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護坡砌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結構簡單、卡接方便、可接方式多的護坡砌塊,包括一菱形本體,所述本體的左右兩側面的中部分別向內開設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寬度大于本體邊長的一半,所述本體的上側面與下側面的中部分別向內開設有上卡接槽、下卡接槽,所述上、下卡接槽的寬度與卡接槽的寬度相同。
【專利說明】一種護坡棚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護坡砌塊。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擋墻及河道護坡多采用漿砌石、干砌石、混凝土現澆等方式,施工不夠便捷、周期較長,同時由于全實心結構導致成本較高。建成后的硬性護坡難于進行綠化,缺乏生機和美感,不利于生態環境保護。因此,用于河道護坡的生態砌塊應運而生。這種砌塊通常都是通過拼接進行鋪設,但是往往拼接往往僅有一種方式,不利于場地需求及場地施工。
【發明內容】
[0003]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結構簡單、卡接方便、可接方式多的護坡砌塊。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護坡砌塊,包括一菱形本體,所述本體的左右兩側面的中部分別向內開設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寬度大于本體邊長的一半,所述本體的上側面與下側面的中部分別向內開設有上卡接槽、下卡接槽,所述上、下卡接槽的寬度與卡接槽的寬度相同。
[0005]進一步的,所述本體的中部設有一個以上的可以使植被生長的空腔。
[0006]基于同一發明構思,本實用新型還提出另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護坡砌塊,包括一菱形本體,所述本體的左右兩側面的中部分別向內開設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寬度大于本體邊長的一半,所述本體的上側面與下側面的中部分別向外設有上卡接塊、下卡接塊,所述上、下卡接塊的寬度小于卡接槽的寬度。
[0007]進一步的,所述本體的中部設有一個以上的可以使植被生長的空腔。
[0008]進一步的,所述上、下卡接塊為燕尾形塊,所述卡接槽為燕尾形槽,所述上、下卡接塊可分別與卡接槽卡接。
[0009]基于同一發明構思,本實用新型還提出另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護坡砌塊,包括一菱形本體,所述本體的左右兩側面的中部分別向內開設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寬度大于本體邊長的一半,所述本體的上側面的中部向外設有上卡接塊,所述本體的下側面的中部向內開設有下卡接槽,所述上卡接塊的寬度小于下卡接槽的寬度。
[0010]進一步的,所述本體的中部設有一個以上的可以使植被生長的空腔。
[0011 ] 進一步的,所述上卡接塊為燕尾形塊,所述下卡接槽或卡接槽為燕尾形槽,所述上卡接塊可與下卡接槽或卡接槽卡接。
[0012]進一步的,所述上卡接塊向本體內設有第一弧形槽,所述下卡接槽向本體內設有第二弧形槽。
[0013]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的生態砌塊相比,本護坡砌塊的卡接方式多樣,連接方式更多,且卡接方便,適于各種鋪設需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是本實施例三的第一種卡接方式。
[0018]圖5是本實施例三的第二種卡接方式。
[0019]圖6是本實施例三的第三種卡接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1]參考圖1,本實施例一提供一種護坡砌塊,包括一正方形本體1,所述本體I的左右兩側面的中部分別向內開設有卡接槽2,所述卡接槽2的寬度大于本體I邊長的一半,所述本體I的上側面與下側面的中部分別向內開設有上卡接槽3、下卡接槽4,所述上卡接槽3、下卡接槽4的寬度與卡接槽2的寬度相同。所述本體I的中部設有兩個可以使植被生長的空腔5。
[0022]上述的卡接槽、上卡接槽、下卡接槽中均可向內設有弧形槽,以減少材料用量,增加植被生長的空間。
[0023]參考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公開一種護坡砌塊,包括正方形本體1,所述本體I的左右兩側面的中部分別向內開設有卡接槽2,所述卡接槽2的寬度大于本體I邊長的一半,所述本體I的上側面與下側面的中部分別向外設有上卡接塊6、下卡接塊7,所述上卡接塊6、下卡接塊7的寬度小于卡接槽2的寬度。所述本體I的中部設有兩個可以使植被生長的空腔5。進一步的,所述上卡接塊6、下卡接塊7為燕尾形塊,所述卡接槽2為燕尾形槽,所述上卡接塊6、下卡接塊7可分別與卡接槽2卡接。
[0024]上述的卡接槽、上卡接塊、下卡接塊處均可向內設有弧形槽,以減少材料用量,增加植被生長的空間。
[0025]參考圖3至圖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公開一種護坡砌塊,包括正方形本體1,所述本體I的左右兩側面的中部分別向內開設有卡接槽2,所述卡接槽2的寬度大于本體I邊長的一半,所述本體I的上側面的中部向外設有上卡接塊6,所述本體I的下側面的中部向內開設有下卡接槽4,所述上卡接塊6的寬度小于下卡接槽4的寬度。所述本體I的中部設有一個可以使植被生長的空腔。所述上卡接塊6為燕尾形塊,所述下卡接槽4燕尾形槽,所述上卡接塊6可與下卡接槽4卡接。所述上卡接塊6向本體I內設有第一弧形槽8,所述下卡接槽4向本體I內設有第二弧形槽9。
[0026]上述卡接槽內也可以設置弧形槽,以減少材料用量,增加植被生長的空間。
[0027]與現有的生態砌塊相比,本護坡砌塊的卡接方式多樣,連接方式更多,且卡接方便,適于各種鋪設需要。
[0028]盡管結合優選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介紹了本實用新型,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護坡砌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菱形本體,所述本體的左右兩側面的中部分別向內開設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寬度大于本體邊長的一半,所述本體的上側面與下側面的中部分別向內開設有上卡接槽、下卡接槽,所述上、下卡接槽的寬度與卡接槽的寬度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護坡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中部設有一個以上的可以使植被生長的空腔。
3.一種護坡砌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菱形本體,所述本體的左右兩側面的中部分別向內開設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寬度大于本體邊長的一半,所述本體的上側面與下側面的中部分別向外設有上卡接塊、下卡接塊,所述上、下卡接塊的寬度小于卡接槽的寬度,所述上、下卡接塊為燕尾形塊,所述卡接槽為燕尾形槽,所述上、下卡接塊可分別與卡接槽卡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護坡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中部設有一個以上的可以使植被生長的空腔。
5.一種護坡砌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菱形本體,所述本體的左右兩側面的中部分別向內開設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寬度大于本體邊長的一半,所述本體的上側面的中部向外設有上卡接塊,所述本體的下側面的中部向內開設有下卡接槽,所述上卡接塊的寬度小于下卡接槽的寬度,所述上卡接塊為燕尾形塊,所述下卡接槽或卡接槽為燕尾形槽,所述上卡接塊可與下卡接槽或卡接槽卡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護坡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中部設有一個以上的可以使植被生長的空腔。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護坡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接塊向本體內設有第一弧形槽,所述下卡接槽向本體內設有第二弧形槽。
【文檔編號】E02B3/14GK203855935SQ201320729508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8日
【發明者】李火金, 董金傍, 董發達, 劉文圣 申請人:六蜂王(石獅)環保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