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隨沖蹲便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隨沖蹲便器,屬于衛浴【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在上廁所期間能夠隨時方便沖水的蹲便器。該蹲便器包括包括沖水器、便盆、水閥和支管,其中水閥包括閥體、彈簧、擋板和閥芯,閥體上有進水孔、出水孔和壓力平衡孔等水流通道,閥芯在閥體內移動從而控制水流的通斷,彈簧、擋板對閥芯其復位、限位作用。在便盆表面,向下踩踏閥芯頭部,閥芯下移一定距離后,出水槽與入水槽連通,開始向便盆沖水;使用者移除壓力,在彈簧作用下,閥芯上移一定距離后,入水槽被堵住,沖水停止,裝置復位。使用該蹲便器,使用者蹲便時可隨時給便盆沖水,且水量大小可控,十分便利;本發明采用液壓閥控制水流的通斷,結構簡單、易于安裝,體積小、結構緊湊;本發明為純機械結構,安全可靠。
【專利說明】一種隨沖蹲便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便盆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隨沖蹲便器。
【背景技術】
[0002]家庭及公用廁所廣泛采用蹲便器,現有的蹲便沖水裝置有手動沖水裝置和自動沖水裝置。手動沖水裝置一般采用手動開關或者腳踏開關,人們入廁完后需要專門沖水,不能完成自動沖水,浪費時間,廁所環境較差,使得部分人養成不沖廁所的習慣。自動沖水裝置存在電器式和機械式等,電器式沖水裝置在人上廁所時利用傳感器感應到使用者的存在,當人離開后自動沖水,但是電器式沖水裝置造價高、存在安全隱患、斷電不能使用等缺點使得其應用受到阻礙;中國專利號201220441305.2提出一種全自動接觸式沖洗閥的一體反水彎蹲便器,使用者入廁時踩中踏板,蓄水箱自動蓄水,使用者離開時蓄水池自動沖水,到達下限定量時,沖水自動停止。上述專利雖然能實現自動沖水,但是沖水是發生在使用者雙腳離開踏板時,而如果使用者由于身體或者其它原因,在上廁所期間需要沖水,以上專利都是難以解決。中國專利號201210183658.7專利提出的利用踏板隨時沖水的座便器,能夠隨時給馬桶沖水,但由于空間限制它在蹲便器上并不適用。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設計了一種隨沖蹲便器,它利用液壓閥的開關作用,使得使用者在上廁所期間仍能很方便的給廁所沖水,將能夠較好地提高廁所的舒適度,給使用者提供方便。
[0004]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方案實現的,一種隨沖蹲便器包括沖水裝置、便盆、水閥和支管。所述的沖水裝置包括進水管、沖水管和沖水踏板。所述的便盆上開有圓形通孔,該孔位于便盆的上表面。
[0005]所述的水閥包括閥體、彈簧、擋板和閥芯。所述的閥體外形為六面體,閥體豎直方向開有滑閥孔、出水槽和進水槽,水平方向有進水孔、出水孔和壓力平衡孔。滑閥孔為盲孔,在滑閥孔的底部豎直放置彈簧,進水孔的直徑小于進水槽的高度并且通過進水槽的圓柱形內表面,出水孔的直徑小于出水槽的高度并且通過出水槽的圓柱形內表面;閥芯前端套在便盆的圓形通孔內,在豎直方向上滑動。閥芯上有兩個圓臺,兩個圓臺和滑閥孔的直徑相等,閥芯可在滑閥孔內上下移動,閥芯處在不同的位置可以控制是否給便盆沖水以及沖水量的大小。圓臺二的下表面和彈簧上端始終接觸并承受壓力,閥芯末端安放在彈簧內部,對彈簧起導向作用;擋板上的孔比閥芯前端直徑稍大,使用沉頭螺釘將擋板固定在閥體上表面從而限制閥芯上下移動的范圍。
[0006]所述的支管包括進水支管、沖水支管和壓力平衡支管。所述的進水支管兩端分別和進水管、進水孔連通,并且進水支管和進水管的連接位置要高于沖水踏板的位置;所述沖水支管兩端分別和沖水管、出水孔連通;所述的壓力平衡支管一端與壓力平衡孔連通,一端與沖水支管連通。[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閥芯頂部凸出于便盆表面,使用者上廁所時,可以方便地踩踏,而給便盆沖水,使用十分方便。使用者上廁所時可以根據需要,隨時給便盆沖水,并且根據踩踏的力度可控制沖水量的大小,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自由度,對腸胃不佳或者便秘者尤為適用。本發明采用液壓閥控制水流的通斷,結構簡單、易于安裝,體積小、結構緊湊;本發明為純機械結構,安全可靠,無安全隱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該蹲便器立體結構示意圖。
[0009]圖2是該蹲便器水閥的結構與安裝示意圖。
[0010]圖3是該蹲便器閥體外形圖。
[0011]圖4是該蹲便器閥體剖視圖。
[0012]圖5是該蹲便器閥芯結構圖。
[0013]圖6是該蹲便器不沖水時水閥部件位置圖。
[0014]圖7是該蹲便器沖水時水閥部件位置圖。
[0015]以下是圖中各部件的標號說明:
[0016]I進水管,2沖水管,3便盆,4閥芯,4-1閥芯前端,4_2圓臺一,4_3圓臺二,4_4閥芯末端,5閥體,5-1壓力平衡孔,5-2出水孔,5-3進水孔,5-4滑閥孔,5-5出水槽,5-6進水槽,6壓力平衡管,7進水支管,8沖水支管,9擋板,10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
