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排澇泵站前池底板置換式排水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泵站前池,尤其是涉及一種通過置換反濾層而重新疏通堵塞的排水孔、避免拆除重建前池底板的排澇泵站前池底板置換式排水孔。
背景技術:
排澇泵站的作用是承擔保護區的排內澇任務,故常規的排澇泵站主要是在汛期開機,且開機時間較短。目前使用的開敞式泵站前池位于最低處,泵站前池地基的地質條件一般為粘土或砂,為了保證開敞式泵站前池的前池底板的抗浮穩定,均在前池底板上設減壓排水孔,常用減壓排水孔中的排水管的管徑為Φ80 100mm。先在前池底板上埋設好排水管,排水管的進口設土工布及砂礫石等反濾層,非汛期時,泵站不需要向外排水而停機, 經多年使用后,泵站前池內沉淀的淤泥及其它雜物就會漸漸地對排水孔中的反濾層造成堵塞,淤泥又很難被清除,導致排水失效,使前池底板抗浮失穩,前池底板也就需拆除重建,這樣不但浪費寶貴的國家資金,還費時費力,并有可能延誤排內澇任務,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通過置換反濾層使得前池底板上的減壓排水孔經久耐用、既能排水通暢又能滿足滲流穩定的要求、維修簡單、施工容易的排澇泵站前池底板置換式排水孔。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排澇泵站前池底板置換式排水孔,特征是由排水管、反濾膜、礫石層和反濾層組成,在泵站前池的進水口處的前池底板下方設有位于基礎土中的砂井層,在排水管的底端通過綁扎帶包裹有將排水管底端的下水口完全封閉的反濾膜,包裹有反濾膜的排水管的底端插在砂井層中,排水管頂端的上水口與前池底板的上表面平齊,在排水管內的底層、 反濾膜的上面鋪設有礫石層,在排水管內的中上層、礫石層的上面鋪設有與排水管頂端的上水口平齊的反濾層。反濾層由上面的大粒徑卵石層和下面的中粒徑卵石層組成,大粒徑卵石層中的卵石的粒徑為8 10cm,中粒徑卵石層中的卵石的粒徑為2. 5 km。在前池底板和砂井層之間鋪設有混凝土墊層。所述反濾膜為土工布。所述排水管為PVC管、鑄鐵管或鋼管中的一種,直徑為Φ300πιπι。本實用新型由排水管、反濾膜、礫石層和反濾層組成,反濾層由上面的大粒徑卵石層和下面的中粒徑卵石層組成,安裝時先在排水管的底端包裹反濾膜,在基礎土中鋪砂井層,再將排水管的底端插在砂井層中,在砂井層和基礎土的上面澆筑混凝土墊層將排水管進行埋設,在混凝土墊層的上面澆筑混凝土前池底板,澆筑完成后,切割超出前池底板上表面的多余部分排水管,按反濾要求先向排水管內的底層鋪設礫石層,然后在礫石層的上面鋪設中粒徑卵石層和大粒徑卵石層,就構成了前池底板置換式排水孔。前池底板置換式排水孔是雙向滲水通道,非汛期時由于地下水位低,泵站前池的水位高,泵站前池內的水就從排水管往下滲水,汛期時由于外河水位高,泵站前池的水位低,地下水就從排水管往上滲水,這樣就解決了開敞式泵站前池釋放前池底板的承壓水問題。在多年使用,泵站前池內沉淀的淤泥及其它雜物對排水孔中的反濾層造成堵塞后,本實用新型可對反濾層中的卵石進行置換,重新疏通了堵塞的排水孔,不但避免了因提外高水位滲透、、排水孔的堵塞所造成前池底板的抗浮失穩的問題,而且使得減壓排水孔既能排水通暢又能滿足滲流穩定的要求,使減壓排水孔更加經久耐用,前池底板也不用再拆除重建,可以節省大量寶貴的國家資金,具有很大的社會及環境效益。本實用新型維修簡單,施工容易,并可承擔施工期中后期基坑的降水任務,減輕泵站施工基坑降水投資。為了方便對排水管中的反濾層的更換,故排水管的直徑采用Φ 300mm比較合適,排水管的直徑太大會對前池底板的強度造成較大的影響,直徑太小則不利于反濾層施工質量。大粒徑卵石層的粒徑最大,中粒徑卵石層的粒徑其次,礫石層的粒徑最小,中粒徑卵石層壓住礫石層,大粒徑卵石層又壓住中粒徑卵石層,這樣就只允許地下水從排水管從下往上滲,并可以防止地下水在往上滲時將泥土帶入泵站前池內。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通過置換反濾層使得前池底板上的減壓排水孔經久耐用、 既能排水通暢又能滿足滲流穩定的要求、前池底板不需拆除重建、維修簡單、施工容易的優
