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市政道路雨水檢查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實用新型是對市政道路雨水檢查井的改進,尤其涉及一種帶綠化功能的市政道路雨水檢查井。
背景技術:
目前,市政道路為了城市景觀往往在道路中間或兩側設置道路綠化帶種植植物。 而道路兩旁雨水井由于疏通條件制約檢查井間距較密,為了降低檢查井蓋對道路交通的影響,以及方便其余市政管線布置,往往將雨水檢查井設置于綠化帶內,從而形成較多綠化種植盲點,這對道路綠化布置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實用新型內容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帶綠化功能的市政道路雨水檢查井。實用新型目的實現,主要改進是將雨水檢查井蓋做成可種植植物的敞口、底面為透水鏤空底的容器結構,構成花盆式井蓋,從而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實現實用新型目的。 具體說,實用新型市政道路雨水檢查井,由下部井體和上部可分離井蓋組成,其特征在于上部井蓋為可種植植物的內凹敞口容器,底面為透水鏤空底。實用新型所說可分離花盆式井蓋,其形式可以有多種,例如在井體上部直接設置花盆井蓋,還可以將井蓋做成與下部井體為一體的內凹敞口容器,鏤空底蓋與井體上口為組合結構,還可以在前述內凹敞口容器內放置花盆,等等的非實質性改動均能實現實用新型目的和基本效果。此外,上部內凹敞口容器(例如花盆式)井蓋,周壁面(例如底部)還設置有徑向滲(排)水孔,在下雨時能快速排除井蓋綠化盆內積水,防治植物爛根。為避免長時間不下雨,對盆內植物影響,上部花盆式井蓋與下部雨水井間設有毛細效應吸水棒,例如發泡海綿柱,使得上部花盆式井蓋干旱缺水時,可以吸取存儲在下部雨水井中的雨水,保持花盆內泥土濕潤。實用新型市政道路雨水檢查井,相對于現有技術,由于將市政雨水檢查井蓋做成可種植植物的花盆式結構,即將傳統的市政雨水檢查井蓋和綠化花盆結合在一起,構成帶綠化功能的市政道路雨水檢查井,避免了市政道路兩旁綠化帶內雨水檢查井占用綠化帶內綠化種植空間,影響綠化美觀。實用新型特別適合道路綠化帶雨水檢查井。以下結合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示例性說明及幫助進一步理解實用新型實質,但實施例具體細節僅是為了說明實用新型,并不代表實用新型構思下全部技術方案,因此不應理解為對實用新型總的技術方案限定,一些在技術人員看來,不偏離實用新型構思的非實質性增加和/或改動,例如以具有相同或相似技術效果的技術特征簡單改變或替換,均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
附圖1為實用新型市政道路雨水檢查井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參見附圖,實用新型市政道路雨水檢查井,由下部井體1和上部與井體為一體的花盆式井蓋2組成。下部井體1由井壁3圍成,井體底部設有井底4 ;上部花盆式井蓋2由筒壁5圍成,與井體成一體,底部為有多個通孔7構成的活動透水鏤空底板6 (可移出清理下部井體),透水鏤空底板6上有礫石滲水層8,礫石滲水層8四周筒壁有徑向滲水孔9,礫石滲水層8上為內置綠化花盆10,綠化花盆10底部有孔口 11,孔口 11內有穿過礫石排水層8、底板6孔口 7下伸至雨水井底部4的虹吸發泡海綿柱12,用于吸取水份保持花盆內泥土濕潤。實施例2 如實施例1,省略綠化花盆10,直接在花盆式井蓋內種植植物。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在本專利構思及具體實施例啟示下,能夠從本專利公開內容及常識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一些變形,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意識到也可采用其他方法,或現有技術中常用公知技術的替代,以及特征的等效變化或修飾,特征間的相互不同組合,例如花盆式井蓋及花盆截面形狀的改變,排水礫石改用其他具有堆積滲水功能材料, 井蓋與花盆一體,等等的非實質性改動,同樣可以被應用,都能實現本專利描述功能和效果,不再一一舉例展開細說,均屬于本專利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市政道路雨水檢查井,由下部井體和上部可分離井蓋組成,其特征在于上部井蓋為可種植植物的內凹敞口容器,底面為透水鏤空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市政道路雨水檢查井,其特征在于內凹敞口容器井蓋與下部井體為一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市政道路雨水檢查井,其特征在于內凹敞口容器井蓋內置花"ππ^ 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市政道路雨水檢查井,其特征在于內凹敞口容器井蓋底部周壁有徑向排水孔。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市政道路雨水檢查井,其特征在于井蓋的透水鏤空底板上有滲水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對市政道路雨水檢查井的改進,其特征是上部井蓋為可種植植物的敞口容器,底面為透水鏤空底。構成帶綠化功能的市政道路雨水檢查井,避免了市政道路兩旁綠化帶內雨水檢查井占用綠化帶內綠化種植空間,影響綠化美觀。本實用新型特別適合道路綠化帶雨水檢查井。
文檔編號E03F5/02GK202248220SQ20112020584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7日
發明者沈曉鈴 申請人:無錫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