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桿式管涌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提壩防洪工程領域的搶險裝置,特別是用于管涌搶險的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現有提防存在提基條件差、提身填筑質量差等缺點,一旦遭遇洪水,提防存在 發生管涌、滑坡等險情的可能性。目前,對管涌的處理大多是對在大提背水面的管涌出水口 進行搶護。搶護的原則是制止涌水帶沙,而留有滲水出路。搶護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反濾 圍井、反濾層壓蓋、蓄水反壓(俗稱養水盆)等,這些方法的實施過程耗時。另外,也可以通 過人工潛下水,擺放鍋堵住管涌洞口的方法,此種方法可靠性低,對潛水員危險大。還有使 用單一膨脹袋封堵管涌的方法也有提出,也是靠潛水員把膨脹袋送入管涌洞中,再由潛水 員打開膨脹袋,但單純依靠膨脹袋封堵管涌,容易被水流沖走,可靠性差,也不利于其它物 料的繼續填堵。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多桿式管涌 卡,它可以方便地對管涌滲水通道進行設卡和封堵。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多桿式管涌卡,它包括有一根主軸,主軸的兩端分別設有底座和彈簧座,底座和彈 簧座之間的主軸套裝有滑座,彈簧座和滑座之間的主軸套裝有主軸壓簧;滑座上均勻布置有多根向外輻射的展開桿,展開桿的末端與滑座鉸接;底座設有 多根與展開桿配合的支撐桿,支撐桿的后端與底座鉸接,前端與展開桿的中部鉸接;主軸和滑座之間設有鎖定機構。上述方案中,各展開桿的前端設有固定錨,固定錨的前端為錐體。上述方案中,多桿式管涌卡還包括固定錨彈出機構;固定錨彈出機構包括第一連 桿、第二連桿、套筒、桶體、頂桿開關和小彈簧;第一連桿的一端與支撐桿的前端鉸接,另一端與滑座鉸接;第二連桿的一端與支 撐桿的前端鉸接,另一端與展開桿的中部鉸接;支撐桿通過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與展開桿 的中部鉸接;套筒套在桶體上,固定錨設置桶體內,套筒的外側壁與展開桿的前端鉸接,固定錨 的后端和桶體之間設有副壓簧;桶體的底部外側與第二連桿的中部鉸接;固定錨末端開有徑向孔,頂桿開關和小彈簧設置在徑向孔內,頂桿開關的頂部細、 桿體粗,小彈簧設置在頂桿開關的底部;桶體的側壁上開有第一槽,套筒前部的內壁上開有第二槽,第二槽的末端與套筒 的內壁之間起坡過渡;第一槽和第二槽的位置相對;第一槽的寬度只允許頂桿開關的頂部 穿過,第一槽的后端開有允許頂桿開關的桿體穿過的孔,頂桿開關的桿體穿過的孔頂在第
二槽內。
上述方案中,鎖定機構為電磁開關驅動的鎖定機構。本發明的原理是使用時,將收攏狀態的本發明管涌卡送入管涌洞中,解鎖主軸和 滑座之間設有鎖定機構,依靠滑座以彈簧彈力為主動力撐開展開桿(如傘狀),撐開的展開 桿卡住管涌通道,制止泥沙通過,對管涌滲水通道進行設卡和封堵。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還具有以下優點 1、使用方便,降低抗洪搶險施工難度,降低抗洪搶險工作的危險性,減小施工量, 明顯縮短險情排除所用的時間,有效地解決或緩解管涌對大提安全的危害,最大限度保護 人民生命財產安全。2、多桿式管涌卡還包括用于盛放遇水膨脹材料的容器,主軸前端的容器內盛放有 遇水膨脹材料,材料遇水膨脹,直接對管涌滲水通道進行封堵。2、各展開桿的前端設有固定錨,可牢牢地卡在管涌滲水通道內,卡緊牢固、可靠。3、結構簡單,成本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展開狀態結構示意2為本發明裝置底座俯視3為本發明裝置固定錨結構4為桶體的結構示意5為本發明實施例收攏狀態結構示意中1-主軸,2-底座,3-滑座,4-彈簧座,5-主軸彈簧,6_小彈簧,7_支撐桿, 8-第一連桿,9-第二連桿,10-展開桿,11-套筒,12-桶體,13-固定錨,14-第一槽,15-頂 桿開關,16-副壓簧、17-第二槽、18-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2所示的本發明多桿式管涌卡實施例,它包括有一根主軸1,主軸1的兩端 分別設有底座2和彈簧座4,底座2和彈簧座4之間的主軸1套裝有滑座3,彈簧座4和滑 座3之間的主軸1套裝有主軸壓簧5。滑座3上均勻布置有多根向外輻射的展開桿10,展開桿10的末端與滑座3鉸接; 底座2設有多根與展開桿10配合的支撐桿7,支撐桿7的后端與底座2鉸接,前端與展開桿 10的中部鉸接。各展開桿10的前端設有固定錨13,固定錨13的前端為錐體。