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低功耗導流型航道擾沙疏浚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航道疏浚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利用河流上層水流動能導入河底進行擾沙的低功耗導流型航道擾沙疏浚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的河流擾沙技術有高壓水槍噴射沖攪河底泥沙、爆破擾動、泥漿泵擾吸和擾沙船作業等多種。高壓水槍噴射沖攪河底泥沙需要配備產生高壓水流的動力設備,且由于沖起的泥沙為經過長時間、長距離揀選之后的床沙,再次被沖攪起動后,難以實現泥沙(除極細沙)的充分懸浮,泥沙的輸送距離較短。爆破擾動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對施工精度的要求較高,稍有不慎會危及大壩及河岸安全;另外,爆破本身及其產生的有害氣體也會對河流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泥漿泵擾吸及擾沙船作業都是采用機械動力將泥沙攝取再均勻噴灑加回到河水中,擾沙效率雖高,但需動用大量人力、財力,作業成本較高,其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廢氣及噪音污染也是不容小覷的。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和耗能少的低功耗導流型航道擾沙疏浚系統。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低功耗導流型航道擾沙疏浚系統,包括船體和船體上的錨,船體底部設有增速管,增速管為一端大、一端小的錐形管;增速管的小口端設有軟管,軟管另一端設有喇叭噴口,喇叭噴口的大口端與軟管相連;喇叭噴口上部設有自動浮箱。所述自動 浮箱上連接有纜繩,纜繩另一端系在船體上。所述自動浮箱通過連接架安裝在喇叭噴口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本實用新型包括船體和船體上的錨,船體底部設有增速管,增速管為一端大、一端小的錐形管;增速管的小口端設有軟管,軟管另一端設有喇叭噴口,喇叭噴口的大口端與軟管相連;喇叭噴口上部設有自動浮箱,其結構簡單,便于操作,使用時,利用錨將船體固定在河流的水平面某一位置,通過改變其中某一只或者幾只錨的位置,可以改變船體在水平面的位置;河流上層流速較大的水流通過增速管進入軟管,增速的水流經由軟管進入喇叭噴口后噴出,將上層動能較大的水流導入河底,喇叭噴口噴出的高速水流作用于河底的水流和泥沙,進行航道疏浚,從而達到減緩河道淤積的目的;利用水流動能擾沙、疏浚,適合大規模使用,耗能少,作業成本低,環境污染小。2、在喇叭噴口上部通過連接架安裝有自動浮箱,自動浮箱上連接有纜繩,纜繩的另一端系在船體后部,通過調整自動浮箱內水和空氣的比例改變自動浮箱的高程,以調整喇叭噴口在河底的位置,纜繩用于將自動浮箱和喇叭噴口從河道中取出,操作簡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低功耗導流型航道擾沙疏浚系統,其包括船體I和船體I前部設置的三只錨2,使用時,三只錨2在船體I的前方分三個方向拋入河中,固定在河底9,從而把船體I固定在河流的水平面8某一位置處。在船體I底部設有增速管3,增速管3為一端大、一端小的錐形管,增速管3的小口端設有軟管4,軟管4另一端設有喇叭噴口 5,喇叭噴口 5的大口端與軟管4相連。在喇叭噴口 5上部通過連接架10安裝有自動浮箱6,自動浮箱6上連接有纜繩7,纜繩7的另一端系在船體I后部,通過調整自動浮箱6內水和空氣的比例改變自動浮箱6的高程,以調整喇叭噴口 5在河底9的位置,纜繩7用于將自動浮箱6和喇叭噴口 5從河道中取出。在本實施方式中,船體I為小型機動船;通過無線信號調整自動浮箱6中水和空氣的比例,從而調整自動浮箱6以及喇叭噴口 5在河道中的高度。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為:通常情況下,近河流面層水流的流速都比近河底水流的流速大,將近河流面層水流導入河底,利用河流上層的水流動能松動河底并揚起床沙,進行航道疏浚,從而達到減緩河道淤積的目的。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利用錨2將船體I固定在河流的水平面8某一位置,通過改變其中某一只或者幾只錨2的位置,可以改變船體I在水平面8的位置;河流上層流速較大的水流通過增速管3進入軟管4,增速的水流經由軟管4進入喇叭噴口 5后噴出,將上層動能較大的水流導入河底9,喇叭噴口 5噴出的高速水流作用于河底9的水流和泥·沙,進行航道疏浚,從而達到減緩河道淤積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低功耗導流型航道擾沙疏浚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船體和船體上的錨,船體底部設有增速管,增速管為一端大、一端小的錐形管;增速管的小口端設有軟管,軟管另一端設有喇叭噴口,喇叭噴口的大口端與軟管相連;喇叭噴口上部設有自動浮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導流型航道擾沙疏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浮箱上連接有纜繩,纜繩另一端系在船體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功耗導流型航道擾沙疏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浮箱通過連接架安 裝在喇叭噴口上。
專利摘要一種低功耗導流型航道擾沙疏浚系統,包括船體和船體上的錨,船體底部設有增速管,增速管為一端大、一端小的錐形管;增速管的小口端設有軟管,軟管另一端設有喇叭噴口,喇叭噴口的大口端與軟管相連;喇叭噴口上部設有自動浮箱。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便于操作,利用錨將船體固定在河流的水平面,通過改變其中某一只或者幾只錨的位置,可以改變船體在水平面的位置;河流上層流速較大的水流通過增速管進入軟管,增速的水流經由軟管進入喇叭噴口后噴出,將上層動能較大的水流導入河底,喇叭噴口噴出的高速水流作用于河底的水流和泥沙,進行航道疏浚,從而達到減緩河道淤積的目的;利用水流動能擾沙、疏浚,適合大規模使用,作業成本低,環境污染小。
文檔編號E02B3/02GK203144962SQ201320132429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2日
發明者嚴軍, 白洪爐, 高瑋, 陳仁 申請人:華北水利水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