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深水封地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深水封地漏,它屬于一種建筑物排水用地漏。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帶水封地漏,由于其在外殼上只設計了一個出水口,因此,該結 構的地漏出水量小,不能滿足大量排水的需要;有的采用三根支撐柱,雖然擴大了出水量, 但是由于支撐柱較細,出水時很容易掛住頭發、棉絮等雜物,時間一長就會影響排水量,甚 至堵塞地漏;所以,現在的水封地漏存在的地漏排水量小、容易沉積雜物、密封不嚴和容易 返臭的缺陷。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的水封地漏存在的地漏排水量小、容易沉積雜物、 密封不嚴和容易返臭的技術難點,并提供一種排水量大、不易沉積雜物、密封嚴實和不返臭 的深水封地漏。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深水封地漏,包括外殼和內芯,其中所述內芯設置在外殼內腔的中央且內芯 的上端裝在外殼內腔上部設置的平臺上,在外殼上對稱開設有兩個廣角出水口。所述外殼采用階梯式結構。所述內芯為倒圓臺形結構。由于本實用新型在外殼上對稱開設兩個廣角出水口,既增加了地漏的排水量,同 時兩個廣角出水口之間的支撐柱較寬,不易掛頭發、棉絮等雜物,且上寬下窄的倒圓臺形結 構內芯,增加了內芯下部的水流速度,很容將積存在外殼底部的沉積物沖洗干凈,保持地漏 的排水通暢;本實用新型外殼采用階梯式結構與管道連接,密封嚴實,有效防止管道內的臭 味返回室內。因此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排水量大、不易沉積雜物、密封嚴實和 不返臭等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的A-A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深水封地漏,包括階梯式結構的外殼1和倒圓臺 形結構的內芯2,其中所述內芯2設置在外殼1內腔的中央且內芯2的上端裝在外殼1內 腔上部設置的平臺上,在外殼1上對稱開設有兩個廣角出水口 3。
權利要求一種深水封地漏,包括外殼(1)和內芯(2),其特征是所述內芯(2)設置在外殼(1)內腔的中央且內芯(2)的上端裝在外殼(1)內腔上部設置的平臺上,在外殼(1)上對稱開設有兩個廣角出水口(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封地漏,其特征是所述外殼(1)采用階梯式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封地漏,其特征是所述內芯(2)為倒圓臺形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深水封地漏,它屬于一種建筑物排水用地漏。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的水封地漏存在的地漏排水量小、容易沉積雜物、密封不嚴和容易返臭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深水封地漏,包括外殼和內芯,其中所述內芯設置在外殼內腔的中央且內芯的上端裝在外殼內腔上部設置的平臺上,在外殼上對稱開設有兩個廣角出水口。本實用新型具有排水量大、不易沉積雜物、密封嚴實和不返臭等優點。
文檔編號E03F5/04GK201756734SQ20102025553
公開日2011年3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8日
發明者王曉峰 申請人:王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