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工程結構,具體涉及一種錨桿靜壓鋼管樁結構。
背景技術:
大型市政工程基礎經常采用樁基礎形式。樁基礎預先施工,后施工市政道路、橋梁或箱涵等結構物。而基礎樁型常采用灌注樁,鋼管樁及混凝土預制樁等樁類型。然而在下立交市政工程中,受到施工場地狹窄,凈空較小及存在需保護建(構)筑物等因素影響,常見樁基礎不能預先施工,而且由于常規樁型擠土效應明顯,對周圍環境會產生較大影響。
因此,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研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錨桿靜壓鋼管樁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缺點和不足。
一種錨桿靜壓鋼管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礎底板、壓樁孔、錨桿、鋼管樁和壓裝架,所述壓樁孔設于基礎底板上,所述錨桿設于壓樁孔周圍,所述錨桿的上端與壓裝架連接,所述錨桿的下端與基礎底板連接,所述鋼管樁設于壓樁孔內;
其中,所述錨桿包括:連接頂端、錨體和固定件,所述連接頂端設于錨體的頂端,所述連接頂端與壓裝架連接,所述固定件設于錨體的底端。
進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片和連接頁,所述固定片通過連接頁與錨體連接。
進一步,所述壓樁孔包括:上開孔和下開孔,所述上開孔設于基礎底板的上層,所述下開孔設于基礎底板的下層,所述上開孔的直徑小于下開 孔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改變了傳統的錨桿靜壓鋼管樁結構,鋼管樁采用半開口,可以減小壓樁過程中產生的擠土效應,并減小對周邊建筑物的影響;針對下立交工程中的環境進行中凈空較小的問題進行改進。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附圖標記:
基礎底板100、壓樁孔200、上開孔210和下開孔220。
錨桿300、連接頂端310、錨體320、固定件330、固定片331和連接頁332。
鋼管樁400和壓裝架500。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步說明。應理解,以下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實施例1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如圖1所述,一種錨桿靜壓鋼管樁結構包括:基礎底板100、壓樁孔200、錨桿300、鋼管樁400和壓裝架500,壓樁孔200設于基礎底板100上,錨桿300設于壓樁孔200周圍,錨桿300的上端與壓裝架500連接,錨桿300的下端與基礎底板100連接,鋼管樁400設于壓樁孔200內。
其中,錨桿300包括:連接頂端310、錨體320和固定件330,連接頂端310設于錨體320的頂端,連接頂端310與壓裝架500連接,固定件330設于錨體320的底端。
固定件330包括:固定片331和連接頁332,固定片331通過連接頁332與錨體320連接。
壓樁孔200包括:上開孔210和下開孔220,上開孔210設于基礎底板100的上層,下開孔220設于基礎底板100的下層,上開孔210的直徑小于下開孔220的直徑。這樣的設計保證了封樁質量。
本實用新型通過預先施工市政工程的基礎底板100,為錨桿300提供了著力點,為鋼管樁400提供了壓樁反力。
本實用新型采用壓裝架500,壓裝架500的高度是可以調節的,使其滿足下立交市政工程凈空較小的客觀條件。
鋼管樁400通過采用開口或半開口形式的鋼管樁,減小靜壓樁過程中的擠土效應,保護周圍環境。
最后,為了實現整個原理的成功率,我們通過錨桿300設置固定件330來提高抓地力,當錨桿300插入時,旋轉錨桿300時連接頁332會微微張開,以實現抓地力的強化。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不以此為限,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宗旨,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