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衛生組合用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衛生用具,特別是一種衛生組合用具。
背景技術:
在現在城市生活中,衛生間成為了每家每戶必備的使用空間,許多家庭在衛生間內分別安裝了便槽和梳洗臺,這樣做雖然滿足了衛生間的使用要求,但是,便槽和梳洗臺的單獨安裝占用了較大的使用面積,對于房屋面積較小的住戶而言,如果衛生間占用過大的使用面積后,其余房間,如臥式、客廳的使用面積就相應減小,使得使用者居住在里面后,感覺到壓抑。同時,由于便槽是安裝于地面,許多人在小便時,尿液容易濺出便槽,導致地面不干凈。為了防止小便時,尿液濺出便槽,有些家庭安裝了馬桶,但是,獨立的安裝馬桶也占用了較大的使用面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能節省衛生間空間的衛生組合用具。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衛生組合用具,包括矩形臺架,在矩形臺架上端面設置有帶有水龍頭和出水管道的洗手盆,在矩形臺架內腔中設置有帶有沖水箱的馬桶,所述馬桶的進水口和排污口分別通過進水管道和排污管道與沖水箱的出水口和下水道連通,所述進水管道的進口和排污管道的出口均通過軸承與出水口和下水道入口連接。其中,所述沖水箱位于洗手盆右側的下方且與矩形臺架連接,所述馬桶位于洗手盆正下方。進一步描述,所述馬桶包括缸體和設置在缸體內的便盆,在缸體的側壁的下方設置有踏腳孔,在缸體的下端面設置有萬向輪,在缸體的前方設置有倉孔。為了方便進行小便,在所述矩形臺架上且位于沖水箱一側設置有小便槽,所述小便槽的出水口通過管道與排污管道連通,所述出水管道的出水端設置在小便槽的上方。為了將小便槽沖洗干凈,在小便槽內設置有沖洗槽,所述沖洗槽包括設置在小便槽兩內壁上的引導塊A和引導塊B,所述引導塊A與引導塊B通過連接塊連接,所述出水管道的出水端與連接塊中部連接,所述引導塊A的高度低于引導塊B。為了便于梳妝,在所述矩形臺架上端面,且位于洗手盆后側豎直設置有帶有梳妝鏡的安裝板,所述梳妝鏡為豎向設置的菱形。為了方便擱置洗漱用品,在安裝板上且位于梳妝鏡下端水平設置有擱板。為了方便放置擦手巾,在安裝板上且位于擱板的下方設置有掛鉤。為了方便拿取毛巾,在矩形臺架的上端面,且位于洗手盆的左側豎直設置有毛巾架。為了方便放置物品,在矩形臺架的上端面,且位于洗手盆的右側與毛巾架相對應設置有置物箱。、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結構設計巧妙的優點,采用它能夠大大節省衛生間面積,同時,它集合了洗漱、上大小便的功能,大大節約了衛生間的使用面積,同時,它還利用洗手水對小便槽進行沖洗,節約了大量用水。
本發明的
如下
圖I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小便槽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方式,任何在本實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進或替代,仍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范圍。實施例I :如圖I所示,一種衛生組合用具,包括矩形臺架1,在矩形臺架I上端面設置有帶有水龍頭2和出水管道3的洗手盆4,在矩形臺架I內腔中設置有帶有沖水箱5的馬桶,所述馬桶的進水口和排污口分別通過進水管道6和排污管道7與沖水箱5的出水口和下水道8連通,所述進水管道6的進口和排污管道7的出口均通過軸承9與出水口和下水道8入口連接。其中,所述沖水箱5位于洗手盆4右側的下方且與矩形臺架I連接,所述馬桶位于洗手盆4正下方。在本發明中,所述馬桶包括缸體10和設置在缸體10內的便盆11,在缸體10的側壁的下方設置有踏腳孔12,在缸體10的下端面設置有萬向輪13,在缸體10的前方設置有倉孔14。使用者通過腳踏孔12向外或向內拉動或推動馬桶的進出,這樣避免了用手去拉動或推動馬桶所帶來的污染,同時,設置倉孔14的目的是為了將衛生紙放入倉孔14中,方便取拿衛生紙。本發明中,馬桶的作用可以解決人們在進行大便的時,手機掉落后無法拾取的問題。為了方便男士進行小便,在所述矩形臺架I上且位于沖水箱5 —側設置有小便槽15,所述小便槽15的出水口通過管道與排污管道7連通,所述出水管道3的出水端設置在小便槽15的上方。出水管道3的出水端設置在小便槽的上方,是為了當男士進行完小便后,可利用洗手的洗手水對小便槽進行沖洗,到達節約用水的目的;當沖洗小便后的污水,可直接通過管道排入排污管道7。在小便槽15內設置有沖洗槽,所述沖洗槽包括設置在小便槽15兩內壁上的引導塊A16和引導塊B17,所述引導塊A16與引導塊B17通過連接塊18連接,所述出水管道3的出水端與連接塊18中部連接,所述引導塊A16的高度低于引導塊B17。由于在小便過程中,尿液容易飛濺到小便槽15的側壁上,所以設置引導塊A16和引導塊B17將洗手水引導入側壁上對小便槽進行沖洗,不但能夠將小便槽15沖洗干凈,防止臭味的產生,而且還節約了用水。