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樓宇管道截污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樓宇管道截污裝置。
背景技術:
樓宇管道包括住戶的陽臺管道和位于屋頂的雨水管道,小區中陽臺上的管道在設計中是直接接入雨水管道并最終排放至河道,但在現實生活中,會有小區的住戶將洗衣機搬至陽臺上,造成洗衣機排放發污水直接進入雨水管道;由于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氣中的大量酸性氣體、汽車尾氣、工廠廢氣等污染性氣體,初期雨水直接進入位于屋頂雨水管道并最終排放河道內,從而造成污染。針對污水的問題,目前解決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將陽臺或屋頂上的管道直接接·入污水管網中,最終流向污水處理廠,但是雨天時將會有大量的雨水也隨之流至污水處理廠,從而造成不必要的處理成本,同時也會對污水處理廠造成沖擊;二是在小區雨水管道的出口設置截流井,將這些污水截流至污水管道中,但是小區中通常不方便施工及開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樓宇管道截污裝置,解決小區的雨水管道排放出的污水對河道造成污染的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樓宇管道截污裝置,它包括箱體、入口、雨水出口、污水出口、位于箱體內的浮球和截污閘門,所述污水出口設置在箱體的底部,入口、雨水出口設置在污水出口的上方,所述污水出口的管徑小于入口的管徑,所述的箱體內壁靠近污水出口的位置設有支架,支架內設有供截污閘門滑動的軌道,所述的截污閘門位于軌道內,所述的截污閘門通過桿件與浮球連接。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入口與雨水出口位于同一水平線上。本發明采用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這種結構以后,樓宇管道截污裝置能夠使污水進入小區內的污水管,并且在雨天時能夠避免大量雨水進入污水管,而且不需要在小區中進行施工及開挖,對小區中的雨污管的布置情況沒有任何要求,便于實施、降低了成本。
圖I為本發明示意圖。圖中所示1、箱體,2、浮球,3、入口,4、雨水出口,5、污水出口,6、支架,7、截污閘門。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圖1,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I所示,本發明的優選例為一種樓宇管道截污裝置,它包括箱體I、入口 3、雨水出口 4、污水出口 5、位于箱體內的浮球2和截污閘門7,所述污水出口 5設置在箱體I的底部,入口 3、雨水出口 4設置在污水出口 5的上方,所述入口 3與雨水出口 4位于同一水平線上,所述污水出口 5的管徑小于入口 3的管徑,所述的箱體內壁靠近污水出口 5的位置設有支架6,支架6內設有供截污閘門7滑動的軌道,所述的截污閘門7位于軌道內,所述的截污閘門7通過桿件與浮球2連接。采用了這種結構以后,在陽臺和屋頂各設置一個這種截污裝置,并將每個截污裝置的入口 3分別與陽臺和屋頂的管道相連。在陽臺用洗衣機洗衣服時,水通過入口 3排入箱體I中,由于洗衣機的排水量較小,水會通過污水出口 5進入小區內的污水管;在雨天時,初期雨水的水量較小,此時雨水通過污水出口 5進入小區內的污水管。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雨水量增大,且污水出口 5的管徑小于入口 3的管徑,雨水會在截污裝置內沉積,使得箱體I內的浮球2上浮進而帶動截污閘門7關閉,從而堵住污水出口 5,此時雨水通過雨水出口 4排出。這樣樓宇截污裝置能夠使污水進入小區內的污水管,并且在雨天時能夠避免大量雨水進入污水管,而且不需要在小區中進行施工及開挖,對小區中的雨污管的布置情況沒有任何要求,便于實施、降低了成本,解決了小區的雨水管道排放出的污水對河道造成污染的問題。·
權利要求
1.一種樓宇管道截污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體(I)、入口(3)、雨水出口(4)、污水出口( 5 )、位于箱體內的浮球(2 )和截污閘門(7 ),所述污水出口( 5 )設置在箱體(I)的底部,入口(3)、雨水出口(4)設置在污水出口(5)的上方,所述污水出口(5)的管徑小于入口(3)的管徑,所述的箱體內壁靠近污水出口(5)的位置設有支架(6),支架(6)內設有供截污閘門(7)滑動的軌道,所述的截污閘門(7)位于軌道內,所述的截污閘門(7)通過桿件與浮球(2)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樓宇管道截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3)與雨水出口(4)位于同一水平線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樓宇管道截污裝置,它包括箱體(1)、入口(3)、雨水出口(4)、污水出口(5)、位于箱體內的浮球(2)和截污閘門(7),所述污水出口(5)設置在箱體(1)的底部,入口(3)、雨水出口(4)設置在污水出口(5)的上方,所述污水出口(5)的管徑小于入口(3)的管徑,所述的箱體內壁靠近污水出口(5)的位置設有支架(6),支架(6)內設有供截污閘門(7)滑動的軌道,所述的截污閘門(7)位于軌道內,所述的截污閘門(7)通過桿件與浮球(2)連接。采用了這種結構后,截污裝置能夠使污水進入小區內的污水管,并在雨天時能夠避免大量雨水進入污水管。
文檔編號E03F1/00GK102787646SQ20121030184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3日
發明者劉開應, 徐百元, 陳蓮萍 申請人:安徽漢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