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設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防洪井蓋。
背景技術:
城市建設中會有好多地下管道,比如下水道、地下煤氣管道、自來水管道、電力管道、通訊管道、國防管道等,這些管道每隔一段要有一個通向地面的出口,由管道到地面的這一段稱為窨井,窨井口通常與地面平齊,因此需要一個蓋子,用來蓋窨井的蓋子,叫窨井蓋。窨井蓋通常用鋼筋水泥、金屬、強化塑料等材料制成,形狀以圓形和方形為主。在窨井蓋上,一般要注明井下管道的用途和管養單位及電話等信息。
目前,公告號為CN201459907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環保窨井蓋,它包括安裝于窨井上方的蓋座及蓋體,在蓋體內均布有多個通孔,所述的蓋體下方設置有集水斗,在集水斗的下方設置有與之相固定的盛水槽,該盛水槽的上沿口高于集水斗的底部;所述的集水斗上邊沿固定于蓋座上或者窨井內壁設置有安裝架上;所述的盛水槽的前、后兩側邊向上延伸與集水斗相固定;所述的盛水槽截面呈“W”形;所述的集水斗外側壁固定有加強筋。
這種環保窨井蓋雖然能實現防臭的效果,但在長時間沒有下雨后,其盛水槽內的水會由于揮發而逐漸減少,當水位下降到集水斗的底部時,其集水斗內的空氣便直接與下水管道內的空氣能形成流通,則失去防臭的效果,另外,這種環保窨井蓋在長時間使用后盛水槽內會沉淀雜質,雜質無法得到排放會在盛水槽內得到積累,而當雜質的量逐漸變多而抵觸到集水斗底部的時候,此窨井蓋便會發生堵塞現象,從而使窨井蓋失去排水的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種設置有與入水管密封配合的偏心板,自然狀態呈水平能夠防臭而有水時又能發生轉動而使水通過的窨井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窨井蓋,包括固定在窨井開口處的窨井座以及與窨井座相適配的蓋體,蓋體上開設有用于排水的通孔,所述窨井座朝下水管道內延伸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內壁轉動連接有偏心板,偏心板的重心位于其轉動軸線的正下方,所述偏心板自然狀態時呈水平狀態且與入水管的內壁密封配合,偏心板上表面有水壓迫時能發生轉動產生傾斜。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入水管內壁轉動設置有偏心板,且限制偏心板與入水管的內壁密封配合,則在自然狀態時,偏心板呈水平狀態,能有效避免下水管道內的氣體通過窨井蓋擴散出去,從而達到防臭的作用,并且,偏心板的重心位于其轉動軸線的正下方,則當偏心板的上表面有水時,水的重力壓迫偏心板致使偏心板發生轉動從而變為傾斜狀態,則水便可以從傾斜的偏心板與入水管內壁之間的間隙內流入下水管道,以此實現窨井蓋通水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偏心板為圓形餅狀,偏心板的側面設置有繞其一周的橡膠圈,所述偏心板通過橡膠圈與入水管實現密封配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采用橡膠圈來實現偏心板與入水管的密封配合,使偏心板阻斷了下水管道內臭氣往窨井蓋之外擴散的途徑,實現防臭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偏心板的側面在高于偏心板重心處設置有轉動軸體,所述入水管的內壁設置有轉動孔,所述轉動軸體插設在轉動孔內且與轉動孔轉動配合。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通過所設置的轉動孔以及轉動軸體,實現偏心板與入水管內壁的轉動配合,使偏心板能在水的壓迫下實現轉動從而由水平狀態轉變為傾斜狀態,使水能順著偏心板跟入水管內壁的間隙流入下水管道。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轉動孔內設置有轉動軸承,所述轉動軸承的外側壁抵觸轉動孔內壁,所述轉動軸體插于轉動軸承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轉動軸體跟轉動孔之間設置轉動軸承,轉動軸承能使兩者的轉動摩擦力更小,使偏心板的轉動更加靈敏,使偏心板的上表面只有較少的水時也能順利實現偏心板會受壓迫進行轉動,從而使雨水能流入下水管道。