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污染河道綜合治理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河道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污染河道綜合治理的方法,它從外源污水、河道污水、河道污泥、河道周邊四個方面進行綜合治理,外源污水、河道污水采用直接加入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和復合微生物制劑的方式來凈化水質;河道底部始終保留的一層底泥有利于恢復水體的自凈能力,經過多次部分清理后,可達到河道的水流持久的生態平衡,進入良性循環;人造景觀平衡濕地仿效自然,創造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長條件,起到了改良土壤、凈化水質、防治污染、自動平衡酸雨污染的作用。治理后的河道,常年水質清澈碧綠,沉、浮、挺等水生植物以及動物重現,達到“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真正實現了生態系統的重建。
【專利說明】一種污染河道綜合治理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河道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污染河道綜合治理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河道生態是一個由水源、土壤、日照及動植物的多樣性在自然循環條件下形成的生態系統,它的破壞往往是由于人為排污量過多,破壞水源和土壤的清潔,破壞了水與土壤形成的動植生態鏈,從而破壞了河道系統的自凈功能,而形成了對河道的生態系統的破壞。河道生態的破壞表現為水流的日益黑臭,污泥的逐步堆積,水生態動植物的減少和滅絕。
[0003]目前尚未出現一種污染河道綜合治理的方法,對河道進行全面治理,以徹底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理效果好的污染河道綜合治理的方法。
[0005]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污染河道綜合治理的方法,它從外源污水、河道污水、河道污泥、河道周邊四個方面進行治理: (1)對于外源污水:在外源污水流入河道之前,向外源污水中投放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和復合微生物制劑;
(2)對于河道污水:向河道污水中投放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和復合微生物制劑;
(3)對于河道污泥:對河道污泥進行部分清理,使河道底部始終保留有一層底泥,本發明河道底部保留的底泥有利于恢復水體的自凈能力,經過多次部分清理后,可達到河道的水流持久的生態平衡,進入良性循環,將底泥進行改性,將清理出來的河道污泥進行回收利用;
(4)對于河道周邊:在河道周邊建立人造景觀平衡濕地。本發明的人造景觀平衡濕地仿效自然,創造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長條件,并使微生物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或降解污染物,濕地堆積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污水或含重金屬的工業廢水,人造景觀平衡濕地的采用,起到了改善環境、改良土壤、凈化水質、防治污染、自動平衡酸雨污染的作用。
[0006]其中,對于(I)和(2)中的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均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物質組成: 生物質焦顆粒 10-30份
陶粒10-30份
生石灰1-5份
聚丙烯酰胺5-10份
納米二氧化鈦1-5份。
[0007]納米二氧化鈦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表面自由能和強力吸收紫外線、吸附廢水中有機物的特性,反應中產生氧化能力極強的經基自由基(-0H),光催化氧化快速降解有機物,高效處理廢水,并可避免二次污染。陶粒和生物質顆粒含有大量孔道,納米二氧化鈦和可藏于這些孔道內,生石灰、聚丙烯酰胺也可部分進入這些孔道,可緩慢釋放,對水質起到長久凈化作用。
[0008]其中,對于(I)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的加入量為每升污水中加入10-30克,對于
(2)中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的加入量為每升污水中加入5-15克。
[0009]其中,對于(I)中的復合微生物制劑采用上海峰渡水凈化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MCMP-1多功能復合微生物制劑,對于(2)中的復合微生物制劑采用上海峰渡水凈化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MCMP-VI多功能復合微生物制劑。MCMP-1和MCMP-VI的加入量以產品說明書為準,針對不同程度污染的污水采用不同的微生物制劑,有效解決污水污染的問題。
[0010]其中,所述(3)中底泥改性具體為:向10重量份的底泥中加入1- 3重量份的生石灰和3-5重量份的生物質焦顆粒,生物質焦可對底泥進行吸附,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
[0011] 其中,所述(3)中將清理出來的河道污泥用于制造生物質焦、陶粒、生物有機肥或輕質磚,其中制得的生物質焦、陶粒用于進行污水處理,達到了取之于河道用之于河道的效果,具有節省成本和廣泛的社會經濟效益。
[0012]其中,所述(4)中人造景觀平衡濕地以礫石、生物質焦、生石灰和陶粒的混合料進行充填,在人造景觀平衡濕地種植灌木、草、蘆葦。礫石、生物質焦、生石灰和陶粒的采用使得人造景觀平衡濕地的凈化能力進一步加強。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I)本發明從外源污水、河道污水、河道污泥、河道周邊四個方面進行綜合治理,外源污水、河道污水采用直接加入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和復合微生物制劑的方式來凈化水質;河道底部保留的底泥有利于恢復水體的自凈能力,經過多次部分清理后,可達到河道的水流持久的生態平衡,進入良性循環;
人造景觀平衡濕地仿效自然,創造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長條件,并使微生物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或降解污染物,起到了改善環境、改良土壤、凈化水質、防治污染、自動平衡酸雨污染的作用。