在本發明中,在所述矩形臺架I上端面,且位于洗手盆4后側豎直設置有帶有梳妝鏡19的安裝板20,所述梳妝鏡19為豎向設置的菱形。梳妝鏡設置成菱形且豎向安裝,是為了適應不同身高的人都能使用。在安裝板20上且位于梳妝鏡19下端水平設置有擱板21,本發明中的擱板起到兩個作用,一是能夠將洗漱用品放置在擱板上,二是能夠阻擋由于洗漱時,洗手盆中所產生的水蒸汽附著在梳妝鏡19上。在安裝板20上且位于擱板21的下方設置有掛鉤22,設置掛鉤22的目的是為了在掛鉤22上掛置擦手巾,當洗手完成后,可通過擦手巾將手中多余水份擦去。在本發明中,為了方便取拿毛巾進行洗漱,也為了節約衛生間的空間,避免單獨設置毛巾架而占用衛生間空間,在矩形臺架I的上端面,且位于洗手盆4的左側豎直設置有毛巾架23。·為了放置一些小物品,如梳子、捆綁頭發的橡膠圈等,在矩形臺架I的上端面,且位于洗手盆4的右側與毛巾架23相對應設置有置物箱24。
權利要求
1.一種衛生組合用具,包括矩形臺架(1),在矩形臺架(I)上端面設置有帶有水龍頭(2)和出水管道(3)的洗手盆(4),其特征是在矩形臺架(I)內腔中設置有帶有沖水箱(5)的馬桶,所述馬桶的進水口和排污口分別通過進水管道(6)和排污管道(7)與沖水箱(5)的出水口和下水道(8)連通,所述進水管道(6)的進口和排污管道(7)的出口均通過軸承(9)與出水口和下水道(8)入口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衛生組合用具,其特征是所述沖水箱(5)位于洗手盆(4)右側的下方且與矩形臺架(I)連接,所述馬桶位于洗手盆(4)正下方。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衛生組合用具,其特征是所述馬桶包括缸體(10)和設置在缸體(10)內的便盆(11),在缸體(10)的側壁的下方設置有踏腳孔(12),在缸體(10)的下端面設置有萬向輪(13),在缸體(10)的前方設置有倉孔(14)。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衛生組合用具,其特征是在所述矩形臺架(I)上且位于沖水箱 (5)—側設置有小便槽(15),所述小便槽(15)的出水口通過管道與排污管道(7)連通,所述出水管道(3)的出水端設置在小便槽(15)的上方。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衛生組合用具,其特征是在小便槽(15)內設置有沖洗槽,所述沖洗槽包括設置在小便槽(15)兩內壁上的引導塊A (16)和引導塊B (17),所述引導塊A (16)與引導塊B (17)通過連接塊(18)連接,所述出水管道(3)的出水端與連接塊(18)中部連接,所述引導塊A (16)的高度低于引導塊B (17)。
6.如權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衛生組合用具,其特征是在所述矩形臺架(I)上端面,且位于洗手盆(4)后側豎直設置有帶有梳妝鏡(19)的安裝板(20),所述梳妝鏡(19)為豎向設置的菱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衛生組合用具,其特征是在安裝板(20)上且位于梳妝鏡(19)下端水平設置有擱板(21)。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衛生組合用具,其特征是在安裝板(20)上且位于擱板(21)的下方設置有掛鉤(22)。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衛生組合用具,其特征是在矩形臺架(I)的上端面,且位于洗手盆(4)的左側豎直設置有毛巾架(23)。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衛生組合用具,其特征是在矩形臺架(I)的上端面,且位于洗手盆(4)的右側與毛巾架(23)相對應設置有置物箱(24)。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衛生組合用具,包括矩形臺架(1),在矩形臺架(1)上端面設置有帶有水龍頭(2)和出水管道(3)的洗手盆(4),在矩形臺架(1)內腔中設置有帶有沖水箱(5)的馬桶,所述馬桶的進水口和排污口分別通過進水管道(6)和排污管道(7)與沖水箱(5)的出水口和下水道(8)連通,所述進水管道(6)的進口和排污管道(7)的出口均通過軸承(9)與出水口和下水道(8)入口連接。本發明具有結構設計巧妙的優點,采用它能夠大大節省衛生間面積,同時,它集合了洗漱、上大小便的功能,大大節約了衛生間的使用面積,同時,它還利用洗手水對小便槽進行沖洗,節約了大量用水。
文檔編號E03D13/00GK102733458SQ20121023985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2日
發明者劉道明 申請人:劉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