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入水管背離蓋體的一端設置有縮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縮口的設置能將從井蓋體上開設的通孔處較為分散的流下的水匯聚的較為聚集,則這些水在沖擊到偏心板上時便會給偏心板施加更大的力,使偏心板更加容易轉動。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入水管背離偏心板的一端端口朝入水管外延伸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位于蓋體底面與窨井座之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入水管的一端設置支撐板,且支撐板置于蓋體底面與窨井座之間,在自然狀態時,支撐板卡在蓋體底座上,以此實現支撐起入水管的作用,另外在下水管道內發生故障需要維修時,打開井蓋直接便可將支撐板連同入水管跟偏心板一同取出,不妨礙維修人員進入到下水管道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撐板與窨井座之間通過所設置的螺栓可拆卸固定。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螺紋螺栓的設置,能將支撐板與窨井座更加穩固的可拆卸固定在一起,避免發生洪水時,水從下水管涌入地面之上,而使井蓋連通入水管跟支撐板一起被沖走。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結合入水管、偏心板以及橡膠圈的設置,使偏心板在自然狀態下能夠實現防臭的效果,并且在有水需要下流時,偏心板可以發生傾斜而形成空隙以供雨水下流。
其二:結合支撐板以及螺栓的設置,使支撐板、入水管以及偏心板可以方便的拆卸下來,使維修人員可以進入到下水管道進行維修,使用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剖視圖;
圖3為本實施例A處放大圖;
圖4為本實施例B處放大圖。
附圖標記:1、窨井座;2、蓋體;3、通孔;4、豎直部;5、水平部;6、支撐板;7、螺栓;8、入水管;9、縮口;10、安裝部;11、轉動孔;12、轉動軸承;13、偏心板;14、轉動軸體;15、密封槽;16、橡膠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實施例:一種窨井蓋,如圖1所示,包括窨井座1以及與窨井座1相適配的呈圓形餅狀的蓋體2,蓋體2扣在窨井座1上,在蓋體2上開設有兩個腰形的通孔3,通孔3供雨水流過蓋體2排入下水管道內。
如圖1和圖2所示,窨井座1包括呈環狀豎直設置的豎直部4和與豎直部4一體設置的呈水平設置的水平部5,蓋體2設置于豎直部4內且位于水平部5之上,蓋體2的上表面與豎直部4的上表面處于同一平面。
如圖2和圖3所示,在蓋體2的底面與水平部5的上表面之間還設置有支撐板6,支撐板6呈圓環狀且位于豎直部4之內,支撐板6通過所設置的螺栓7與窨井座1固定連接;支撐板6的下方延伸有入水管8,入水管8包括朝軸線方向傾斜的縮口9以及與縮口9一體設置的為豎直狀態的安裝部10,安裝部10位于縮口9背離支撐板6的一端。
如圖2和圖4所示,在安裝部10的內壁兩側開設有兩個轉動孔11,兩個轉動孔11位于同一高度且兩個轉動孔11之間的距離為安裝部10的直徑,轉動孔11內設置有轉動軸承12,轉動軸承12的外側面抵觸轉動孔11的內壁;安裝部10的內壁轉動設置有圓形的偏心板13,偏心板13兩側的側面上延伸出有兩個轉動軸體14,轉動軸體14之間的距離為偏心板13的直徑,轉動軸體14背離偏心板13的一端插于轉動軸承12內且與轉動軸承12的內孔抵觸,偏心板13通過轉動軸體14、轉動軸承12以及轉動孔11實現與安裝部10的轉動連接。
如圖4所示,在偏心板13的側面周向開設有密封槽15,密封槽15繞偏心板13的側面一圈,在密封槽15內設置有環狀的橡膠圈16,橡膠圈16突出于密封槽15的部分抵觸于安裝部10的內壁,以此實現偏心板13的密封效果,使臭氣不能從下水管道內擴散至窨井蓋外。