[0014](2)使用本發明的方法治理后的河道,常年水質清澈碧綠,沉、浮、挺等水生植物以及動物重現、還江河本色、水體的自凈能力恢復,達到“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真正實現了生態系統的重建。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實施例的限定。
[0016]實施例1。
[0017]一種污染河道綜合治理的方法,它從外源污水、河道污水、河道污泥、河道周邊四個方面進行治理:
(1)對于外源污水:在外源污水流入河道之前,向外源污水中投放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和上海峰渡水凈化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MCMP-1多功能復合微生物制劑,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的加入量為每升污水中加入10克;
(2)對于河道污水:向河道污水中投放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和上海峰渡水凈化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MCMP-VI多功能復合微生物制劑,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的加入量為每升污水中加入5克;
(3)對于河道污泥:對河道污泥進行部分清理,使河道底部始終保留有一層底泥,將底泥進行改性,向10重量份的底泥中加入I重量份的生石灰和3重量份的生物質焦顆粒,將清理出來的河道污泥用于制造生物質焦、陶粒、生物有機肥或輕質磚,其中制得的生物質焦、陶粒用于進行污水處理。
[0018](4)對于河道周邊:在河道周邊建立人造景觀平衡濕地,人造景觀平衡濕地以礫石、生物質焦、生石灰和陶粒的混合料進行充填,在人造景觀平衡濕地種植灌木、草、蘆葦。
[0019]其中,對于(I)和(2)中的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均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物質組成:生物質焦顆粒10份、陶粒10份、生石灰I份、聚丙烯酰胺5份、納米二氧化鈦I份。
[0020]使用本實施例的方法治理后的河道,經過2年時間水質清澈碧綠,沉、浮、挺等水生植物以及動物重現、還江河本色、水體的自凈能力恢復,達到“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真正實現了生態系統的重建。
[0021]實施例2。
[0022]一種污染河道綜合治理的方法,它從外源污水、河道污水、河道污泥、河道周邊四個方面進行治理:
(1)對于外源污水:在外源污水流入河道之前,向外源污水中投放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和上海峰渡水凈化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MCMP-1多功能復合微生物制劑,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的加入量為每升污水中加入20克;
(2)對于河道污水:向河道污水中投放 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和上海峰渡水凈化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MCMP-VI多功能復合微生物制劑,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的加入量為每升污水中加入10克;
(3)對于河道污泥:對河道污泥進行部分清理,使河道底部始終保留有一層底泥,將底泥進行改性,向10重量份的底泥中加入2重量份的生石灰和4重量份的生物質焦顆粒,將清理出來的河道污泥用于制造生物質焦、陶粒、生物有機肥或輕質磚,其中制得的生物質焦、陶粒用于進行污水處理。
[0023](4)對于河道周邊:在河道周邊建立人造景觀平衡濕地,人造景觀平衡濕地以礫石、生物質焦、生石灰和陶粒的混合料進行充填,在人造景觀平衡濕地種植灌木、草、蘆葦。
[0024]其中,對于(I)和(2)中的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均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物質組成:生物質焦顆粒20份、陶粒20份、生石灰4份、聚丙烯酰胺8份、納米二氧化鈦3份。
[0025]使用本實施例的方法治理后的河道,經過2.5年時間水質清澈碧綠,沉、浮、挺等水生植物以及動物重現、還江河本色、水體的自凈能力恢復,達到“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真正實現了生態系統的重建。
[0026]實施例3。
[0027]一種污染河道綜合治理的方法,它從外源污水、河道污水、河道污泥、河道周邊四個方面進行治理:
(I)對于外源污水:在外源污水流入河道之前,向外源污水中投放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和上海峰渡水凈化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MCMP-1多功能復合微生物制劑,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的加入量為每升污水中加入25克;(2)對于河道污水:向河道污水中投放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和上海峰渡水凈化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MCMP-VI多功能復合微生物制劑,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的加入量為每升污水中加入12克;
(3)對于河道污泥:對河道污泥進行部分清理,使河道底部始終保留有一層底泥,將底泥進行改性,向10重量份的底泥中加入3重量份的生石灰和4重量份的生物質焦顆粒,將清理出來的河道污泥用于制造生物質焦、陶粒、生物有機肥或輕質磚,其中制得的生物質焦、陶粒用于進行污水處理。
[0028](4)對于河道周邊:在河道周邊建立人造景觀平衡濕地,人造景觀平衡濕地以礫石、生物質焦、生石灰和陶粒的混合料進行充填,在人造景觀平衡濕地種植灌木、草、蘆葦。[0029]其中,對于(I)和(2)中的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均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物質組成:生物質焦顆粒25份、陶粒20份、生石灰3份、聚丙烯酰胺6份、納米二氧化鈦3份。
