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調控豎縫式魚道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魚道結構,特別是一種可調控豎縫式魚道結構,主要用于對由于水電水利工程大壩建設造成阻隔影響的不同洄游條件要求的魚類提供洄游通道。
背景技術:
由于水電水利工程大壩建設,對洄游性魚類造成阻隔影響。因此,在工程建設的同時,應為洄游性魚類提供洄游通道。目前的魚道型式單一,設計目標單一。由于魚道豎縫的形態是固定的,魚道運行時的流速、流態受上游水位和流量影響很大,不易控制,而不同的洄游魚類對魚道中水的流速和流態的要求不一樣,造成目前的魚道過魚種類單一,過魚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施工方便的可調控豎縫式魚道結構,旨在通過變換隔板與魚道側壁的夾角,實現不同程度的消能,達到不同的流速和流態要求,以便在多種魚類在不同的洄游季節,能夠順利的通過魚道進行洄游。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可調控豎縫式魚道結構,包括底板以及相互平行布置于該底板兩側的兩側壁,各側壁內側分別安裝一組間隔均勻的隔板,且兩側隔板相互間隔布置,安裝于其中一側側壁上的隔板與另一側側壁之間留有間隙,該間隙與相鄰兩隔板之間的空隙連成“Z”字型的過魚通道,其特征在于安裝于同一側壁上的各隔板均與該側壁鉸接。所述側壁包括中空殼體,以及內置于該殼體內的控制桿,其中殼體靠近魚道中心一側開設一組豎向長縫,安裝于相應側壁上的各隔板一端穿過該長縫后與控制桿鉸接。所述隔板采用不銹鋼鋼板制成,并外包仿生防撞層。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中各隔板均與側壁鉸接,并可通過控制桿控制兩者的夾角,實現不同程度的消能,達到不同的流速和流態要求,以適應不同魚類洄游時對水體的要求,不僅克服了以往魚道設計單一,造成過魚種類單一,過魚效果不佳的問題,而且節約了魚道用水,從而達到了節能的目的;通過計算機計算洄游魚類適應的流速和流態所對應的隔板與魚道側壁的夾角,且控制桿采用自控化控制,整體自動化程度高,便于操作,過魚效果顯著;另外,從工藝結構設計的角度,推動了過魚魚道技術的發展,為協調水電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圖2、圖3、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側壁與隔板三種不同夾角時的結構圖。圖5是圖2的A部放大圖。[0011]圖6是圖3的B部放大圖。圖7是圖4的C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考慮到一條河流可能存在多種洄游性魚類,不同的洄游魚類對魚道中水的流速和流態的要求不一樣,本實施例對現有魚道結構進行改進,實現不同程度的消能,達到不同的流速和流態要求。如圖1-圖4所示,本例包括采用混凝土澆筑而成的魚道整體結構(包括底板1以及相互平行布置于該底板兩側的兩側壁2,)各側壁內側分別鉸接安裝一組間隔均勻的隔板3 (本例隔板采用不銹鋼鋼板制成,并外包防撞仿生材料,避免洄游魚類撞在隔板上造成受傷或死亡),以便調節隔板3與側壁2之間的夾角,實現不同程度的消能,達到不同的流速和流態要求;分別位于兩側的隔板3相互間隔布置,安裝于其中一側側壁2上的隔板3與另一側側壁2之間留有間隙4,該間隙與相鄰兩隔板3之間的空隙5連成“Z”字型的過魚通道。如圖5-圖7所示,本例中側壁包括中空的殼體2-1,以及內置于該殼體內的控制桿 2-2,其中殼體2-1靠近魚道中心一側開設一組豎向長縫2-3,安裝于相應側壁2上的各隔板 3 一端穿過該長縫后與控制桿2-2通過銷軸鉸接(單邊隔板利用一個控制桿操作)。實際使用時,通過計算機計算洄游魚類適應的流速和流態所對應的隔板3與側壁2的夾角,利用自動化控制來使控制桿2-2動作,調節隔板3與側壁2之間的夾角,實現不同程度的消能,達到不同的流速和流態要求。
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控豎縫式魚道結構,包括底板(1)以及相互平行布置于該底板兩側的兩側壁(2),各側壁內側分別安裝一組間隔均勻的隔板(3),且兩側隔板(3)相互間隔布置,安裝于其中一側側壁(2 )上的隔板(3 )與另一側側壁(2 )之間留有間隙(4),該間隙與相鄰兩隔板(3)之間的空隙(5)連成“Z”字型的過魚通道,其特征在于安裝于同一側壁(2)上的各隔板(3)均與該側壁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控豎縫式魚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2)包括中空殼體(2-1),以及內置于該殼體內的控制桿(2-2),其中殼體(2-1)靠近魚道中心一側開設一組豎向長縫(2-3),安裝于相應側壁(2)上的各隔板(3)—端穿過該長縫后與控制桿 (2-2)鉸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控豎縫式魚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采用不銹鋼鋼板制成,并外包仿生防撞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調控豎縫式魚道結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施工方便的可調控豎縫式魚道結構,以便在多種魚類在不同的洄游季節,能夠順利的通過魚道進行洄游。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可調控豎縫式魚道結構,包括底板以及相互平行布置于該底板兩側的兩側壁,各側壁內側分別安裝一組間隔均勻的隔板,且兩側隔板相互間隔布置,安裝于其中一側側壁上的隔板與另一側側壁之間留有間隙,該間隙與相鄰兩隔板之間的空隙連成“Z”字型的過魚通道,其特征在于安裝于同一側壁上的各隔板均與該側壁鉸接。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對由于水電水利工程大壩建設造成阻隔影響的不同洄游條件要求的魚類提供洄游通道。
文檔編號E02B8/08GK202227324SQ20112030777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3日
發明者晏志勇, 蔣波, 金曉華, 顧洪賓 申請人: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