點O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并對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一種排澇泵站前池底板置換式排水孔,由排水管U、反濾膜6、礫石層8和反濾層 13組成,在泵站前池的進水口處的前池底板1下方設有位于基礎土 3中的砂井層4,在排水管11的底端通過綁扎帶7包裹有將排水管11底端的下水口 5完全封閉的反濾膜6,包裹有反濾膜6的排水管11的底端插在砂井層4中,排水管11頂端的上水口 12與前池底板1的上表面平齊,在排水管11內的底層、反濾膜6的上面鋪設有礫石層8,在排水管11內的中上層、礫石層8的上面鋪設有與排水管11頂端的上水口平齊的反濾層13。反濾層13由上面的大粒徑卵石層10和下面的中粒徑卵石層9組成,大粒徑卵石層10中的卵石的粒徑為8 10cm,中粒徑卵石層9中的卵石的粒徑為2. 5 km。在前池底板1和砂井層4之間鋪設有混凝土墊層2。所述反濾膜11為土工布。所述排水管11為PVC管、鑄鐵管或鋼管中的一種,直徑為Φ300πιπι。
權利要求1.一種排澇泵站前池底板置換式排水孔,其特征在于由排水管、反濾膜、礫石層和反濾層組成,在泵站前池的進水口處的前池底板下方設有位于基礎土中的砂井層,在排水管的底端通過綁扎帶包裹有將排水管底端的下水口完全封閉的反濾膜,包裹有反濾膜的排水管的底端插在砂井層中,排水管頂端的上水口與前池底板的上表面平齊,在排水管內的底層、反濾膜的上面鋪設有礫石層,在排水管內的中上層、礫石層的上面鋪設有與排水管頂端的上水口平齊的反濾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式泵站前池,其特征在于反濾層由上面的大粒徑卵石層和下面的中粒徑卵石層組成,大粒徑卵石層中的卵石的粒徑為8 10cm,中粒徑卵石層中的卵石的粒徑為2. 5 k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涵式泵站前池,其特征在于在前池底板和砂井層之間鋪設有混凝土墊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式泵站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濾膜為土工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式泵站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為PVC管、鑄鐵管或鋼管中的一種,直徑為Φ 30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排澇泵站前池底板置換式排水孔,特征是由排水管、反濾膜、礫石層和反濾層組成,包裹有反濾膜的排水管的底端插在砂井層中,在排水管內的底層鋪設有礫石層,在礫石層的上面鋪設有反濾層。反濾層由上面的大粒徑卵石層和下面的中粒徑卵石層組成。前池底板置換式排水孔是雙向滲水通道,非汛期時泵站前池內的水就從排水管往下滲水,汛期時地下水就從排水管往上滲水,這樣就解決了開敞式泵站前池釋放前池底板的承壓水問題。本實用新型可對反濾層中的卵石進行置換,不但避免了因排水孔的堵塞所造成前池底板的抗浮失穩的問題,而且使得減壓排水孔既能排水通暢又能滿足滲流穩定的要求,更加經久耐用,前池底板也不需拆除重建。
文檔編號E02B1/00GK202090321SQ201120154048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6日
發明者劉玉石, 孫文萍, 張李蓀, 彭德慧, 楊敏, 梁慧蘭, 鄒大勝, 陳靜, 陶柏強 申請人:江西省水利規劃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