[0030]使用本實施例的方法治理后的河道,經過3年時間水質清澈碧綠,沉、浮、挺等水生植物以及動物重現、還江河本色、水體的自凈能力恢復,達到“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真正實現了生態系統的重建。
[0031]實施例4。
[0032]一種污染河道綜合治理的方法,它從外源污水、河道污水、河道污泥、河道周邊四個方面進行治理:
(1)對于外源污水:在外源污水流入河道之前,向外源污水中投放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和上海峰渡水凈化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MCMP-1多功能復合微生物制劑,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的加入量為每升污水中加入30克;
(2)對于河道污水:向河道污水中投放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和上海峰渡水凈化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MCMP-VI多功能復合微生物制劑,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的加入量為每升污水中加入15克;
(3)對于河道污泥:對河道污泥進行部分清理,使河道底部始終保留有一層底泥,將底泥進行改性,向10重量份的底泥中加入3重量份的生石灰和5重量份的生物質焦顆粒,將清理出來的河道污泥用于制造生物質焦、陶粒、生物有機肥或輕質磚,其中制得的生物質焦、陶粒用于進行污水處理。
[0033](4)對于河道周邊:在河道周邊建立人造景觀平衡濕地,人造景觀平衡濕地以礫石、生物質焦、生石灰和陶粒的混合料進行充填,在人造景觀平衡濕地種植灌木、草、蘆葦。
[0034]其中,對于(I)和(2)中的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均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物質組成:生物質焦顆粒30份、陶粒30份、生石灰5份、聚丙烯酰胺10份、納米二氧化鈦5份。
[0035]使用本實施例的方法治理后的河道,經過2年時間水質清澈碧綠,沉、浮、挺等水生植物以及動物重現、還江河本色、水體的自凈能力恢復,達到“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真正實現了生態系統的重建。
[0036]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較佳的實現方案,除此之外,本發明還可以其它方式實現,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污染河道綜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從外源污水、河道污水、河道污泥、河道周邊四個方面進行治理: (1)對于外源污水:在外源污水流入河道之前,向外源污水中投放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和復合微生物制劑; (2)對于河道污水:向河道污水中投放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和復合微生物制劑; (3)對于河道污泥:對河道污泥進行部分清理,使河道底部始終保留有一層底泥,將底泥進行改性,將清理出來的河道污泥進行回收利用; (4)對于河道周邊:在河道周邊建立人造景觀平衡濕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染河道綜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I)和(2)中的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均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物質組成: 生物質焦顆粒 10-30份 陶粒10-30份 生石灰1-5份 聚丙烯酰胺5-10份 納米二氧化鈦1-5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污染河道綜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I)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的加入量為每升污水中加入10-30克,對于(2)中復合納米水質調理劑的加入量為每升污水中加入5-15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染河道綜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I)中的復合微生物制劑采用上海峰渡水凈化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MCMP-1多功能復合微生物制劑,對于(2)中的復合微生物制劑采用上海峰渡水凈化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MCMP-VI多功能復合微生物制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染河道綜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中底泥改性具體為:向10重量份的底泥中加入1- 3重量份的生石灰和3-5重量份的生物質焦顆粒。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染河道綜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中將清理出來的河道污泥用于制造生物質焦、陶粒、生物有機肥或輕質磚,其中制得的生物質焦、陶粒用于進行污水處理。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染河道綜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中人造景觀平衡濕地以礫石、生物質焦、生石灰和陶粒的混合料進行充填,在人造景觀平衡濕地種植灌木、草、蘆葦。
【文檔編號】E02B3/02GK103466810SQ201310458027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30日
【發明者】林小明 申請人:東莞市粵源包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