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動排水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排水設備,特別是用于道路下水道的一種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動排 水設備。
背景技術:
現在道路上的排水井蓋不能密封,雜物容易從井蓋落入,日積月累,下水道就會被 堵塞,以至于雨天排水不暢,甚至道路上會有嚴重的積水,影響車輛和行人的通行,造成嚴 重的交通堵塞,因此,道路下水道的排水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具有防 堵功能的自動排水設備,可有效解決下水道排水不暢及堵塞的問題,其解決的技術方案是, 包括水箱、浮子和上蓋,水箱由隔板隔置成的浮子容箱和排雨水池構成,隔板底部有滲水 口,上部有轉軸,轉軸上裝有同步轉動的杠桿和封板,杠桿和封板之間有大于90°的固定夾 角,杠桿置于浮子容箱內,封板置于排雨水池上口部,杠桿端部有浮子,浮子容箱有上蓋,上 蓋側面上有進水口,排雨水池側面上有排水口,結構新穎、獨特,集排水與防堵于一體,是道 路排水設備上的創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去掉上蓋)。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說明。由圖1至圖3給出,本實用新型包括水箱、浮子和上蓋,水箱由隔板5隔置成的浮 子容箱1和排雨水池4構成,隔板5底部有滲水口 9,上部有轉軸7,轉軸上裝有同步轉動的 杠桿3和封板6,杠桿和封板之間有大于90°的固定夾角,杠桿置于浮子容箱內,封板置于 排雨水池上口部,杠桿端部有浮子2,浮子容箱有上蓋11,上蓋11側面上有進水口 8,排雨水 池4側面上有排水口 10。為了保證使用效果,所說的水箱是由鋼筋混凝土制成的長方形的一體結構。所說的浮子2是由塑料制成的空心圓柱體,圓柱體內有其內腔體積三分之一的 水,空心圓柱體和水的重量大于封板6的重量。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情況是,將水箱和上蓋11埋入地下,排雨水池位于道路上的排 水井蓋下部,浮子水箱的上蓋位于人行道高于路面的側面上,上蓋上的進水口朝向路面,不 下雨時,浮子經自身的重量使封板貼在排水井蓋下表面上,密封住排水井蓋,防止雜物通過排水井蓋進入下水道,下雨時,雨水經進水口 8進入浮子容箱1,當水位超過浮子時,浮子隨著水位的升高而升高,使封板6自動逐漸打開,雨水直接排入排雨水池內,經排水口 10進入 下水道。 本實用新型結構獨特、使用方便,防止雜物落入下水道中,有效解決了雜物使下水 道堵塞的問題,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權利要求一種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動排水設備,包括水箱、浮子和上蓋,其特征在于,水箱由隔板(5)隔置成的浮子容箱(1)和排雨水池(4)構成,隔板(5)底部有滲水口(9),上部有轉軸(7),轉軸上裝有同步轉動的杠桿(3)和封板(6),杠桿和封板之間有大于90°的固定夾角,杠桿置于浮子容箱內,封板置于排雨水池上口部,杠桿端部有浮子(2),浮子容箱有上蓋(11),上蓋(11)側面上有進水口(8),排雨水池(4)側面上有排水口(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動排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水箱是 由鋼筋混凝土制成的長方形的一體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動排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浮子(2) 是由塑料制成的空心圓柱體,圓柱體內有其內腔體積三分之一的水,空心圓柱體和水的重 量大于封板(6)的重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防堵功能的自動排水設備,可有效解決下水道排水不暢及堵塞的問題,其解決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水箱、浮子和上蓋,水箱由隔板隔置成的浮子容箱和排雨水池構成,隔板底部有滲水口,上部有轉軸,轉軸上裝有同步轉動的杠桿和封板,杠桿和封板之間有大于90°的固定夾角,杠桿置于浮子容箱內,封板置于排雨水池上口部,杠桿端部有浮子,浮子容箱有上蓋,上蓋側面上有進水口,排雨水池側面上有排水口,結構新穎、獨特,集排水與防堵于一體,是道路排水設備上的創新。
文檔編號E03F5/04GK201588298SQ20102010075
公開日2010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25日
發明者王澤楠 申請人:王澤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