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擋土墻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墻體設計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擋土墻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相關技術中,擋土墻采用單一的材料進行建筑,如混凝土、漿砌塊石等。純混凝土擋土墻雖然具有較強的承載能力,但其工程造價較高,且靈活性低。
[0003]純漿砌塊石擋土墻工程中,為了保證其承載力及自身結構的完整性,相對同等承載力的純混凝土擋土墻而言,會將純漿砌塊石擋土墻的橫截面做得較大,以減少相同截面彎矩下所產生的墻體靠土體一側的拉應力,由此來滿足拉應力不超過其抗拉強度的工程要求。但這樣又造成開挖、建筑等工程量增大。
[0004]綜上,單一材料的擋土墻存在材料浪費較大、工程造價高、結構不合理等缺陷。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種靈活性高、造價低、混凝土與砌塊相結合且可快速構建的新型擋土墻結構。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7]提供了一種新型擋土墻結構,其包括擋土墻砌塊,所述擋土墻砌塊為由側壁、第一前壁、第一后壁和第一底壁連接而成的具有混凝土容納腔的矩形體結構,所述第一前壁和第一后壁的頂端皆設有第一內唇,所述第一前壁和第一后壁的底端皆設有與所述第一內唇匹配連接的第一外唇,兩個所述側壁皆設置有從其兩側端向外延伸的第一凸緣。
[0008]進一步地,所述擋土墻結構還包括連接兩互相垂直的擋土墻砌塊的角連接砌塊,所述角連接砌塊為由左側壁、右側壁、第二前壁、第二后壁和第二底壁連接而成的具有混凝土容納腔的矩形體結構;所述第一前壁和右側壁的頂端皆設有第二內唇,底端皆設有與所述第二內唇匹配連接的第二外唇;所述左側壁和第二后壁皆設置有從其兩側端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緣。
[0009]進一步地,所述擋土墻結構還包括橫截面為T形的第一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通過緊固件連接兩相鄰擋土墻砌塊的凸緣,從而連接兩相鄰擋土墻砌塊。
[0010]進一步地,所述擋土墻結構還包括橫截面為T形的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二連接板通過緊固件連接第一凸緣和第二凸緣,從而連接兩互相垂直的擋土墻砌塊。
[0011]進一步地,所述擋土墻砌塊的側壁上設置有多個排水孔。
[0012]優選地,所述第一凸緣與所述第一前壁、第一后壁平行。
[0013]優選地,所述第一前壁上設置有裝飾外觀。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5]1、結構簡單,易于制造,造價低,實用便捷;
[0016]2、擋土墻砌塊和角連接砌塊皆具有混凝土容納腔,從而實現混凝土與砌塊的相互結合;
[0017]3、設置擋土墻砌塊和可連接兩互相垂直的擋土墻砌塊的角連接砌塊,從而實現擋土墻結構的角形快速連接;
[0018]4、第一內唇和第一外唇的設置,實現了上下兩相鄰擋土墻砌塊的快速連接,而第二內唇和第二外唇的設置,實現了上下兩相鄰角連接砌塊的快速連接。
【附圖說明】
[0019]利用附圖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擋土墻砌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2是本實用新型角連接砌塊的俯視示意圖。
[0022]附圖標記:
[0023]擋土墻砌塊1、側壁2、第一前壁3、第一后壁4、排水孔5、第一內唇6、第一外唇7、第一凸緣8、角連接砌塊9、左側壁10、右側壁11、第二前壁12、第二后壁13、第二內唇14、混凝土容納腔15、第二凸緣16。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5]參見圖1,本實施例擋土墻結構包括擋土墻砌塊I,所述擋土墻砌塊I為由側壁2、第一前壁3、第一后壁4和第一底壁連接而成的具有混凝土容納腔15的矩形體結構,所述第一前壁3和第一后壁4的頂端皆設有第一內唇6,所述第一前壁3和第一后壁4的底端皆設有與所述第一內唇6匹配連接的第一外唇7,兩個所述側壁2皆設置有從其兩側端向外延伸的第一凸緣8。
[0026]進一步地,所述擋土墻結構還包括連接兩互相垂直的擋土墻砌塊I的角連接砌塊9,所述角連接砌塊9為由左側壁10、右側壁11、第二前壁12、第二后壁13和第二底壁連接而成的具有混凝土容納腔15的矩形體結構;所述第一前壁3和右側壁11的頂端皆設有第二內唇14,底端皆設有與所述第二內唇14匹配連接的第二外唇;所述左側壁10和第二后壁13皆設置有從其兩側端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緣16。
[0027]進一步地,所述擋土墻結構還包括橫截面為T形的第一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通過緊固件連接兩相鄰擋土墻砌塊I的凸緣,從而連接兩相鄰擋土墻砌塊I。
[0028]進一步地,所述擋土墻結構還包括橫截面為T形的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二連接板通過緊固件連接第一凸緣8和第二凸緣16,從而連接兩互相垂直的擋土墻砌塊I。
[0029]進一步地,所述擋土墻砌塊I的側壁2上設置有多個排水孔5。
[003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凸緣8與所述第一前壁3、第一后壁4平行。
[0031]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前壁3上設置有裝飾外觀。
[0032]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新型擋土墻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擋土墻砌塊,所述擋土墻砌塊為由側壁、第一前壁、第一后壁和第一底壁連接而成的具有混凝土容納腔的矩形體結構,所述第一前壁和第一后壁的頂端皆設有第一內唇,所述第一前壁和第一后壁的底端皆設有與所述第一內唇匹配連接的第一外唇,兩個所述側壁皆設置有從其兩側端向外延伸的第一凸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擋土墻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兩互相垂直的擋土墻砌塊的角連接砌塊,所述角連接砌塊為由左側壁、右側壁、第二前壁、第二后壁和第二底壁連接而成的具有混凝土容納腔的矩形體結構;所述第一前壁和右側壁的頂端皆設有第二內唇,底端皆設有與所述第二內唇匹配連接的第二外唇;所述左側壁和第二后壁皆設置有從其兩側端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擋土墻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橫截面為T形的第一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通過緊固件連接兩相鄰擋土墻砌塊的凸緣,從而連接兩相鄰擋土墻砌塊。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擋土墻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橫截面為T形的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二連接板通過緊固件連接第一凸緣和第二凸緣,從而連接兩互相垂直的擋土墻砌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擋土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土墻砌塊的側壁上設置有多個排水孔。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擋土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緣與所述第一前壁、第一后壁平行。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擋土墻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壁上設置有裝飾外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擋土墻結構,其包括擋土墻砌塊和連接兩互相垂直的擋土墻砌塊的角連接砌塊,所述擋土墻砌塊為由側壁、第一前壁、第一后壁和第一底壁連接而成的具有混凝土容納腔的矩形體結構,所述第一前壁和第一后壁的頂端皆設有第一內唇,所述第一前壁和第一后壁的底端皆設有與所述第一內唇匹配連接的第一外唇,兩個所述側壁皆設置有從其兩側端向外延伸的第一凸緣。本實用新型靈活性高、造價低、混凝土與砌塊相結合且可快速構建,實用便捷。
【IPC分類】E02D29/02
【公開號】CN205387719
【申請號】CN201620086368
【發明人】雷瑜, 阮輝, 溫欣嵐, 彭登志, 張兵, 鄧學文, 伍偉軍, 梁立峰, 蔣正舜, 駱云建, 馮榮先, 李科誠, 歐柳和, 劉中飛, 郭光華, 彭正
【申請人】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20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