粒徑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二露出混凝土2。所述混凝土2中設有鋼筋網。其中,所述鵝卵石1的粒徑范圍為100毫米至400毫米。所述混凝土2的厚度為鵝卵石1平均粒徑的1.5倍。
圖1為本實用新型設有安裝孔3的護堤板示意圖。可將鋼筋等固定桿插入其中,固定相鄰的兩塊護堤板。
圖2為本實用新型設有安裝筋4的護堤板示意圖。采用該結構的護堤板,通過突出的安裝筋4與河堤固定。
圖3為本實用新型設有安裝槽5的護堤板示意圖。通過安裝槽將相鄰的兩塊護堤板固定。
上述護堤板采用如下的方法制成提供底層模板、側模板和已經清潔的鵝卵石;其中,所述底層模板、側模板的形狀與護堤板相匹配;采用鵝卵石之外的其它天然石制造護堤板,其制造方法相同;在底層模板上、側模板內擺放鵝卵石,并在模板與鵝卵石之間的空隙內撒入細沙,用水將細沙沖平至設定填充厚度;細沙的作用是防止接下來澆筑的混凝土進入模板與鵝卵石之間的空隙中;在鵝卵石上擺放鋼筋網;澆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拆開模板,去除細沙,獲得護堤板。
權利要求1.一種護堤板,包括天然石、混凝土,所述天然石固定于所述混凝土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石排列于所述混凝土上,所述天然石平均粒徑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二露出混凝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中設有加固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護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層為鋼筋網。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護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堤板側邊設有安裝槽。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護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堤板側邊設有安裝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護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堤板混凝土一側設有安裝筋。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護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石為鵝卵石,其粒徑范圍為100毫米至400毫米。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護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的厚度為鵝卵石平均粒徑的三分之一至二倍。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護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石平均粒徑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露出混凝土。
專利摘要一種護堤板,包括天然石、混凝土,所述天然石固定于所述混凝土上,所述天然石排列于所述混凝土上,所述天然石平均粒徑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二露出混凝土。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護堤板無需在河堤旁即可進行工業化生產和制造,提高了生產效率,縮短河堤護堤板的建造工期。由于護堤板采用天然石,其主要通過天然石與水接觸,不會造成環境污染。且天然石塊凸出,在石塊之間產生較深的空隙,空隙里堆積砂土,成為小動物棲息的最佳場所,而且植物也可在里面生長,從而形成生態體系,使得河流的水質因此而得到改善。
文檔編號E02B3/14GK2767500SQ20052000306
公開日2006年3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5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5日
發明者粟津篤哉 申請人:粟津篤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