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托舉裝置,屬于路面養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大量的供水、電力、電訊、燃氣管道密布于城鄉道路下方,為方便使用過程中的檢查、維修、清理,相應的設置了很多窨井,在這樣的結構中,窨井蓋座及邊緣路面是最脆弱的地方,由于車輛的輾軋很容易損壞。損壞后,如果需要更換,需要利用銑刨機先將窨井蓋座與周邊的水泥路面分離,再利用夾具取出窨井蓋座及其周圍被切割成環狀的水泥或瀝青層廢料,一方面,由于窨井蓋座較重,起吊時需要保證安全;另一方面,由于窨井蓋和窨井蓋座的規格不盡相同,不同尺寸的窨井蓋施工時需要更換安裝不同尺寸的夾具來適應不同大小的窨井口,提高了成本,且拆卸和安裝較為麻煩,影響施工效率,且費工費時。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以適應多種規格窨井座、可以保證強度和安全性,提高施工效率的托舉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托舉裝置,包括提拉部件和托舉部件,所述托舉部件設置在提拉部件的下端,所述提拉部件包括連接件和雙連桿提升架,雙連桿提升架安裝在連接件下端,連接件上端設有安裝部,所述托舉部件包括對稱設置在雙連桿提升架兩側的鉤齒,兩個鉤齒通過伸縮結構連接,所述伸縮結構包括固定在雙連桿提升架上的固定板和活動板,固定板固定安裝在雙連桿提升架上,活動板通過滑道套設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和活動板之間通過拉伸彈簧連接。
優選的,所述連接件為連接桿。
優選的,為了使安裝拆卸更方便,所述安裝部為可穿過快速釋放銷的連接環。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雙連桿提升架保證了提拉部件的強度和提升過程中的安全性,托舉部件可以自由調整以適應窨井口的大小,不需要經常安裝拆卸,取出窨井蓋座方便,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保證了施工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0.鉤齒,20.連接環,31.固定板,32.活動板,33.拉伸彈簧,41.連接件,42.雙連桿提升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的托舉裝置,包括提拉部件和托舉部件,托舉部件設置在提拉部件的下端,提拉部件包括連接件41和雙連桿提升架42,雙連桿提升架42安裝在連接件41下端,連接件41上端設有安裝部,托舉部件包括對稱設置在雙連桿提升架42兩側的鉤齒10,兩個鉤齒10通過伸縮結構連接,所述伸縮結構包括固定在雙連桿提升架42上的固定板31和活動板32,固定板31固定安裝在雙連桿提升架42上,活動板32通過滑道套設在固定板上,固定板31和活動板32之間通過拉伸彈簧33連接。
優選的,所述連接件41為連接桿。
優選的,所述安裝部為可穿過快速釋放銷的連接環20。安裝時,快速釋放銷穿過連接環20,將托舉裝置快速安裝到動力裝置上,拆卸和更換更加方便。
將托舉裝置整體通過安裝部固定安裝在主機上,拆下窨井蓋后,主機操作將托舉裝置懸吊至窨井蓋座上方,并逐漸向下放,通常托舉部件即兩個鉤齒10之間的距離大于窨井口的直徑,托舉部件向下穿過窨井口的時候,鉤齒10的邊沿與窨井口接觸,兩個鉤齒10受力,隨著吊起裝置整體逐漸向下移動,兩個鉤齒10之間的距離被逐漸壓縮減小,活動板32通過滑道與固定板31相對移動,且 拉伸彈簧33受力伸長,當托舉裝置整體繼續向下移動到兩個鉤齒10接觸窨井蓋座下緣時,活動板32在拉伸彈簧33的回彈作用下恢復到初始位置,兩個鉤齒10剛好卡住窨井蓋座下緣,此時主機操作提升吊起裝置,即可將窨井蓋座和銑削后的環形瀝青混凝土費料移除;雙連桿提升架42的結構有效分散了窨井蓋座施加在托舉部件上的負載,能夠承載多種規格窨井蓋的重量,保證了強度和安全性。清理余渣,將井口與路面找平墊實恢復井邊瀝青并壓實,完成井口修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