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臺盆水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洗手盆,特別是涉及一種臺盆水漏,屬于衛浴產品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水池是廚房、衛生間的必備用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水池的實用性、美觀度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水池按照用途分可分為洗臉池、洗菜池等,在其使用性能、外觀設計方面有不同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幾種中國專利CN2057190Y公開了一種廚房水池防堵塞封網,防止廚房水池在炊事過程中發生泄水口和泄水管堵塞,由一凸起形網罩、定位柱和便于用手把裝置拿起來的部位組成。定位柱使網罩定位在泄水口上。網罩上部有便于用手把裝置拿起來的部位,以方便使用。中國專利CN2104M9Y公開了一種用于水池出口的防堵塞器,它呈圓臺中空形狀, 底面為密網眼狀。為便于放置和取出,在底面或側壁上緣安置把手或將側壁上緣作成折邊狀。中國專利CN2225497Y公開了一種水池接污器,是由小滲漏斗放置在大滲漏斗底部,托盤嵌入大滲漏斗框內組合而成的。其大滲漏斗側壁和小滲漏底部都有滲水孔中國專利CN200996165Y公開了一種洗手池下水管防堵裝置,由導管和防堵網組成,防堵網設于導管內,導管為兩端細中間粗的紡錘形,導管兩端直徑與現有各種洗手池的下水管口相匹配,并有絲便于連接。防堵網呈圓桶形,周邊及底部均有網眼,易漏水,它的直徑略小于洗手池的下口直徑,易套入。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現有技術中的洗手盆,缺少擱置漏水裝置,有時搭一個濕毛巾或剛洗的衣物很不方便,雖現有廚房水槽常設置一個浙水籃,但其一般是固定擱置在水槽的某個位置,不能移動,而至于衛浴用的洗手盆,則連上述裝置也沒有。針對以上所述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臺盆水漏,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臺盆水漏,其特征在于臺盆水漏具有圓盤形的臺上盆,所述臺上盆具有圓形的外圈,所述圓形的外圈上設置有一浙水擱架,所述浙水擱架的底部為鏤空結構,所述浙水擱架具有與所述圓形的外圈相配合的圓弧形的配合裝置,所述配合裝置位于浙水擱架的外圍邊緣,其憑借凹陷的卡槽卡在圓形的外圈上,并可繞所述圓形的外圈滑動。優選的,所述臺上盆的底部具有接入下水道的漏水孔,所述漏水孔上具有開合裝置。優選的,所述浙水擱架為半圓形。優選的,所述浙水擱架的周邊具有突起的護欄。優選的,所述浙水擱架由不銹鋼條編制而成。優選的,所述浙水擱架由塑料一體形成。
優選的,所述臺上盆由陶瓷制成。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的臺盆水漏,能夠將洗后的衣服、毛巾等放在所述浙水擱架中,滴下的水直接進入到臺上盆中,并通過其底部的漏水孔流走,并可繞臺上盆的圓形的外圈滑動從而調節其位置,本發明結構簡單,易于使用,填補了相關技術的空白。
附圖1為本發明所提供的臺盆水漏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1為圓形的外圈,2為浙水擱架。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所提供的具有可伸縮溢水管的水池進行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臺盆水漏,其特征在于臺盆水漏具有圓盤形的臺上盆,所述臺上盆具有圓形的外圈1,所述圓形的外圈1上設置有一浙水擱架2,所述浙水擱架2的底部為鏤空結構,所述浙水擱架2具有與所述圓形的外圈1相配合的圓弧形的配合裝置,所述配合裝置位于浙水擱架2的外圍邊緣,其憑借凹陷的卡槽卡在圓形的外圈1上,并可繞所述圓形的外圈1滑動,所述臺上盆的底部具有接入下水道的漏水孔,所述漏水孔上具有開合裝置,所述浙水擱架2的周邊具有突起的護欄。
權利要求
1.一種臺盆水漏,其特征在于臺盆水漏具有圓盤形的臺上盆,所述臺上盆具有圓形的外圈,所述圓形的外圈上設置有一浙水擱架,所述浙水擱架的底部為鏤空結構,所述浙水擱架具有與所述圓形的外圈相配合的圓弧形的配合裝置,所述配合裝置位于浙水擱架的外圍邊緣,其憑借凹陷的卡槽卡在圓形的外圈上,并可繞所述圓形的外圈滑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臺盆水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臺上盆的底部具有接入下水道的漏水孔,所述漏水孔上具有開合裝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臺盆水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浙水擱架為半圓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臺盆水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浙水擱架的周邊具有突起的護欄。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臺盆水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浙水擱架由不銹鋼條編制而成。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臺盆水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浙水擱架由塑料一體形成。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臺盆水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臺上盆由陶瓷制成。
全文摘要
一種臺盆水漏,其特征在于臺盆水漏具有圓盤形的臺上盆,所述臺上盆具有圓形的外圈,所述圓形的外圈上設置有一瀝水擱架,所述瀝水擱架的底部為鏤空結構,所述瀝水擱架具有與所述圓形的外圈相配合的圓弧形的配合裝置,所述配合裝置位于瀝水擱架的外圍邊緣,其憑借凹陷的卡槽卡在圓形的外圈上,并可繞所述圓形的外圈滑動,本發明的臺盆水漏,能夠將洗后的衣服、毛巾等放在所述瀝水擱架中,滴下的水直接進入到臺上盆中,并通過其底部的漏水孔流走,并可繞臺上盆的圓形的外圈滑動從而調節其位置,本發明結構簡單,易于使用,填補了相關技術的空白。
文檔編號E03C1/14GK102444180SQ20111031877
公開日2012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8日
發明者張劍 申請人:南通蒲公英工業設計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