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領域,具體是一種漁光互補光伏發電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光伏發電項目具有建設周期短、安全可靠、無噪聲、低污染、可就地發電且太陽能資源無地域限制,分布廣泛且可再生的優點。漁光互補光伏發電指的是在水產養殖區水面上同時建設的光伏發電項目工程。通過精心布置,將水產養殖同光伏發電二者進行立體結合,實現科學布置,做到上層光伏發電,下層可以繼續水產養殖的目的。漁光互補項目極大的提高了對原有土地的開發和利用,能夠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漁光互補光伏發電施工方法,保證施工完成的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系統結構的穩定,且施工步驟合理,施工簡單快速。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漁光互補光伏發電施工方法,具體包括有以下步驟:
(1)、首先在水塘施工區域內選取光伏陣列范圍,然后在光伏陣列范圍內安裝多個預應力高強度混凝土管樁,管樁施工時,使用兩臺全站儀交叉90°從不同方向針對管樁垂直度、間距進行控制和調整,確保樁身垂直度及樁間距,然后進行打樁操作,保證樁帽、樁身及樁位中心線重合;
(2)、將光伏支架安裝固定于管樁上,光伏支架包括有焊接于每個管樁樁帽上的立柱、安裝于每個管樁上部的卡箍、與對應卡箍固定連接的上支撐斜梁和下支撐斜梁、多個兩端分別與對應的上支撐斜梁和下支撐斜梁固定連接且傾斜設置的次梁、多個平行架設于多個次梁上且與多個次梁固定連接的主梁;
(3)、將光伏組件安裝于光伏支架上,首先將光伏組件的面板從下至上逐塊安裝于光伏支架主梁和次梁形成的斜面上,然后將呈矩陣排列的光伏組件中,每排光伏組件所有面板上的接線盒進行順次連接即可;
(4)、首先將匯流箱支架固定于管樁上,將匯流箱固定安裝于匯流箱支架上,且匯流箱接地,然后將設置有區域逆變器和箱式變壓器的箱體吊裝至呈矩陣排列的光伏組件附件,最后將各匯流箱電纜線經電纜橋架通過直流電纜統一連接到箱體內的區域逆變器上,區域逆變器將電流轉換后通過低壓電纜連接至箱體內的箱式變壓器上,各區域箱變通過電纜溝槽直埋方式并聯,經高壓電纜連接至升壓站并入電網系統內部即可。
所述的打樁采用錘擊沉樁,開始時錘的落距較小,待管樁的樁身進入土層一定深度且穩定后采用標準落距施工,直至滿足設計要求孔深或貫入度要求,持力層面按地質資料及貫入度進行雙控即可。
所述的管樁需要接長時,控制其入土部分樁身的樁頭高出地面0.5—1.0米,接樁前對上下節樁頭進行清洗及除銹,破口處露出金屬光澤,對接時設置導向箍方便上、下節樁正確就位,上下樁中心線偏差不大于2mm,節點彎曲失高不大于樁長1‰,拼接處焊縫連續、飽滿、光潔,施焊完成的樁應自然冷卻后進行連續沉樁。
所述的光伏支架安裝完成后,對其所有焊接表面及施工過程中鍍鋅層遭破壞的鋼結構進行防腐處理,即采用紅丹防銹漆打底二遍,銀粉漆飾面即可。
所述的每排光伏組件所有面板上的接線盒均包括有正極引出電纜和負極引出電纜,正極引出電纜和負極引出電纜的端頭上分別連接有MC插頭和MC插座,相鄰兩個光伏組件面板的接線盒,其中一個接線盒的MC插頭與另一個接線盒的MC插座連接。
本發明的優點:
本發明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系統結構穩定,且現場施工設計合理,在提高土地經濟價值及施工效率的同時減少了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漁光互補、一地兩用提高了單位面積土地的經濟價值,各種施工組件采用模塊結構,自由組合可規模生產;錘擊沉樁法機械強度高,適用性廣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建設工期比水電站和火電站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光伏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每排光伏組件接線盒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漁光互補光伏發電施工方法,具體包括有以下步驟:
(1)、首先在水塘施工區域內選取光伏陣列范圍,然后在光伏陣列范圍內安裝多個預應力高強度混凝土管樁,管樁施工時,使用兩臺全站儀交叉90°從不同方向針對管樁垂直度、間距進行控制和調整,確保樁身垂直度及樁間距,然后采用錘擊沉樁進行打樁操作,=開始時錘的落距較小,待管樁的樁身進入土層一定深度且穩定后采用標準落距施工,直至滿足設計要求孔深或貫入度要求,持力層面按地質資料及貫入度進行雙控,保證樁帽、樁身及樁位中心線重合;
當管樁需要接長時,控制其入土部分樁身的樁頭高出地面0.5—1.0米,接樁前對上下節樁頭進行清洗及除銹,破口處露出金屬光澤,對接時設置導向箍方便上、下節樁正確就位,上下樁中心線偏差不大于2mm,節點彎曲失高不大于樁長1‰,拼接處焊縫連續、飽滿、光潔,施焊完成的樁應自然冷卻后進行連續沉樁;
(2)、將光伏支架安裝固定于管樁上,見圖1,光伏支架包括有焊接于每個管樁樁帽上的立柱11、安裝于每個管樁01上部的卡箍12、與對應卡箍12固定連接的上支撐斜梁13和下支撐斜梁14、多個兩端分別與對應的上支撐斜梁13和下支撐斜梁14固定連接且傾斜設置的次梁15、多個平行架設于多個次梁15上且與多個次梁15固定連接的主梁16;光伏支架安裝完成后,對其所有焊接表面及施工過程中鍍鋅層遭破壞的鋼結構進行防腐處理,即采用紅丹防銹漆打底二遍,銀粉漆飾面即可;
(3)、將光伏組件安裝于光伏支架上,首先將光伏組件的面板從下至上逐塊安裝于光伏支架主梁和次梁形成的斜面上,然后將呈矩陣排列的光伏組件中,每排光伏組件所有面板上的接線盒進行順次連接,見圖2,即每排光伏組件所有面板上的接線盒21均包括有正極引出電纜22和負極引出電纜23,正極引出電纜22和負極引出電纜23的端頭上分別連接有MC插頭24和MC插座25,相鄰兩個光伏組件面板的接線盒21,其中一個接線盒21的MC插頭24與另一個接線盒21的MC插座25連接;
(4)、首先將匯流箱支架固定于管樁上,將匯流箱固定安裝于匯流箱支架上,且匯流箱接地,然后將設置有區域逆變器和箱式變壓器的箱體吊裝至呈矩陣排列的光伏組件附件,最后將各匯流箱電纜線經電纜橋架通過直流電纜統一連接到箱體內的區域逆變器上,區域逆變器將電流轉換后通過低壓電纜連接至箱體內的箱式變壓器上,各區域箱變通過電纜溝槽直埋方式并聯,經高壓電纜連接至升壓站并入電網系統內部即可。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