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防水閘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防水閘門,包括閘門底座和龍門架體;所述閘門底座上前后兩側分別設置有前閘門座和后閘門座;所述前閘門座和后閘門座之間設置有閘門體;所述閘門體上端固定連接有提升架;所述提升架上插接有軸銷;所述軸銷外部活動設置有動滑輪;所述龍門架體設置在地面上;所述龍門架體下方固定有卷揚機和吊環;所述卷揚機上固定設置有滾輪;所述動滑輪上繞制有鋼絲繩;本實用新型通過閘門體與前閘門座和后閘門座配合,以及通過防水橡膠墊的設置,大大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防水性能;同時由于前閘門座設置為梯形狀,分散了受到水的壓力,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性。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防水閘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防水閘門,屬于水利建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水利設施的不斷完善,各種水利大壩被修建起來;水利大壩的修建不但遏制了洪澇災害的發生,以及解決了人們生活用水的問題,同時水利大壩的修建還可以用來水利發電,為社會提供了環保的電力資源;在大壩修建時,防水閘門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的防水閘門主要采用的是長條塊狀的防水閘門,該防水閘門存在防水性能差的缺點,同時由于防水閘門為長條塊狀,不能較好地分散受到水的壓力,很容易產生因防水閘門受力過大而造成防水閘門開裂的問題,從而給整個社會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實用性強,具有很強的防水性能,以及能夠較好地分散受到水的壓力,同時能夠有效減緩水流沖擊力的新型防水閘門。
[0004]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防水閘門,包括閘門底座和龍門架體;所述閘門底座上前后兩側分別設置有前閘門座和后閘門座;所述前閘門座和后閘門座之間設置有閘門體;所述閘門體上端固定連接有提升架;所述提升架上插接有軸銷;所述軸銷外部活動設置有動滑輪;所述龍門架體設置在地面上;所述龍門架體下方固定有卷揚機和吊環;所述卷揚機上固定設置有滾輪;所述動滑輪上繞制有鋼絲繩;所述鋼絲繩一端穿過動滑輪下方后,與滾輪固定連接;所述鋼絲繩另一端穿過吊環后與原鋼絲繩通過夾具扣接。
[0005]進一步地,所述前閘門座、后閘門座和閘門體均為梯形狀。
[0006]進一步地,所述閘門體的前后兩側和底部均設置有防水橡膠墊。
[0007]進一步地,所述龍門架體兩側內部固定設置有加強筋。
[0008]進一步地,所述提升架為“凹”字狀。
[0009]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簡單,實用性強,具有很強的防水性能,以及能夠較好地分散受到水的壓力,同時能夠有效減緩水流沖擊力的新型防水閘門;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通過卷揚機上滾輪的轉動,拉扯和放松鋼絲繩,來實現閘門體的上下運動,從而實現了閘門的開啟和閉合;本實用新型通過閘門體與前閘門座和后閘門座配合,以及通過防水橡膠墊的設置,大大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防水性能;同時由于前閘門座設置為梯形狀,分散了受到水的壓力,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性;以及通過前閘門座和后閘門座之間間隙的設置,減小了水流的沖擊力,進一步地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性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為了易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前閘門座、后閘門座和閘門體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和圖2所示的新型防水閘門,包括閘門底座I和龍門架體2 ;所述閘門底座I上前后兩側分別設置有前閘門座3和后閘門座4 ;所述前閘門座3和后閘門座4之間設置有閘門體5 ;所述閘門體5上端固定連接有提升架7 ;所述提升架7上插接有軸銷8 ;所述軸銷8外部活動設置有動滑輪9 ;所述龍門架體2設置在地面上;所述龍門架體2下方固定有卷揚機10和吊環11 ;所述卷揚機10上固定設置有滾輪12 ;所述動滑輪9上繞制有鋼絲繩13 ;所述鋼絲繩13 —端穿過動滑輪9下方后,與滾輪12固定連接;所述鋼絲繩13另一端穿過吊環11后與原鋼絲繩13通過夾具14扣接。
[0014]其中,所述前閘門座3、后閘門座4和閘門體5均為梯形狀;所述閘門體5的前后兩側和底部均設置有防水橡膠墊6 ;所述龍門架體2兩側內部固定設置有加強筋15 ;所述提升架7為“凹”字狀。
[001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簡單,實用性強,具有很強的防水性能,以及能夠較好地分散受到水的壓力,同時能夠有效減緩水流沖擊力的新型防水閘門;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通過卷揚機上滾輪的轉動,拉扯和放松鋼絲繩,來實現閘門體的上下運動,從而實現了閘門的開啟和閉合;本實用新型通過閘門體與前閘門座和后閘門座配合,以及通過防水橡膠墊的設置,大大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防水性能;同時由于前閘門座設置為梯形狀,分散了受到水的壓力,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性;以及通過前閘門座和后閘門座之間間隙的設置,減小了水流的沖擊力,進一步地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性能。
[0016]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防水閘門,其特征在于:包括閘門底座和龍門架體;所述閘門底座上前后兩側分別設置有前閘門座和后閘門座;所述前閘門座和后閘門座之間設置有閘門體;所述閘門體上端固定連接有提升架;所述提升架上插接有軸銷;所述軸銷外部活動設置有動滑輪;所述龍門架體設置在地面上;所述龍門架體下方固定有卷揚機和吊環;所述卷揚機上固定設置有滾輪;所述動滑輪上繞制有鋼絲繩;所述鋼絲繩一端穿過動滑輪下方后,與滾輪固定連接;所述鋼絲繩另一端穿過吊環后與原鋼絲繩通過夾具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水閘門,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閘門座、后閘門座和閘門體均為梯形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水閘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閘門體的前后兩側和底部均設置有防水橡膠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水閘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龍門架體兩側內部固定設置有加強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水閘門,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架為“凹”字狀。
【文檔編號】E02B7/54GK204000785SQ201420486121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0日
【發明者】丁中云 申請人:丁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