[0018]【具體實施方式】一:
[0019]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一種隨沖蹲便器包括沖水器裝置、便盆3、水閥和支管。所述的沖水器包括進水管1、沖水管2和沖水踏板。進水管2中由外部接入具有一定壓力的水,踩踏沖水踏板水從沖水管沖入便盆3內,松開沖水踏板沖水停止。所述的便盆3上開有圓形通孔,該孔位于便盆的上表面,閥芯前端4-1 一部分從該孔冒出。所述的水閥是由使用者控制的沖水開關,它包括閥體5、彈簧10、擋板9和閥芯4。閥體5外形為六面體,其豎直方向開有滑閥孔5-4、出水槽5-5和進水槽5-6,水平方向有進水孔5-3、出水孔5_2和壓力平衡孔5-1。滑閥孔5-4為盲孔,在滑閥孔5-4的底部豎直放置彈簧10,該彈簧10復位時會切斷水路停止沖水。進水孔5-3的直徑小于進水槽5-6的高度并且通過進水槽的圓柱形內表面,出水孔5-2的直徑小于出水槽5-5的高度并且通過出水槽的圓柱形內表面。閥芯前端4-1套在便盆3的圓形通孔內,在豎直方向上滑動。閥芯4上有兩個圓臺4-2、4-3,兩個圓臺和滑閥孔5-4的直徑相等,它們可在滑閥孔內上下移動,閥芯4處在不同的位置可以控制是否給便盆沖水以及沖水量的大小。圓臺二 4-3的下表面和彈簧10上端始終接觸并承受壓力,閥芯末端4-4安放在彈簧10內部,對彈簧起導向作用。擋板9上的孔比閥芯前端4-1直徑稍大,使用沉頭螺釘將擋板9固定在閥體5的上表面從而限制閥芯4上下移動的范圍。所述的支管包括進水支管7、沖水支管8和壓力平衡支管6。進水支管7兩端分別和進水管1、進水孔5-3連通,并且進水支管7和進水管2的連接位置要高于沖水踏板的位置。沖水支管8兩端分別和沖水管2、出水孔5-2連通。壓力平衡支管5-1—端與壓力平衡孔5-1連通,一端與沖水支管8連通。壓力平衡支管5-1的存在避免了在閥體5內形成封閉空間,使得閥芯4能容易的上下移動。
[0020]【具體實施方式】二:
[0021]圖6所示為非工作條件下閥體5和閥芯4的相對位置,此時閥芯4的圓臺二 4-3將進水槽5-6堵住,水道被阻塞。當使用者用腳向下踩踏閥芯前端4-1時,閥芯4向下移動,彈簧10被壓縮,閥芯4移動到圖7所示的位置,此時出水槽5-5和進水槽5-6連通,水道打開,自來水從進水支管5-3流入,沖水支管8流出,最后匯入到沖水管2,為便盆3沖水。在閥芯4向下移動的過程中,通道越來越大,故而開始時沖水較小,后來變大,因此根據閥芯4被向下踩踏的距離可以控制沖水的大小。圖6所示,松開壓力后,在彈簧10的回復力的作用下,閥芯4上移,當圓臺二 4-3上端面位置超過入水槽的上端面時,水道即被堵住,水閥停止沖水,此后閥芯4繼續向上移動,但是由于擋板9的作用使得圓臺二始終處在阻塞進水槽5-6的位置。
[0022]根據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與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如將沖水踏板的沖水方式更換為手動控制或者改變水閥的安裝位置、改變水管的布放位置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隨沖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蹲便器包括沖水裝置、便盆(3)、水閥和支管; 所述的沖水裝置包括進水管(I)、沖水管⑵和沖水踏板; 所述的便盆(3)上開有圓形通孔,該孔位于便盆的上表面; 所述的水閥包括閥體(5)、彈簧(10)、擋板(9)和閥芯(4);所述的閥體(5)外形為六面體,閥體豎直方向開有滑閥孔(5-4)、出水槽(5-5)和進水槽(5-6),水平方向有進水孔(5-3)、出水孔(5-2)和壓力平衡孔(5-1),滑閥孔(5-4)為盲孔,在滑閥孔(5_4)的底部豎直放置彈簧(10),進水孔(5-3)其直徑小于進水槽(5-5)的高度并且通過進水槽的圓柱形內表面,出水孔(5-2)其直徑小于出水槽(5-5)的高度并且通過出水槽的圓柱形內表面;閥芯前端(4-1)套在便盆(3)的圓形通孔內,在豎直方向上滑動,閥芯(4)上有兩個圓臺(4-2、4-3),兩個圓臺和滑閥孔(5-4)的直徑相等,閥芯(4)可在滑閥孔(5_4)內上下移動,閥芯(4)處在不同的位置可以控制是否給便盆(3)沖水以及沖水量的大小,圓臺二(4-3)的下表面和彈簧(10)上端始終接觸并承受壓力,閥芯末端(4-4)安放在彈簧(10)內部,對彈簧起導向作用;擋板(9)上的孔比閥芯前端(4-1)直徑稍大,使用沉頭螺釘將擋板(9)固定在閥體(5)上表面從而限制閥芯(4)上下移動的范圍; 所述的支管包括進水支管(7)、沖水支管(8)和壓力平衡支管(6);所述的進水支管(7)兩端分別和進水管(I)、進水孔(5-3)連通,并且進水支管(7)和進水管(I)的連接位置要高于沖水踏板的位置;所述沖水支管(8)兩端分別和沖水管(2)、出水孔(5-2)連通;所述的壓力平衡支管(6) —`端與壓力平衡孔連通,一端與沖水支管連通(8)。
【文檔編號】E03D5/08GK103526816SQ201310423027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0日
【發明者】尤芳, 周渝, 田玉鳳, 秦華偉, 袁天浩, 顧惠敏 申請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