如圖3、4所示,多桿式管涌卡還包括固定錨彈出機構;固定錨彈出機構包括第一 連桿8、第二連桿9、套筒11、桶體12、頂桿開關15和小彈簧6 ;第一連桿8的一端與支撐桿7的前端鉸接,另一端與滑座3鉸接;第二連桿9的一 端與支撐桿7的前端鉸接,另一端與展開桿10的中部鉸接;支撐桿7通過第一連桿8和第 二連桿9與展開桿10的中部鉸接;套筒11套在桶體12上,固定錨13設置桶體12內,套筒11的外側壁與展開桿10 的前端鉸接,固定錨13的后端和桶體12之間設有副壓簧16 ;桶體12的底部外側與第二連桿9的中部鉸接;固定錨13末端開有徑向孔,頂桿開關15和小彈簧6設置在徑向孔內,頂桿開關15 的頂部細、桿體粗,小彈簧6設置在頂桿開關15的底部;桶體12的側壁上開有第一槽14,套筒11前部的內壁上開有第二槽17,第二槽17 的末端與套筒11的內壁之間起坡過渡;第一槽14和第二槽17的位置相對;第一槽14的寬 度只允許頂桿開關15的頂部穿過,第一槽14的后端開有允許頂桿開關15的桿體穿過的 孔 18,頂桿開關15的桿體穿過的孔18頂在第二槽17內。主軸1和滑座3之間設有鎖定機構,鎖定機構為電磁開關驅動的鎖定機構,通電 時,滑座3內部的電磁開關啟動,滑座3與主軸1之間解鎖,主軸壓簧5彈力為主動力,水流 沖力為輔助動力,將滑座3壓向底座2靠攏,撐開展開桿10,同時帶動套筒11在桶體12上 滑動,頂桿開關14的頂部通過第二槽17的末端與套筒11的內壁之間起坡,頂桿開關14被 壓入孔18內,頂桿開關14失去約束并解鎖,頂桿開關14的頂部在第二槽14中滑動,副壓 簧16將固定錨13頂出,達到了卡住管涌通道的目的。本發明裝置的狀態主要有兩種收攏(如圖5所示),伸平(如圖1所示)。以收 攏狀態進入管涌洞口,伸平以支撐在洞口內部。此裝置巧妙地采用了裝置撐開過程中桶體 12和套筒11間的相對運動,使得裝置接近伸平狀態時,固定錨13從鎖定狀態自動解鎖伸 出。采用副壓簧16推出固定錨13,使得推出距離可調,得以適應洞內的實際情況。使用時,本發明的彈簧座4的一端還可以連接一個容器,容器內盛放有遇水膨脹 材料,遇水膨脹材料可以為膨潤土、吸水樹脂或膨脹水泥等。本發明卡住管涌通道后,膨脹 材料吸水膨脹,最終封堵滲水通道,本發明多桿式管涌卡作為膨脹材料的支撐,達到了救援 管涌險情的目的。
權利要求
多桿式管涌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根主軸(1),主軸(1)的兩端分別設有底座(2)和彈簧座(4),底座(2)和彈簧座(4)之間的主軸(1)套裝有滑座(3),彈簧座(4)和滑座(3)之間的主軸(1)套裝有主軸壓簧(5);滑座(3)上均勻布置有多根向外輻射的展開桿(10),展開桿(10)的末端與滑座(3)鉸接;底座(2)設有多根與展開桿(10)配合的支撐桿(7),支撐桿(7)的后端與底座(2)鉸接,前端與展開桿(10)的中部鉸接;主軸(1)和滑座(3)之間設有鎖定機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桿式管涌卡,其特征在于各展開桿(10)的前端設有固定錨 (13),固定錨(13)的前端為錐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桿式管涌卡,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固定錨彈出機構;固定錨 彈出機構包括第一連桿(8)、第二連桿(9)、套筒(11)、桶體(12)、頂桿開關(15)和小彈簧 (6);第一連桿(8)的一端與支撐桿(7)的前端鉸接,另一端與滑座(3)鉸接;第二連桿(9) 的一端與支撐桿(7)的前端鉸接,另一端與展開桿(10)的中部鉸接;支撐桿(7)通過第一 連桿(8)和第二連桿(9)與展開桿(10)的中部鉸接; 套筒(11)套在桶體(12)上,固定錨(13)設置桶體(12)內,套筒(11)的外側壁與展 開桿(10)的前端鉸接,固定錨(13)的后端和桶體(12)之間設有副壓簧(16);桶體(12)的 底部外側與第二連桿(9)的中部鉸接;固定錨(13)末端開有徑向孔,頂桿開關(15)和小彈簧(6)設置在徑向孔內,頂桿開關 (15)的頂部細、桿體粗,小彈簧(6)設置在頂桿開關(15)的底部;桶體(12)的側壁上開有第一槽(14),套筒(11)前部的內壁上開有第二槽(17),第二 槽(17)的末端與套筒(11)的內壁之間起坡過渡;第一槽(14)和第二槽(17)的位置相對; 第一槽(14)的寬度只允許頂桿開關(15)的頂部穿過,第一槽(14)的后端開有允許頂桿開 關(15)的桿體穿過的孔(18),頂桿開關(15)的桿體穿過的孔(18)頂在第二槽(17)內。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桿式管涌卡,其特征在于鎖定機構為電磁開關驅動的 鎖定機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多桿式管涌卡,它包括有一根主軸(1),主軸(1)的兩端分別設有底座(2)和彈簧座(4),底座(2)和彈簧座(4)之間的主軸(1)套裝有滑座(3),彈簧座(4)和滑座(3)之間的主軸(1)套裝有主軸壓簧(5);滑座(3)上均勻布置有多根向外輻射的展開桿(10),展開桿(10)的末端與滑座(3)鉸接;底座(2)設有多根與展開桿(10)配合的支撐桿(7),支撐桿(7)的后端與底座(2)鉸接,前端與展開桿(10)的中部鉸接;主軸(1)和滑座(3)之間設有鎖定機構。本發明多桿式管涌卡可以方便地對管涌滲水通道進行設卡和封堵。
文檔編號E02B3/04GK101845803SQ201010188529
公開日2010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8日
發明者常建娥 申請人:武漢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